20世纪沧桑巨变中的世界话语,唤醒几代国人的历史记忆。《非常道Ⅱ:20世纪中国视野中的世界话语》是继畅销书《非常道》之后,中国微博先驱、著名学者余世存历时五年的心血之作,是史上第一本微博世界史,人人都能读懂世界的第一本书。
“中国经济学界良心”、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作序,前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弗朗西斯科·郗士作序。沈昌文、易中天、张鸣、吴思、雷颐、章东磐、押沙龙、王石、李开复、梁文道、罗永浩、贾樟柯、张远山、丁冬联袂推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非常道(Ⅱ20世纪中国视野中的世界话语)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余世存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0世纪沧桑巨变中的世界话语,唤醒几代国人的历史记忆。《非常道Ⅱ:20世纪中国视野中的世界话语》是继畅销书《非常道》之后,中国微博先驱、著名学者余世存历时五年的心血之作,是史上第一本微博世界史,人人都能读懂世界的第一本书。 “中国经济学界良心”、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作序,前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弗朗西斯科·郗士作序。沈昌文、易中天、张鸣、吴思、雷颐、章东磐、押沙龙、王石、李开复、梁文道、罗永浩、贾樟柯、张远山、丁冬联袂推荐! 内容推荐 《非常道Ⅱ:20世纪中国视野中的世界话语》是著名学者余世存的最新著作。作者历时五年读了上千本传记,抄卡片几千张,整理出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人物的一些“边角料”,用这些“边角料”或者说是历史碎片的方式记载历史,内容全是来自公开出版物。《非常道Ⅱ:20世纪中国视野中的世界话语》很好看,很八卦,很丰富。 目录 序一 浩浩荡荡的世界文明主流 吴敬琏 序二 希望在此,此乃善愿 弗朗西斯科·郗士 饮食第一 男女第二 人生第三 临终第四 非命第五 明鬼第六 暴言第七 变异第八 隔膜第九 风格第十 良善第十一 兼济第十二 人论第十三 神伤第十四 修齐第十五 教言第十六 愿言第十七 心智第十八 史景第十九 天下第二十 食货第二十一 非攻第二十二 所染第二十三 意志第二十四 应对第二十五 逸闻第二十六 文苑第二十七 武林第二十八 修辞第二十九 引言第三十 预言第三十一 自觉第三十二 中外第三十三 鸣谢 后记 世界之中国的眼光和个人完善 余世存 试读章节 1908年7月,演员茅德·冈小姐从巴黎给诗人叶芝寄来信件,说她被一种感觉抓住了。“昨天晚上我有一个美好的经历,我必须马上知道:这种感觉你是否体会到?怎样体会到的?”她在信中这样写道,“昨天晚上11点一刻,我穿上了你身体和思想的外衣,渴望着来到你的身旁。”叶芝将这封信粘在了笔记本上。 1913年埃莉诺·罗斯福聘请了22岁的社会工作秘书露西·塞默尔。从此,这位风华绝代的美人闯进了罗斯福夫妇的二人世界。埃莉诺在1918年发现丈夫邮件中的情书后,带着孩子去了坎波贝洛。1920年露西同大她30岁的富翁拉瑟弗德结婚,风暴似乎就此平静。但此后的岁月中,两人一直保持着隐秘而愉快的关系。埃莉诺从那时起就毅然开始寻找家庭以外的独立生活的道路,她最喜欢引用一句话说:“平静的背后无不隐忍着压抑的痛苦。” “一战”前,隆美尔在舞会上邂逅漂亮女生露茜,露茜一开始对隆美尔并无兴趣,觉得他太严肃,但隆美尔发动的一系列炫目强大的爱情攻势最终将其征服。隆美尔戎马空闲时总要给露茜写信以解思念之苦,这些信后来积攒起来竟有十多箱!隆美尔成为德国名将后,无数女孩都发疯似的追求他,但他从未动心,他说:“背叛露茜就是背叛生命。”。 斯大林的第一位妻子叶卡捷琳娜·斯瓦妮泽是他同村的姑娘,两人婚后非常幸福。但好景不长,斯瓦妮泽死于伤寒。斯大林说过:“这个娇娆的精灵曾叫我那铁石心肠为之融化,她一死,我对人们最后的一点温情也随她而去了……” 劳伦斯遇见弗利达时,弗利达是他尊敬的教授的妻子,31岁,育有3个小孩,是典型的贤妻良母。26岁的劳伦斯却一眼看穿弗利达外表下的那颗不安的灵魂。他写信给她:“你是全英格兰最出色的女人。”他们相识6周后就私奔了。 马斯洛被贝莎吸引,却找不到进_步发展感情的办法。贝莎的姐姐安娜帮他解困了。有一天,她一边把马斯洛推阿贝莎,一边说:“看在彼得的分上,吻她吧!吻!”马斯洛先是大吃一惊,但还是在安娜的胁迫下,吻了贝莎。贝莎没有反抗或拒绝,而是还吻了他。这第一次亲吻成了他生活中重要的时刻,他获得的是一次真正的“高峰体验”。 列宁曾说:“性生活没有节制是资产阶级的没落现象,它是腐朽的标志。无产阶级是个正在上升的阶级,它不需要性生活放纵的陶醉。”尽管如此,十月革命后一度风行“杯水主义”口号:同喝一杯水止渴没有什么区别,性欲是应该得到满足的;爱情是资产阶级的神话,男女之间的关系可以完全是肉体的。 1922年,已经有了情人秋子的作家有岛武郎又认识了晶子,晶子酷似有岛死去的妻子,两人的感情一天深似一天,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秋子绝望之余,提起情死的事,有岛武郎应允了她。第二年,有岛武郎与波多野秋子一起自杀,留下悲痛欲绝的晶子。时年有岛45岁,秋子30岁。他的遗书说:“不管我怎样抗争,我还是朝向这个命运走去。” 20世纪20年代末,被称为美国的“爵士时代的桂冠作家”司各脱·菲兹杰拉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海明威每写一部小说都要换一位太太。”海明威的一生先后娶过4位太太。 苏联女导演阿丝娅·拉西斯到卡普里疗养时,本雅明一见之下,惊为天人。有一天,拉西斯在商店里买首饰,身边有人问:“夫人要帮忙吗?”买完首饰,那人又问:“要我帮忙拿盒子吗?”并自我介绍是本雅明博士。拉西斯的印象是:此人眼镜反光,头发浓密,笨手笨脚把盒子掉落地上,可见是个文雅之士。本雅明则对人说:“我结识了一位俄国革命者,她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女人。”这种倾慕最终是南柯一梦。 泰戈尔的美国女友安娜要求他给她起个独特的名字,他就取了个美丽的孟加拉国名字——纳莉妮。他把这名字编织进诗里。安娜听完朗诵说:“诗人,我想,假如我躺在临终的床榻上,你的歌声也能使我起死回生。”但泰戈尔对安娜的表白浑然不觉。 1931年,作家黑塞如愿以偿地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并寻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在结束了与上一任妻子短暂的婚姻生活后不久,他与妮侬·多尔宾结婚,如他自己所说的,他“被她以牛鼻桊穿过鼻子套上了”。她是黑塞的最佳伴侣,两人的婚姻维持了30年之久,直到黑塞辞世为止。 据说,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夫人泽尔达曾是当时瞩目的美人,为了一睹芳容,部队士兵到她家附近的大道上操练。军队飞行员也用花哨的特技飞行表演和编队低空飞行从她家上空呼啸而过,直到有个不幸的飞行员机毁人亡。而当战争结束,全城出动观看大阅兵,军警不得不在她周围拉了一道警戒线。 莎乐美一生有很多男人,真正让她动情的不多,吉洛牧师、保尔里、尼采、丈夫安德烈亚斯……以及在里尔克之前给予她性爱的“泽梅克”等人都不是。只有里尔克,莎乐美在回忆录中认真地写道:“如果说我是你多年的女人,那是因为,是你首先向我展现了真实:肉体和人性那不可分割的一体,生活本身那不可怀疑的真实状况……” 爱德华放弃王位,娶了辛普森夫人,让很多人困惑不已,那个两度离婚的美国女人既不漂亮,又是位不折不扣的泼妇。还有证据表明,这位辛普森夫人曾经在爱德华身上实验过她从东方青楼里搞到的房中秘技,这就使整个事情变得更加荒诞可笑。爱德华身边的一位朝臣尤利克·亚历山大认为,爱德华已被“某种性反常和自贬情结”所控制。 历史学家们一直想搞清楚,辛普森夫人有什么厉害手段,让爱德华对她言听计从。爱德华的前情人沃德说:“只要我想控制他,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控制他。我可以对他为所欲为!爱情就是他身上的咒符,不论他爱上谁,他都会全心全意地变成对方的奴隶,完全依赖于对方。这是他的天性吧,他完全可以算得上受虐狂,他就是喜欢变得低贱,喜欢降低身份。他对此求之不得!” P11-13 序言 浩浩荡荡的世界文明主流 吴敬琏 我这一代人的世界眼光几乎跟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同命运。天下文明在鸦片战争以后受制受困于西方及其民族国家体系,闭关锁国、全面开放、崇洋媚外、中体西用……这种封锁或自闭、开放或媚外,几乎构成了我们的两极。面对西方或域外文明,我们中国的自处和相处之道经历了曲折和反复,这个坎陷而不得不自强新生的道路是奇异的,又是屈辱的、险恶的。师生、敌友、异端、战略伙伴关系……这样的非常情绪影响了我们安身立命的状态。 直到今天,我国的社会思潮动荡仍跟对外关系有关。在反对外人妖魔化我们时,我们敏感的神经也难以健全平易。看着年轻一代人激进的民族主义宣言,作为过来人,我们有着一言难尽的感慨。 回忆我一生的世界眼光是有趣的。在冷战时代,我们是封闭的,我们一方面不得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方面宣称“我们的朋友遍天下”。那时自顾不暇,谈外谈洋色变;我们自卑又自大,但为什么我们一穷二白呢?朋友在哪里呢?谁在妨碍我们发展呢?……从国家到个人,我们都离世界文明主流相去甚远。 3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得我们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我们度过了短缺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个人也不再是计划体制下的灰色人,而是跟国际社会近乎同步的文明的受益者。这一经验只是中外文明交往的一个小小案例,却也雄辩地说明开放成全的可能性,而敌意、紧张等等则败坏了文明。事实上,洋务运动、北洋时代、国民政府主政的黄金十年……凡是中国快速发展的时期,都是开放的。 我们富强后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繁荣起来的价值观何在?我们服务于世界和人类文明的关键在哪里?遗憾的是,这些问题尚未得以解答,我们社会反而陷入一轮又一轮的弱者情绪里。我们对外尚未知人论世、平等相待,就再度想当然地以为他们有阴谋了,以为他们失落失态,以为他们也有如余英时教授说的“嫉羡交织”之心了。 因此,看到余世存编著的《非常道Ⅱ:20世纪中国视野中的世界话语》,我是认可并赞同的。从孙中山以降的政治家,到顾准、钱钟书这样的学问家,都明白开放心智的通感,都明白开放行为带来的文明福祉。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东海西海,心理攸向;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这些话说得多好啊。 梁启超说过,中国有着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的文明阶段。我们现在处在第三阶段的入口处,我们理应对国际社会的人物故事如数家珍,他们跟中国的历史一道构成了我们的文明财,熟悉、了解他们,将有益于我们自身,有益于文明的健康发展。当今的世界文明也处于一体化进程的“深水区”,其状态仿佛我国的春秋时代,《非常道Ⅱ:20世纪中国视野中的世界话语》是个性的展示,是每个人的“一家之言”;又是新的“国语”,它指向新的国家文明和个人文明。 是为序。 后记 世界之中国的眼光和个人完善 余世存 记得《非常道》出版的时候,不少读者期待我能推出文明史上其他时段的同类产品,莫之许先生甚至要给我配备助手来做这一工作。由于我的兴趣广泛,我并没有在这方面用力。我得承认,我甚至希望有人来做这一工作。我说过,中西传统都有过的类书、现代公共知识产品或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作品,在我们社会仍是太少而不是太多。 遗憾的是,跟风《非常道》的书虽然不少,媒体关于“声音”、“话语”一类的栏目也普及开来,2009年开始,微博更成为我们社会最有前景的媒体形式,但我们还很少有经得住考验的产品。由于这类产品的匮乏、缺席或劣质,我们的社会教育领域要么浮躁、冷漠,要么污染,离开了家庭家族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人们就经受宣传、新闻、时尚或口水一类的毒害或轰炸,其结果,就是政治家们语重心长的“多难兴邦”,是政府的反“三俗”策略,是社会学家们痛惜的精神危机…… 关心自身生存的人们自然忙于兑现“现代生活”的承诺,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关心我们的社会现状和前景。人们不仅理解了“全球化”、“地球村”等词语的真实含义,人们也理解了进步、发展、都市的意义,更理解了温室效应、2012、绿色经济、复杂社会之崩溃跟我们自身的联系。一句话,我们中国人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经历了从“农耕之中国”到“都市之中国”、从“中国之中国”到“亚洲之中国”到“世界之中国”、从“传统病”到“现代病”的时位变迁。 在这样巨大的变迁中,我们中国人正以自身的生存经验服务于文明世界,今天更以“不差钱”的底气参与了国际社会或人类事务。因此,“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人类命题虽然若隐若现,甚至淡化成我们的背景,但我们此生何为,我们将如何自处或相处,仍纠结着有了人生厚味的每一个体。这绝非“光荣孤立”的民族主义者、挣扎着的民粹主义者所能否认的人生缘分或国际文明缘分。“人类情感认知的急迫性”从未像今天这样真实、复杂而危难。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以为人生百年当以成仁取义为目标,以希圣希贤希王为目标。这种圣贤仁义、王者情怀,说到底,跟人类文明体的经验或追求并无二致。即西人说的人是目的,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佛法说的人皆可成佛,即人的自觉、人的自由独立、人的充分的社会化和充分的个体化,即我们中国人说的人的高贵和尊严。但我们中国人在总结人生目标时,充分地考虑了时间教化的意义,就是说,即使认知问题解决了,但仍需要行动即时间来展开。这就是大易之道的爻位秘密,得其时位则驾,不得其时位则只能蓬蔡而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不仅是一个有无权力谋其政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有无能力谋其政的问题。 因此,我们中国人更把人生百年看做历史长河的一段,我们都有自己的命运。我们传统说人生的最高完成需要积累,我们由过去积累,我们也在为未来积累。是以我们中国人说人生的高贵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培养一个贵族得三代人的努力。据说西人也有此谚语:一夜之间可以造就一个百万富翁,要培养一个贵族却要三代人的努力。一夜之间可以出很多暴发户,但暴富起来之后的人家,其德必须足以荫庇后人,才能培养出“人类的骄傲”。自然,对后人来说,仍需要努力才有望抵达这“人类的骄傲”。是以我们中国人说富起来的人家需要教化而不能僭越,需要足够的谦卑而不能狂妄,“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五代看文章”。鲁迅曾痛切地说过: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这样的文明总结,我们知道,对个人的成长同样适用。 但是,今天人类的物质成就,使得我们一代人之内就可以获享这四五代人才能达到的人生可能性。锦衣美食以及其中的趣味,在今天有着极为方便的展示机会和消费机会,我们既可以自我培养吃穿的品位,也可以从媒体、专家那里获得相关知识。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博客、播客、微博客,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道德文章或智力文章或勇气文章的象征。这种秀或炫耀或展示贵族般的吃、穿、文字,今天正成为我们人类生活的常态。这种个体的技术支持式暴发,使得一度被追认为“推特先行”、“微博客先驱”的笔者都被认为已经out了。最近仍有不少朋友希望五年甚至十年前想到这一形式的笔者能够上推,能开微博,部分原因即有着对我个人状态或落伍或绝缘的担忧。因为确实,微博客一类的形式不仅有技术的支持,更有文明个体的生存经验及表达的需要,每一个人在当代都是有待围观、有待追认的王者个体,每一个人都是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载体,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政府和丰富多样的媒体。 今天的文明因此是意味深长的。但从各方面看,它跟传统的人类骄傲并非同道;它不是走向进步、文明,而是走向乖戾、浮躁,甚至是自杀式的。的确,不仅文明整体在戗害地球,而且消费式的个体也很少或不再考虑种的延续。先富起来的“贵族”甚至没富起来的城市蚁族,其生育率,都陡然降低即是证明。由此可见,当代的人类或说我们是多么骄傲。我们很少在创造人类的高贵,我们更多是在消费、滥用人类的财富;我们很少在积累,我们更多是在消耗;我们很少厚积薄发,我们更多是在制造口水泡沫或房产泡沫或股市泡沫;我们很少是可以生根发芽开结花实的种子,我们更多是吞噬养料制造废品、垃圾的病毒…… 这大概是我们中少有人静心用心于生产创造的原因,我们今天几代人的无根无依是空前的。皈依、养生、读经、圈子、都市成功、移民……成了我们病急投医的选择。但这些消费式选择反而加重了我们社会的浮躁。显然,如果我们真的以为自己一夜富贵,可以任意指点前人、经典,可以在“少奶奶的牙床上”滚上一滚、踏上一脚,我们不过是在作孽。用我们中国网民的总结,不过是脑残。如果没有足够的自身创造,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心,如果没有足够的谦卑,我们的文明成就不过是抱着地球同归于尽。 我之愿意向读者朋友贡献本书,缘由也大抵如此。我希望人们在生活中,在生命的自我完善之路上,能够有一些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路标、基石。20世纪以来的中国已经参与到国际社会和人类事务中来,我们向他国他人学习多多,这种学习多半是浮皮潦草的,或如学者们所说是有“嫉羡”心理的,因此谈不上真正了解了他人言行的经验教训。对全球化的成就我们想当然,对西方的失误不足我们同样想当然……其实,只要低下我们偏执愚妄的脑袋,我们能够领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冷战、革命、全球化……的现代人类文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背景,也当然是我们可宝贵的遗产,是我们前行的基础。 我不揣冒昧地把那些触动过我的人物话语整理结集,推荐给读者朋友。我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那些感动过、挑战过我的历史人物的言行也仍有益于世道人心。我相信回想这些切近的域外人物,可以获得“世界之中国”应有的广阔而个人的视野,可以积累我们正当有效的世界关怀。 卜居云南乡间的时候,我曾有在道观小住的经历。其时有两位英国女孩在道观学太极拳,我读书之余,也就临时作了翻译。长日无事,跟道长、英国姑娘们喝茶聊天,我蹩脚的英语或作笑语或作邦交语或作探讨学问语,其中,我考问了姑娘们达尔文、弗洛伊德、伍尔芙、奥威尔、《夏洛的网》、《哈利·波特》、安吉丽娜·朱莉、自由主义等文史常识,我很满意人家都多少知道这些;她们也考问了我一些“中国元素”,如老子、孔子、易经、道、太极、毛泽东、“贫而乐,富而好礼”……人类的交往日益扩大,我们确实需要在影视、新闻之外,寻求最低限度的伦理共识和文史共识,我相信这也是我们个体和整体走向完善的道路。 是为后记。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可抵十年的公民教育和人文教育。 ——哥伦比亚大学的张健博士 《非常道》之所以不同于《世说新语》,就在于《世说新语》无助于中国摆脱不断瓦解、不断重建的改朝换代和周而复始的治乱兴亡,而《非常道》却无可置疑地昭示着:有史以来第一次,中国可望摆脱两千年来的循环史观和历史定命。 ——张远山,著名作家 看到余世存编著的《非常道Ⅱ:20世纪中国视野中的世界话语》,我是认可并赞同的。我们现在处在世界之中国阶段的入口处,我们理应对国际社会的人物故事如数家珍,他们跟中国的历史一道构成了我们的文明财富,熟悉、了解他们,将有益于我们自身,有益于文明的健康发展。当今的世界文明也处于一体化进程的“深水区”,其状态仿佛我国的春秋时代,《非常道Ⅱ》是个性的展示,是每个人的“一家之言”;又是新的“国语”,它指向新的国家文明和个人文明。 ——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 很好看,很八卦,很丰富;非常人性化,让你觉得平易近人。这是一本既没有起始也没有结束的历史话语集,你可以随意翻到任何一页开始看。 ——网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