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芳等的《中国农村的教育贫困与教育补偿机制研究》在构建教育贫困和补偿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从区域性教育贫困、溢出性教育贫困、阶层性教育贫困、选择性教育贫困以及制度性教育贫困等方面,对中国农村教育贫困的现状及其影响作了全面而系统的剖析,并提出了补偿机制设计以及相关政策建议,以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农村的教育贫困与教育补偿机制研究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作者 | 沈亚芳//谢童伟//张锦华 |
出版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沈亚芳等的《中国农村的教育贫困与教育补偿机制研究》在构建教育贫困和补偿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从区域性教育贫困、溢出性教育贫困、阶层性教育贫困、选择性教育贫困以及制度性教育贫困等方面,对中国农村教育贫困的现状及其影响作了全面而系统的剖析,并提出了补偿机制设计以及相关政策建议,以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录 序 第1章 导论 1.1 教育贫困的概念与中国贫困的特征 1.1.1 教育贫困的概念 1.1.2 教育贫困的特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关于教育贫困 1.2.2 关于教育、人力资本与劳动力流动 1.2.3 关于人力资本溢出 1.2.4 关于教育补偿 1.3 全书安排与主要内容 第2章 教育贫困和补偿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2.1 人力资本的增长效应与贫困 2.2 外部性与贫困 2.2.1 外部性的概念 2.2.2 教育外部性与供给 2.2.3 人力资本外部性 2.2.4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教育的贫困 2.3 人力资本的收入效应与贫困 2.3.1 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 2.3.2 收入扩散效应与贫困 2.4 公共物品与教育的属性 2.4.1 公共产品的界定及最优规模界定 2.4.2 教育的产品属性 2.4.3 义务教育产品属性界定与供给 2.5 教育补偿 第3章 教育投入、区域差距比较与区域性教育贫困 3.1 农村教育投入现状与差异分析 3.1.1 农村教育投入现状 3.1.2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差距分析 3.2 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区域差距 3.2.1 农村教育人力资本的估算 3.2.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对农村教育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 3.2.3 中国农村教育水平区域差异与分布特征 3.2.4 农村教育差距变化的原因分析 3.3 低发展地区教育的区域性贫困——sst分析 3.3.1 sst指数运用 3.3.2 农村教育贫困程度的分析 第4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外部性与溢出性教育贫困 4.1 农村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人力资本收益非对称性效应 4.1.1 劳动力输出地政府教育投入效应分析 4.1.2 劳动力输入地政府教育投入效应分析 4.2 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引致的外部效应分析 4.3 人力资本溢出与区域性教育贫困的强化 4.3.1 农村劳动力流动持续流出的负面影响 4.3.2 区域性贫困的强化 第5章 教育发展、社会流动与阶层性教育贫困 5.1 教育发展与社会分层——一个历史的考察 5.1.1 科举制度出现前的教育与社会流动 5.1.2 科举制度与社会流动 5.1.3 近代教育与社会流动 5.1.4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与社会流动 5.2 现阶段农村社区的阶层流动与教育 5.2.1 相关研究和综述 5.2.2 样本社区社会流动的特征 5.2.3 模型的构建 5.2.4 实证分析 5.3 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农村教育贫困 第6章 就业困境、激励不足与选择性教育贫困 6.1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状况 6.1.1 大学生总体就业率分析 6.1.2 农村大学生就业率分析 6.1.3 农村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分析 6.1.4 已毕业农村大学生职业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6.2 影响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可能因素分析 6.2.1 社会资本不足 6.2.2 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少 6.2.3 农村大学生自身的人力资本劣势 6.3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对教育决策和教育贫困的影响 6.3.1 就业难对户主教育投资的影响的初步分析 6.3.2 就业难对学生教育认可度的影响 6.3.3 就业困境对农村家庭教育选择的实证研究 第7章 社会变迁与新的制度性教育贫困 7.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农村劳动力的教育贫困 7.1.1 二元经济与农村劳动力教育:一般理论 7.1.2 中国农村劳动力教育状况:现状描述 7.1.3 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农村教育:现实思考 7.1.4 结构转换与提升教育:改进路径 7.2 经济转型与农民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贫困 7.2.1 新生代农民工与区域经济发展——以长三角为例 7.2.2 长三角经济体中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现状 7.2.3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相对贫困 7.2.4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贫困的因素分析 第8章 教育贫困的社会经济影响及补偿机制设计 8.1 教育贫困的社会经济影响及补偿的必要性 8.1.1 教育贫困的社会经济影响 8.1.2 中国农村教育补偿的必要性 8.2 教育补偿的现实状况 8.2.1 教育补偿的国际经验 8.2.2 中国对农村教育的补偿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3 区域性教育补偿机制设计 8.3.1 教育区域补偿的界定与模型 8.3.2 教育区域补偿的额度估算 8.4 其他教育补偿策略 附录1 教育投入效应分析模型假设与推导 附录2 教育补偿效应分析的模型假设与推导 附表 附表3.1 1996~2008年分地区地方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项支出统计 附表3.2 1996~2008年分地区地方农村初级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项支出统计 附表3.3 1997~2008年各省平均受教育年限 附表3.4 1997~2008年各省教育基尼系数 附表3.5 2001~2008年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 附表3.6 2001~2008年各地农村教育基尼系数 附表3.7 2001~2008年全国、东部、中部、西部的aey及egini统计描述 附表3.8 2001~2008年城市平均教育年限 附表4.1 相关数据描述 附表4.2 各省份教育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 附表5.1 城乡教育资源及教育成就比较 附表8.1 2001~2009年各省应支付的教育补偿估算额度 附表8.2 2001~2009年各省应获得的教育补偿估算额度 附表8.3 2001~2009年广东应支付的教育补偿估算额度 附表8.4 2001~2009年四川应获得的教育补偿估算额度 附表8.5 我国目前主要的义务教育资助、援助 附图 附图3.1 农村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均值与变异系数 附图3.2 农村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均值与变异系数 附图3.3 2001~2008年农村平均教育年限变异系数 附图3.4 2001~2008年农村教育基尼系数均值和变异系数 附图4.1 农村教育人力资本水平与农业就业优势比 附图4.2 1990~2008年农业就业人数与农业收入比重 附图4.3 1991~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附图4.4 1990~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构成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