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异向共建——梁启超、王国维与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由于闽梅所著,探讨的问题是:梁启超和王国维所代表的社会性与个体性、功能性与超越性的矛盾如何形成一种张力。共同完成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全文从梁启超、王国维文论的对比分析入手,从他们极其对立的两极文论观的比较中,分析文学理论现代转型的两种相悖的理论资源;从他们文论的复杂的分疏和互动中,揭示出这两条相悖的线索如何通过对传统文论的反向运动而达到文论的现代性转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异向共建--梁启超王国维与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灯下学术文丛 |
分类 | |
作者 | 于闽梅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异向共建——梁启超、王国维与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由于闽梅所著,探讨的问题是:梁启超和王国维所代表的社会性与个体性、功能性与超越性的矛盾如何形成一种张力。共同完成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全文从梁启超、王国维文论的对比分析入手,从他们极其对立的两极文论观的比较中,分析文学理论现代转型的两种相悖的理论资源;从他们文论的复杂的分疏和互动中,揭示出这两条相悖的线索如何通过对传统文论的反向运动而达到文论的现代性转型。 目录 引论 第一节 现代性的内涵及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转型 一、现代性的悖论 二、现代性在中国与文学理论的现代性 第二节 考察时间界定(1897—1912)与中心人物 一、时间界定:从1897年到1912年 二、考察对象:梁启超(1873—1929)、王国维(1877—1927) 第三节 梁启超、王国维文学理论的研究与反思 第一章 两种向度的文学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梁启超:“牺牲一身觉天下” 一、1897年:今文经学下的文学观 二、1898年:政治小说的启蒙意义 三、1902年:国民性文学理论的提出j 第二节 王国维:“欲语此怀谁与共” 一、1895年到1912年的时代影响 二、如何改造民质 三、以欲望为中心建立新符码的尝试 第三节 梁启超启蒙主义文学理论的提出 一、“改造国民之品质”的“诗界革命”:犹抱复“古”半遮面 二、“说界革命”:“振国民精神,开国民智识” 三、“文界革命”:日本的榜样与中国的靶子 第四节 王国维审美主义文学理论的提出 一、“西上中下”的文学视野的置移 二、中国式的“为艺术而艺术”观的提出 三、现代悲剧观的引入与深化 第二章 文学的新动力:梁启超的革命论与王国维的欲望观 第一节 欲望观三部曲:眩惑——解脱——转化 一、生活之欲与“眩惑” 二、“解脱”与“实念” 三、转化:从生活之欲到势力之欲 第二节 欲望、革命与文学的关系 第三章 文学的新功能:梁启超的“觉世”论与王国维的“救治”说 第一节 从“经世”到“觉世”的质变 第二节 觉世文论:“文以载”欧西之道 第三节 “游戏”说:从“消遣”到“慰藉”到“救治” 第四节 王国维的慰藉、救治观与梁启超的觉世文论之间的联系 第四章 文学的新标准:梁启超之“欧洲意境”论与王国维的“境界”说 第一节 “欧洲之意境” 第二节 “诗人的境界” 第五章 文学与新人格:梁启超、王国维人格论的异同与现代性 第一节 人格说传统在现代的延伸 第二节 梁启超的群体人格塑造 第三节 王国维的个体人格关怀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极端对立的两极和充满悖论的现代性 第一节 梁启超、王国维文学理论对立的根源 第二节 调和:相似的互补性的文论 一、相似的现代性方法论 二、相似的俗语文学观念 三、进化论影响下的文学史观 四、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反思及对西学的接纳态度 五、地理观照下的文学观 第三节 梁启超、王国维文学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一、梁启超文学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二、王国维文学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结语 附录一 晚清紧急状态下的政治自由与现代性的产生 附录二 1927年:王国维的辫子——文化、身体以及矛盾的王国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