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技术与接口应用基础》的编者根据多年从事计算机硬件课程方面教学、科研的经验和体会,尤其是对微机与接口技术的一些把握、理解,选取了丰富的微机基础性知识和重要内容,帮助读者对微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进行系统理解和掌握。本书面向“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接口技术”和“汇编语言”等课程,知识点参照“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和“大专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涉及并覆盖微机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强调软硬件结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全书编写规划和内容组织由刘永军负责。
《微型计算机技术与接口应用基础》(编者刘永军等)立足于微型计算机系统,软硬结合,注重基础、综合和实践,具体以80x86系统为例,全面深入地介绍微型计算机的知识,其主要内容有微型计算机基本系统、微处理器及系统总线、80x86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I/O系统与数据传送方式、存储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控制系统和各种I/O接口电路,包括中断控制器、定时/计数控制器、DMA控制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人机接口和模拟接口,然后介绍微型计算机综合应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附录部分介绍了计算机基本知识、编程参考知识、以及软硬件实验内容的建议。本书内容丰富、篇幅适中,具有立足基础知识、内容全面而系统,深入浅出且侧重技术、应用优先等特点。
《微型计算机技术与接口应用基础》可以选作高校“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接口技术”和“汇编语言”等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有关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并且适用于微型计算机应用开发设计的技术人员及系统深入学习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各类读者和学员。
第1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述
1.1 微型计算机技术概述
1.1.1 微型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1.1.2 微型计算机基本特性与技术术语
1.1.3 计算机人物和组织
1.1.4 国内计算机方面的主要刊物
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1.2.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2.2 微型计算机系统
1.3 微型计算机分类与应用
1.3.1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
1.3.2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习题1
第2章 微型计算机结构与微处理器
2.1 微型计算机的构成
2.1.1 微型计算机的外部结构
2.1.2 微型计算机的内部结构
2.2 Intel 8086微处理器的结构
2.2.1 8086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2.2 8086的内部寄存器
2.2.3 8086 CPU的引脚功能
2.3 Pentium微处理器
2.3.1 Pentium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
2.3.2 Pentium微处理器的寄存器结构
2.3.3 Pentium微处理器的引脚功能
习题2
第3章 80x86的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3.1 指令系统概述
3.2 80x86的寻址方式
3.2.1 立即寻址方式
3.2.2 直接寻址方式
3.2.3 寄存器寻址方式
3.2.4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3.2.5 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
3.2.6 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
3.2.7 相对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
3.3 80x86的指令系统
3.3.1 数据传送指令
3.3.2 算术运算指令
3.3.3 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
3.3.4 控制转移指令
3.3.5 处理器控制指令
3.3.6 字符串操作指令
3.3.7 地址操作指令
习题3
第4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 汇编语言与汇编程序
4.1.1 汇编语言概述
4.1.2 汇编程序
4.2 伪指令
4.2.1 伪指令概述
4.2.2 常用伪指令
4.3 汇编语言的语法
4.3.1 汇编语言的语句结构
4.3.2 数据与表达式
4.4 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4.4.1 建立ASM源程序文件
4.4.2 用ASM或MASM程序产生OBJ文件
4.4.3 用UNK程序产生EXE文件
4.4.4 程序的执行
4.5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5.1 顺序程序设计
4.5.2 分支程序设计
4.5.3 循环程序设计
4.5.4 子程序
4.6 系统功能调用
4.6.1 系统功能调用概述
4.6.2 DOS功能调用
4.6.3 常用的ROM BIOS功能调用
4.7 程序设计举例
习题4
第5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总线
5.1 总线概述
5.1.1 总线标准与分类
5.1.2 总线的连接方式
5.1.3 总线数据的传送方式
5.2 系统总线
5.2.1 系统总线概述
5.2.2 微型计算机系统总线
5.2.3 发展中的系统总线标准
5.3 外部总线介绍
5.3.1 RS-232-C串行通信总线
5.3.2 RS-485总线
5.3.3 IEEE-488总线
5.3.4 USB总线
5.3.5 IEEE 1394总线
5.4 现场总线
5.4.1 概述
5.4.2 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
5.4.3 现场总线的优点
习题5
第6章 微型计算机存储系统
6.1 概述
6.1.1 半导体存储器结构与技术指标
6.1.2 半导体存储器的类型
6.2 存储器扩展与CPu的连接
6.2.1 存储器扩展设计
6.2.2 存储器与CPU连接
6.3 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器
习题6
第7章 输入/输出系统
7.1 输入/输出系统概述
7.1.1 I/O接口与I/O设备
7.1.2 I/O接口的功能
7.1.3 I/O接口的组成
7.2 I/O接口的编址与译码
7.2.1 I/O端口的编址
7.2.2 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7.3 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7.3.1 程序控制方式
7.3.2 中断传送方式
7.3.3 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
习题7
第8章 中断技术
8.1 中断技术概述
8.1.1 中断的基本概念
8.1.2 中断的基本原理
8.1.3 中断的过程
8.2 8086/8088的中断系统
8.2.1 中断类型
8.2.2 中断优先级
8.2.3 中断向量表
8.3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
8.3.1 8259A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
8.3.2 8259A的中断管理方式
8.3.3 8259A的命令字
8.3.4 8259A的编程
8.4 8259A的应用实例
习题8
第9章 定时/计数技术与DMA技术
9.1 定时/计数技术
9.1.1 定时/计数技术概述
9.1.2 8253的主要功能与结构
9.1.3 8253的控制字
9.1.4 8253的工作方式
9.1.5 8253的应用
9.2 DMA技术
9.2.1 DMA的基本概念及功能
9.2.2 8237A的工作周期
9.2.3 8237A的内部结构及引脚
9.2.4 8237A的工作方式
9.2.5 8237A内部寄存器结构
9.2.6 8237的应用
习题9
第10章 并行接口技术
10.1 并行接口技术概述
10.1.1 并行传输的概念
10.1.2 并行接口的基本知识
10.2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
10.2.1 8255的基本结构与外部引脚
10.2.2 8255的控制字
10.2.3 8255的三种工作方式
10.2.4 8255的应用
10.3 微型计算机的并行接口功能
10.3.1 微型计算机的并行接口标准
10.3.2 微型计算机并行打印接口的I/O功能调用
习题10
第1l章 串行接口技术
11.1 串口技术概述
11.1.1 串行通信的概念
11.1.2 串行通信的标准
11.2 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
11.2.1 8251的基本结构与外部引脚
11.2.2 8251的控制字
11.2.3 8251的应用示例
11.3 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INS8250
11.3.1 INS8250的基本结构与外部引脚
11.3.2 INS8250的寄存器编程使用
11.3.3 INS8250的应用举例
11.4 微型计算机的异步串行通信功能
11.4.1 异步串行通信适配器的接口电路
11.4.2 异步串行通信的I/O功能调用
习题11
第12章 人机交互技术与模拟接口
12.1 人机交互技术
12.1.1 键盘
12.1.2 LED显示
12.2 D/A转换与DAC0832
12.2.1 D/A转换的基本原理
12.2.2 DAC0832及应用
12.3 A/D转换与ADC0809
12.3.1 A/D转换的基本原理
12.3.2 ADC0809及应用
习题12
第13章 微型计算机综合应用举例
13.1 环境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13.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13.3 其他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
习题13
附录A 计算机基础知识
附录B ASCII编码表
附录C 8086/8088指令系统
附录D 伪操作表
附录E BIOS/DOS功能调用
附录F DEBUG命令
附录G 课程的实验项目推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