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性质研究》是在作者孔繁华的同名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首先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地提出了“行政诉讼是什么”的观点,通过对域外行政诉讼发展的理论基础、思想渊源、历史背景、法律传统和现实表现的考察论证了自己的结论。之后,对行政诉讼性质与立法目的、功能和制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在对行政诉讼性质准确把握的前提下,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立法目的、发挥应有的功能、构建适宜的制度。其中对我国行政诉讼法立法目的的主张、对我国行政诉讼法所发挥功能的实证分析,对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建议等不乏真知灼见。
《行政诉讼性质研究》由孔繁华编著。全书从内部现象和外部矛盾入手展开对行政诉讼性质的认识。从外部现象上看,行政诉讼表现为一种“诉讼”、法院侧重审查“被告”的行为、原被告双方法律地位“恒定”;从内部矛盾上看,行政诉讼体现的矛盾关系包括权力与权力和权利与权力的矛盾。行政诉讼既是一种解决行政争议的诉讼程序制度,又是一种行政法律监督制度,还是一种行政救济制度。对域外制度的历史考察告诉我们,上述三个方面都是行政诉讼的性质,只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性质的不同方面表现不同。
《行政诉讼性质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行政诉讼性质与立法目的、行政诉讼性质与功能、行政诉讼性质与制度模式的关系,并对我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本书既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又着力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作者指出现阶段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改的方向应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根本理念。
导言
第一章 行政诉讼性质概论
第一节 行政诉讼性质界定
一、行政诉讼性质的含义
二、行政诉讼性质既有观点总览
三、行政诉讼性质之指导意义
第二节 行政诉讼性质之考察视角
一、过程视角:行政诉讼表现为一种“诉讼”
二、内容视角:法院侧重审查“被告”的行为
三、主体视角:原被告双方法律地位“恒定”
第三节 决定行政诉讼性质的内在矛盾
一、权力与权力的关系
二、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行政诉讼性质之全面透视
第一节 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之属性
一、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二、行政诉讼是运用“司法权”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三、行政诉讼是运用司法权解决行政争议的“诉讼程序”制度
第二节 行政诉讼权力制约之属性
一、行政诉讼是“监督行政”的制度
二、行政诉讼是“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
三、行政诉讼是司法权对行政权的“法律监督”制度
第三节 行政诉讼权利救济之属性
一、行政诉讼是“救济权利”的制度
二、行政诉讼是“司法权”提供的救济
三、行政诉讼是司法权对“相对人权利”提供的救济制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行政诉讼性质考察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行政诉讼性质分析
一、法国行政诉讼:从演变中考察其性质
二、德国行政诉讼:从发展中考察其性质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司法审查性质分析
一、英国司法审查:在扩张中彰显其性质
二、美国司法审查:在实践中展示其性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行政诉讼与相关制度性质之比较
第一节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性质比较
一、行政复议的性质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性质之比较
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的衔接
第二节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性质比较
一、民事诉讼的价值与目的
二、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之比较
三、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关联案件的处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行政诉讼性质与立法目的选择
第一节 行政诉讼立法目的概述
一、行政诉讼立法目的概念界定
二、我国行政诉讼立法目的之现行规定及评价
第二节 影响行政诉讼立法目的设定之因素
一、行政诉讼的性质决定目的
二、行政诉讼的实施条件制约目的
第三节 我国行政诉讼立法目的之重构——以行政诉讼性质为指导
一、行政诉讼立法目的之理论争论
二、我国行政诉讼立法目的的定位
三、建构以权利保护为主导的多元目的之意义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行政诉讼性质与功能检视
第一节 行政诉讼功能界定
一、功能、法律功能与诉讼功能
二、行政诉讼功能
三、行政诉讼功能的分类
第二节 我国行政诉讼功能分析
一、行政诉讼功能的理论概述
二、行政诉讼功能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我国行政诉讼功能之检讨——以行政诉讼性质为视角
一、我国行政诉讼所发挥的功能
二、制约行政诉讼发挥应有功能的原因分析
三、从行政诉讼性质角度反思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行政诉讼性质与制度模式
第一节 行政诉讼制度之模式化
一、模式与模式化
二、行政诉讼制度模式
三、行政诉讼制度模式的种类
第二节 行政诉讼性质对制度模式的影响——以权利保护模式与司法控制模式之比较为视角
一、目标定位
二、理论基础
三、理念差异
四、制度设置
五、司法实践
第三节 在性质指导下完善我国行政诉讼的具体制度——以权利保护之综合模式为目标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扩张
二、行政公益诉讼的展望
三、行政诉讼和解的争论
四、行政判决的完善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