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是生产力地理分布的规律,也就是人类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在地球表层分布的模式。这个模式会因生产力发展阶段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动,但并不取决于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的演变。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阐述现代生产力地理分布的模式,其中包括工、农、矿业各自的分布模式,以及它们结合分布的模式等。对这些模式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存在,从来都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正面的或反面的作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世界经济地理结构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作者 | 陆卓明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是生产力地理分布的规律,也就是人类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在地球表层分布的模式。这个模式会因生产力发展阶段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动,但并不取决于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的演变。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阐述现代生产力地理分布的模式,其中包括工、农、矿业各自的分布模式,以及它们结合分布的模式等。对这些模式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存在,从来都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正面的或反面的作用。 内容推荐 《世界经济地理结构》是陆卓明的遗著,总结了作者一生学术研究的成果。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地理空间观,世界生产力分布,战略地理,以及世界地理结构的局部模式。 地理空间观从哲学层次分析事物如何在空间分布以及如何变化,作者提出了在区域论及区位论之外的第三种空间观,即“地理结构论”。关于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作者提出,现代工业空间分布的突出特点是集中分布,由此在某一地域内造成若干片工业集中区乃至工业密集地带,农业分布表现为地域产品的多样化而不是以往认为的专业化;全球生产力活跃的各个地区之间以“通道”相联系,由此形成全球两大通道系统——海洋系统和大陆系统。对世界战略问题的探讨,着重于战略与生产力宏观分布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于从近代直到二战以后的世界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分析。生产力分布的局部模式有点类似于区域地理,但作者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一反传统的叙述方法,将资料打散后按照有关专题重新进行组织,时时扣住生产力的空间分布这一中心,处处以书中提出的理论来进行分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目录 第一部分 地理空间 第一章 地理空间的形成和构造\3 第二章 地理空间观\14 第二部分 世界生产力分布的基本轮廓 第三章 自然载层对生产力分布的作用\39 第四章 世界生产力地理分布的基本轮廓\52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回顾\151 第三部分 世界战略地理 第六章 物质的军事地理\171 第七章 战略布阵\186 第八章 回顾近代的世界战略对抗\197 第九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战略斗争\236 第四部分 世界地理结构的局部模式 第十章 冲积洲(三角洲)重心区\253 第十一章 通道型重心区与通道斗争\264 第十二章 高地在热带和干旱区的重心作用\280 第十三章 大中东的河流、水源和陆上交通线\292 第十四章 沿海与内地\307 第十五章 美国生产力分布模式的验算\324 后记\335 附录 《世界经济地理结构》评介\33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