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特大地震民间记忆,带你亲历八级大地震,在震能释放异常强烈的地方,看历史留下的细节。它们真实、具体,充满了人间的悲喜与沧桑。这是一部讲述“5·12”大地震中,绵阳及周边的北川等极重灾区受灾过程的纪实文学。这是一部忠实记录历史,值得阅读,值得收藏的好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北川无语(5·12特大地震民间记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冯小涓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5·12特大地震民间记忆,带你亲历八级大地震,在震能释放异常强烈的地方,看历史留下的细节。它们真实、具体,充满了人间的悲喜与沧桑。这是一部讲述“5·12”大地震中,绵阳及周边的北川等极重灾区受灾过程的纪实文学。这是一部忠实记录历史,值得阅读,值得收藏的好书。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讲述“5·12”大地震中,绵阳及周边的北川等极重灾区受灾过程的纪实文学。作者以自身经历为线索,通过受灾群众的眼睛和心灵。用他们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出了大地震发生时,四川几千里土地上的灾难场景。以及重灾之时,政府的组织应变情况,军队与百姓在救援过程中产生的真实感人、血脉互动的故事。这是一部忠实记录历史,值得阅读,值得收藏的好书。 目录 第一章 北川“5·12” 14时28分 瞬间的人性光芒 第一时间 最漫长的一夜 第二章 幸存记忆 亲历大地震的人们 地震时期的日常生活 为了孩子 第三章 次生灾难 断裂的天梯 恶雨记 后记:作为幸存者的写作 试读章节 2008年5月12日,天气有些阴沉,绵阳依然按照往常的节奏运转,人们该干什么照干什么。在市区的露天公园里,有闲的人们美滋滋地喝着坝坝茶,摆着龙门阵,麻友们聚精会神地垒着“长城”。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向人们袭来。 安县茶坪乡,这一天正是逢场赶集的日子,远远近近的乡亲聚集场镇,人头攒动。千佛山是茶坪境内的一个旅游景区,这里林木葱郁、景色秀美,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绵阳市一家金融机构准备第二天在这里召开一个会议,参会者乘坐汽车行进在通往千佛山的公路上。 北川,此刻是一如既往的安宁祥和。那一天,位于曲山镇的北川县城里有两拨比较热闹的集会。一是“青年创业表彰会”;二是“禹风诗社”活动日,诗社成员是一批饱学之士,大部分已经赋闲退休。 绵阳市区。14时28分,大地摇晃起来,起初大多数人还显得异常镇定,以为会像过去一样,晃两下就会平静。甚至还有人认为是野蛮施工或大卡车所致,站起来骂了一声“是哪个龟儿子”……还没骂完,就被震波掀翻在地。地面就像一艘遇到了狂风巨浪的船,伴随着沉闷的令人恐怖的啸叫声,前后左右上下都在剧烈摇晃,能清楚地看到地面波浪般地起伏。房屋在晃,树木在晃,电线杆在晃,一切都在晃。垃圾桶跳起来被一抛老远,在地上翻滚跳跃,墙上贴的瓷砖哗啦啦往下掉,有些水泥构件被震得露出了钢筋。没有人能站得住,只有半蹲着四肢并用才能移动。 霎时,天空一下变得黑暗,空气中充满了粉尘,美好的人间突然变成了“地狱”。惊恐万状的人们开始逃离建筑物,几乎所有的人都逃到了大街上、公园里、广场上,道路顿时全部堵塞,喊叫声、哭声、汽车喇叭声不绝于耳。赶快拿出手机联系亲人吧,不是无法接通,就是根本没有信号。尽管绵阳市区的人们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惊恐,也有人员伤亡,但仍然十分幸运,因为真正的“地狱”在离市区数十公里的地方,在北川、平武、安县和江油的部分地区。 北川 北川中学操场上,有人听见一种声音,好像大卡车轰隆隆驶过,但是公路上并没有汽车。经历过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的人说,好像地震了。 在北川中学上空,据说人们看见空中有几道白光划过,很快消失。但北川林业局一位女干部后来非常肯定地说,地震前一瞬间,她还看了一次窗外的天空:“没有,绝对没有白光!” 北川桂溪杜家坝的村民正在纳闷儿:怎么会有四五只颜色鲜艳的野鸡突然飞到房檐上大叫,紧接着大地就摇晃起来了。 陈家坝金鼓村一农妇说: “就像放炮一样,一路往前炸响。” 陈家坝镇镇长杨开伍说: “就像压路机一样的声音由远而近,然后大地就摇起来了,我趴在地上还趴不稳,急忙拉住一棵树。” 短暂的摇晃之后,有那么几秒钟的平静,很多人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北川中学的老师们安抚学生不要慌张,有的走下讲台到过道里察看情况。 更多的人,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短短数秒竟是处于生死边沿的等待! 几秒钟之后,震中——汶川映秀镇的滔天震撼抵达北川,在地壳薄弱的北川县城集中释放能量,短短80秒钟,一座秀美的山城灰飞烟灭! P12-14 后记 我是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遗民。伤痕文学和朦胧诗陪伴我的青春岁月。直至后来的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一路关注下来。岁月已将当初的文学青年变成了今天的文学中年。写诗、写散文、写小说,全是业余,乏善可陈,唯积累了文稿100多万字。 在职业上做过护士,救过人命,很是欣慰。最折磨我的是送走了很多人,每一个生命的离去都让我陷入深深的忧伤,对于个体身后巨大的虚无感到惶恐。我觉得他们的死与我的生命之间有一种预兆关系。他们隐喻着我的某一天。这让我恐惧。我在年轻时开始恐惧我的死亡。我读到刚翻译过来的卡西尔的《人论》,他的运思启发我思考。后来我遇到了多个亲人的死亡,心中的痛痕难以消除。这个恐惧比任何哲学理论更深刻,更刻骨铭心。我试图在哲学和宗教中找到慰藉,大量的阅读之后,我仍然在信仰的边缘徘徊。只是痛感有所减轻。20多年纠缠于死亡和生命的意义问题,也许这是我永不放弃写作的原因。我在死亡这一虚无的深渊里,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唯有文字,让我感到安慰。流失的时光在文字中浮现,如同风化岩石上的点点苍苔,与时间作着悲壮的抗争。去年地震期间逃出家门,我独拿了自己的手稿,如同揣上自己的生命。对于我来说,文字就像生命体征监护仪上跳动的波纹。没有文字,我的生命就被抹去,变成一条僵死的直线。文字是时间的陈迹,如同昨天的阳光在我面前闪现。 渊薮来自于时间,时间向每一个生命展开,也向每一个生命闭锁。时间是生命的问题和绝境。时间让每一个生命渺小和匆促——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 “你死后,万物将随你而来。”哲人说。万物随我而来,但我已经死了。我会如此忧伤。我死了,万物也会像我一样死去。我为万物而忧伤。我在作品中忧伤着古人的忧伤。每个人都是旷古的孤独。“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样的忧伤是无可救药、极有穿透力的。 后来我做过报社记者、编辑,对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变迁,尘土飞扬的土路变成高速路,矮房变成高楼。筛沙的小伙变成大腹便便的白首富翁,与个别官员各怀鬼胎地出双入对。理发妹变成了开宝马的红发怨妇,在数落男人的同时,还面含一点儿残留的羞涩。憧憬一次艳遇或一场合污带垢的爱情。工厂车间变成了又一个房地产商的圈地,缫丝能手用长年缫丝后残损的手掌拿起了做清洁的抹布。打工大军像候鸟一样飞向南方,为了带玻璃和瓷砖的房子拼出了血汗和眼泪,个别的搭上了性命。农村的房子像笋子一样长在青山绿水间,却只有老翁在看门,太阳照着空空的玻璃和冰凉的瓷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