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不管你是看破红尘还是涉世未深,也不管你是忙碌的创业者还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面对这些佛语,你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份平和,一份安宁,一份豁达……
当你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这些佛语时,相信它一定能够冲掉你身上的那些污秽之气,带给你一身的清香,让你心旷神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永放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不管你是看破红尘还是涉世未深,也不管你是忙碌的创业者还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面对这些佛语,你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份平和,一份安宁,一份豁达…… 当你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这些佛语时,相信它一定能够冲掉你身上的那些污秽之气,带给你一身的清香,让你心旷神怡。 内容推荐 佛是安然,禅是悟。觉悟的人豁达.豁达的人安宁,安宁的人容易看到圆满——圆在心头,满在嘴边,谁说俗人不能圆满? 佛家说,要有勇气,去改变自己能改变的;要有心胸,去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有豁然之心,方可至通达之境。 目录 第一章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1.万事万物皆有佛心 2.自性三宝 3.一坐四十年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用平等心去衡量自己和他人 6.除去闲名之累 7.吃亏就是占便宜 8.琴与剑 9.富有爱心 10.打碎玉钵 11.真正的宝珠 12.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13.不是黄金有毒,而是人心有毒 14.美在心灵深处 15.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16.死猫的脑袋最珍贵 17.珍珠门=欲望门 18.节制自己的欲望 19.中正平和才是悟道之本 第二章 提起千斤重,放下二两轻 1.在内心中寻找一份安宁 2.珍惜拥有 3.错是对,对是错 4.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5.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6.一生只“偷”一次 7.境由心生 8.只有人才会使人幸福 9.做回自己 10.责任与爱同在 11.无名就是这样产生的 12.不要为明天的落叶操心 13.最大的困扰往往来源于自己 14.活在当下 15.无事是贵人,但却莫做作 16.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7.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18.有理想的生活才会快乐 19.放下 第三章 得失莫叹,随遇而安 1.从自己心中流出 2.快乐的独木船 3.敬钟如佛 4.化缘 5.自伞自度 6.双面神的悲哀 7.闭眼看清楚 8.水中的金块 9.交换痛苦 10.问题太多 11.心静则宽 12.寻找幸福 13.漏掉的水 14.挑战禅师 15.沉重的篓子 16.富人分银 17.空想与脚踏实地 18.沉默是金 19.耕种、收获 20.蚂蚁的哲学 21.不是来做杂工的 22.盖佛寺 23.千万富翁 24.一根手指 25.玩游戏的老和尚 26.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 27.随时、随性、随遇、随缘 第四章 忍辱为上,慈悲为怀 1.有钱人的逻辑 2.龙与虎的特性 3.法明煮汤 4.禅师和熊 5.立地成佛 6.学会放手 7.师父的教诲 8.一捆与一根 9.舌头和牙齿 10.知人不易 11.大圆圈与小圆圈 12.抽烟与休息 13.不开花的种子 14.不翼而飞的肉 15.前七步,后七步 16.一切都会过去 17.老和尚收徒 18.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19.名利之船 20.流言与鹅毛 21.释迦的劝诫 22.苏东坡的对联 23.鱼在上头 24.水的形状 25.守端怕人笑 26.大胆超越 27.最好的与最坏的 第五章 予人玫瑰,手留佘香 1.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2.美德的涵义 3.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4.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5.助人即助己 6.爱的“借口” 7.度人不分人 8.白隐生子 9.重视自己的工作 10.出家的意义 11.善恶有报,天道好还 12.此时无声胜有声 13.为他人“腾出一只手” 14.以博爱为职责,以助人为乐事 15.既日一切,何有除外 16.救雉割耳 17.活着就要做有用的事情 18.我不入地狱,谁来教化你 第六章 佛家的智慧与幽默 1.四大五蕴 2.不像人,像佛 3.生得洒脱,死得幽默 4.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5.吃茶去 6.阴差阳错与一切皆禅 7.通身是眼 8.肉眼、心眼 9.赚钱给你偷 10.不是没人,是目中无人 11.虚空与实在 12.一代奇人,其实草包 13.二大于一 14.都不是 15.使用月光 16.禅师的心境 17.我姓秤 18.虚空可对你眨过眼 19.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20.大干世界一禅床 21.逞强的代价 22.就是这个 23.本源佛性 24.比哭还厉害 第七章 欲变其世,先变其身 1.我就是我 2.闻过则喜 3.求人不如求己 4.命运在自己手中 5.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6.名字只是个符号而已 7.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8.珍惜你拥有的 9.佛缘于民众 10.从心领悟 11.小善大道 12.助人一次,胜似诵经十年 13.享受有缺憾的美 14.以小我救大我 15.不要让隋绪轻易左右你 16.还在泥里转 17.心宽路才宽 18.做事,不必拘泥于表面的形式 19.一字之差 20.泥中莲花 21.众生皆佛 第八章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1.糖 2.时间 3.不知为不知 4.一石一座佛 5.渔王教子 6.完美的树叶 7.一语偈 8.过河 9.佛理教化 10.和尚不睦 11.忙着砍树 12.懒得弯腰 13.垂钓者 14.意念便是转机 15.背过河 16.珠宝与石头 17.只需要耐心 18.走出沙漠的和尚 19.泥路上的脚印 20.虚掩的门 21.“无”字取胜 22.卖财神 23.前世已试过 24.大佛转身 25.温暖的“心愿石” 26.分粥 27.万法皆一 28.听师父的话 29.有智慧的人 试读章节 有一个小孩子,虔诚地请求慧能禅师道:“请禅师慈悲为怀,收我为徒,救度众生。我恳切地要求拜师出家。” 慧能禅师说道:“在我这禅宗门里,银轮王的嫡子、金轮王的孙子才能继承法嗣,不致损坏宗门风气。你是山野小村里的俗人、牛背上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够投入这个宗门来呢?这不是你分内的事!” 小孩子讲道:“启禀禅师,万物平等,没有高低,您怎么能用这样的话阻碍我向善的心呢?再次请求禅师发慈悲收我为徒!”慧能见他颇有慧根,便收下了他。 佛讲众生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万事万物皆有生命,皆有灵性,皆有佛心。在诞生之始,在生命之末,所有的人和物都是平等无异的。所以,才有了下面这则“禅师似驴”的故事。 南塔禅师北游拜访临济和尚,又回来侍奉慧寂禅师。 慧寂问:“你来干什么?” 南塔回答:“参见禅师。” 慧寂就问:“你看见禅师了吗?” 南塔回答:“看见了。” 慧寂又说:“你看禅师像不像一头驴?” 南塔回答:“我看反正也不像佛。” 慧寂又问:“你说不像佛,那像个什么?” 南塔答道:“如果说像,那还是一头驴。” 慧寂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高兴地说:“凡和圣都已忘掉,妄情除尽,实体显露。我用这个来检验人已经有20年了,以洞察徒弟的心理状态,但是没有人能辨明了悟。你要保持住你这个清醒的看法呀。” 这以后,慧寂常对人夸南塔,说:“这人是肉身佛。” 佛家反对偶像崇拜,反对将人分为凡人和圣人,认为平常即是禅,本心即是佛。慧寂自比为驴,并非自嘲自谑,而是因为他认为万物平等,驴不是什么卑贱之物,人也不是什么高贵之物。而南塔也了悟了“凡圣两忘”的禅理,认为“禅师似驴”,并无不妥。二人都是真正的智者。他们打破了对佛的神化,使之走下了神坛,还其平凡的本来面目。 这样的故事在佛经中比比皆是,义存禅师和灵祜禅师也有类似的佚事。 义存禅师曾问众僧道:“这个水牯牛多大年岁了?” 众僧不知禅师的意思,都默不作声。 义存自己回答说:“七十九了。”(义存禅师时年79岁) 一僧人问:“禅师为什么要做个水牯牛呢?” 禅师说:“这又有什么不好?” 又: 一日,灵祜禅师正在泥墙。朝廷命官李军容身着官服来了,手持笏板,站在禅师身后。 禅师一回头,见是官员,也不作礼搭话,便将手中泥盘一斜,做出接泥的样子。李军容便用手中笏板,做出挖泥、送泥的动作。 禅师会心一笑,扔下泥盘,请李军容同回方丈室。 佛门主张万法平等,众生平等,没有贵贱高低之分。义存禅师将自己视为大自然中平凡的一员,认为做个水牯牛并没有什么不妥。同样,灵祜禅师也是众生平等这一信条的身体力行者。在他看来,平民也好,僧人也好,官员也好,都没有什么分别,都应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因此他做出接泥姿势,看官员也做出回应,便洞察出他是真懂佛性,是个同道中人,故予以热情接待。 P16-17 序言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人我国之后,便开始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滋养生息,时至今日,早已长成参天大树,而且枝叶繁茂,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自古以来儒释道三教的思想精髓已潜移默化于国人的性格之中,成为中国人思与行的指向标。由于佛家主张人们遁入空门,清心寡欲,万物皆空,所以让人听起来似乎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但实际上,佛家并不是绝对的出世,也是人世的。确切地说,佛家是以出世之精神,做人世之担当,它教导我们与人为善,宽以待人,更给了我们一片心灵的天空,让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挫折。 归结起来,佛家就是要我们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处世,唯有做到豁达二字,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更加平坦开阔。可以说,一个人的德行有多高,他的包容之心也就有多大。而一个人一旦拥有海纳百川的气魄,自然能容天下所难容之事,成天下所难成之业。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是教我们不要耽溺于名利的诱惑。钱财本是身外之物,说的好听点,是我们生活的锦上之花,但现实中不知有多少人一生为钱财所累,以至忘记了来此世上一遭本来不是为了给名利推磨,而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佛家用平实之语告诉我们,幸福不是金钱的累积,而是一种感觉,简单到用心就可以体会。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也是教我们拥有仁爱之心。佛家素来以慈悲为怀,以普度众生为己任,但正所谓“佛度自度者”,只有我们自己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并与人为善,富有同情心,我们才会成为佛祖要普度的众生之一。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更是教我们学会修身养性。正如六祖慧能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心,本来是没有任何尘埃的,但滚滚红尘却让我们惹上了世俗之尘,让我们渐渐变得身心俱疲。所以,佛家才会教我们摒弃过多的物欲,使自己的心回归宁静,回归自然。 百花之中,唯独莲花被佛家尊崇为圣,恰恰是因为莲花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呀!所以,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不管你是看破红尘还是涉世未深,也不管你是整天忙碌的创业者还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都请抽出一点时间,让自己静下心来,读一读这些佛语吧!相信它一定能够冲掉你身上的一些污秽之气,带给你一身的清香,让你心旷神怡。而当你在轻松愉悦中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一定会发现,佛家教给我们的,其实不仅仅是豁达这一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