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证券时报网博客大赛冠军得主,《中国证券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媒体股评作者分享20年老股民的炒股绝活、获利真谛。本书具体介绍了一个老股民在过去的一年里,结合多年来累积的投资经验所总结出来的心得和体会。书中介绍的每一种投资方法、技巧和招术,以及涉及的实例和数据,都力求做到真实、精确,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要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投资者若有耐心,抽点时间,看上一段,加以思索,与作者一同感悟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以及与众不同的投资秘笈,换来的或许就是明天的成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炒股的智慧(民间高手谈股经2)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谢宏章 |
出版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010年证券时报网博客大赛冠军得主,《中国证券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媒体股评作者分享20年老股民的炒股绝活、获利真谛。本书具体介绍了一个老股民在过去的一年里,结合多年来累积的投资经验所总结出来的心得和体会。书中介绍的每一种投资方法、技巧和招术,以及涉及的实例和数据,都力求做到真实、精确,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要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投资者若有耐心,抽点时间,看上一段,加以思索,与作者一同感悟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以及与众不同的投资秘笈,换来的或许就是明天的成功。 内容推荐 一本书,究竟是一块『面包』还是一支『猎枪』,直接关系到作者的定位和作品的功效。本书介绍了一个老股民在过去的一年里,结合多年来累积的投资经验所总结出来的心得和体会。书中介绍的每一种投资方法、技巧和招术,以及涉及到的实例和数据都力求做到真实、精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投资者若有耐心,抽点时间,看上一段,加以思索,与作者一同感悟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以及与众不同的投资秘笈,换来的或许就是明天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虽不是一块『面包』,但却是一支『猎枪』。 目录 第1章 方法 技巧 招术 策略 普涨之后的操作技巧 “撤下来”才算成功 散户“逃顶”三秘诀 市场“转型”后的投资策略 “逃顶”之后咋“抄底” 暴跌之后咋补仓 “两会”行情:展望及把握 行情展望及投资策略 “敏感点位”的投资策略 第2章 选股 抓股 持股 换股 牵手心目中的“潜力黑马” 在“亏损股”里“淘金” 征战大盘股,四两拨千斤 征战“无人区”,掘金“破发股” “保证不破发”,看上去很美 避开“见光死”魔咒,分享“高送转”盛宴 谨防“被增持”股票的诱惑 上市公司分立试点:谨防“一哄而上” 炒作分拆概念,须想清三个问题 换股操作,须“法技策”结合 第3章 机会 时机 节奏 力度 炒股:急不得,也等不得 寻找“确定性”投资机会 炒股也要“见机行事” 炒股:猜测指数不如谋划未来 变“潜在机会”为“现实赢利” 第4章 长短 简繁 正反 追杀 “美玉”就在身边 “无情股票”需要“有情操作” 妙用“加减乘除”法则 多跳“集体舞”,少唱“独角戏” 四招“追逐”涨停板 短线机会的把握技巧 “反常”:牛市炒股的“制胜宝典” “简单”:无招胜有招 让固定筹码“流金淌银” 第5章 创业板 国际板 未雨绸缪:备战创业板 创业板:拿什么吸引投资者 创业板:开市后的“投资策略” 创业板:“呛水”之后,如何“自救” 创业板选股,如何避开“床脆脆” 吉峰农机:“乌鸦”何以变“凤凰” 国际板是道坎,怎么过是关键 第6章 股指期货 融资融券 理性看待股指期货 四种股民不适合参与股指期货 未雨绸缪:备战股指期货]58 “三道门槛”能否护航“两个适当” 融资融券:谨防“既赔夫人又折兵” 融资融券投资攻略 “三技巧”淘金融资融券“标的股” “双率”标准,会否“吓”跑投资者 “另类双融”:很潮很惬意 第7章 崩盘 心态 考验 警示 做一个幸福的股民 用机制防范“闪电崩盘”风险 “两房”退市的教训与思考 “天价午餐”,谁是赢家 暴跌是一帖“清醒剂” 在暴跌中坚守,在挫折中挺立 牛市炒股防“三恨” 向上市公司学习投资经验 期待股市维稳不再“山高路远” 做股市“永远的学生” 第8章 涨跌 买卖 盈亏 喜悲 “傍式”炒股,看似寻常最奇崛 炒股:怎样“跑”赢指数 亏钱“路线图”揭秘 把紧操作“安全阀” 谁最值得“爱” 岁末盘点:牛市炒股的怪象与警示 牛市“正确的操作” “弯道”炒股,如何“超车” 寻找与自身实际相适应的炒股方法 后记 一个“85后"大学生股民的辛酸往事 试读章节 大盘从1664.点反弹以来,最高涨至3478点,涨幅超过1倍。至2009年1月7日以3192点收盘,已持续1年多时间,涨幅也达90%以上,期问,不少个股涨幅更大。在指数几近翻倍、个股普涨之后,投资者该怎么操作?是继续重仓持股,还是轻仓回避风险?该短线出击强势板块,还是逢低吸纳潜力品种?对买入的股票,是继续守仓,还是高抛低吸?所有这些,都是投资者必须面对,也是最为关心的问题。 大盘和个股普涨之后,既要逐利,更要风控。操作时,重点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仓位 在股市投资,没有一个人不希望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但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在大的趋势没有改变之前,最好的策略是顺势而为,不耍小聪明。正如2008年的熊市,在没有完全见底之前,每次买入都是错误的。牛市也一样,每次卖出也都会留下一些遗憾。从1664点开始反弹,大盘和个股每上一个台阶,总会有人担心调整或下跌。事实证明,每次担心都是不必要的,十分错误的。普涨之后,买还是卖,仓位如何控制才算科学合理,总体来看,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但大体离不开以下两种情况。 对于建仓较早、成本较低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选择落袋为安,等“跌透”后再逢低买回。但假如一路上涨,就不能再追高,对此,一定要事先想清楚后再来操作。假如达不到这种境界,做不到这一点,则只能选择继续持仓,直到趋势发生改变时再清仓。到那时,在任何点位、以任何价格卖出都是正确的。 对于建仓较晚、成本较高,甚至一路踏空的投资者来说,以现在这种点位和价格再来重仓、甚至满仓,无疑等于玩火。特别是对于在2000点以下看空、做空的投资者来说,在3000点上方反手做多,显然属于典型的追涨杀跌者。如果这部分投资者实在“忍不住”,一定要参与,可以少量买入,但要快进快出、见好就收。 2.选好股票 在控制好仓位的基础上,如果想建仓,同样要注意技巧。在大盘和个股普涨后选股,首先要考虑股票的涨幅和主力的获利空间。在数只股票条件相仿、具有可比性的情况下,要尽可能选择涨幅小、安全边际高的品种。实际上,介入这样的品种,不仅风险较小,而且获利的胜算也比较大。在标的品种相互比对时,一定要注意可比性,如,都是自己长期跟踪的“自选股”,所属板块、盘子大小、题材股性等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此基础上最终确定品种时,要优先选择涨幅小的股票。 3.沉着应对 可比性强、涨幅小的品种,虽然安全边际较高,潜在价值早晚会被发现,但在短时问内往往股性会比较呆板,有时甚至会与大盘和其他个股的大幅上涨形成鲜明的反差。事实上,按照这样的标准建仓的股票,也特别考验投资者的耐心,特别是采取“左侧交易”、仍在下跌的股票,买入后往往还有最后一跌。普涨之后应对波动,最好、最有效的策略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能做到沉着坚定、心态稳定、持股不动。 P2-3 序言 2009年,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笔者的首部著作《民间高手谈股经:散户怎样战胜庄家》一书。图书出版后,读者认不认可,销售顺不顺畅,笔者心里没底。两个月后,第二次收到出版社寄来的样书,才得知首印图书供不应求、出版社进行了第二次印刷。获此信息,颇感欣慰。 一晃,一年过去了。过去的一年,中国股市发生了重大变化,既经历了冲高3478点的短暂“辉煌”,又经历了一波接一波的持续大幅调整;过去的一年,投资者在这个“小起大落”的市场里既体味到了市值增加带来的些许快感,又品尝到了真金白银有去无回的苦涩,同时也再次领悟了资本市场的机会与风险、甜蜜与残酷。 过去的一年,笔者与广大投资者一道,在这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市场里,一如既往地边实践、边摸索,边投资、边写作,无论春夏秋冬,不管白天黑夜,一直未有中断。好在每当新的文稿完成、寄发出去之后, 《中国证券报》、《中国经济时报》、《上海金融报》等多家媒体,总会在第一时间、不惜版面、予以刊发,进一步激发了笔者写作的热情与灵感,增强了写作的信心和动力。加之向中国发展出版社编辑也做作过承诺:待2010年第二部书稿出来后仍交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发行,因而更多了份创作本书的荣耀、责任与紧迫感。 本书正是在这些主流媒体的首肯与鼓励、出版社的认同与期待,以及广大投资者的理解与厚爱之下,经长期实践、不断总结、精心构思、反复推敲,自感满意后最终定稿而成。 在长期的投资研究、实践和写作中,我时常问自己两个问题: 其一,眼下大小书店包括各类网上书店星罗棋布,随便走进一家书店或点击进入网上书店,各类财经、金融、证券、投资类的图书门类齐全、品种众多、形式多样、装帧精美,既有基本知识介绍,又有新近热点时评,还有投资理论研究。这么多现存的读物摆在图书架上,供投资者选择,然看者稀稀、购者寥寥。阅读时代仿佛已由过去的以资源稀缺、供不应求为主要特征的卖方市场,逐渐发展到了今天的以产品过剩、供大于求为显著特征的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必要煞费苦心地写书吗? 其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长期以来形成的写书、出书、售书、买书等传统方式受到了极大挑战,手机阅读、上网阅读,正逐渐取代传统的读书方式,各式新颖的电子类读物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接受知识的首选方式。在这种大势和背景之下,作为读者,还会愿意掏上几十元钱去买一本传统的图书吗?作为作者,还有必要再绞尽脑汁地去写这样一本传统的图书? 两个问题,归成一点,就是在市场供大于求、新品层出不穷的今天,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写书,尤其是财经投资类的读物? 然而,在平时的投资实践中,除了自己亲身体验、实际感受市场的冷暖外,还与一些投资者有过一些接触,既包括入市多年的老股民,也包括初入股海的新股民。在这些投资者中,为数不少的投资者在投资理念、心态、方法、技巧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走了不少弯路,亏了不少钱财,亟须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战方法加以充实和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一本既是网络读物、电子图书所无法替代,又与传统的证券投资类书籍明显有别,且对投资者的实际操作能起到帮助、指导、示范和引领作用,并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收获的阅读产品,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本书就是本着这样的初衷,具体介绍了一个老股民在过去的一年里,结合多年来累积的投资经验所总结出来的心得和体会。书中介绍的每一种投资方法、技巧和招术,以及涉及的实例和数据,都力求做到真实、精确,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要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投资者若有耐心,抽点时间,看上一段,加以思索,与作者一同感悟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以及与众不同的投资秘笈,换来的或许就是明天的成功。 后记 虽然时间已过去了1年,但每每想起大四那年瞒着家人炒股,并把两年的学费全部投进股市,最后石沉大海的那段经历,张方平(以下简称方平)仿佛噩梦初醒,至今心有余悸。 方平,今年23岁,河南信阳人,2009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 身材修长、皮肤白皙,着简单黑色圆领上衣,戴超薄精致眼镜。无论如何,笔者都无法把眼前这位文静、清秀、学生模样的小伙子,与一个已在股海搏杀了近一年的“半老股民”联系在一起。 然而,内向、沉稳却又健谈的方平的确已在学校周边一问普通的网吧里“边读边炒”了一年股票。 一个周末的下午,方平向笔者和盘托出了大四那年他的那段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 初尝胜果——萌生弃学炒股念头 方平生在农村,家境并不富裕。考入大学后,每年上万元的学杂费,都是靠母亲外出打工挣来的辛苦钱节攒后寄来。 2007年,正是中国股市井喷之年。这一年,上证指数连破数道千点关口,一举触及6124点历史大顶。正读大三的方平,见股市涨得如此之凶,钱来得那么容易,产生了炒股的冲动。在朋友的引领下,方平小心地在学校附近的一家证券营业部开了户,并把家里寄来的5000块大三学费“扣”了下来,全部打人资金账户,作为炒股的启动资金。但不知股为何物的方平不敢轻举妄动,准备等等再说。 2008年9月,指数已缩水2/3的股市激起了方平的兴趣。当时,正值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丢盔弃甲、申请破产之时。等了将近一年的方平感到机会来了,决定开始炒股,并选了学校周边的一家网吧进行看盘和交易。 9月16日,在曾经14元买入北新建材(000786)、后被深套的朋友介绍下,方平有生以来第一次买入了股票:北新建材1000股,价格4.21元。 首次出手,方平就遇上了戏剧性的一幕。买人才3天,北新建材便跟着大盘一起跳水,一度跌至3.58元,市值缩水15%。好在方平还算镇定,没有杀跌,又恰逢单边征收印花税,汇金购人三大行股票和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回购股票等三大救市措施出台,北新建材随之暴涨,几天工夫最大涨幅就达到了3成。 25日,方平以4.55元全天最高价将获利的北新建材全部卖出。6个交易日、8%的收益、300多块钱的进账,让初尝胜果的方平喜出望外:这钱来得也太容易了。据方平事后回忆,当时非常想弃学炒股,准备做个职业股民,在股市里大干一场。 当晚,沉浸于胜利喜悦的方平作出了更为大胆的决定:将另外5000元准备交纳大四学费的钱也投入股市。方平还给自己精心设计了一张“股市赚钱路线图”:从现在起,离大学毕业还有9个月时间,以每天赚两个点计,只要奋战200天,市值就能涨10倍,1万元的投入将产出10万元的收益。越想越兴奋的方平整个晚上都没有合眼。 第二天,方平就按计划往资金账户里再次打进了5000元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