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聚焦(宋宜昌评说印度洋)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作者 宋宜昌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印度洋的今天和明天,与中国的国家利益息息相关。无论是它的水道、航线、石油、资源、市场,还是印度洋国家发展引起世界大棋局的变数。中国人必须关注印度洋。

本书不是一本介绍列国的志或者传;也不是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来分类介绍的读本,本书并未全部介绍印度洋周边诸国,也没有能全面介绍每一国家的详情和细节,有时不得不只侧重某些点,或者某些方面,甚至是很有限的几个方面,以期让读者获得较深刻的印象。一句话:“重点而轻面”。

内容推荐

人们曾预言,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而谈到亚洲的崛起,就不得不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印度洋纳入视野。

当这片饱经战乱与苦难,尚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地区逐渐成为世界的焦点时,我们似乎看到,一个"印度洋时代"正大步走来。

在充满变局与挑战的今天,印度洋与中国国家利益息息相关,中国人必须关注印度洋!

目录

第一章 印度及其周边

 印度:摇摆的巨象

孟买恐怖之夜

 女王王冠上的钻石/恐怖/袭击者的目标/印度不害怕/英国人智慧/孟买之梦还在延续

从古老走向未来

 佛陀/佛教在印度衰落/孔雀王朝/南印度的灿烂光华/泰米尔的爱情诗/印度统一之梦/

 莫卧儿帝国/阿克巴大帝/葡萄牙人来了/英国东印度公司成了太上皇/印度成为软件大象/

 外销战略/日不落经济/向上升级/软件之父柯里/班加罗尔:亚洲的硅谷/美国服务业外包——神的馈赠/YK/印度青年之梦

宝来坞

 印度电影给谁看/好梦就是好梦/影星诞生的副产品/南印度电影业/

 张艺谋们的悲哀/中国的世俗成功和印度的精神享乐

小说《失落》中的印度

 全球化的印度人/印度之变/一个印度商人的理想家居/牛、印度商人与胡椒/革命在印度/

 迷信的印度和物质化的西方/噶伦堡的奶牛/国际航班上的印度佬

中国人看印度

“冷战”宠儿

 闭塞和保守/安达曼海上的“门神”/中国是否威胁印度?

 孟加拉

 孟加拉独立战争/东邻事发/印度利用乱势/西巴果断平乱/巴基斯坦的困境/

 出兵/从制造摩擦到发动攻击/进攻达卡/投降/没有结局

 动荡中的巴基斯坦

战神之风

 伊斯兰化/突厥之剑/与英国人抗争/真纳和独立/穆沙拉夫为什么总是军人执政?/

 战争阴影挥之不去/军人眼中的政治/炮兵少尉和战斗机

痛苦的年

 命运和运气/夺取最高权力/转向中国/F-7P/提升维修水平/追求卓越

巴基斯坦与“枭龙”战机

 让美国佬为中国战机买单/美国变卦/转机/美国突然又卖开了F-16C/D

 斯里兰卡的血战

为战争所累的国民经济

“猛虎”组织

 缅甸

古代缅甸

西方的入侵

缅甸战争

 英人拒绝中国军队入缅/败退/进入野人山/重任/反攻/从孟关到坚布山口/浴血密支那

 缅甸独立

 果敢事件,缘从何起

第二章 伊朗

 伊朗历史

布什总统误判伊朗

古老的波斯王国

 波斯人怎样组建帝国/波斯统治者为何选择西进?/两场改变西方文明史的海战/

 萨拉米海战——希腊的兴起和波斯的衰落/希腊的生机从何而来?/

 波斯帝国,让我怎么说/如何成为帝国和保持帝国兴盛?/

 为美女而战——希罗多德笔下的波斯人/波斯人的成吉思汗/

 巨济斯白白得到的王国/小亚细亚成为称霸欧亚的中枢/古希腊圣贤的幸福观/

 居鲁士大帝的故事/噩梦和圆梦/波斯王征服中亚的失败/嗜血帝王的命运/

 冈比西斯的怪病和大流士大帝/真假波斯王/没有耳朵的假国王/阴谋与夺权/

 大流士靠马夫的损招取得了王位

伊朗的现代之路

列强蜂拥入波斯/侯赛因·法尔都斯特的回忆

国王的现代化之梦

 石油大国迈出工业化脚步/学习土耳其凯末尔/

 共和国的经济/新兴工业/冶金和钢铁工业

 伊朗的力量

“波斯猫”依然在海湾飞翔

 国王的最后遗产/革命飞行员和革命飞机

两伊战争

 “波斯猫”参战/伊拉克设计擒“猫”/必须制止F-14

革命的地勤人员

 第三世界的能工巧匠们

第三章 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阿富汗

 伊拉克

漫谈游击战争

 游击战是另类的战争/生存和死亡,游击战是另一种选择/各国的游击战争/游击战的生存法则

伊拉克的游击战争

 军人不打仗就会堕落/游击战是新的战争形式/引信是关键/技术和装备不能完全解决战争问题/

 国际石油资本的游戏规则/沾满鲜血的伊拉克石油/伊拉克战争的前景

奥巴马的新战略与伊拉克撤军

 沙特阿拉伯:石油霸权

石油改变人类

 沈括与石油/人类几乎离不开石油了/煤油灯与凿井技术/

 第一口钻探井/约翰·D·洛克菲勒/炼油厂才是要害/“石油七姐妹”/英国染指波斯湾石油

石油王国的崛起

沙特阿拉伯王国

本·拉登

 魔鬼的诞生/拉登之父/沙漠暴发户/沙特阿拉伯王室和老拉登/小时看不出未来/宗教的火焰

 阿富汗

帝国亡灵

 白沙瓦的尘沙/托拉·博拉山峡/本·拉登不高兴

第四章 巴林、卡塔尔、阿联酋和索马里

 纸醉金迷的中东

巴林王国

卡塔尔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索马里

艾迪德

 联合国的失败/冒险抓人/黑鹰坠落

索马里的混乱

 殖民者的入侵/索马里的反抗/民族独立运动/索马里独立

索马里海盗

海盗们都是谁

非洲问题的实质

试读章节

英国人的智慧

孟买对印度实在是太重要了。在古代,这里不过是区区几个荒岛。到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时,它还没有开发。这个时候,英国人以它特有的海洋民族的商业精明和洞察力开发孟买,正如开发加尔各答及后来的香港和上海一样。这7个荒岛从此走向繁荣。中国人可以看看上海,它在1800年时也不过是黄浦江边小小的渔村,当时的县城遗址,现在还能找到。但是后来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像现在深圳的变化一样是当初难以想象的。

英国人开发一个地方,首先想到的是这么几条:第一,军队和警察,保证治安、秩序和法律;第二,银行,保证资本的流通;第三,商铺,尽可能多的商铺,通过商业的流通大大促进资本、物质生产、消费和繁荣。简单讲:就是资本促进商业,商业扩充资本,反复循环。从香港开发到现在,你已经难以评估它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它的发展空间。香港造就了很多代香港人,产生了一种带有英国重商主义色彩的商业基因。在中国改革开放早期的岁月里,正是这种香港色彩的商业基因,染红了珠江三角洲,拉动了整个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和补偿加工业的繁荣兴旺,然后逐渐渗人到中国内地。只要看看今天的珠江三角洲,就可以理解孟买是怎样拉动了印度。今日一些奢谈制度经济的中国经济学家们,似乎并没有谁注意到孟买、香港和上海是如何繁荣发展的。

除了西海岸的孟买还有东海岸的加尔各答。加尔各答的故事和孟买的故事十分相似,但是也略有不同:加尔各答更接近东方,更接近马来半岛,更接近中国。英国人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一个海港一个城堡,一个海港一个城堡地占据了东方。孟买实际上是当时英国在印度和印度洋整个战略中的一个关键棋子。英国除了用东印度公司控制印度外,还控制了波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还控制了伊拉克、叙利亚和中东,主要是控制了埃及;而且和法国一起凿通了苏伊士运河,确保了便捷的东方航线。从英伦之岛出发的海船,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也有英国的基地,在地中海经过马耳他岛的英国基地,经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在英属亚丁和英属索马里的双。重保护下,驶出亚丁湾、阿曼湾和阿拉伯海。整个大英帝国的东方政策,东方贸易,东方商业就是在这个链条下,一环一环地扣成了。

孟买之梦还在延续

孟买对现代印度的作用,就像香港和上海对现代中国的作用一样。袭击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可以设想,袭击的策划者,首先参考了纽约的世贸双塔对美国金融、美国商业和美国人心理的巨大作用,所以设计了这样一个打中印度要害的恐怖袭击方案。袭击者据称来自克什米尔,他们也不过就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但是他们怎么能够横行无忌,让10亿印度人、1400万孟买人,竟然一时手足无措,眼睁睁地看着豪华酒店焚于一炬?

印度不能容忍毁掉孟买,但是印度也没有能力保卫孟买。印度的制度使它的军队和国防工业获得了优先拨款,印度的火箭已经能够把卫星送入月球的轨道,但是却无法给孟买的警察装备一支像样的步枪。印度的反恐和情报系统,虽然天天与克什米尔的叛乱分子作斗争,天天与国内的宗教教派和穆斯林极端分子作斗争,甚至与它的邻国,如巴基斯坦、缅甸作斗争,但是竟然不能保卫国内最重要的民用目标。这一点令人感到十分吃惊。

这也是印度的特色。话说回来,印度这个民族并不是采取严防死守的办法和精密搜索侦查的办法,用耗资高昂的计算机和各种传感器体系来保卫自己硕大的身躯,印度的潜在力量是它的恢复能力。孟买袭击发生24小时之后,人们就开始上街,48小时后几乎已经看不出袭击的痕迹,孟买的活力又恢复了。孟买的心脏继续跃动,孟买人继续做着孟买的梦。古老而现代的印度继续走着自己的路。

从古老走向未来

印度文明是人类最古老文明中的一支。

在今天巴基斯坦——它在1947年独立前,与印度和孟加拉统称“印度斯坦”——的境内,曾发现50万年前古人类的活动遗址。那些遗址中,也有类似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使用的打击石器、刮削石器和石箭头。

一万年前,印度河流域已经广泛出现了文明,与中国同一时期的旧石器文化相仿。大约五千年前,即相当于中国夏朝时期,古代印度人的社会生活开始同古代中国人有了差别。他们的村舍似乎组织得更好,日复一日的生活规律令人生厌;他们的房子大小完全一致,他们的度量衡十分精准。他们的部族之间有冲突,但往往不是由暴力和战争来解决;大规模的兼并战事没有出现在他们的神话和史诗中。他们发明了字母和文字,然而远没有形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崇拜。他们的文化土壤更适合产生佛陀,而中国则出现了诸子百家,包括儒道两家的开山鼻祖:孔子和老子。

印度河流域和南印度一些平原地区——主要在旁遮普平原,土层深厚肥沃,适合农耕和畜牧。水稻和小麦很早就被种植,成为人们的主食。西海岸古吉拉特部的居民,从与非洲的贸易中引入了小米,它证明北印度洋是人类最早的贸易海洋。

生活过于安逸降低了人们的抵抗意志,迟早是要出事的。当印度原住民过着像钟摆一样平稳的小日子时,好战的雅利安人来了。

雅利安人,他们自称高贵者,生活在印度半岛北方的阿富汗一波斯一带,以游牧和半游牧为生,尤其擅长驯马和作战。他们是早期冲人农业印度的好战者,当他们渐渐融人了印度的族群后,新一代的入侵者又接踵而来。他们都是通过阿富汗那个著名的开伯尔山口。直到今天——2009年,这个古老的山口附近,依然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雅利安人给印度带来了种姓制度(一种把人划分为尊贵和卑贱的传统制度)。它是早期贵族等级制的一种变体,贵族制适合于经常作战的游牧部族。谁也没想到它居然在农业国的印度深深扎根,累时达数千年。直到今天,实行着西方式的民主和议会政治的印度依然笼罩在种姓制的长长阴影下。古印度的达罗毗茶文化没有婆罗门将会残缺不全。

早期的婆罗门是一些祭祀人和教士,在图腾崇拜的古代,神职人员总是受到敬重和崇拜。他们与国王的关系也很微妙。国王——当时的部族和部落联盟首领,既需要婆罗门赋予他们一定的神话力量,又怕这些思想控制者煽动群众来颠覆他们,这种爱恨交织的情调成了人类数千年的进化主线。婆罗门是文字的书写者和保存者,他们垄断了印度的精神生活。现在,印度已经废除了种姓制,但婆罗门的高贵和权势深人人心,无人能撼动。解读印度和印度人,不懂婆罗门就不能入门。身为婆罗门的尼赫鲁一家四代人,始终是印度的统治者,这与印度的政治民主一点也不冲突。

P6-8

序言

古老海岸的觉醒

大约在二十年前,敏感的西方研究人员就提出“未来是太平洋时代”的概念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东亚兴起”的评论逐渐减少,一时间,克林顿总统领导的美国似有复兴之势。2007年始于美国的房地产次级贷款危机终于在2008年扩散到全世界。西方(主要是美国和西欧)的金融、经济、价值标准和社会制度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亚洲诸国,最后陷入困境,最先走出危机,又开始被普遍看好,“欧美时代将变成亚洲时代”又成了流行语。

除了一直受到关注的东亚、东南亚地区外,一个绵长的包括亚洲、澳大利亚及东非的弧形海岸地带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就是——印度洋地区。

印度洋地区,以非洲东海岸始,包括南非、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肯尼亚、索马里、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虽然目前它已经失去了海岸线,但无论在传统上,还是现实中,它都是位于东非海岸的重要国家)、厄立特里亚、苏丹……再续以红海、亚丁湾、阿曼湾、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半岛、孟加拉海。

这是个连拱状的M形地带,它包括也门、阿曼、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巴林、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虽然它并没有印度洋海岸线,但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和连年战乱,使其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地区,也被包括在内了)、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

最后,当然是西海岸濒临印度洋的澳大利亚。

这块印度洋地区,不断地处于动荡、变迁、勃兴、战乱、痛苦和探索之中。

在它们的骚动和阵痛中,我们朦胧地看出——一个印度洋时代正在大步走来。无论是政治上的、经济上的、资源能源上的、历史文化上的,宗教和心理上的、外交和军事上的、地缘和战略上的,印度洋时代都在承接着太平洋时代;某种意义上讲,它的生命力甚至更强,更持久。

人们在谈到中国的崛起、印度的崛起、亚洲的崛起时,或迟或早,必然要谈论和正视——印度洋的崛起。

在谈论印度洋问题时,我们会发现:就像经常被提及的中国一样,它即古老、又非常年轻。

说它古老,是因为印度洋文明是人类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源头之一。

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的干旱山谷中,科学家曾找到400万~5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证明东非古猿(或者叫东非古人)正是我们整个人类的共同祖先;埃塞俄比亚、苏丹——几乎同古埃及一样历史悠久,文明发达;阿拉伯半岛的闪族人(闪米特人)、含族人(含米特人)说着人类最早的语言,书写了人类最早的文字;巴比伦、波斯、印度,都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文明古国;波斯的琐罗阿斯德教、印度的佛教,是人类最早的宗教,源自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公元640年前后创教)今天依然在辽阔的地域和众多的人口之中,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当西方的古罗马帝国自公元480年前后衰微崩解之后,印度洋亚洲依然生机焕发,产生了著名的伊斯兰阿巴斯时代,波斯萨珊时代,印度孔雀王朝和莫卧尔王朝时代,并且把亚洲最重要的一些发明: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罗盘、风车、船尾舵、阿拉伯三角帆、地图和海图、波斯的政治制度、建筑、园艺、农作物品种、数学和天文学、诗歌、考试制度、手工艺、纺织技术、制钢技术、财会方法……一一传到欧洲。正是对亚洲的艳羡、贪婪,对香料、丝绸、瓷器和学习的渴望,激发葡萄牙人绕过南部非洲,激发西班牙人雇用哥伦布发现美洲(1492年),才开辟了一个大航海时代的大发现时代,欧洲才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举起了文明的火炬。

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迦马终于绕过非洲,进入了印度洋——这个被阿拉伯航海家、印度航海家、中国航海家和其他亚洲航海家垄断的大洋。当印度洋向西方航海家敞开自己的怀抱时,西方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野蛮和贪婪。在3个世纪的时间里,西方人把印度洋渐渐变成了“欧洲湖”。当葡萄牙侵占一些重要的海上贸易据点时,西班牙人攻占了菲律宾;当荷兰人把印度尼西亚群岛(他们称之为荷属东印度)窃为己有时,英国人吞食着马来亚、印度、缅甸、伊朗、索马里和伊拉克,法国人占了马达加斯加、印度东西海岸和印度支那,连德国人也割去了莫桑比给(今莫桑比克)。似乎印度洋天生就是他们的内海,印度洋周边民族天生就是他们的奴仆,印度洋的所有资源:石油、煤、橡胶、锡、钻石、香料天然就放在他们后院的仓库中。

殖民时代也是印度洋悲剧的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西方列强自相残杀,内斗削弱,殖民大潮开始消退。这些古老的民族和古老的文明,揉揉眼睛,开始自己管理自己的国家,开始自己为自己筹划未来。

他们发现:他们竟然如此年轻!

印度和巴基斯坦于1947年底获得独立;1972年孟加拉又从巴基斯坦分离出去。

锡兰于1948年2月独立,1972年改名为斯里兰卡;

缅甸于1948年初才脱离英联邦;

1979年4月,当巴列维国王被迫出走后,今天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才诞生;

伊拉克于1921年从奥斯曼帝国脱离,以英国控制下的王国体制存在。直到1958年国王被一些青年军官推翻,才有今日之共和国。

科威特因为石油资源丰富,英国迟迟不肯放手,直到1961年6月才独立:

沙特阿拉伯的法赫德国王也在1930年代才搭起了今日沙特阿拉伯的政治架构;

巴林也曾是英国的保护国,1971年8月独立;

阿联酋的命运与巴林类似,1971年12月独立;

卡塔尔的诞生也同其他海湾国家相同,独立日是1971年9月1日;

阿曼土地上原来也飘着英国米字旗,1970年才获得今天这个名字——“阿曼苏丹国”;

也门的历史极其古老,光文字史就达3000年之久,因其战略地位重要,英国直到1967年才松手南也门。1990年,南北也门合并,成为今天的也门共和国;

索马里至今还没有一个能完全行使主权和治权的政府,其海盗令世界上所有的水手都头痛……

印度洋周边诸国,如果从独立日算起,成立时间久的不过一个多世纪,短的也就二三十年。像伊拉克、阿富汗、索马里尚且处于动荡内乱之中,未能获得一个和平建设的时期。斯里兰卡内战,至政府剿灭泰米尔猛虎组织,也才几个月光景。这个不长的时段,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尤其是与这些古老文明的悠长历史相比,实在是一瞬间而已。

就是我们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年也才刚满一个甲子,全国同庆建国60周年。

这些开始掌握自己命运和前途的古老民族、古老文明、古老国家,将如何创造自己的现实和未来呢?

他们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曾经满怀希望、经历彷徨、遭遇挫折,互相冲突、怀疑,自卑,寻找、实验、试探……希望能探索出一条富强之路;他们渴望不仅仅取得西方列强和西方文明曾经取得的成就和工业化,而且能更进一步,复兴自己辉煌文明的过去,谱写新的篇章。

这也正是他们过去走过的道路和今天的不懈追求。

我想在这里对这种广泛的社会学实验活动作一个概括:

首先,新兴国家要建立强有力的国防和安全保障。无论是海湾国家还是伊朗,都把国防建设和发展军事力量放在优先地位。且不论拥有核武器和中远程导弹的印度与巴基斯坦了。从被列强宰割的亲身体验中,他们太明白枪杆子的重要了。

其次,新兴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商贸、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保证民族产业的前提下,争取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即使是海湾产油富国,也开始未雨绸缪,做出石油资源耗竭后的算计。

第三,无论选择哪种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保证国内和平、和谐、安全,平稳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事。

第四,谁也无法躲避全球化、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浪潮。然而它们带来的不仅是创新和财富,还有对传统社会生活、传统信仰、传统理念、传统习俗,上至国家政权,下到市井平民的巨大冲击、动荡,某种意义上是取代、解消和摧毁。

如果不能应对这些变动,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就可能在竞争中落后,即使不再有列强的坚船利炮出没海岸外,但落后的代价仍是极其高昂的。

以前,印度洋是葡萄牙的“内湖”;英国崛起后,有步骤、有谋略地控制了印度洋周边的海岸:马来亚、新加坡、缅甸、印度(当时包括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阿富汗、波斯/伊朗、伊拉克和海湾诸国(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南北也门和阿曼、索马里。

印度洋真正成了英国的“内湖”,连它的东部澳大利亚也是英国殖民地,现在还是英联邦国家。

苏伊士运河一经开凿并开通,英国便利用埃及、苏丹将印度洋和帝国联系起来——再加上地中海的三个重要基地:克里特岛、马耳他岛、直布罗陀基地。

现在,美国又在控制印度洋。

美国在英国向其转让的迪戈加西亚大环礁上,建立了最大的空军和海军基地。所有印度洋航线,尽在迪戈加西亚基地的航空兵和导弹打击圈内。当年英国转让该岛,仅仅为了换回“北极星”潜射导弹的技术——时价2200万美元。

美国决不会退出印度洋。

本书不是一本介绍列国的志或者传;也不是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来分类介绍的读本,本书并未全部介绍印度洋周边诸国,也没有能全面介绍每一国家的详情和细节,有时不得不只侧重某些点,或者某些方面,甚至是很有限的几个方面,以期让读者获得较深刻的印象。一句话:“重点而轻面”。

印度洋时代,还是一个新概念,而对于西方人来讲,由于在这里呆得太久了,印度洋早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园”,正像美洲成了欧洲天主教和新教的“第二个家园”或称“新大陆”,以区别于他们自己的旧大陆。

印度洋的今天和明天,与中国的国家利益息息相关。无论是它的水道、航线、石油、资源、市场,还是印度洋国家发展引起世界大棋局的变数。

中国人必须关注印度洋。

正如六百年前明王朝和郑和关注印度洋一样。

这本书就算是为这个时代的到来呐喊一声吧。

“印度洋时代”只是一个概念,它的范畴还相当模糊,深度也还不清晰。从印度来讲,它已经能发射探月卫星,而且声称有朝一日能赶上中国,成为世界老大;伊朗则信息混乱,尤其是今年大选,内贾德和穆萨维之争引起了激烈的动荡和冲突;海湾诸国正在建“人间天堂”;索马里人食不果腹,沦为海盗。从缅甸的风灾到孟加拉的水灾再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战祸,使“印度洋拼图”愈发斑驳怪诞。

由于信息资料的不平衡,以及作者水平所限,本书的结构也算不上完美;有的国家,有的领域详细些,有的就简略些。这种不完美也留给了读者和后继者更多的空间,“抛砖引玉”放在关于印度洋的认识方面,也合适。

谨在此感谢海洋出版社杨绥华总编,石亚平副总编,姚海科编辑,没有他们的协助和努力,本书也难以面世。

宋宜昌

2009.9.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4: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