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范式转型研究》针对管理日益时尚化和管理学尴尬频发的混沌局面,对市场转型为超级竞争形态后,影响企业管理健康发展的基础问题——是否存在和存在怎样的牵引管理学发展的主题、现代企业管理存在怎样的逻辑与范式特征、在管理主题与市场形态转型后哪些重要的管理心智与管理思维应该转变和如何转变进行了深入研究。书中具体包括了:现代企业为什么以持续发展为主题、三叶草型企业模型与三维控制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针对管理日益时尚化和管理学尴尬频发的混沌局面,对市场转型为超级竞争形态后,影响企业管理健康发展的基础问题——是否存在和存在怎样的牵引管理学发展的主题、现代企业管理存在怎样的逻辑与范式特征、在管理主题与市场形态转型后哪些重要的管理心智与管理思维应该转变和如何转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逻辑与范式的角度具体揭示了企业管理的主题与基本特征、企业的资本构成与性质、企业持续发展的生成机理和管理思维、整体管理基本维度及其实现、最优业务组合战略、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与管理、最优所有权安排、企业文化和企业家行为的转型及其现代规范性形态,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观点、方法和工具,对一些激烈争论的重要管理问题或伪命题进行了廓清,大体形成了以超级竞争为背景、以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框架。
本书是一部极具思想性、能对传统管理心智形成冲击力的著作。
序一 走出管理学尴尬(王方华)
序二 企业管理的现代逻辑与范式(林汉川)
第一章 企业管理:主题演进与范式流变
一、从效率主题转为持续发展主题
二、现代企业为什么以持续发展为主题
三、企业增长、企业发展和企业持续发展
四、管理范式的三大变化
第二章 长青企业——一类特殊性质的企业
一、经营力要素的求证
二、长青企业的生产函数
三、长青企业的异质性、边界与资本构成
第三章 企业持续发展的生成机理:LCT模型
一、企业发展的理论丛林与管理时尚
二、企业持续发展的生成机理:以海尔为案例
三、LCT模型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第四章 企业持续发展的管理思维:从创新转为创新力与控制力的统一
一、创新论范式的缺陷
二、市场形态的转变与企业冒理的新命题
三、被误读的创新与管理学尴尬
四、创新力、控制力及其统一与共生
五、两力统一论的理论含义与实践价值
第五章 企业持续发展的整体管理:三个基本维度与共生型控制系统
一、三叶草型企业模型与三维控制
二、全面创新管理、全面效率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的统一与共生:华为的控制系统
三、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企业持续发展的最优业务组合:从加减关系转为乘除关系
一、业务组合战略研究的误区与现实需求
二、长青企业业务组合战略的演变:以GE和格兰仕为案例
三、结论:现代的观点——一个一般理论框架
第七章 企业持续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从单一来源转为四面体成长
一、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及其批判与整合
二、持续竞争优势的第四个基础性来源——企业的市场权力
三、持续竞争优势四面体结构模型及其内涵和意义
四、四面体成长管理的实证性检验 0
五、四面体模型与超级竞争的契合性
六、从四面体结构模型到竞争优势构成要素模型
第八章 企业持续发展的最优所有权安排:从风险承担导向转为竞争力导向
一、企业所有权安排最优的逻辑起点是竞争力而非风险承担
二、以竞争力为导向的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是怎样的安排
三、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最优状态不能独立地存在
四、最优所有权安排是动态变化的
五、来自中国公司法修改的逻辑证据
六、结论与意义
第九章 企业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从一维文化转为三维文化
一、企业文化研究的盲区与华为的启示
二、企业文化的新模型:三叶草型企业文化的提出
三、三叶草型企业文化的验证:以海尔为案例
四、三叶草型企业文化的缺失:德隆的败因解析
第十章 企业持续发展的企业家行为:从独眼龙型转为三只眼型
一、企业家行为:经济持续发展与企业持续发展的不同诉求
二、企业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企业家职能模型——三只眼型企业家
三、三只眼型企业家的经典案例——华为总裁任正非
四、创新家的溃败——科利华董事长宋朝弟
第十一章 企业持续发展的逻辑前提:管理定则的回归与管理心智的转变
一、避免“低级”失败的八个管理定则
二、瞄准“持续性”诉求的十个心智转变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