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总计14万字,从朝鲜战场风云到王朔童年回忆,再到一个家庭的往昔岁月等多方面内容。《一家人》以“妈妈永远爱你”收笔,此前这位母亲的笔下,没少费笔墨去表达自己对儿子的歉意。老人的真诚反思,对今天这样一个匆忙得足以忽视亲情的时代,有着别样意义。
明星名人出书已经不稀奇,但名人的母亲出书还是颇能吸引眼球。作家王朔的母亲薛来凤近日推出回忆录《一家人》。在《一家人》里,薛来凤从革命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写起,涵盖了她的家庭、婚恋,以及童年王朔的成长。而王朔之所以成为作家,也与父母遗传下来的文化基因和家庭氛围密不可分。一向受媒体关注的母子感情亦被提及,薛来凤在书中写道“我想对儿子说:‘妈妈永远爱你’。”
当时是19世纪末,我的母亲出生在辽宁凤凰山脚下的一个雇农家庭里。我的姥爷是个爱抽水烟袋、身材高大的东北汉子,以给刘员外家侍弄菜园子为生。他干活卖力,时常得到员外的夸奖。我的姥姥是农家妇女,朴实守旧,少言寡语。我的母亲是她最疼爱的独生女。
刘员外家有个大院子,院子里有很多间房子。他们家人丁不旺,大太太没有生育。刘员外又讨了个小老婆,终于生了个胖小子,可算有了个延续香火的后人。
大太太没有孩子,看到给他们家种菜的我姥爷有个独生女,就想认做干闺女。她找到姥爷一说,姥爷当然愿意,姥姥和我母亲也愿意认这门干亲。很快姥爷带着我母亲去见了大太太,叫了干妈。从此大太太常喊我母亲去她家玩耍,以亲闺女相待。我听母亲说,她的那位干弟弟,也就是刘员外小老婆的儿子,也是个独生子。
姥爷那时很开明,他曾想让女儿念书识字,还告诉姥姥不许给女儿缠足。但姥姥还是趁姥爷不在时逼女儿把脚缠上了,那时我母亲才五岁。后来在姥爷坚持下姥姥答应给女儿放脚,但是压折的脚趾骨已经无法回复原位。
该说说我爷爷了。爷爷人缘好又读过私塾,是丝绸商人,在城里与人合开了一家绸缎庄,他做经理,生意还算兴旺。爷爷家住在凤凰城的一个大四合院里,他平时在城里做生意,年节才回家,家事由奶奶掌管。奶奶曾经是位秀丽的女子,后因患眼疾双目失明,变得心地狭小。他们生育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爷爷家的家规是给大儿子一笔资金去外地经商,二儿子则要出去自己闯天下。我的大伯拿着爷爷给的钱去外地做生意,我聪明能干的父亲排行老二,读完书后做学徒,还学了日语,十八岁时由爷爷安排去了日本大阪,在华侨开的客栈给国内来日本采购的商人当翻译。到日本后我父亲很快学会了一口地道的大阪话,还替商人们书信联络、发运货物、记账等。为了生意上的方便,他编过电报密码簿,也在日本商行兼职推销过布匹。他还是一名优秀的会计。记得小时候我们几个孩子和父亲比算术,我们用算盘算,他口算,结果父亲比我们算得还快还准。
几年后,特别是我的大伯结婚后,爷爷为我父亲的婚事颇动了一番脑筋。爷爷和刘员外都是凤凰城的乡绅,两人有些交情。刘员外得知我爷爷正给二儿子找媳妇,他想到了大太太的干女儿——我的母亲,于是他找到我爷爷说起这门亲事,爷爷觉得合适,刘员外把这件事告诉我姥爷后,姥爷也愿意。在约定的日子,姥爷带着女儿在刘员外家和我爷爷见了面,婚事就此敲定了。
P1-2
人到晚年常常会回忆起从前,或许是因为他们最美好的时光已经成为过去。近些年,我总是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里,特别是在失去老伴、大儿子两位亲人之后,我更是不时地陷入孤独,脑海中浮现出许多昔日的片断。
我曾有过快乐的童年。我的母亲在那个年代就敢于冲破封建家庭的枷锁,勤劳奋斗,创造未来,她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非常敬佩。我是医生,我热爱这治病救人的事业,为此必须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繁忙使得我不能像其他母亲一样来关爱和呵护自己的孩子,我为家庭付出的不够,对丈夫和儿子的关爱也少了很多,为此常感到内疚。所幸我有位好丈夫,儿子们也让我欣慰,他们对我的工作十分支持。我有两个儿子,小儿子是王朔。
在我七十多年的人生中,从国家到个人都历经沧桑。我有过幸福生活,也体会过与亲人生死两隔的悲伤。我产生了把一生写下来的想法,给后代留下一段真实的历史,也让他们了解到先辈曾经走过怎样的路。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写作者,身为医生的我也只读医学书籍,很少看小说。小儿子王朔得知我的想法以后,送来《安吉拉的骨灰》等几本书,他希望我多看书,提高写作水平。
如今回忆录已完成。母亲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也时常想起她的一生和她对我的母爱。就让我从母亲说起。
我不是作家,做了一辈子医生的我,几乎只读与医学有关的书籍,小说读得更少。我自知文字水平有限,写作也很艰难,不过这都没有妨碍我实现写一部回忆录的心愿。虽然文字未必尽如人意,但终于付梓,也算圆满。
回首往事,我对党培养我成为一名军医心存感激,在医疗事业上,我只是尽了一名医生应尽的职责,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荣誉。还要感谢我的领导、前辈以及共同工作的大夫、护士们的帮助和支持,更要感谢我的家人——丈夫和儿子们给我的最大的理解。这本回忆录的完成还要谢谢我两位妹妹的指点,还有外甥小布的帮助。
在这本回忆录的定稿中,我也得到了文艺界、出版界几位专业人士的建议,在此一并致谢。
最后我要向小儿子王朔表示谢意。他得知我想写回忆录后,送来了一些书,帮助我提高写作水平。
在大家的热情指导帮助下,如今这本回忆录终于成书,静静地放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