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职业精神的最佳读本,提升工作业绩的实用指南。
征服职场的利器,成就人生的基石
决战职场,赢在业绩!提升业绩,必受青睐!
业绩就是硬道理!企业是员工努力证明自己成绩的战场,证明自己的唯一准则就是业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凭再高、再努力,如果没有业绩,一切都将是空话。
对于我们每一位职场员工来说,除了做个业绩突出的员工,我们没有别的途径能让老板青睐自己,因为业绩最能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价值。业绩提高,你的“能力指数”和个人信任度才能大幅上涨,你才能在职场环境中生存下来。
让我们抛弃那些“命运不公”的怨言,去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业绩吧!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很忙,工作很累,却总是得不到上司的肯定与好评。其实,老板和上司看重的不是你劳苦的工作过程,而是实实的业绩。要知道,在没有业绩的时候,强调工作的劳苦毫无意义。苦劳是过程,业绩是结果。在现在这个以结果论成败、以结果论英雄的时代,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主要是看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凭再高、再努力,如果没胡业绩,一切都将是空话。本书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忙得有价值,忙得有业绩,才能被认同。本书脉络清晰、指导性强,是一本有较强操作性的励志书。
前言
第一章 不重苦劳重功劳——一切凭业绩说话
第二章 用行动,而不要用嘴——业绩是干出来的
第三章 工作中无小事——业绩源于细节的积累
第四章 危难之际显身手——善于在关键时刻做出业绩
第五章 带着思想去工作——业绩藏在你的创意里
第六章 跟穷忙、瞎忙说“再见”——高效率创造高业绩
第七章 没有人能独自成功
第八章 从平凡走向卓越——用业绩打开常青职路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用人单位也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选择。他们不再只看重应聘者的经验与资历,还看中个人的能力和团队精神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
让我们先来看一则“将军和驴子”的故事吧。
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他手下有一位将军,跟随自己长年征战。有一次,这位将军觉得他应该得到提升,便在皇帝面前提出这个要求。
“我应该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他说,“因为我的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
哈德良皇帝并不认为这位将军有能力担任更高的职务,于是他随意指着拴在周围的战驴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它们仍然是驴子。”
其实职场也是一样,只讲结果,不讲过程。身处职场,一个员工不管多么辛苦忙碌,如果只是在“做事”,而没有“做成事”,那么对企业而言,这个员工的一切辛苦都是白费的,一切付出均没有价值。
领导安排同样性质的一件事给两位员工去做。其中一位每天提早上班推迟下班,连星期六、星期日都不休息,弄得身心憔悴,却没有把工作做好,领导对他十分不满意,还对他严加批评。另外一位员工,从不需加班加点,只是每天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每天报告给领导的都是好的进度与消息,领导对他总是笑脸相迎,经常表扬他,最后将升迁的机会给了这个员工。
这样的现象,在20年前可能不明显,或许第一种员工还能得到更多的表扬,但是在当代社会,领导重视能出业绩的员工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了。是老总偏心,不欣赏忘我工作的员工而只是欣赏“讨巧”的员工吗?事实并非这样。我们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新时代,企业只有赢利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下去,因此,那些只知道“投入”而没有“产出”的员工,越来越得不到企业的认可。所以,作为职场员工必须首先树立“结果意识”。
联想集团有个很有名的理念:“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这是写在《联想文化手册》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这个手册中,还明确记录道:这个理念,是联想公司成立半年之后开始格外强调的。联想为何在这一时期会如此强调这一理念呢?笔者曾经看过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先生参加某个电视节目,他讲了联想刚刚创业时期的一段经历。
联想刚刚成立时,只有几十万元资金,却由于过分轻信他人,被人骗走了一大半。这样一来,使公司元气大伤,甚至逼得员工要去卖菜来挽回损失。
毫无疑问,刚刚创业的时候,大家都很拼命,对事业充满了干劲和热情,但是,光有干劲和热情,并不能保证财富的增加与事业的成功;光有善良、热情、好心,却缺乏智慧和方法,很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如果没有用好余下的那一点点资金,公司就可能夭折、破产!这时,只是强调繁忙、勤奋、卖命、辛苦地工作,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
经过了这次教训,大家做事不仅越来越冷静、踏实,而且特别重视策略与方法。联想自从成立以来,这20多年,它已经从几个下海的知识分子组成的公司,变为了一家享誉海内外的高科技公司。联想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与这个核心理念密切相关。
以往我们经常听到某些人讲:“没有功劳有苦劳。”苦劳固然使人感动,但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只有不断创造业绩的人,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P4-6
一个一年之内多次参加企业招聘会的大学毕业生这样哀叹:“我在学校努力学IQ,后来工作了就拼命地学EQ,但很多事情并没有朝我希望的方向发展,领导不重视我,同事瞧不起我。他们说再没有业绩,我就得卷铺盖走人,昨天回家我对自己说:‘我已经尽力了,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
在残酷而又现实的职场,这个人是不值得同情的,他的命运的走向完全“失控”,这只能怪他自己,怨不得别人。没有业绩就得卷铺盖走人,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而我们能着力改变自身命运的最佳方式就是接连不断地做出业绩(而不是接连不断地参加招聘会),做个业绩突出的员工。因为,我们身在的职场不相信“辛苦的眼泪”。
市场化的时代企业只能凭业绩说话,因为企业是靠业绩生存的,而不是靠理由生存,没有业绩,企业就不能生存是硬道理。同理,企业评价员工也是看个人工作的实际业绩,只有那些为企业带来业绩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凭再高,工作再努力,如果没有业绩,一切都将是空话。试想,一个公司的全体员工都非常勤奋、非常敬业,但企业的产品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销售不出去,企业没有赢利,将如何生存?
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位职场员工来讲,除了做个业绩突出的员工,我们没有别的途径能让企业青睐自己,因为业绩最能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价值。业绩突出,你的“能力指数”和个人信任度才能大幅上涨,你才能在职场环境中生存下来。
让我们抛弃那些“命运不公”的怨言,去努力去创造优秀的业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