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歌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袁子弹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国歌》以我国国歌的创作为主要线索,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词曲作者田汉和聂耳等民族精英知识分子并肩战斗,共同完成《国歌》创作的惊险历程。《国歌》塑造的不是革命军人,而是一群在战场上手无寸铁的文艺精英,描写的是年轻的艺术家们的另一种青春绝响。

内容推荐

本书再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段屈辱惨痛的历史;塑造了以田汉、聂耳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精英奋起抗日、勇往直前的爱国形象,讲述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最初作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而诞生的来龙去脉。

目录

第一章 再见了,云南!

第二章 不一样的文人

第三章 九一八,不得抵抗!

第四章 一场没演完的戏

第五章 还我东北,血债血偿!

第六章 最漫长的一夜

第七章 危急!聂守信的逃亡

第八章 举债坐牢:田老大的决意

第九章 静坐:辉煌的胜利

第十章 四只耳朵,叫我聂耳!

第十一章 解散,我们的艺大!

第十二章 铁血男儿义勇军

第十三章 田叔叔,快跑!

第十四章 危难逢知己,诗酒慨而慷(上)

第十五章 危难逢知己,诗酒慨而慷(下)

第十六章 初为人父

第十七章 玉不琢,不成器

第十八章 甜蜜的家

第十九章 募捐筹款

第二十章 扬子江暴风雨(上)

第二十一章 扬子江暴风雨(下)

第二十二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第二十三章 淞沪抗战(上)

第二十四章 淞沪抗战(下)

第二十五章 一封来自东北的信

第二十六章 风云儿女(上)

第二十七章 风云儿女(下)

第二十八章 杏儿,那一朵最美的花谢了

第二十九章 义勇军进行曲

尾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写在书后

试读章节

一九三一年七月,这一天渐渐火热起来,太阳从昆明城同人街的粤式骑楼的檐花上照过来,折在麻石板的路面。没有一丝风,空气潮湿得几乎在滴水,人身上总有一种黏腻的感觉。远处一树茶花开在骑楼的阴影里,显得沉默而阴郁,肥绿的枝叶直伸进一条窄窄的麻石小巷。

这时巷口闪出几个人来。都不过十七八岁,穿着学生制服,动作利落,神情警惕。为首的青年在一间房子前停下,警惕地看了看,见四下无人,敲了敲门。

“谁?来干嘛的?”门内传来压得低低的声音。

“隔壁街的王瘸子,来送水的。”青年飞快地说。

“吱呀”一声,门开了一条缝。一张年青的脸半露出来:“快,快点进来!”学生们动作迅速,飞快地走进门去。

屋子里早已经聚集了二十来个青年,或站或坐,低声议论着什么。为首的伯文拍了拍手,示意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是个高瘦文雅的青年,举止沉静,皱着眉头,神色凝重,是共青团昆明支部的负责人。

不久之前,国民政府迫于日本的压力,通电全国,不得抗日,严禁一切与抗日有关之活动。电令一出,云南的学生运动也受到波及。政府派人查封了学生们创办的抗日刊物,收缴了各校的进步书刊,让共青团的工作陷入僵局。这次会议,就是要集思广益,想出一个可行的对策来。伯文把这些情况大致讲了一遍,青年们脸上顿时显出愤慨的神色,义愤填膺地大声说:“这算什么?日本人蛮不讲理,政府不思抵抗,反倒禁止民众抗日,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就是!政府怕日本人,我们不怕!他们查封找们的刊物,我们就走上街头去,去游行、去宣传,看他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堵住我们的嘴!”

“对,上街头去宣传!”

“我来印传单!还有旗帜和横幅,我今天就去做……”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激烈。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少女却左右打量着,眉头紧锁,她沉默一时,站起身来,附在伯文耳边说了句什么。

伯文一愣,睁大了眼,下意识地四下一看:“聂守信?对啊,他怎么没来?”

聂守信默然坐在一座青石板的小桥桥头,阳光从他头顶那棵老樟树浓密的绿叶缝里射下来,在他身上闪出斑驳的光影。桥下一弯绿水,回环萦绕,一直向南折去,沿岸一带杂花乱放,开得人眼花缭乱。远处苍山如海,绿水如镜。

他半闭着眼,静静看着对面的那个老瞎子,老瞎子安静地坐在,眼白向天,瘦削的脸上皱纹僵硬得仿佛桥上的青石板,身前是一个缺了口的大破碗,碗里空空如也。他枯瘦的手按在胡琴的弦上,琴声凄婉而哀凉。

聂守信慢慢闭上了眼,手指不自觉地在石板上随着节奏轻轻叩击,周围没有一个人影,微风缓缓拂动老樟树的枝叶,流水的声响若有若无,到处都弥漫着琴声。

忽然老人手里的琴弦一颤,停了下来,聂守信蓦然睁开眼,清亮的眸子里闪着一丝泪光,鼓起掌来。

老人熟练地把弓挂在琴头上,蓬乱的花白胡子里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年轻人,你又来了?”

聂守信应了一声,从书包里拿出烧饵块,拗成两半,递了一半给老人说:“老师傅,不好意思,我买乐谱把钱都花光了,今天只有这个了。”

老人他摸索着塞进嘴里,咬了一口,无声地笑开了,脸上满是皱纹:“这个好,香着呢。”

一时间,两人都没有说话,默默地吃着饵块饼。半晌,老人轻声问道:“年轻人,你天天都来听我拉琴,不腻么?”

“不会啊。”聂守信咬了一口饵块饼,往青石板的桥面上一躺,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老师傅,你知道么?你每天拉琴的时候,我就躺在这里,闭上眼睛看风景。”

老人闷声笑了:“年轻人,你跟我开玩笑吧!闭上眼睛,还怎么看风景?”

“不,我没开玩笑。我说的风景,不是用眼睛看的,而是用耳朵听到的风景。”聂守信闭上眼睛,嘴角微微扬起,挥动手臂,一脸的陶醉:“老师傅,你知道么?你每天拉的曲子不同,我看到的风景也不同。有时候,是春光明媚的三月江南,澄澈透明,柔媚入骨;有时候,是西子湖畔的阵阵急雨,纵横泼洒,来去无痕;有时候带了苦闷和醉意,像是夫子皱起的愁眉;有时候又透着活泼与娇憨,像是少女轻盈的秋波……”

P1-2

后记

近年来,电视剧热播而同名小说热销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业内人士称:“文学与影视的‘联姻’已成为一种趋势”。为了确保影视作品改编小说应有的文学品质,选择好的题材、好的影视作品无疑成为能否改编成功的关键。然而,在当前文化产品批量复制的快餐时代,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小说,真正的精品只能说可遇不可求。

怀着对文化精品的敬畏与渴求,我获知长沙广播电视集团历时四年而创作完成新的剧本《国歌》,并有幸一睹为快,剧中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与喷薄向上的精神力量让我深深为之震憾:这是中华民族在最危难的时刻,年轻艺术家们以昂扬的生活热情,以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勇气与担当,用最热烈的生命成就的青春绝响!

全剧一气呵成,清晰流畅的故事脉络,跌宕起伏、富有张力的情节设置,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无不清晰地折射出这部剧高品质的思想内涵与文化追求。由此,我幸运地认识了本剧的生产制作单位长沙广播电视集团罗浩先生,原来他们是打算从《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的故事来切入这个题材的,但随着对此题材认识的不断深入,国歌不是一时之歌、一地之歌、一党之歌,而是一国之歌,罗浩先生以敏锐而独到的眼光和高屋建瓴的气魄当机立断将剧名定为《国歌》,从此有了这部电视剧的横空出世。我分明能感受到,罗浩先生是以一种强大的精神力在做电视剧,目睹他对文化事业那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我不止是敬佩更是在内心深处无比感动!长沙广播电视集团,一向就有做精品电视剧的传统,整个团队始终秉持“精英制作、精品追求”的文化理念,自觉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宏扬优秀文化艺术成就为使命,曾经创作了《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等一批在中国电视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力作。近年来他们与湖南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红色经典偶像剧《恰同学少年》,在全国尤其是青少年中掀起红色文化热潮。

正是电视剧《国歌》强烈的精品意识,激起我出版小说《国歌》也一定要使之成为精品图书的强烈愿望。之前,我们成功出版了电视图书《恰同学少年》,而且我们会继续出版《日出东山》《风华正茂》,这三本红色经典励志小说“将伟人从神坛上请了下来”,分别讲述了毛泽东等一代伟人求学、立志、成才、就业、择偶的方方面面,对青少年的立志成长、全面了解伟人与中国历史有着很好的激励帮助作用。小说《国歌》与它们一样,同属精品宏大题材,它将从更深层的思维角度诠释国歌诞生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与电视剧相得益彰,而绝不是电视剧的辅助读物。然而,精品的诞生永远无捷径可走,必然历经思想的煎熬与磨砺,加之剧本原有的叙事方式与小说的要求有相当差距,使整个改编过程显得格外艰难,但所有人都在努力坚持。在此,特别感谢长沙广播电视集团在本书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创作任务繁重的编剧袁子弹始终以极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作品,直至完成全部改编工作……

我想,这也正是国歌的精神在当代文化人精神品格中的直接体现。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剧里剧外,书里书外,文艺战线的先辈与后继者们正以同一颗赤子之心,永远为祖国、为民族的和平富强摇旗呐喊,高歌前进!

书评(媒体评论)

从骨子里爆发的声音,需要被铭记!看完这部小说,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并为之感到深深自豪!

《恰同学少年》作者黄晖

《国歌》浸透并记载着中华民族的痛苦血泪和奋斗历程,它凝结着全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伟大气魄,它是永恒的民族脊梁,它高昂的旋律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进!

——中央电视台

《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会唱的第一首歌,也是我教孩子会唱的第一首歌。时代会变,但浸透了国歌词曲的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永不会变!

——全国政协委员张杰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