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新版古龙作品集绘图珍藏本之49。古龙为从1960年创作《苍穹神剑》始,一生共写了近70部武侠小说,在小说中,他直接地或者通过人物的口,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对人生、人性、情感、生死、快乐,影响巨大,被称为武侠小说四大天王中的怪才,其作品情节奇、险、怪、变,是唯一一个可以和金庸平起平坐的武林大侠。
作为武侠迷来说,古龙的这部经典作品和他的影视作品都耳熟能详了。这次由珠海出版社出版的绘图本,一定值得珍藏!本书为古龙作品集绘图珍藏本之一,增加了一些精彩绘图,读来更生动、更引人入胜。古龙小说最注重的是人性的体验,他常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独立的人格,以此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是唯一一个可以和金庸平起平坐的武林大侠。所有“古迷”们,一定不要错过这本绘图珍藏本哦!
人面桃花
纤纤垂着头,跨过门槛,走上红毡,乌黑的发髻上,横插着金钗,钗头的珠风纹丝不动,她的脚步永远那么轻盈,又那么稳重。
她们是八个人同时走进来的,但大厅中所有的目光,却全都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
她知道,可是她的姿态却和她平时独自走在无人处时,完全没什么不同。
纤纤的美丽和庄重,都同样被人赞赏和羡慕。案上红烛高燃,将一个全金寿字映得灿烂辉煌,就像雷奇峰雷老太爷这一生一样。
现在,他正面带着微笑,看着他妻子最宠爱的丫环向他拜寿。八个人同时在他面前盈盈拜倒,但他的微笑却仿佛只为纤纤一个人发出的。他也是男人。
六十岁男人的眼光,和十六岁男人的眼光也没有什么不同。
纤纤知道,却并没有以微笑回报。很少有人看见她笑过。
她一向很了解自己的身份,一‘个像她这样的女孩子,既不能有欢乐,也不能有痛苦,因为连她的生命都是属于别人的。
所以她无论是要笑,还是要流泪,都是留至夜半无人时。
纤纤垂着头,跨出门槛,走上长廊。廊外正下着春雨,是江南的春雨。
春雨令人愁,尤其是十七八岁还未出嫁的少女,在这种季节里,总是会觉得有种无法描述、不能向人诉说的忧虑惆怅。
纤纤是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还未出嫁,可是她无论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都同样沉静庄重。转过长廊,就听不到人声,院子里的春花在雨中显得分外鲜艳。女孩子们开始活跃,开始笑了。
她们虽然是丫头,却不想抛却青春的欢乐,于是她们卷起了衣袖,露出嫩藕般的臂,去摘栏杆外的鲜花,去摘她们的青春和欢乐。
只有纤纤,连看都没有向栏杆外看一眼,还是垂着头,默默地向前走。
“女孩子们看着她苗条的背影,有的在冷笑,有的在撇嘴:“她不是人,是块木头。”
你们看看她的胸,岂非也平得像块木头一样,还说她是个美人哩,我若是男人,就绝不要她。”
“这样的女人,抱在怀里,也一定好像抱着块木头一样。”
于是女孩子们都哧哧地笑了,就像是一群快乐的蜜蜂。
惊才绝艳说古龙
——新版《古龙作品集》序
林保淳
一、其犹龙邪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缯。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天矫腾空、布雨行云、变化不可方物的“龙”,向来是珍异、神秘而尊荣的象征。尽管汉代的许慎说龙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王符也有“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三停九似”之说,甚至在《庄子》中还虚构了个曾经学得“屠龙”之技的刘累,历代以来,点睛画龙、鲤跃龙门、龙生九子、龙飞于天等有关“见龙在田”的故事、传说,更是从未断绝;不过,龙毕竟仍只是从图腾信仰中衍化而生的神话动物,几曾真的有人见过龙?
世间本无龙,有的只是人想象出来的一种神物,这种神物,足天矫俊逸、是腾挪变幻、是神秘莫测、是珍贵尊荣的象征。据史上记载,儒门孔夫子见到道家始祖老子时,曾感慨道:“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增。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世间万物,皆有迹可循,有理可推,不难依样画葫芦,不难学步而至;唯独龙之为物,风云倏变,见首不见尾,无法规模形容,是以为尊为荣,难能而可贵。
在武侠小说的世界中,以惊才绝艳而有“鬼才”、“鬼仙之才”盛名的古龙(1937~1985),也真的人如其名,“其犹龙邪”。他的一生际遇,他的思想观念,他的武侠地位,他的作品风格,乃至他的沾溉后人,无不可借龙为喻,作其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