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沧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再复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读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的散文诗,总是会被他体现的那种生命的力度所感染。因为有了这种力度,他永远都在寻找,永远教不停息,不惧怕望不见顶的高山,也不惧怕深不见底的死谷。朋友们常说他虽然是理论家,可是很有诗人气质。其实,他不仅有诗人的气质,还有诗人的童心。他在海外寻找情感的三长故乡,最后找到的还是那一片天真天籁的孩提王国。

本书就是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的散文诗歌集。他的散文诗是不被污染的伟大篇章,有着不会衰朽的雄奇文采。

内容推荐

本书乃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的散文诗歌集,作者将深邃的哲思和奔放的热情融为一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散文诗风格。作者笔下伟大神奇的海,既是“天与地之间的书籍,远古与今天的启示录”,又是作者心中“大自然的不朽的经典”。作者畅开胸怀,“体验着海,体验着自由,体验着无边无际的壮阔,体验着无穷无尽的深渊”,于是,领悟到了生活的广阔,人生的丰富,生命的奇异,大自然的健康与强大。书中运用了大量的长短排比句式,阅读时仿佛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涌来的阵阵激情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目录

序一(冰心)

序二(刘剑梅)

第一辑

 读沧海

 又读沧海

 榕树,生命进行曲

 爱因斯坦礼赞

 慈母颂

 我对命运这样说

 我和历史的一次谈话

 死之梦

 梦之死

 大河,永远的奔流

 我问候每一朵小花和每一棵小草

 高山,永远的巍峨

 致陀思妥耶夫斯基

 仁厚的地母呵,爱之神

第二辑

 深海的追寻

 朝露吟

 山顶

 伟丽的存在是永恒的

 奔驰的生命

 黎明河

 春天闯进了沙漠

 沙漠里的仙人掌家族

 通向南极的路

 春的脊梁

 有一些花并不凋残

 只管往前走的牛

 洁白的灯心草

 失净土

 我来自静幽幽的山庄

 我爱我的温柔的土地

 她也有自己的追求

 淡淡的清香

 永恒的伴侣

 田野的女儿

 萌芽美

 突然想起

 心中的灰烬

 忘不了那个幽黑的夜晚

 拾起一枚贝壳

 真的,我曾失落过心

 我曾向无辜者呐喊

 我悄悄地爱过庄子

 假如我设置一个地狱

 黄河的心曲

 珍惜

 列车上想起:该播种了

 此去的人生

 这一片绿叶与那一片绿叶

 小草的怀念

 骆驼吟

 书渴

 死的日子

 故乡啊,请你原谅

 地上有着无数太阳

 大地的胸脯全是我的田野

 我爱萧萧风雨后

 我爱茫茫风雪后

 窗台上又摆满了绿色

 我当然爱……

 也是这样一个雨丝绵绵的早晨

 摇篮

 心爱的白鸽飞走了

 我找到了那一缕海波

 我不再害怕眼泪

 亲吻着女儿的微笑

 我是山野的孩子

 我本是赤条条的孩子

 我辜负过那一片草地

 故乡弯曲的小路

 假如我早一点见到大海

 缅念那棵老松树

 青山的怀爱

 开放在小河边的微笑

 我们一直等待着她

 故乡也需要休息

 萤火虫在故乡的低空飞翔

 为什么灯火更明亮了?

 田野交响乐

 真想念你们呵,故乡果

 天鹅颂

 致老师

 思念你时,我不再忧伤

 月季颂

 乡恋

 感谢你,四壁的星光

 他依旧弹着七弦琴……

 只要心不凋残

 洁白的纪念碑

 王国维之死

 我问东去的闽江水

第三辑

 孤岛

 梦的话别

 大河的苦闷

 我只是前行

 灵魂的复活

 灵魂的家园

 苍鹰三题

 夜颂三章

 迷误的海燕

 嫩草与沙漠的搏斗

 那一颗星不会消失

 黎明的升华

 榕树的躯干

 木棉的葬礼

 沧桑与轮回

 履历表

第四辑

 雨丝

 第五辑

 寻找的悲歌

 序曲

 顽皮的精灵

 初寻与忏悔

 爱恋于冥冥中

 精神之渴

 生命之灯

 痴情与无情的跋涉

 失落

 寂寞时刻

 超越

 过程是美丽的

 没有归宿的船帆

附录

 冰心序附函(冰心)

 冰心序说明(刘再复)

 题刘再复《深海的追寻》(聂绀弩)

 读刘再复《太阳、土地、人》漫为三绝句(聂绀弩)

小跋

试读章节

读沧海

我又来到海滨了,又亲吻着海的蔚蓝色。

这是北方的海岸,烟台山迷人的夏天。我坐在花间的岩石上,贪婪地读着沧海——展示在天与地之间的书籍,远古与今天的启示录,我心中不朽的大自然的经典。

我带着千里奔波的饥渴,带着长岁月久久思慕的饥渴,读着浪花,读着波光,读着迷蒙的烟涛,读着从天外滚滚而来的蓝色的文字,发出雷一样响声的白色的标点。我敞开胸襟,呼吸着海香很浓的风,开始领略书本里汹涌的内容,澎湃的情思,伟大而深邃的哲理。

打开海蓝色的封面,我进入了书中的境界。隐约地,我听到太阳清脆的铃声,海底朦胧的音乐。乐声中,我眼前出现了神奇的海景,我看到了安徒生童话里天鹅洁白的舞姿,看到罗马大将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奥特佩拉在海战中爱与恨交融的戏剧,看到灵魂复苏的精卫鸟化作大群的银鸥在寻找当年投入海中的树枝,看到徐悲鸿的马群在这蓝色的大草原上仰天长啸,看到舒伯特的琴键像星星在浪尖上跳动……

就在此时此刻,我感到一种神奇的变动在我身上发生,一种无法言说的谜在我胸中跃动:一种曾经背叛过我自己但是非常美好的东西复归了,而另一种我曾想摆脱而无法摆脱的东西消失了。我感到身上好像减少了很多,又增加了很多,只是减少了些什么和增加了些什么,说不出来。只感到自己的世界在扩大,胸脯在奇异地伸延,一直伸延到无穷的远方,伸延到海天的相接处,我觉得自己的心,同天,同海,同躲藏的星月连成一片。也就在这个时候,喜悦像涌上海面的潜流,突然滚过我的胸脯。生活多么好呵!这大海拥载着的土地,这土地拥载着的生活。多么值得我爱恋呵!

我不能解释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一切,然而,我仿佛听到蔚蓝色的启示录在对我说,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你如果要赢得它,请你继续敞开你的胸襟,体验着海,体验着自由,体验着无边无际的壮阔,体验着无穷无尽的渊深。

我读着海。我知道海是古老的书籍,很古老很古老了,古老得不可思议。

原始海洋没有水,为了积蓄成大海,造化曾经用了整整十亿年。造化天才的杰作呵,十亿年的积累,十亿年的构思,十亿年吮吸天空与大地的乳汁。雄伟的横贯天地的巨卷呵,谁能在自己的一生中读尽你的丰富而博大的内涵呢?

有人在你身上读到豪壮,有人在你身上读到寂寞,有人在你心中读到爱情,有人在你心中读到仇恨,有人在你身边寻找生,有人在你身边寻找死。那些蹈海的英雄,那些自沉海底失败的改革者,那些越过怒浪向彼岸进取的冒险家,那些潜入深海发掘古化石的学者,那些耳边飘忽着丝绸带子的水兵,那些驾着风帆顽强地表现自身强大本质的运动健将,还有那些仰仗着你的豪强铤而走险的海盗,都在你这里集合过,把你作为人生拼搏的舞台。

你,伟大的双重结构的生命,兼收并蓄的胸怀:悲剧与喜剧,壮剧与闹剧,正与反,潮与汐,深与浅,珊瑚与礁石,洪涛与微波,浪花与泡沫,火山与水泉,巨鲸与幼鱼,狂暴与温柔,明朗与朦胧,清新与混浊,怒吼与低唱,日出与日落,诞生与死亡,都在你身上冲突着,交织着。

哦!雨果所说的“大自然的双面像”,你不就是典型吗?

在颤抖的长岁月中,不知有多少江河带着黄土染污你的蔚蓝,不知道有多少狂风带着大陆的尘埃挑衅你的壮丽,也不知道有多少巨鲸与群鲨的尸体毒化你的芬芳,然而,你还是你,海浪还是那样活泼,波光还是那样明艳,阳光下,海水还是那样清。不是吗?我明明读到浅海的海底,明明读到沙,读到礁石,读到飘动的海带。

呵,我的书籍,不被污染的伟大的篇章,不会衰老的雄奇的文采。我终于找到了书魂——一种伟大的力量,一种比海上的风暴更伟大的力量,这是举世无双的沉淀力与排除力,这是自我克服与自我战胜的蔚蓝色的奇观。

我读着海,从浅海读到深海,从海平面读到海底我神往的世界。但我困惑了,在我的视线未能穿透的海底,伟大书籍最深的层次,有我读不懂的大深奥。

我知道许多智勇双全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探险家,也在读着深海,他们的眼光像一团炬火正在越过黑色的深渊去照明海底的黄昏。全人类都在读海,世界皱着眉头在钻研着海的学问。海底的水晶宫在哪里?海底的大森林在哪里?海底火山与石油的故乡在哪里?古生代怎样开始生物繁衍的故事?寒武纪发生过怎样惊天动地的浮沉与沧桑?奥陶纪和志留纪经历过怎样扣人心扉的生存与死灭?海里有机界的演化又有过怎样波澜壮阔的革命的飞跃?

我读着我不懂的深奥,于是,在花间的岩石上,我对着浪花,发出一串串的海问,从我起伏的热血中涌流出来的海问。我知道人类一旦解开了海谜,读懂这不朽的书卷,开拓这伟大的存在,人类将有更伟大的生活,世界将三倍地富有。

我有我读不懂的大深奥,然而,我知道今天的海,是曾经化为桑田的海,是曾经被圆锥形的动物统治过的海,是曾经被凶猛的海蛇和海龙霸占过的海。而今天,这荒凉的波涛世界变成了另一个繁忙的人世间。我读着海,读着眼前驰骋的七彩风帆,读着威武的舰队,读着层楼似的庞大的轮船,读着海滩上那些红白相间的帐篷,和刚刚拥抱过海而倒卧在沙地上沐浴着阳光的男人与女人。我相信,二十年后的海,被人类读不懂其深奥的海,又会是另一种壮观,另一种七彩,另一种海与人和谐的世界。

伟大的书籍,你时时在更新,在丰富,在进化,一刻也不静止。我曾经千百次地思索,大海,你为什么能够终古常新,为什么拥有这种永远不会消失的气魄。而今天,我读懂了:因为你自身是强大的,自身是健康的,自身是倔强地流动着的。

别了,大海,我心中伟大的启示录,不朽的大自然的经典,今天,我在你身上体验到自由,体验到力,体验到丰富与渊深。也体验到我的愚昧,我的贫乏,我的弱小。然而,我将追随你滔滔的寒流与暖流,驰向前方,驰向深处,去寻找新的力和新的未知数,去充实我的生命,更新我的灵魂!

……

P2-6

序言

刘再复是我们八闽的一个才子。他不但是个诗人,还是一个学术理论家。我不但没有学问,而且什么理论都说不清。我只勉强评论他的散文诗我觉得可以用他自己说的“我爱,我沉思”来包括一切,他从“爱”的“沉思”里,写出了这本百花齐放的花园里的花朵般灿烂的散文诗集!

冰心扶病书

一九八九年一月七日

后记

今年剑梅在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之后又进入马里兰大学“亚洲和东欧语言文学系”担任助理教授,我本该送个纪念品祝贺她,可是因为忙竟忘了,而她倒是献给我一件礼物:为我编选了散文选集。她说:“这两卷集子是您第一人生和第二人生的心传心史,我要好好保留它。”

读了她所作的序,又惊喜又感慨:生命真是太奇太精彩了。十五六年前,我在写作《太阳、土地、人》等散文诗时,她还是一个腼腆木讷的十五岁少女,正在准备报考高中。她求我帮忙,说别的科目都有把握,就是体育课怕会不及格,一是体操项目老师坚持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要学会倒立,可她怎么也立不住;二是“跳远”项目她觉得怎样也踩不着跳板,即使踩着了也跳不下坑。为了让她顺利升学,我放下散文诗,天天陪着她去锻炼,先是抓住她的脚硬让她底朝天,后是在跳远坑前为她的起跳大喊大叫,每天都是一身汗。十几年过去了。她倒立时颤巍巍的小手和苍白的脸留在如梦的远方,而把“三十而立”的老成老道的评论文字推到我的面前。人生真是有趣,活着多么好!

读剑梅的序,觉得生命太奇;读自己的散文,也觉得生命太奇。两本散文集,像两个躯体外的自我,同时站立在眼前,但却是如此不同:一个充满着生命浓烈的激情,一味呼唤着乌托邦王国那一束晨曦般的光明,期待它照亮主体的幼稚;一个则是凝固着生命的孤独,宁静地倾听一切深远的声音和诉说自己的浩茫心事。两者都是真实的,但剑梅在序中表明,她更喜欢后者(另出),喜欢后者那些展示内心矛盾图像、叩问存在意义的“深刻”内涵,我相信许多朋友都会支持她的看法。作为学人,我也知道她说的并没有错,后者的意蕴显然更丰富了。可是,作为一个人,我实在不忍心女儿有这种偏好,她怎么青春尚在就如此老成老道呢?也是作为一个人,我实在更喜欢第一人生中的自己,更喜欢那种对人对生活的纯情。那些永恒的渴念,那些对于真、对于善、对于美的不屈的呼唤,至今仍像彩虹似地横贯在我生命的高空。剑梅说,那令人激动不已的旋律是属于父亲他们那一代人的。而我要提问:年轻的一代难道就注定要丢失这种彩虹与旋律吗?也许正因为这种旋律还在胸内缭绕,所以我在海外写作多卷本散文集《漂流手记》的第四卷《独语天涯》时,竟又回到孩提王国,找到童心视角,并把这种回归视为人生的最大凯旋。不错,能于大孤独与大寂寞中,守住天真天籁,这不是心灵的胜利又是什么呢?可惜挚友施光南已经去世,否则,他一定会为我谱一曲新的“祝酒歌”。

想想女儿的生命之奇和自己的生命之奇,真觉得万物万有布满偶然。以往的史学家喜欢说“必然”。其实,历史和人生都太多偶然。用“偶然”去解释历史人生,历史才是活的,人生也才是活的。在历史中,我是理性中人;在人生中,我更多的则是性情中人。然而,无论是哪一种人,我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活的、真实的生命存在。近日刚刚出版的香港《明报月刊》(12月号)在扉页上刊登我的“人生小语”,我借“小语”描述了自己的存在状态,这也算是这部集子“小跋”的结束语,但愿它在祖国的大原野上能找到知音:

幼年时失去父亲之后,我常独自仰望星空。觉得远走的父亲在天上,留下的母亲在地上。于是,我一面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泰在贴近大地母亲时获得力量,一面则在思索天空贴近父亲时获得力量。这双重力的源泉,使我无法躲藏在象牙塔之中,注定要热烈拥抱社会、关心民瘼,又使我喜欢倾听天籁,喜欢梦想、冥想、玄想和心灵的飞升,无法像动物那样在名利的沙堆里爬行。

刘再复

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4: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