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的图解
尼克松十分喜欢美联社记者为他拍的一张威风凛凛的照片,照片上的尼克松正用手指头指着赫鲁晓夫的鼻子。按说尼克松并没有这样的勇气和胆量,大概是这个美联社记者正巧碰到了一个绝好的角度,也碰上了一个极好的按快门的时间。不管怎样,这张巧合的照片为尼克松赢得了声誉,全世界的大报都选中了这张意味深长的照片。
作为尼克松的对手,肯尼迪当然不愿意尼克松利用这张照片在政治上进行谋划。
一次,人们又当着肯尼迪的面提起了尼克松的那张出尽风头的照片。肯尼迪承认他在访问匹兹堡时有幸看到那张照片。“尼克松先生的手指确实指着赫鲁晓夫的鼻子,但是,我们没法听到尼克松当时正在说什么。这个星期五夜间,我也亲自领教了一次尼克松手指鼻子的滋味,”肯尼迪煞有介事地说道,“星期五夜里,电视评论刚结束,我走向尼克松先生正要和他握手,眼看着摄影记者们过来了,尼克松突然用手指指向我的鼻子。当时我想,完了,手指又来了,他一定是要指出我对美国形势估计的错误,但你们猜他当时跟我说了些什么?他说:‘参议员,你在克利夫兰的支持者比我的多多了,是吗?’”
肯尼迪通过编造这则故事,既大大抵消了尼克松那幅照片给公众留下的英雄印象,又辛辣地嘲讽了政治对手,可谓一箭双雕。
心灵感悟
肯尼迪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利用了照片上并没有标明尼克松在说什么这一模糊点而大做文章,从而使公众接受了他对这幅照片的图解。
里根的转守为攻
政治家里根在72岁时还致力于连任总统的艰辛努力,这在美国称得上是一件大事,因为美国人从来没有接受过这么年老的总统。他们认为年龄限制是对领导人职务和责任的一种必然的客观要求,于是里根的年龄成了他的致命弱点。他被迫宣布假如他重新当选,将进行衰老测试,如果证明自己确实老了,就自动隐退。可苛刻的政治评论家担心,到了那一刻,他所患的老年性遗忘症或许会把这许诺本身给遗忘了。不过事实证明,里根老当益壮,头脑十分灵活。
当他的竞争对手蒙代尔用他致命的年龄弱点攻击他时,他巧妙地施展了反败为胜的本领,郑重其事地向人们宣布:
“我在这次竞选中不把年龄大小看作是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不打算利用我的竞争对手的年轻无知和毫无经验。”
心灵感悟
里根避开了年事已高的劣势,但又抓住了年龄本身做文章,把年龄和经验、年龄与成熟联系在一起考虑,使自己的劣势立即变成了优势,同时,也使对手的优点随即变成了缺点。
罗斯福装聋作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嗅觉灵敏的美国新闻记者得到情报:美国小罗奇福特领导的一个小组,成功地破译了日军关于进攻中途岛的密码,从而掌握了日军海上作战部署的确切情报,美军据此已针对性地进行了战略准备。芝加哥的一家报纸根据这位记者提供的稿件,立即作为独家新闻在报上全部捅了出去。这样一来,美国有关人员大为恼火,认为此举不但会引起日本人的警觉,而且会使他们立即更换密码和调整作战部署,美军的中途岛之战面临前功尽弃,处于被动挨打的危险。面对如此严重的泄露国家战时晴报的事件,有关人员要求罗斯福总统下令严查法办。可罗斯福一反常人做法,他既没有责成追查,也没有兴师动众地辟谣,更没有因此而调整军事部署,而是装出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结果,事情很快就平息下去了,以至此事根本就没有引起日本情报机关的注意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美军中途岛之战赢得了胜利。
心灵感悟
一件几乎断送美军中途岛战役胜利的事件,由于罗斯福总统高明的处理手段,从而挽回了败局。
哈里森的选择
哈里森当选美国总统不久,便决定任命堪萨斯州的戴维·布鲁尔为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这时,堪萨斯州参议员普鲁姆来到白宫也提议布鲁尔任此职位。
普鲁姆一见到总统,便摆出一副吓人的架势,他在屋里走来走去,态度强硬,咄咄逼人,甚至威胁总统说若不达目的,便要在参议院进行报复。
普鲁姆的恶劣态度使哈里森极为不快,但他依然微笑着听完了普鲁姆的陈述,最后很恭敬地将他送出了办公室,而始终没有告诉他自己的打算。不过,等普鲁姆走后,他还是签署了那份提名书,并送交了参议员。
哈里森后来说:“我认为在普鲁姆走后,当我又将那份任命书拿到办公桌上时,我赢得了一生中思想斗争上的最大胜利,因为我战胜了一种邪恶的诱惑,我当时真想把任命书撕个粉碎,扔进废纸篓里。”
当普鲁姆得知此事的真相后,羞愧不已,他为哈里森宽广的胸怀和不凡的气度所折服。
……
P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