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王干随笔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干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对不起了,那些沉默的朋友》、《贝哥哥的发型和县委书记的帽子》、《明前茶、雨后茶与青春毒药》……全书精选作者近年来写作的随笔五十余篇,涉及到历史、文化、地理、时尚等领域,作者以灵动的笔墨、犀利的笔触,对当下文化的诸多问题进行思考,同时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

内容推荐

全书精选作者近年来写作的随笔五十余篇,涉及到历史、文化、地理、时尚等领域,作者以灵动的笔墨、犀利的笔触,对当下文化的诸多问题进行思考,同时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其中一些篇目为《读者》、《新华文摘》、央视《子午书简》选用。

目录

前后

 人生的三种颜色

 三铭

 感受生命

 向鲁迅学习爱

 老舍与说话

 汪曾祺与生活

 静夜思

 习惯失落

 写作三题

 悼念那些博客先烈

东西

 论麻将的无限可操性

 闲读围棋

 说谱

 足球颂

 伟大的嗓门报国无门

 围棋的极限与境界

 武侠、灌水与大话

 对不起了,那些沉默的朋友

 贝哥哥的发型和县委书记的帽子

 另一种噪音

南北

 闲话南京

 北京的春

 北京的夏

 北京的秋

 北京的冬

 在怀柔观山

 江南三鲜

 明前茶、雨后茶与青春毒药

 泰州有条风城河

 《茶馆》与消失的楼外楼

新旧

 大红灯笼为谁挂

 五十年内,废除简化字如何

 简化字是资源匮乏年代的产物

 简化字是蛊世中国脸上的一颗痔

 简化字是“山寨版”汉字

 当切·格瓦拉遭遇本·拉登

 语言的复活和祖国的复活

 女人为什么写作

 尴尬的知识分子

 如何让茅盾文学奖更具权威性

左右

 看鲁四老爷如何着装

 语言垃圾与语言黄金

 奥运的文化传播力量

 文学不惧鬼神

 革命与婚外恋

 谁在说话

 说第三者

 《厕所》与下半身写作或下半身文化

 文学不是小毛驴

 《潜伏》说的是官场、职场、情场

后记 随笔即人

试读章节

人生的三种颜色

三个朋友在开往远处的车上聊起了自己的个性和人生态度,说着说着就不由自主地与三种液体联系上,分别是酒、咖啡和茶。酒是一位性情中人,做事为人大刀阔斧,有领袖风采。爱喝酒的人大都有朋友缘,餐桌上相识的不相识的,熟悉的不熟悉的,有利益关系的没利益关系的,三杯五杯下肚,往往称兄道弟,往往热情迸发,往往豪兴激增,霎时问四海之内皆朋友。因为酒,一位交际广泛而效率极高的人,他做生意白手起家,很快成为该市企业的多少强,他写诗,一个晚上能洋洋洒洒几百行。当然,这位老兄喝多了,也会对手下动点粗,第二天,惶然无知。一个身上充满酒精气息的人,你会感到他的活力,这活力必须与事业理想紧密相关,否则与暴力和虚无也常常分不开。在车上,他自我解嘲说,喝多了,就倒下了,就什么也做不了。酒精是人类奇怪的伙伴,人们欢庆时喝酒,痛苦时也爱喝酒。很多的国家都下戒酒令,但从来没有真正戒成。据说俄罗斯是酒鬼最多的国家,但就这个带着酒气的民族在二战时彻底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

爱喝咖啡的人,往往需要背景,需要装潢有特色的环境,需要那么一点温柔的音乐,当然还需要人群,需要穿行其间的侍者。咖啡馆是交际的场所,也是休闲的空间。咖啡馆里很少有隐秘的包间,在咖啡馆里大多是做一些透明的事,比如男女第一次约会往往是在咖啡馆,而不大聚餐,男女聚餐往往是暧昧的开始或暧昧的终结。喝咖啡有时也做些交易,但往往是水到渠成的形式,若是公关一般要放到酒楼去。喜欢约人喝咖啡的人,往往是看上去慢性子,其实是急性子的人。慢是因为咖啡只有一杯,不像喝酒那么一杯接着一杯干,也不像茶水那样可以不断地续,喝咖啡者虽有续杯的,但较少见,而且咖啡的内在力量也远在茶水之上,甚至超过酒。时常见到喝一大瓶白酒的人,但很少见到能喝一斤咖啡的,一斤咖啡水的容量不可怕,但饮那么多的咖啡恐怕心脏要爆炸了。喝酒者更多的是在自我表演,而喝咖啡者难免不抱有看客心态。因而好泡咖啡馆的,往往是对人生有些看透或偷懒的人,法国不少作家喜欢在咖啡馆写作,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一般看来写作是要安静的环境的,但明白写作者的那种看客心态,就觉得挺正常的了。

茶在饮料中恐怕算是最有文化含量的,现在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茶馆茶楼都是打“茶文化”的牌。茶是文化的载体,但现在的茶楼和茶馆与茶文化的关系并不特别密切,反而与“牌文化”和“赌文化”联系紧密,现在很多地方的茶楼差不多是“牌楼”的代称,大家聚在那里“斗地主”。茶道是唐代文化传到日本之后现在出口转内销的,茶道有很多的讲究,比如讲究个“圆”字,即茶道的表演者出手收手都得划出一个“圆”,像打太极似的,这倒深合中国的处世哲学。现在选择喝茶很少为了观赏茶道的,多半是一种社交的方式。温水泡茶慢慢浓,说的是喝茶的经验,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约人喝茶者往往是把自信隐含得很深,不轻易出手也不敢轻易出手,但出手则有必胜的把握。茶越喝越淡,如果三开不见成效,双方则陷入尴尬的境地;换茶重沏一道茶,则表明双方喝出了味道,有戏。不过,喝茶还是“酒余”或“饭余”,用于解酒或消食,当然也是用来进一步强化友谊和信任的方式,是进一步确认和稳固。茶培养人的耐心和忍性,也消蚀人的创造力和力比多。茶表面上看去温和并不刺激,但茶喝多了喝迟了往往会失眠,而失眠让你觉得无由头。第二天早晨,才恍然想起:嘿,昨晚喝茶喝多了,失眠了。

酒辣,茶涩,咖啡苦,三种味道都是人生中必然会品尝的滋味。喝酒需要群体,茶对饮更合适,而咖啡往往伴随着孤独,也是人生经常出现的境地。我个人认为,这三种饮料时常混杂于一个人的身上。碰到不同的人往往喝的不一样,与老友和好友相聚当然喝酒,与女性喝咖啡显绅士风度,与闲人喝茶最合适。不同心情喝的也不一样,喜庆自然需要酒,闲适喝点茶,苦闷来杯咖啡或许会缓解一些。不同年龄喝的也不一样,青年好酒,中年宜咖啡,晚年品茶。不同的空间也喝的不一样,你不能在小酒馆里喝咖啡,也不能在茶楼里喝酒大声喧哗,当然喝茶是个例外,路上车上都能喝,屋里屋外都能喝,但品茶就有很多讲究了。

题目叫《人生的三种颜色》,酒,色最淡,但力量最烈;咖啡,色最浓,味道最苦;茶,色不浓不淡,是最普通的人生色彩。美酒加咖啡,不是人生,是艺术,是娱乐,娱乐至死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活法。P3-7

后记

随笔是一种最自由的文体,人们习惯把随笔归属到散文的名下,是因为散文是个大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其实真正作为美文意义上的散文是很难写的,随笔则似乎要多几分宽容和随意。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随笔是最容易写的文体,人在得到最自由的同时往往会受到最大的限制,自由总是与限制并存的。那么,是不是意味着随笔是最难写的呢?也不是。因为我们读到了很多非文学界的人士写的随笔都非常精彩,他们有的是画家,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影星,有的是学者,有的是音乐家,有的是舞蹈家,有的还是政治家、企业家。他们显然没有受到严正的文学的训练,有的还缺少基本的文学常识,可他们独到的随笔文字让很多的专业写作者汗颜。这是怎么回事?不难解释,随笔即人。

英国作家布封曾说过“风格即人”,恩格斯大加赞赏。但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和作品的关系似乎要比这更复杂一些,有些作家的人和文是统一的,有些则是分裂的。比如作家在生活中做人特别细腻谨慎,可在作品中却追求表现粗犷豪放的力度,有人在现实中显得五大三粗,在小说里却精雕细刻文风婉约。这是由人的补偿心理决定的。风格与作家的关系是复杂而有趣的,我在另外的文章中专门论述。一个人在写随笔时由于没有那么多的束缚,往往呈现出赤裸裸的真性情,兴之所至,趣之所使,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随意而来,随便而去,虽不必天马行空,但肯定有一份闲云野鹤的兴致。他不必在短短的随笔中掩饰什么或补偿什么,但必须在这有限的文字中自由地袒露些什么陈述些什么表达些什么,这些不经意的文字往往浓缩了他人生的经验、感慨、忧伤和懊恼,凝结着他的学识、见解、灵智和悟性,散发着他的才情风貌、他的地域特征、他的文化气息。因为随笔应是流出来的,而不是做文章做出来的。

陆游说“功夫在诗外”,随笔的功夫也不在笔上,而在人身上,人的质量决定随笔的质量,人的品味影响随笔的品味。一个工于心计的人写不好随笔,一个缺乏幽默感不能自我解嘲自我反思的人也写不好随笔,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不配写随笔,一个光知道掉书袋的人与随笔无缘。随笔可能还与人的性格有关,世界上有很多杰出的人物,并不是都能写好随笔,写随笔者除了上述的“诗外功夫”,还需要豁达的胸襟和开朗的性格,一个为人随和的人往往比生性拘谨者更接近随笔,一个处处设防的人不敢涉猎随笔,一个伪君子则不知随笔为何物。

书评(媒体评论)

胡(乔木)对季羡林、任继愈都极具好感。任继愈担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就是胡乔木提名的。他曾向我称道金克木、王干发表在《读书》上的文章。年轻的王干,竟是乔木说了以后我才知道并相识交往了的。

——王蒙

有位作家叫王干,就说简化字是汉字的山寨版……因为非主流、简陋,但是经济实用,很有趣的一个描述。

——马英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