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芬芳满天(共和国女飞行员成长录)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建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没有哪个职业的女性能像女飞行员那样,被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又与时代认真地互动过。

本书首次生动记叙了共和国从第一批(20世纪50年代)女飞行员,到第八批(21世纪初)女飞行员们的艰难成长历程。多角度地描写了女飞行员们战胜恐惧、不畏艰险、勇敢顽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讲述了她们在飞行中,在生活中,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真实记录了她们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的曲折经历。

内容推荐

本书首次生动记叙了共和国从第一批(20世纪50年代)女飞行员,到第八批(21世纪初)女飞行员们的艰难成长历程。多角度地描写了女飞行员们战胜恐惧、不畏艰险、勇敢顽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讲述了她们在飞行中,在生活中,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真实记录了她们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的曲折经历。

目录

十年后的寄言

第一部:红

 第一章

波伏娃的《第二性》与新中国的半边天

广东女飞将

遥远的太平寺

染色体让人类性别之争延续至今

 第二章

从安徽姑娘沈本华说起

飞的感觉

刘亚楼司令员下发“禁婚令”

整风运动中的女飞行员们

惊心动魄的航校生活

飞翔的桥

第二部:橙

 第一章

贺龙元帅与女飞行员们

女专机机长

最后一次为周总理开专机

 第二章

炮火的另一种展现是焰火

秦桂芳和炮袭金门

给男子汉当教员

第三部:黄

 第一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

巧姑娘李丽真

 第二章

北京姑娘黄秀清

教会学校走出来的美丽女孩

天使的翅膀

 第三章

紧急出动

指挥员的回忆

“秃尾巴龙”的传说

历史的备忘录

人工降雪第一人——岳喜翠

第四部:绿

 第一章

妇女解放运动与骑士文化的消解

护送少奇回开封

迟来的假期

 第二章

三叉戟飞机的魅力

沉重的十字架

第五部:青

 第一章

中国首位波音飞机女机长

在经济大潮的风浪中游泳

圣洁的信誉

 第二章

难忘中南海

悠悠岁月情

“裂变”是成长的前提

 第三章

庭院深深

生命的复飞

遥远的灯火里有个家

 第四章

吉祥的翅膀

史上最年轻的副团长

铁杆女僚机

第六部:蓝

 第一章

有氧爱情

史上唯一的母女飞行员

唯美的航校生活

 第二章

并非理想的乌托邦

夏天的记忆

蓝天战士

 第三章

优雅地自信

寒夜中永远的灯盏

第七部:虹

 第一章

找寻生命最美的颜色

是鹰,就要飞翔

 第二章

泛粉时代的幸运儿

跋:多彩的时代

试读章节

自从沈本华和哥哥知道亲生母亲是谁后,大娘对他们兄妹三人就不如从前了。对沈本华的母亲也更加变本加厉地虐待起来。为此,沈本华心里非常难过,总希望母亲能快些逃离这个家庭,摆脱受屈辱的生存环境。

沈本华的大哥、二哥十几岁就在外地当店员,补贴家用了。大哥在上海,二哥在合肥。沈本华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就投奔了在合肥的二哥。后来,沈本华靠着哥哥们的资助,进了安徽合肥第二中学。

沈本华虽然住在学校,吃在学校,却十分挂念家中的母亲。为了让母亲彻底摆脱封建旧家庭,沈本华把母亲的情况对老师说了。老师说,刚好他们家邻里有个生小孩的人家,可以让母亲去当保姆。

沈本华连忙把这消息告诉母亲,把母亲从那个当了几十年佣人的家里解放出来,从此过上独立自由的新生活。

1956年,沈本华准备高考时,空军到合肥招女飞行员。当时,所有的在校高中应届毕业女生都参加了体检。可是,第一天体检过后就剩下两个人。最后就剩下沈本华一个人。那年,从安徽招走的女飞行员共有四人。除了沈本华外,还有安徽师范一人,蚌埠两人。

沈本华非常兴奋,一门心思就想当飞行员。负责招飞的同志对她说:“还要有两手准备,虽然身体合格了,还要政审,你还要认真复习准备高考。”

沈本华自从体检合格后,功课也复习不下去,满脑子都是想象当上飞行员的情景,人虽然坐在教室,心却早就飞到了部队。

两个星期后的一天,老校长走进教室,沈本华虽等得焦急,却没有想到老校长是专程给她报喜讯的。

“沈本华,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被选中了!”老校长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看着沈本华,“过几天部队就要来接你,你可以回家准备了。”

沈本华确定自己被录取后,在合肥城里着实疯玩了几天。可是,没多久,一向好动的沈本华又有了心事。她看着脚上母亲给她做的旧布鞋,心想,要是能有一双回力球鞋该多好啊!

自打记事起,沈本华脚上穿的鞋子就是母亲做的,尽管她在学校体育出了名的好,又是学生会的体育委员,但她从没因为参加体育运动向母亲伸手要过球鞋,也从没穿过买的鞋子。这回,当上了女飞行员,沈本华觉得体育锻炼肯定少不了,怎么也得有双球鞋啊!

沈本华向二哥张了嘴,一向疼爱妹妹的二哥寻思了一会儿,说再等等吧。沈本华也清楚家里生活困难,也就不再提回力球鞋的事。

谁想,时隔不久,二哥还真把一双沈本华梦寐以求的白色回力球鞋放到妹妹跟前。也许过于惊喜,沈本华激动得半天没说出话来。她如获珍宝,爱护备至,二哥送的这双回力鞋,沈本华穿了整整12年。

沈本华要走的那些天,母亲却显得有些心神不定。她把女儿的行李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嘱咐的话说了又说,沈本华知道母亲舍不得自己,就安慰母亲说,等到了部队,一定把她接去看看。

母亲却问:“部队苦不苦啊?”

沈本华被母亲的话惹得鼻子发酸,她知道25岁守寡,苦了一辈子的母亲之所以为人家当保姆,供自己读书,就是希望女儿将来能高中榜首,成为有知识的女人,不受她那样的苦。谁想,眼瞅着要考大学了,却又去了部队上学开飞机。作为一名生活在旧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她根本无法想象,也不敢想象新中国空军部队女飞行员是咋回事。

“妈,你一百个放心吧!我到那儿就给你们写信!”

沈本华走的那天,二哥和母亲去送她。二哥又往妹妹手里悄悄塞了两块钱。

沈本华到徐州预科学校集中后,开始了紧张的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生活。  沈本华很快就被火热的部队生活所感染,她像鱼儿游入大海一样,吸取着营养,把写信的事情就忘到一边去了。

在别人看来非常简陋的宿舍,在沈本华眼里已经是很舒适了。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并排放着连靠在一起的床板。白床单用图钉固定在床板上,被子要叠成豆腐状。徐州的夏天天气异常闷热,当时也没有电蚊香,即使再热,姑娘们也得拱进豆包布的蚊帐里。当然,也有胆大的忍受不了热,裸睡在蚊帐外的,结果就是每天获得蚊子咬的几个又疼又痒的大包。

每天早上,“嘀嘀嗒嗒”的起床号一吹响,姑娘们就开始了一天紧张的训练生活。预校规定,起床穿衣大小便3分钟,练口令7分钟,早操半个小时,洗漱整理内务半小时,吃饭动筷子得听从司务长的口令。

姑娘们从单兵动作练起,到班、排、连变换,这些动作看似简单,练习起来十分枯燥乏味不说,一天下来,人就像散了架,腿像灌了铅一样肿得上不了床。除此之外,姑娘们根据飞行需要,还要加大体能方面的训练量。比如打旋梯、转滚轮、跳马、拉单双杠、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姑娘们为了不让自己掉队,都拼了命地练习。沈本华原本在体育方面就有优势,练起来自然比其他姑娘顺手些。可即便如此,她也觉得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集训队的所有女生都知道还有高淘汰率在等着她们。

在我采访的几批女飞行员中,大家都谈到了预科时期的生活,公认那段日子最苦、最累,就像炼狱一样难以忍受。

就在沈本华全身心地投入预科学校火热的军事生活时,远在合肥的母亲怎么也放心不下了。眼瞅着一个月多了,也听不到女儿的音讯,母亲再也忍不住了,匆匆赶到徐州,她必须亲眼看看女儿到底生活的啥样儿,才能放心。

母亲做梦也没想到女儿在部队的生活如此之好。早上有面包、馒头、稀饭、面条、小菜、鸡蛋。中午两菜一汤,其中总有一个荤菜。鸡、鸭、鱼、肉轮着来。沈本华来部队时一米七的个子只有105斤,到部队后,不仅吃得好,还有滚轮、旋梯、单双杠等体能训练,身子骨更结实了,不到一个月就长到120斤。

母亲看着健美挺拔的女儿就像换了一个人,心里乐开了花似的。女儿身边的小姐妹们个个有文化,讲礼貌,待她都像自家母亲一样。她们要模样有模样,还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彼此亲近得像一家人。

“你们吃得好,住得好!我来这趟算是放心啦!”

母亲欣慰地落了泪。这要在旧社会,她的女儿怎么可能会有今天的生活啊!一个被人买来的丫头生的女儿也能有今天!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妇女地位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社会底层的妇女获得解放,得到新生。她们的孩子也和天下所有的孩子一样,可以进学堂,可以读书工作,甚至可以飞上天,成为轰动世界的新中国女飞行员。这自然是新中国带给中国妇女的福音!

女儿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生活,做母亲的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母亲在学员队的伙房里住了一天,第二天,天还没亮,母亲就早早起来把连队的伙房屋里屋外打扫干净。母亲准备打道回合肥了。

沈本华把二哥给的两块钱塞给母亲。母亲说什么也不要,说还是留着应急用。沈本华手一拍,牛气地说:“我马上就要发薪水啦,一个月六块七毛五哪!”

母亲又落了泪。她是为女儿能有这样的好命运高兴的啊!

学员队的教导员从政审中得知沈本华的母亲是位苦命女人,为了让她切身感受社会主义部队大家庭的温暖,又特意挽留沈本华的母亲住了两天。

“部队比我们家都好,你们要是到我家去,我恐怕都招待不了这样好!真是太好了,我、我这回可放了心……”母亲感激地握着教导员的手,话都说不完整。P33-36

序言

十年后的寄言

十年前,我刚调到空军不久,就受命写一部关于女飞行员的电视连续剧。为此,1997年春天到秋天,我从北到南,从南到东,几乎去了女飞行员主要的集中地,进行采访。回京后,我完成了电视剧角本的初稿创作。部里抓得也非常紧,让我立即把稿子送到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央视的编辑看过后,提了些意见,我又根据她提的意见修改了三稿。最终答复是“你完成了空军领导交给你的任务,却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希望把女飞行员题材搞成时尚剧,而不是横跨几代女飞行员成长历程的电视剧。我觉得麻烦来了。这样下去,女飞行员的电视剧根本不可能搞出来。因为根据掌握的素材,女飞行员沉甸甸的成长过程,根本不适合搞这样一部轻松的校园恋爱,红色跑车,诸多俊男靓女元素充斥的时尚剧。为了能把女飞行员们的形象搬上银幕,部里组织了创作班子,在招待所很是住了一段时间,但最终也没能出炉投拍。

在电视剧的创作修改中,我被几种思路扯着写得也很艰难,以至于我很久以来不敢再碰这个题材。

2008年春天,我去四川灾区时,偶然碰到第五批飞行员程晓健。从采访相识到这次见面,我们已有十年没有见面。

那天,我一早赶到太平寺机场,等待去一线的飞机时,就看到程晓健从二楼的指挥所走出来。

我和她都一眼认出了彼此。

十年后的她与十年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要说有改变,就是觉得她更成熟了,也更有女人味了。正是岁月对她无可奈何的侵蚀,正是岁月让她焕发出的女性美,让我愈发感到这类女性的不可思议来。

与程晓健的再次谋面,那些记忆深处采集到的女飞行员们的故事又慢慢弥盖了我,让我有了重新提笔的欲望。我发现,时至今日,在芜杂忙碌的岁月里,我并没有忘记她们,而是把她们藏在心里最宁静处。现在,我决定写写她们,不受任何干扰地写写她们,管他什么后现代,管他什么通俗还是阳春白雪,我要按我所了解的,写出我所认为的这些女人们。

我不想用“天之骄女”、“巾帼英雄”之类词去定义她们。在我与她们的交往中,我发现她们原是那么普通的一群女性。她们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安静淡雅,有的胆大过人,有的细腻沉着,她们有着大多数女人都有的脾性。无论何时,都保持了身为女人、身为人的最本真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事业,面对家庭。要说她们最终被人们所记忆,被社会所认可,被历史所铭记,是因为她们把事业当梦想,把生活当艺术而过得异常精彩。

时光荏苒。从接触女飞行员至今,十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如今,《芬芳满天》共和国女飞行员成长录一书即将面世,我要感谢在采访和创作中,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感谢广大女飞行员朋友们积极提供素材照片。在此,我向关心此书出版发行的所有同志,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后记

多彩的时代

没有哪个职业的女性能像女飞行员那样,被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又与时代认真地互动过。

最初下笔时,就毫不犹豫地想到了颜色。而且,最先想到的就是红。仿佛是新中国的女飞行员是在一片红彤彤的世界里诞生的。可是,随着写作的深入,为了更加丰富地展示各个主题,我又放弃了颜色作为标题打算。

然而,冬日的一个午后,深感疲惫得想要好好睡一觉的我,却辗转徘徊怎么也睡不着。那些颜色又从大脑沟回的深处,漫漫爬出来,弥漫了我的双眼。我这才发现,那些颜色就是代表不同时期女飞行员命运的标志点。

泾渭分明的颜色像每一批女飞行员舞台深处的背影,又像她们脱颖而出的胎衣。她们在漫无边际的色海里游弋、成长,不管她们愿意与否,那色泽都已经浸润到她们的骨血里,突显在每一缕皱纹中。

红象征着热烈,亢奋,又意味着牺牲和奉献;橙色让人想到大红过去的美丽,想到乌托邦式王国不切实际的梦想;黄色尽显尊贵的帝王之气,又显现时代盲目崇尚中几近痴迷的精神荒芜;绿色象征革命,又象征不满足。它虽有勇追红的雄心,却又充斥了个人私欲膨胀到极端时的斗争;青则像一场大战后留下的淤血,它是大战后静寂疗伤时的一种色彩;蓝就像心智都恢复到健康才有的理性,象征着心灵的宁静和智慧。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活出世界上最关的颜色——虹。

于是,我选择了颜色。

2009年2月28日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