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适合现代人阅读的方式,精选名句,准确注解,并用故事趣解名句含义,用传统、经典字画图说名句意蕴,使《孟子》这一经典著作散发出生动亲切的气息,从而引领普通读者亲近儒家思想,感受其无限魅力,获得无限启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孟子名句(国学名句故事绘)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吴迎君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适合现代人阅读的方式,精选名句,准确注解,并用故事趣解名句含义,用传统、经典字画图说名句意蕴,使《孟子》这一经典著作散发出生动亲切的气息,从而引领普通读者亲近儒家思想,感受其无限魅力,获得无限启发。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国学普及读本《国学名句故事绘》丛书之一,适合初中级文化水平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阅读,也可作为家庭国学普及读物。书稿从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中精选了66则名句,每则名句含6项内容:名句;注释;译文;大道理;小故事;古代字画。每则名句总字数400字左右。 目录 (与民同乐) 1.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梁惠王上》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上》 3.仁者无敌。——《梁惠王上》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梁惠王上》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上》 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梁惠王上》 (缘木求鱼) 7.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上》 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梁惠王下》 9.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公孙丑上》 (事半功倍) 10.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公孙丑上》 11.持其志,无暴其气。——《公孙丑上》 12.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 (拔苗助长) 13.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 (出类拔萃) 14.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上》 (心悦诚服) 15.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 16.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公孙丑上》 17.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公孙丑上》 1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 19.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公孙丑上》 20.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公孙丑上》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 2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公孙丑下》 2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滕文公上》 24.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25.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 2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2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离娄上》 28.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 29.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30.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离娄上》 31.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离娄上》 (自暴自弃) 32.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上》 33.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 34.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离娄上》 35.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 36.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 37.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离娄上》 38.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39.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离娄下》 4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下》 41.言无实不祥。——《离娄下》 42.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离娄下》 43.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离娄下》 44.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离娄下》 4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 46.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47.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告子上》 (一暴十寒) 4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上》 (舍生取义)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50.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 51.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 5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 5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5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 55.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尽心上》 5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尽心上》 57.饥者甘食,渴者甘饮。——《尽心上》 58.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 59.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尽心上》 60.其进锐者,其退速。——《尽心上》 6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 6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6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尽心下》 64.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尽心下》 65.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尽心下》 66.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 试读章节 声声秧歌乐 北宋大才子苏轼,二十岁就金榜题名中了进士,此后一直为官。 五十六岁时,苏轼出任定州知府,到乡野探访民情,看到农民们在冰冷的水田里插秧,非常艰辛。苏轼心生恻隐之心,苦想如何减轻农民的劳苦。终于,精通音律的他想到了好办法。他派人搜集大量通俗的歌词曲牌,亲自加以精心整理修改,创作了很多关于插秧的歌曲,并在农闲时教农民歌唱。 于是,定州的农民下地劳作时,就唱着优美的稻秧歌:“水上白鹤惊飞处,稻禾千重尽秧歌……”农民们忘却了疲惫和劳苦,快乐的歌谣响遍田问。苏轼看到百姓的欢乐,也由衷地感到喜悦。 定州百姓将稻秧歌广泛传唱,逐渐形成了一个地方剧种,就是现今仍在定州流传的“定州秧歌”,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它为“苏秧歌”。(《河北省志》) 缩脚与伸脚 古时,有一个和尚和一个书生行路时相遇,两个人晚上同住一条小船,闲来无事,抵足聊起天来。和尚书读得少,谈到时下的大儒和高僧,名字搞错的有好几位,受到书生的讥笑,心中惭愧;又听到书生纵论古今,不由得心生佩服,缩着脚躺在船的角落,生怕占用过多地方。 书生高论不止,话中的破绽越来越多。和尚有些疑惑,不禁试探地询问:“请问澹(tan)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呢?”“那还用说——自然是两个人!” 和尚听到书生连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也不知晓,十分疑惑,又问了一句:“那么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呢?”“这还用说——是一个人!” 和尚心下明白书生是在无知妄谈,于是哈哈笑着说:“那么,请容我伸一伸脚了。”(《夜航船》) 仁者不可欺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晋国的国君晋平公谋划攻打齐国,于是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同探其虚实。 齐国的国君齐景公盛宴款待范昭。饮酒正酣,范昭假借酒意向齐景公请求:“请让我体会一下用君王的酒具饮酒的乐趣吧。”齐景公随即吩咐侍从倒酒,把酒具递给范昭。范昭接过齐景公的酒具,一饮而尽。齐国宰相晏婴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立刻让侍从把景公的酒具撤掉,换上新的。按照当时的礼仪,国君和大臣的酒具不能混淆,以示尊卑。晏婴撤换了酒具,使范昭的冒犯意图没有得逞。 回到晋国,范昭向晋平公说:“现在不可以攻打齐国。我故意不守仁政的礼节,而晏婴马上就识破了我的用意。有晏婴这样的仁者辅佐齐国,我们出兵是占不到上风的。” 晋平公听了以后,不敢打齐国的主意了。(《晏子春秋》) 无言心相印 南北朝时,北周僧实法师和昙相法师,皆师事道原禅师,同居一处。僧实法师又得印度高僧勒那摩提的禅法真传,精通戒、定、慧三学,名声远播,后被封为国师。昙相法师宅心仁厚,对僧实法师礼敬有加,自身亦精进修行,遇有鸟禽被人捕获,必定赎来放生,僧实法师每每赞叹昙相法师仁善有福德。 僧实法师夜间常至昙相法师房中,每次昙相皆预备好座位。两人相对而坐,却无一言一句。偶有悄悄探听究竟的人,常常摸不着头脑。 僧实法师和昙相法师,以心印心,不用言语而可心神交流。僧实法师离世后,昙相法师继其衣钵,将其法脉接续传承。(《续高僧传》) 代友雪中行 东晋陶侃,父亲早逝,自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后来,陶侃当上江夏太守,立刻把母亲接到官舍细心侍奉,乡亲们对此啧啧称赞,以陶侃为荣。 陶侃升任江夏太守之前,任职庐江。一次,庐江太守张夔(kui)的妻子生了急病,要赶紧派人去百里之外请医生。当时正值寒冬,大雪纷飞。张夔不能分身,幕僚们个个面有难色,避让推脱。时任庐江主簿的陶侃挺身而出,慷慨陈词:‘《孝经》上说,要像敬爱父母一样敬爱长者。您的夫人就如同我的母亲,哪有父母患了疾病而不尽心求医的道理?”说完便冒雪出门,到百里外请来医生,治好了张夔妻子的病。大家都钦佩陶侃的仁爱之举。 长沙太守方嗣途经庐江,敬重地对陶侃说:“您最终会有很大的声望。”并让自己的儿子和陶侃结为朋友。陶侃广结善缘,行事通达,最终成为一代开国名臣。(《晋书》) 九方皋相马 春秋时,秦国的伯乐被称作天下第一相马专家。但是,伯乐年事已高,国君秦穆公焦急地问他:“您的子孙谁能继承您的相马之术?” 伯乐说:“我的子孙,只能教会他们粗浅地识别普通的良马。对于稀有的骏马,需要用心细细体察才能辨别,这是他们完全做不到的。”伯乐向秦穆公推荐老朋友九方皋,称他相马之术精湛高妙。于是,秦穆公请九方皋寻找天下最好的骏马。 三个月后,九方皋回话:“骏马找到了。”秦穆公问:“是匹什么样的马呢?”“是黄色的母马。” 秦穆公派人取马,却是匹黑色的公马,他很不高兴,埋怨伯乐:“九方皋根本不会相马,连马的黄黑、雌雄都分不清。”伯乐却赞叹道:“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啊!洞察实质而忘却外表,盯住马的内在而不为其外表所左右,九方皋相马的造诣远远胜过了我!” 马送到了,果然是一匹绝世罕有的骏马。(《列子》) …… P8-1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