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丛书系北京市第二批“园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丛书”,真实记录了北京市关于园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现阶段进展。每本书稿都凝结了各园所多年来付出的劳动和心血,是长期研究、探索、实践的生动展现和经验总结。
本书为该系列教程的《活教育做出活智慧》。
第一章 解读“活教育”
第一节 “活教育”与《纲要》精神的比对
一、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学做人
二、教育的內容要促进幼儿快乐、和谐地发展
三、教育的组织和实施均要以“做”获得感性经验为原則
第二节 以“活教育”价值观解读“活智慧”
一、科学界定“活教育”概念
二、全面构建“活智慧”目标体系
三、准确把握“活教育”做出“活智慧”的原则
第二章 做一做,做出幼儿的“活智慧”
第一节 健康人格教育——培养做人的“活智慧”,做健全的人
一、儿童互动,做会分享的人
案例1 这是我们做的,你不能吃
案例2 我想说
案例3 我的玩具
案例4 我是志愿者
案例5 女孩也爱搭积木
案例6 我是姐姐,你是弟弟
案例7 关于“青蛙卖不卖泥塘”的争论
二、感知体验,做懂尊重的人
案例1 “比比”死了
案例2 越来越大的肚子
案例3 生命需要顽强
案例4 超市中的安全
案例5 我们的新伙伴——乌龟之死
案例6 生日里的祝福
案例7 妈妈的节日
案例8 想站着上课的壮壮
案例9 让他自己说,好吗
案例10 秋子的眼睛
案例11 给你一双隐形的翅膀
案例12 我不想画
案例13 会唱歌的窗帘钩
案例14 走近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地铁
三、生活体验,做负责任的人
案例1 你需要我怎样做
案例2 喂小鱼
案例3 老师,我也想扫
案例4 这是我的责任区
第二节 习惯养成教育——培养生活的“活智慧”,做自立的人
一、真实的活动区“我喜欢做”,做出独立生活的意识
二、开放的一日生活“我能做”,做出自主管理生活的能力
三、生活化主题活动“我们一起做”,养成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案例1 甜甜的面包圈
案例2 缝沙包
案例3 包饺子
案例4 应该怎样挤沙拉酱
案例5 孩子会剪指甲了
案例6 娃娃家里的时装表演
案例7 我想跟他们玩儿
案例8 塑料袋的故事
案例9 我们身边的卡
第三节 创新教育——培养做事的“活智慧”,做自主的人
一、关注差异,促进幼儿多元能力发展
二、关注主体,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
三、关注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案例1 我们一起赏花去
案例2 我们去玩雨吧
案例3 “这个东西没用”
案例4 曦曦的故事。
案例5 分月饼中的数学
案例6 毛毛不再毛毛了
案例7 我们应该怎样看书
案例8 让春天住进我们班
案例9 有关主题教具和学具的案例
第三章 做一做,做出教师的“活智慧”
第一节 在观察中做解读幼儿的支持者
一、观察——透过现象看到幼儿内在的需求
二、观察——学会尊重和等待
三、观察——了解、分析幼儿发展的内因
第二节 在反思中做主动思考的引导者
一、“自我反思”对教育行为做出分析与诊断
二、“共同反思”对教育观念进行提升和整理
第三节 在研究中做共同发展的研究者
一、创造“研前研”的环境,形成教师的研究意识
二、促成“研中研”的氛围,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三、深化“研后研”的活动,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
案例1 给你一双隐形的翅膀——让教研干部自主成长
案例2 让教研现场和教学现场有效互动
案例3 参加教研,你准备好了吗
案例4 做教研活动的“反刍者”
案例5 在“为什么”和“还可以”中成长
案例6 孩子终于说话了
案例7 重视“研前观”与“研后思”,发挥兼职教研组长优势
第四章 做一做,做出家长的“活智慧”
第一节 “互动式对话”做出研究的智慧
一、由单一向多元转化
二、由封闭向开放转化
第二节 “亲历体验”做出创新的智慧
一、“走入家庭”的教育探索——在探究中发展
二、“走进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在创造中共同提高
三、步入自然、社会——在思考中进步
案例1 小幼衔接中的故事
案例2 保育员的沙龙
案例3 植物园中的亲子活动
案例4 告状之后
案例5 爸爸当老师
案例6 我的孩子怎么了
案例7 一次家访之后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