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验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7个章节,主要对列宁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作了选读,具体内容包括捍卫和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反对马赫主义的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对唯物辩证法体系的构建、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研究的科学方法论、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第一章 捍卫和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入?》
1.教学目的和要求
2.历史背景
3.篇章结构
4.文本节选与观点解读
文本节选Ⅰ
观点解读Ⅰ:唯物史观科学性的基础及其证明
文本节选Ⅱ
观点解读Ⅱ:两个"归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现象的客观基础
文本节选Ⅲ
观点解读Ⅲ:批判英雄史观,阐发个人和群众的关系
文本节选Ⅳ
观点解读Ⅳ:马克思主义既不是"经济唯物主义",也不是虚幻的信仰
文本节选V
观点解读V:唯物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三段式"的区别
5.阅读与思考
进一步阅读书目
思考题
……
第二章 在反对马赫主义的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第三章 歹鼍宁对唯物辩证法体系的构建——《哲学笔记》
第四章 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研究的科学方法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第五章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与中国实际的最初结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第七章 毛泽东哲学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反对本本主义》
第八章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阐发
第九章 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说明与发挥
第十章 新民主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唯物辩证法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系统阐发
第十三章 加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学习和教育
第十四章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第十五章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深层思考
第十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唯物史是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第十七章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