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学体制的建构
分类
作者 斯炎伟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近年来对于当代文学先天不足、后继无人的颓势有诸多的争议和讨论,但很少有人真正追根溯源,去寻找现象背后的成因。学界无法回避政治意识形态在其中起到的主导和推动作用。面对这一复杂的研究对象,研究者要寻找怎样的切入点,采取何种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书鲜明表示了作者的切入点。

作者将全书分为四个章节:首先阐述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学体制建构的背景,其次由大会的各项具体实践出发,演绎出作家的组织化建构、作家体制心理建构、文学调控机制的实践建构这三个大的角度,再分别从不同的小角度具体分析文代会是怎样作用于文学体制的建构,最后以典型个案佐证。全书脉络清晰,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序二:回到历史原点的深入探究

绪论 行进中的新中国文学体制研究

 一、新中国文学体制化的基本表征

 二、新中国文学体制研究的现状和本研究的意义及视角

第一章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与新中国文学体制建构的背景

 第一节 文学论战:作为建构新中国文学体制规范的一种斗争

一、“中国文艺往哪里走”:对自由主义文学观念的批判

二、胡风的“历史性错误”:左翼文学界内部的话语清理

三、“在种种不利条件下,我们打了胜仗”:对国民党文艺政策及运动的反击

 第二节 团结与争取作家:作为建构新中国文学体制的一种人才储备

一、形势的需要与政策的推进:建国前夕团结与争取作家的历史必然性

二、大作家的“革命化”加工与“我们化”效应:团结与争取作家的实施策略

三、“在毛主席新文艺方向之下”:团结与争取作家的底线设置

 第三节 苏联文学模式:作为建构新中国文学体制的一种资源借鉴

一、延安文学体制中的苏联因素及其传播

二、第一次文代会前夕茅盾对苏联文学模式的学习与推广

三、第一次文代会后文坛弥散开来的苏联文学因素

第二章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作家的组织化建构

 第一节 作为实现政治领导的有力保障:文学组织建构的意义本源

一、“组织起来”的历史经验与意识形态化

二、第一次文代会关于“组织作家”的思想表述与实际功能

 第二节 第一次文代会关于文学组织建构的设想及实施

一、文代会筹备期间关于组建新文协的几次讨论

二、从“想像”到“现实”:新文协建构过程中解放区文学经验的渗透

三、从“同业工会”到“文艺运动的指挥部”:新老文艺协会的历史性过渡

 第三节 作为“单位”的文学组织与作家身份的嬗变

一、作家作为“国家资源”与其身份的非主体化

二、“包下来”的单位体制与作家身份的非个体化

三、单位的科层建制与作家身份的等级化

 第四节 “单位”中的作家创作方式的组织化

一、第一次文代会关于“创作组织化”思想的倡导

二、“建设一支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文艺大军”:倡导组织化创作的文化战略意义

三、剧本《春华秋实》的生产方式:建国初期文学组织化创作的一个典型

第三章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作家体制心理的建构

 第一节 延安文人心态:作为第一次文代会建构作家体制心理的资源

一、规训者的“以身示范”:延安文人心态转换的“榜样化”

二、不规训者的“反面鞭策”:王实味与萧军的警示效应

 第二节 第一次文代会对作家体制心理的营造与强化

一、大会代表的产生办法:对“革命”与“不革命”的两种姿态

二、大会的阵容:“权力”的莅临与震慑

三、大会的基调:“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

四、主导大会的“我们”体话语方式:既是“召唤”也是“警示”

 第三节 新中国作家体制心理的内涵及其复杂显现

一、规训心理的表达:自我否定的意识

二、“从头学起”与“赶任务”:紧跟形势的焦虑

三、“望而却步”与“捉襟见肘”:对文学规范的审慎与敬畏

 第四节 巴金的心灵炼狱:新中国作家体制心理建构的个案考察

第四章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学调控机制的实践建构

 第一节 文学调控实体的权力配置及其协调运作

一、第一次文代会在文艺组织、机构内部预设的权力结构

二、权力实体机构在文学调控实践中的协作与呼应

三、权威人物调控与权力实体机构调控间的缝隙与对接

 第二节 文学批评:新中国文学调控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一、第一次文代会对解放区文学批评性质与功能的传承

二、“浇花”与“锄草”:文学批评在文学调控实践中的运作方式

三、文学批评的“非科学化”: 新中国文学的不当调控与过度调控

 第三节 新中国文学调控的个案考察

一、组稿:“文学计划”的具体操作与有力保障

二、“编者按”(“编者的话”):问题的提出与方向的引导

三、读者来信:权威的隐性登场与文学意志的潜在传达

结语

附录一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事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