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每天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癌症的医生,自己突然得了癌症……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讲述了一位治癌医生与自身癌症抗争的故事。有感受和体验,也有他寻求治疗的经历。
阅读本书,对癌症患者及其关注者有不少裨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绝症求生--我与癌的故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应才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位每天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癌症的医生,自己突然得了癌症……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讲述了一位治癌医生与自身癌症抗争的故事。有感受和体验,也有他寻求治疗的经历。 阅读本书,对癌症患者及其关注者有不少裨益。 内容推荐 一位每天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癌症的医生,自己突然得了癌症。本书以纪实的形式,记录下他的感受和体验,以及他寻求治疗的经过。这些记叙,对于得了癌的人、怕得癌的人和关心癌症的人,都会有些益处。 目录 一、晴天霹雳 二、难眠之夜 三、防不胜防 四、不容失误 五、审慎抉择 六、浴火求生 七、隐忧阵阵 八、寻师问药 九、战友路明 十、层层设防 十一、重新上班 十二、决不放弃 十三、海哥远行 十四、年复一年 十五、痛定思痛 后记 试读章节 晨练是一种自由活动,不要有约束,不能带勉强,要身心放松,自由自在,随意而动。我不参加任何群体运动,不愿受别人牵制,也不想影响别人。见到广场上、公园里,人们成群结队,一起练拳舞剑,便远远走开。身心锻炼,还是独善其身好,自行其是,随心所欲。 我的晨练安排是:中速步行三十分钟,自编体操二十分钟。有一本讨论步行的书,读过以后,只记得一句话:步行可以健身。关于步行的理论和技巧,一句也不记得,实践起来,还是照自己的想法做。所谓中速,并非限定一分钟走多少米,中速的意思,就是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不要像救火似的,急吼吼往前冲,也不要像京戏里的老生,迈着方步,一步一步往前挪。步行的姿势,要求两眼直视,视线微微上抬;昂首挺胸,躯干笔直;两肩稳定,双手前后摆动,摆幅二三十度;脚尖向前,跨距为脚掌长度的一至一倍半。手的摆幅与脚的跨度不能过大,否则,像是正步走,成了军事操练,太庄重,累人。当然,也不要走八字步,更不能走成猫步,像一条水蛇那样,扭来扭去,不成样子。 我有一条固定的步行路线,正好包绕首义广场。这条环形广场步行圈分为三段,第一段是街道,第二段是广场,第三段是黄鹤楼与蛇山。走出我居住的小区,便是街道。这条街东西走向,长不过四百米,以辛亥革命三位烈士的姓氏命名,叫作彭刘杨路。街对面,三栋十层上下的白色大楼,品字形排列,拥挤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这便是我工作的同仁医院。这里原是一所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医院,只有一栋三层的病房大楼,刚刚容得下一百来张病床,大楼后面散落着几栋别墅式的小楼,作为医生、护士和洋人们的住所。这些房屋,一律土红色,呈西洋建筑风格。后来,这些楼房一栋一栋被拆除,白色大楼一栋一栋竖起来。现在,我从医院门前走过,眼里心里,不再留有一星一点土红色的印记,好像同仁医院从来就是眼前这副模样。 从医院向东,步行约两百米,走过三烈士塑像,便跨进首义广场。这个广场,不是空旷的场地,而是大片园林。这园林,又不是传统的中国式园林,没有小桥流水,不是曲径通幽,而是大片的草坪,开阔清新。草坪四周是纵横的小径,相互串通;每条小径笔笔直直,用水泥地砖铺得平平整整。小径两侧,是密密的柏树,四季常青。广场周围的旧式民房,清朝留下的小街小巷,什么东厂口、西厂口、罗祖殿、辎重营等等,都已拆除干净,剩下的老建筑,只有广场东北角那栋红楼,那是武昌首义成功后,诞生第一个民国政府的地方,将会永久保存。在树丛中,沿小径北行,走出广场,便是蛇山南麓。 由南坡攀爬蛇山,花不了多少力气,便登上山顶,来到黄鹤楼前,长江汉水,武汉三镇,尽收眼底。 黄鹤楼四周,老人们正在运动。这些人,我不认识,也不知道姓名,但面孔都很熟悉。他们无人领导,没有规定,不要预约,也没有人指挥,每天清晨,都会准时准点来到这里,无论冷热四季,刮风下雪,可以说从不间断。他们并不是仰慕名山名楼,来这里探古寻幽;也不是追求财富,来这里探寻什么宝藏。老人们追求的是健康与长寿,他们需要的,是这里宁静的氛围,清新的空气,凉爽的晨风和浓郁的树荫。每天,我来这里享受这份大餐,心境平和而敞亮。 从黄鹤楼向东,在蛇山背脊上步行,两旁的草草木木,都无比熟悉,四季变幻,也习以为常。红花开了,白花谢了,紫花来了,黄花去了;树枝发芽了,叶片长大了,叶儿绿了、红了、黄了、枯了、落了。一切都平平常常,日子像一条平和的小溪,无声无息向前流淌。 步行到“蛇”的腰部,在树木花丛之间,找一个无人的处所,进行二十分钟体操运动。我打过太极拳,那摸摸划划的动作,节奏太慢,打了几个月,实在受不了,不打了。后来练八段锦,要用力从鼻孔往外喷气,这个动作不符合生理要求,也不练了。再后来还练鹤翔桩、瑜伽功,觉得都不适合自己,索性什么功都不练,自己编一套操法,自行其是,感觉舒服就行。有些动作是不舒服的,比如倒立、拳击树干;有的动作很舒服,比如搓热掌心按摩眼球,久坐后伸伸懒腰。把一些令人舒适的动作编成一套操法,让身体所有能动的部位,包括眼球、面颊、肢体、内脏,都活动活动,浑身会轻松畅快许多。做完体操,我已微微出汗,沿着山脊东行,到威武高大的岳飞雕像旁,顺着台阶下到山脚,便见红楼。从红楼旁,回到首义广场,向西步行,回到家里,围着我的步行圈,又走了一回,完成了我每天生活的第一项功课。晨练让我整天精力充沛。 P2-5 后记 本书写完以后,觉得还有些话插不进去。下面,再作几点说明。 一、文章中,除了吴熙瑞、刘子江和林贵之外,所有癌症患者,全部用的化名。道理很简单,因为很多患者和他们的家属,不愿意戴上“癌症”这顶帽子,必须尊重他们的意愿。吴、刘、林三位的病情,早已见于报刊,都用的真实姓名,本文也照用了。 二、为了行文不过于杂乱,周石和文老师这两个人,都是用两个病人的事情,集中合并而成。其他人物,都是按照事情的原样,如实记录。 三、我这次生病、治疗过程中,得到医院陈杰院长、乔子虹书记的多方关照,也得到许多同事和朋友的关心和照顾,无法一一致意,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四、这不是一篇学术论文,对某些问题的表述,可能不很精确。有些数字,可能前后有点差别。比如癌症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不同的文章,统计数字略有差异,本书尽量做到统一。类似之处,还有不少,如有不妥,欢迎指教。 王应才 2010年8月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