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散文创作。此期他主要写家庭生活。尤其是儿童生活。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天真的童趣。此本《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第一本散文集。1931年由开明书店初版。其所收文章不多,但篇篇精到,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文风率真朴素,意境平和幽远,内容富有诗趣,亦不乏理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缘缘堂随笔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丰子恺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丰子恺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散文创作。此期他主要写家庭生活。尤其是儿童生活。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天真的童趣。此本《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第一本散文集。1931年由开明书店初版。其所收文章不多,但篇篇精到,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文风率真朴素,意境平和幽远,内容富有诗趣,亦不乏理趣。 内容推荐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富有诗意;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书为其主要散文选。书中富有浓郁乡土风情的漫画,隽永疏明语淡意深的散文,再辅以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风貌、民俗乡情的图片,让酷爱水乡文学的朋友读之心弦拨动,倍感亲切。 目录 忆儿时/1 私塾生活/8 寄宿舍生活的回忆/12 我的母亲/23 学画回忆/28 怀李叔同先生/35 我与弘一法师/43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49 华瞻的日记/52 给我的孩子们/58 儿戏/63 送阿宝出黄金时代/66 渐/73 春/78 云霓/83 秋/87 初冬浴日漫感/92 生机/95 随感十五则/99 穷小孩的跷跷板/108 肉腿/112 车厢社会/116 佛无灵/123 告缘缘堂在天之灵/127 辞缘缘堂/136 艺术的逃难/159 沙坪的美酒/166 胜利还乡记/171 钱江看潮记/176 扬州梦/180 上天都/187 庐山游记之一/192 庐山游记之二/196 庐山游记之三/199 陋巷/205 晨梦/210 闲居/214 湖畔夜饮/218 阿咪/223 白鹅/228 读书/233 吃瓜子/236 试读章节 我的母亲 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并寄我母亲的照片一张。照片我有一张四寸的肖像,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已有放大的挂在堂上,这一张小的不妨送人。但是《我的母亲》一文从何处说起呢?看看母亲的肖像,想起了母亲的坐姿。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人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 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一间是我家。但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有柔软的厚壁,凌空原无妨碍。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退堂里就是灶间。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翻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要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 我四岁对,父亲中了举人,同年祖母逝世,父亲丁艰在家,郁郁不乐,以诗酒自娱,不管家事,丁艰终而科举废,父亲就从此隐遁。这期间家事店事,内外都归母亲一人兼理。我从书堂出来,照例走向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的母亲的身边,向她讨点东西吃吃。母亲口角上表出亲爱的笑容,伸手摘下挂在椅子头顶的“饿杀猫篮”,拿起饼饵给我吃;同时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给我几句勉励。 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部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里的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了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看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成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诫告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假归来的时候,我一进店门,就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她欢迎我归家,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探问我的学业,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 我廿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不克依居母亲膝下,唯假期归省。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现出慈爱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 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然而我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像——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我从呱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在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惧。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 一九三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P23-27 序言 众家评说丰子恺 朱自清 你的文和画就像一首首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滋味儿。 林清玄 从丰子恺先生那里,我学到了朴素。 郁达夫 对于小孩子的爱,是他散文里的特色。 朱光潜 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巴金 我的脑子里有一个“丰先生”的形象:一个与人无争、无所不爱、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 王西彦 读子恺先生的作品时,使你感到自己面对一位心地异常善良而坦率的长者,听他既无保留、也无顾忌地倾吐肺腑。 谷崎润一郎 他取材的题材,原并不是什么有实用或深奥的东西,任何琐屑轻微的事物,一到他的笔端,就有一种风韵,殊不可思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