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许晖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许晖的《被误读的中国历史》是重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典故的通俗类读物。通过本书,你将会有以下新的认识:一代名将吴起靠杀妻起的家、老了的程咬金是个糊涂虫、著名诗人宋之问是个杀人犯、岳飞必须死,因为他不断越位、海瑞不近人情、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是吃人魔王、禅让没有那么好……

内容推荐

岳飞真有那么好,秦侩真有那么坏吗?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汉武帝为什么要废掉自己亲手立的太子?司马相如是怎样勾引卓文君的?昭君出塞真是被人陷害的吗?赵飞燕姐妹真是杀害皇子的凶手吗?开国皇帝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暴死的?……阅读《被误读的中国历史》,解开诸多历史谜团。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由许晖编著。

目录

壹 误读人物

 神射害了后羿的命

 奸臣易牙却是厨师之祖

 殷纣王和妲已真是一对罪大恶极的坏蛋吗

 西施:雾非雾,花非花

 一代名将吴起竟是靠钉妻发的家

 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

 丧尽天良的吕太后

 独孤信:为大唐盛世输血的一代名将

 老了的程咬金是个糊涂虫

 著名诗人宋之问是个杀人犯

 意淫小说的开山鼻祖

 武则天时期最有名的酷吏竟是个老外

 《西厢记》的原型原来是元稹

 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是吃人魔王

 岳飞:不断越位的一生

 南宋轰动朝野的真假公主之谜

 李清照金石良缘的背后

 元朝末代皇后竟是高丽女奴

 不近人情的海瑞

 魏忠贤没有他的姘头坏

 柳如是:中国的羊脂球

贰 误读的事件

 禅让没有那么好

 汉朝的很多皇帝是私生子

 汉武帝为什么要废掉自己亲手立的太子

 司马相如是怎样勾引卓文君的

 昭君出塞真是被人陷害的吗

 赵飞燕姐妹真是杀害皇子的凶手吗

 唐太宗时期一场事先张防的谋反事件

 一个枕头引发的血案

 唐玄宗以政变始,以政变终

 郭子仪的儿子儿媳吵架竟然惊动了皇帝

 一对男同性恋造了唐敬宗的反

 三寸金莲是谁发明的

 唐代一桩杀人案的前因后果

 开国皇帝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暴死的

叁 误读的典故

 文不加点的“点”不是标点符号

 五福临门是哪五福

 徐娘半老为何姓徐

 呆若木鸡是吓傻了吗

 倾国为何能比喻女子美貌

 信口雌黄的“雌黄”是什么东西

 始作俑者本是贬义词

 东道主为何代指主人

 沧海桑田的“沧海”不是东海

 得过且过竟然是鸟的叫声

 树倒猢狲散跟秦桧有关系

 梁上君子为何指代小偷

 临时抱佛脚本是指罪人自救

 挂羊头卖狗肉最早卖的是马肉

 当头棒喝是禅宗用语

 女大十八变是什么“十八变”

 七情六欲哪七情哪六欲

 醍醐灌顶的“醍醐”很珍贵

 钟鸣鼎食是一种等级制

 食言而肥怎么就发胖了

 雕虫小技的“雕虫”不是虫子

 到底有没有大雅之堂

 飞黄腾达的“飞黄”竟然是神马

 司空见惯的“司空”是官职

 阳春白雪分别指两首歌

 子虚乌有原来是两位先生

 “魂”为何飞,“魄”为何散

 为何喜欢戴高帽

 敲门砖是用来作弊的

 露马脚为何偏偏跟马有关

 飞毛腿的“毛”是什么“毛”

 敲竹杠为何形容敲诈

 红杏出墙早就有偷情的意思了

 大驾光临是皇帝出行的专用礼仪

 一失足成千古恨为何是“失足”

 飞扬跋扈的“跋扈”本来是褒义

 十八般武艺是哪十八般

 卿卿我我为阿形容亲密

 三令五申是具体的军令

 纨绔子弟的“纨绔”是什么东西

 如丧考妣为何形容极度悲伤

 固若金汤的“金汤”不是金水

试读章节

一代名将吴起竟是靠杀妻发的家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是卫国人,从小就胸怀大志,要做国家的栋梁——至于要做哪个国家的栋梁,吴起没有一定的意见。因为那时大大小小的国家林立,人才流动十分频繁,既不需要付转会费,也不需要办暂住证,只要你是个人才,总会有国家向你伸出橄榄枝。

吴起的父母都属于中产阶级,家产富饶,足够吴起云游四海,去寻找机遇。不过海外留学的费用毕竟昂贵,年轻的吴起大手大脚惯了,运气又不太好,几年下来,不仅没有找到供他一展身手的合适工作,竟然连累得父母倾家荡产。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吗:“有谁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出世人的真面目。”吴起的不幸就在这里,乡亲们纷纷嘲笑这个生不逢时的年轻人是个败家子。吴起看出世人的真面目之后,没有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苟且偷生,而是一怒之下暴起杀人,一口气杀了三十多个嘲笑自己的人,星夜逃亡到鲁国。临行前,吴起向母亲告别,吭哧一口从胳膊上咬下一块肉,神色悲壮地对母亲说:“我吴起不做卿相,誓不归家!”然后看都不看母亲一眼,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到了鲁国,吴起投到著名思想家、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子门下念书。过了一段时间,母亲去世了,吴起牢记自己的誓言,坚决不回家奔丧。曾子是个大孝子,觉得吴起如此不孝,简直连禽兽都不如,立马就把吴起赶走了。

吴起在外面转悠了几年,学到了兵法,就去侍奉鲁国国君。刚好齐国进攻鲁国,鲁君想拜吴起为将,抵御齐国的强大攻势。可是吴起的妻子恰恰是齐国人,鲁君迟疑不决。吴起这个着急啊,眼看做卿相的第一步即将迈出去,怎么也不能让家庭拖了后腿。于是吴起果断地杀了妻子,表示自己一清二白,和齐国再也没有任何瓜葛了。鲁君遂拜吴起为将。果然,吴起小试牛刀,大破齐军。这是吴起生平第一次领兵作战,第一次充分发挥军事指挥的天才,美好的前途在向他招手。

不料知道底细的人把吴起母死不奔丧的行径捅给了鲁君。鲁君一听,原来你吴起不光杀妻,连母亲的葬礼都不参加,对功名利禄这么热衷,保不定哪天因为更大的荣华富贵也会背叛我啊。鲁君不敢再用吴起,罢了他的将军官衔。

吴起只好去投奔魏国的国君魏文侯。魏文侯是个很谨慎的人,向大臣李克打听吴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克回答说:“吴起虽然贪名好色,不过打仗可是一把好手,我看齐国以前的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也不如他。”魏文侯一听大喜,遂拜吴起为将军,攻打秦国,连下五城。

《史记》评价吴起是“猜忍人也”,就是猜忌残忍的人。这一特点从他对待母亲和妻子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不过吴起对待亲人残忍,对待士卒却是另一番样子。他总是向最底层的士兵看齐,和他们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席子,行军不骑马不坐车,亲自背着口粮。真可谓身先士卒,同甘共苦。有个士卒生了恶疮,吴起亲自为他吮脓。士卒的母亲听说这件事后痛哭流涕,有人问她:“你的儿子不过是一员小小的卒子,将军却亲自替他吮脓,多看得起他啊,你还哭什么?是不是流的感动的泪水?”这位母亲说:“哪儿跟哪儿呀,我感动什么呀,想当年孩子他爹也生了恶疮,也是吴起将军替他吮脓,结果他爹为报恩,在战场上勇敢杀敌,英勇捐躯。如今吴起将军故伎重施,又给我儿子吮脓,我是哭我儿子命不长久了!”

这位母亲透过现象看本质,可谓一针见血。吴起爱兵如子,不过是为了让士卒心甘情愿地为他卖命,为他出将人相的终极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已。一将功成万骨枯,对待即将成为炮灰的士卒,别说替他吮脓了,估计让吴起喊他亲爹都愿意。

因为吴起善用兵,又深得人心,魏文侯派他守卫西河前线,防御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其子魏武侯继位,有一次视察西河前线,吴起陪同。泛舟黄河之上,到了中流,魏武侯踌躇满志地感叹道:“美哉乎山河之险!壮哉乎山河之固!这是我们魏国的瑰宝啊!”吴起给魏武侯泼冷水道:“在德不在险。昔日三苗氏地理位置何等险要,左拥洞庭湖,右抱彭蠡泽,因为不修德义,不还是被禹给灭了吗?夏桀的国都更险要,左有黄河、济水环绕:右有泰山、华山拱卫,南有伊阙天险,北有羊肠坂雄关,因为不用仁义之道治国,不还是被成汤给流放了吗?殷纣王的国土同样如此,左有孟门山,右有太行山,北有常山,南有黄河,因为不施仁德,不还是被周武王给砍了头吗?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如果国君您也像他们一样不以德治国,这船里的人统统都会变成您的死对头!”

在滔滔的黄河流水之上讲这番话,颇有些危言耸听的意味。魏武侯瞿然心惊,连连点头:“说得好!说得好!”

吴起一生的终极理想是当上国相,可是魏国拜相的时候,却选了田文。吴起很不服气,组织了一次听证会,和田文论理。

吴起首先清清嗓子,慷慨激昂地问道:“率领三军,使士卒奋不顾死,敌国不敢轻举妄动,这方面你和我谁行?”

田文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如您。”

吴起又问:“治理百官,使百姓亲近归附,充实国库,这方面你和我谁行?”

田文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如您。”

吴起又问:“守卫西河前线,使秦国不敢东侵,韩国和赵国乖乖归顺,这方面你和我谁行?”

田文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如您。”

吴起一听急眼了:“这三方面你都不如我,我可是三项全能选手啊,怎么你反倒爬到我头上来了?”

田文回答道:“国君还年轻,国家还没有稳定下来,大臣还没有全心全意地亲附,百姓还没有全心全意地信任,在这种情势下,是把朝政大事托付给您呢,还是托付给我?”

吴起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详细梳理了一遍二人的优缺点,沉默良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你。”

田文回答道:“这就是我为什么爬到你头上的原因。”

吴起心服口服,只好屈居田文之下,心想,你年龄老迈,等你死了总该轮到我了吧?

没想到田文死后,公叔坐上了国相的位置,还是没有吴起的份儿。公叔是凭着魏国驸马的身份当上国相的,不是真本事,而且他也参加过吴起的听证会,知道吴起对国相一职觊觎良久,就想加害吴起。公叔的智囊出主意说:“吴起为人有骨气,但是好沽名钓誉。您可以先对武侯说:‘吴起是贤士,但咱们国家太小,又与强大的秦国接壤,恐怕庙小供不了菩萨,池浅养不了王八。请您把另一位公主下嫁给吴起将军,试探一下他的真实想法。如果吴起想留在我国,一定会欣然接受公主;如果不想留下,一定会找理由推辞。’然后您再找个借口请吴起到相府赴宴,席间假装让您的公主妻子发怒,骂您的娘,您别回嘴,恭恭敬敬地听着就行了。吴起那么有骨气,看到您在公主面前如此下贱,他还敢答应娶公主吗?”

公叔一听此计甚为恶毒,大喜,遂依计而行。果然,吴起乃心高气傲之辈,看到公主蔑视公叔,公叔却战战兢兢不敢还嘴的样子,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心说这公主可不敢娶,娶了又不能像杀前妻一样杀掉她,这辈子就算交待了。又怕魏武侯疑心自己,干脆逃吧。这一逃逃到了楚国。

楚悼王一见吴起来投,如获至宝,立马拜吴起为国相。吴起扬眉吐气,开始大刀阔斧地实行政治体制改革:严明法令,裁汰冗官,停止王室远亲的特权供应,把省下来的款项全部列为军费开支,一切目的在于增强军队的战斗性。吴起的改革果然大见成效,楚国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南平百越,北吞陈蔡二国,击退了韩、赵、魏三国的进攻,西伐强秦。至此,楚国开始武力崛起,成为纵横江淮的大国。

但是,吴起的改革却触犯了宗室、富豪等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楚悼王刚死,尸体还没有下葬,宗室大臣趁机作乱,围攻吴起。吴起自知无法幸免,于是像一面党旗一样伏在楚悼王的尸体上。作乱的大臣们万箭齐发,把吴起攒射成了一只刺猬,当然不可避免地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楚悼王下葬之后,太子继位,开始秋后算账。因为残害国君的尸体是死罪,那些射中楚悼王尸体的宗室大臣尽数被诛杀,总数达到70多家。吴起临死前还拉到了这么多垫背的。

吴起全部事业的基础都奠基于杀妻。杀妻使他获得了鲁国国君的信任,得以拜将征战,完成了自己作为天才军事家的处女作。在吴起眼中,不奔母丧、杀妻和与士卒同甘共苦、替士卒吮脓没有什么区别,种种不近人情的行为都统一于出将入相的终极目标。无情和有情,在他身上并非自相矛盾的两种情感,因为吴起根本就没有情感,一切都服务于这一终极目标。为了终极理想不择手段,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将吴起打造成了一位特殊材料制成的钢铁战士。

P21-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