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中,我们面对的诱惑太多,承受的压力太大,难免会心力憔悴、苦不堪言。更何况有人对名耿耿于怀,对利斤斤计较,不知不觉中早已沦为生活的奴隶。因此,如何在这红尘浊浪里,给自己找对方向,寻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如何守住本来的那颗真心?如何在尔虞我诈的现实下,重新拾回人性的尊严?如何在压力和各种竞争中找到片刻的闲适与安宁……
人生算起来不过是三万天左右的时间。倘若总是在人事的追逐中不得闲暇,不得安适和快乐,岂不是太痛苦了!放下执着的贪恋,让一切随缘、一切随性。让那些我们曾经拥有的远去;那些未来还无知的慢慢靠近;我们只需要抓住现在,感受真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受经历的痛苦和快乐。这就是禅告诉我们的简单生活的幸福。请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每天读一点幸福禅,让自己沐浴在清风中,携一抹微笑,带一份快乐,享一种宁静,得一世幸福。
禅是生活,佛家说搬柴运水是禅,扬眉瞬目是禅。澄心静虑是禅。禅是一种生命的艺术,它沃开了生命的花朵,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盛开欣慰的笑容。
从种种贪婪和执着中解脱出采,放下怀疑、嗔怒、愚痴和傲慢,净化自己、接纳自己,试亮自己的“法眼”认清真正的自己,享受恬淡、闭适、睿智的生活,你的生命里就洋溢着光明、活泼和喜悦。
4.心是快乐的根
禅悟幸福
面对生活,面对人生,重要的是对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乐观的心境成就快乐的人生,悲观的心境造成抑郁的人生。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幸福肯定会时时伴随着我们。
镜虚禅师带着弟子满空云游四方,满空出家不久,还不习惯这样辛苦地在外面行走。他一路上嘀嘀咕咕,嫌行囊太重,要求找个地方歇会儿。
镜虚禅师总是说:?再走一会儿吧,再走一会儿吧。”就是不歇,反而越走越快,满空在后面追赶得气喘吁吁。
有一天,师徒俩走了好长一段仙路后,经过一个村庄,满空说:“师傅!累死人了,现在可以休息一下了吧?”正在这时,一个妇女迎面走来,镜虚突然跑过去,抓住那个妇女的双手,那个妇女吓了一大跳,立即尖声大叫:“救命啊!非礼啊!老和尚非礼啊!”。
妇女的家人和邻居听到声音急忙赶出来,果然看到镜虚在拉扯妇女,都义愤填膺,齐声喊打。镜虚见势,赶紧松手,不顾一切地撒腿就跑。满空被这突然的变故惊呆了,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背起行囊飞似的跑起来!
师徒俩一路狂奔,一刻也不敢停,跑了几条山路,见后面没人追来,看来已经摆脱他们了,二人才在附近的一条山路边上停下来。满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愤愤不平地埋怨道:“师父!没想到您还这样,您安得什么心啊?这也算参禅悟道吗?我还是回家去吧。”
镜虚禅师既不生气,也不解释,他只是回过头来关切地问:“现在,你还觉得背上的行囊重吗?”
满空如实回答道:“奇怪,奔跑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重了。”
满空看着师傅殷切的眼神,突然间有所领悟。
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在奔跑过程中,由于惊慌,满空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背上的重量,所以就很轻松。生活也一样,只要我们不死抓烦恼不放,又怎会有那么多烦恼呢。
某个村落,有个快乐的老头,一年到头的口头禅就是“太好了,太好了”。有时候村子里一连几天下雨,村民们都为久雨不晴而大发牢骚,老人却说:“太好了,这些雨若是在一天内全部下出来,岂不泛滥成灾;神明特地把雨量分成几天下,这不是值得庆幸的事吗?”
有一次,老人的老伴患了重病,村民们心想:这次他不会再说“太好了”吧?于是,都特地去探望老太太。
哪知,一进门,老人还是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
村民们不禁大为光火,问他:“你未免也太过分了吧?老太太患重病,你还口口声声说太好了,到底存的什么心呀?”
老人说:“哎呀,你们有所不知。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始终是她照顾我;这次,她患了病,我就有机会照顾她了。”
从另一个角度把坏事看成是好事,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活在世上,那么,还有什么困难摆脱不了呢?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很小的小屋子里。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呢?”
苏格拉底回答:“朋友们住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了,先后全都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但是他每天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他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的环境是最差的,楼上老是往下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乱七八糟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费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的花,种一畦一畦的菜,这些乐趣,数之不尽啊!”苏格拉底情不自禁地说。
苏格拉底有位朋友,这位朋友家里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苏格拉底于是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这位朋友,他自己搬到了第七层,可是每天他仍是快快乐乐的。
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是不是也有许多好处呀!”
苏格拉底说:“是呦,好处可真不少呢!举几个例子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问道:“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比我好呀,为什么我却没有那么多的快乐?”
柏拉图回答说:“因为他有一颗快乐的心啊!”。
5.永远不要为明天担心
禅悟幸福
该来的自然来,该去的自己去。未来是无法预知的,不为明天的烦恼而忧愁,这样才能过上轻松快活的日子,才能心胸旷达地面对生活!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会随风飞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大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扫落叶了。”
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树。他想:这样,就可以把今天和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
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三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里的落叶如往日一样是满地都是。
一位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生活中的我们其实时常这样想,最好防患于未然,最好我们提前做得好一点,最好不要有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事情降临。其实,该来的还是会来,躲是躲不掉,回避也回避不了的。落叶就如同烦恼,它并不会因为你今天多经受了而明天就会少一些。所以,大可不必为明天的事忧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最频繁的一句话就是:噢,烦透了!我们就会在一定的时刻被焦虑所困扰,在我们不知不觉间,焦虑就像蛇一样慢慢地缠过来,我们被它包裹,无法动弹。无论你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你是位高权重的人,或是普通凡人,都无法摆脱焦虑的侵扰。
詹姆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他的妻子露丝不住地劝慰他。
詹姆斯忧心忡忡地对露丝说:“老婆,明天就到还钱的日子了,可是我们家哪有钱还债啊!”
露丝劝慰丈夫说:“亲爱的,睡吧,别胡思乱想了,无论你怎样想我们也是还不上债啊。”
詹姆斯担忧道:“那个债主凶得很,如果我们不还钱给他,他一定不会罢休。老婆,我该怎么办?”
露丝又说:“先睡吧,或许明天早晨一起来,我们就有办法了,说不定我们会弄到钱还债的。”
詹姆斯焦虑地说:“不行啊!要是还不上债,明天我就等着挨揍吧!”
露丝实在忍不住了,爬上房顶,对邻居家的债主大声吆喝:
“唉!告诉你,我丈夫明天就该还债。但是你听清楚,我丈夫没钱,明天仍然还不了你的债!”
说完妻子回到家里,对詹姆斯说:“快睡吧,这回睡不着觉的该是他了!”
生活每天都在继续,不论你过的好与坏;天气每时都在变化,不论你愿不愿意;故事每秒都在发生,不论你知不知道。既然有那么多的不定数在发生,那我们为何不从容面对身边发生的一切。
P27-30
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以佛家感悟人世的高超智慧为核心,是对所有事物的一种哲学思考。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来源于我们的本心。只要我们心中有禅,坐亦是禅,立亦是禅,行亦是禅,睡亦是禅,时时处处皆是禅。
禅是藏在我们心中的一把钥匙,它能够开启我们岁月长河中和生活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难题,让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充满幸福和快乐。禅是简单的生活,是一种既平常而又高明的生活艺术,是简明而深刻的智慧,它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内心,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
禅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它不但让我们性格开朗、视野开阔,同时也启发我们拥有豁达的胸襟、开通的思想。它可以打开人们的心灵,走到我们内心深处,挖掘我们内心的快乐。它还能教导我们排除外界的诱惑,让我们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恬静,回归生命的本真与自然。
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消除了本我与自我的区分,如明灯驱散我们内心的蒙昧;像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它平常、平淡,确又深刻、深邃;它只言片语却留芳百世。
红尘中,我们面对的诱惑太多,承受的压力太大,难免会心力憔悴、苦不堪言。更何况有人对名耿耿于怀,对利斤斤计较,不知不觉中早已沦为生活的奴隶。因此,如何在这红尘浊浪里,给自己找对方向,寻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如何守住本来的那颗真心?如何在尔虞我诈的现实下,重新拾回人性的尊严?如何在压力和各种竞争中找到片刻的闲适与安宁……
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提升对生活的认识,我们就会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在生活中,感悟人生得失,使自己努力保持乐观的心态,看开得失,淡然面对,人生就会变得更加豁达;生活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用包容和爱心去经营,即使处于生命的低谷,也要会察觉人生中的美好和幸福。生活无论是苦难与芬芳,不管是烦恼和快乐,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我们无法回避,无法挑选,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面对人生的态度,以豁达的胸怀去面对人生,感受生活,那么换回的也将是幸福和快乐。
我们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人生算起来不过是三万天左右的时间。倘若总是在人事的追逐中不得闲暇,不得安适和快乐,岂不是太痛苦了!放下执着的贪恋,让一切随缘、一切随性。让那些我们曾经拥有的远去;那些未来还无知的慢慢靠近;我们只需要抓住现在,感受真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受经历的痛苦和快乐。这就是禅告诉我们的简单生活的幸福。请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每天读一点幸福禅,让自己沐浴在清风中,携一抹微笑,带一份快乐,享一种宁静,得一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