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成天本事不大脾气不小,李四则隔三差五到领导那里给你上点眼药,王五更是公开场合争风吃醋不怀好意,赵六干脆在你面前拽得像二五八万……你不招谁不惹谁,却经常被各种莫名其妙和猝不及防的事情所“暗算”,搞得自己焦头烂额、疲惫不堪。
同事对你生活造成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你的亲朋好友!
张振刚所著的《好朋友不如好同事》通过对51个职场常见案例的深度剖析,准确地总结出处理好中国式同事关系的16条“潜规则”,直指职场关系的本质定律——
搞定同事,才能搞定生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好朋友不如好同事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
作者 | 张振刚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三成天本事不大脾气不小,李四则隔三差五到领导那里给你上点眼药,王五更是公开场合争风吃醋不怀好意,赵六干脆在你面前拽得像二五八万……你不招谁不惹谁,却经常被各种莫名其妙和猝不及防的事情所“暗算”,搞得自己焦头烂额、疲惫不堪。 同事对你生活造成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你的亲朋好友! 张振刚所著的《好朋友不如好同事》通过对51个职场常见案例的深度剖析,准确地总结出处理好中国式同事关系的16条“潜规则”,直指职场关系的本质定律—— 搞定同事,才能搞定生活! 内容推荐 你们朝夕相处,比陪伴家人的时间都要长;你们熟知对方的优缺点,比对自己另一半的了解还要全面和透彻;在外人面前,你们彼此捧场;在对手面前,你们同仇敌忾;共同面对领导时,你们相互帮衬;单独与领导相处时,你们可能又忍不住暗示对方的某些软肋…… 你们可能不是朋友,甚至还是相互竞争的对手,但和朋友相比,你们更加深刻地影响着彼此的生活。 如何把职场上的烦心事、闹心事、恶心事,转化为生活里的开心事、顺心事、贴心事? 答案只有一个:搞定同事! 《好朋友不如好同事》通过对51个职场常见案例的深度剖析,准确地总结出处理好中国式同事关系的16条“潜规则”,直指职场关系的本质定律:搞定同事才能搞定生活! 要么脱颖而出,要么一事无成! 《好朋友不如好同事》由张振刚所著。 目录 引言 同事:对手乎?朋友乎? 同事潜规则之一:谁都不欠你什么 同事传说01:明明是公事,对方怎么也会不配合呢? 同事传说02:横向沟通,是否比纵向沟通更难? 同事潜规则之二:真正的友情在办公室之外? 同事传说03:办公室里的好朋友为何多不长久? 同事传说04:程序化公司里的同事之道 同事传说05:不要以为谁的钱都可以借 同事传说06:职场不需要侠客 同事潜规则之三:帮人之前要三思 同事传说07:帮助同事要量力而行 同事传说08:如何扫好“门前雪”? 同事传说0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同事潜规则之四:你不找是非,是非也会来找你 同事传说10:别人的不满,难道都是冲我吗? 同事传说11:不要得罪平庸的同事 同事传说12:如何看待新职业的未来? 同事潜规则之五:不要被职场表象蒙蔽你的眼睛 同事传说13:酒品也是人品 同事传说14:“家庭化”公司中应有的清醒 同事传说15:完美跳槽,还需“贵人”相助 同事潜规则之六:忍让不是退缩或无为 同事传说16:学会赞美同事 同事传说17:在沟通中塑造自己 同事传说18:新官上任,要不要踢上头三脚? 同事传说19:取消不必要的竞争 同事潜规则之七:要会藏拙,更要会“藏巧” 同事传说20:“能而示之不能”,道理何在? 同事传说21:不要在短期内展示你过多的才能 同事传说22:应该为改进工作效率提出建议吗? 同事传说23:我居然成主管了,往下该怎么干? 同事潜规则之八:哪些话不能随便说? 同事传说24:不要在办公室里发牢骚 同事传说25:做人要厚道 同事传说26:不泄露私人秘密 同事潜规则之九:无事多修炼,有事少猜疑 同事传说27:不要轻易猜疑同事 同事传说28:有效地影响下属 同事传说29:我是不是不够狠? 同事潜规则之十: “大方”是一种职场哲学 同事传说30:多留点儿机会给别人 同事传说3 1:升职前后应注意的表现 同事传说32:多把功劳算到下属们身上 同事传说33:如何体现女上司特有的优势? 同事潜规则之十一:不做职场祥林嫂 同事传说34: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的理解 同事传说35:不要以客观理由解释自己的失败 同事传说36:无论顺境逆境,都要有好的心态 同事潜规则之十二:比老板更能毁掉你的是同事 同事传说37:所有评价都可以在好坏间转变 同事传说38:新主管如何快速融入身边的环境? 同事传说39:如何得到“元老”们的认同? 同事传说40:怎样消除下属们的敌意? 同事潜规则之十三:让“坏人”自动现身 同事传说41:下属撒谎,你该怎么办? 同事传说42:如何做一名“清闲”上司? 同事潜规则之十四:多“补台”少“拆台” 同事传说43:合作中需要最多的是妥协 同事传说44:怎样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同事传说45:如何把握好“多少”、“粗细”的分寸? 同事潜规则之十五:做事要量“利”而行 同事传说46:怎样早出佳绩? 同事传说47:把握好难得糊涂的分寸 同事传说48:跳槽,机遇与风险并存 同事传说49:有人来“猎”我了,何去何从? 同事潜规则之十六:对手是最好的老师 同事传说50: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 同事传说51:如何消除下属认为自己“对人严、对己宽”的印象? 试读章节 同事潜规则之一:谁都不欠你什么 在很多时候,你对别人的责怪往往是凭着“我都可以帮助他,他凭什么不帮我”这种逻辑换算出来的,那就太过于一相情愿了。 沟通中最常见的误区就是:你觉得很明显的事,别人却茫然不知;你认为很重要的事,别人却认为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你这点烦恼算得了什么?结果,你越是将协作需求说得理所当然,别人就越会觉得你是小题大做。 如果这样问你:“别人都该为你做些什么吗?” 你会本能地反应道:“当然不是。” 但如果换个说法:“同事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吗?” 你多半就会回答道:“没错啊,这不是完全应该的吗?难道对这种做人的基本操守,还会有什么疑义吗?” 那我们就从这一话题说起。 从团队文化的角度上来讲,“相互帮助”这种话到哪里都是没错的。但在现实的日常细节中,就有把握上的若干分寸问题。 至少,能当成口号喊的一些话,是不能在心里简单相信的。尤其不能只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去一相情愿地相信。 很常见的是这样一种人,把“相互帮助”理解成:当别人需要我时,我自会尽力去帮助他们;当我需要别人时,别人同样该给予我一些适当的帮助。 在上面的理解中,前半部分是一种理由——我本来也可以帮别人呀!后半部分才是观念的核心——所以别人也就应该来帮我。 看,在这种人的观念中,不自觉地就得出了“别人该为我做些什么”的结论,也就是让本章中的第一个问题变得成立了。 其实,你帮别人与别人帮你,完全是两回事。 首先,你帮不帮得了别人,别人需不需要你帮,乃至在被你帮过后,别人是否会领你这份人情,并是否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全力以赴来回报你……都是很不确定的事。 毕竟,帮别人这件事不是做生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只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谈不到什么在过去与未来可能的等价交换关系。 何况在很多时候,你对别人的责怪还是凭着“我都可以帮他,他凭什么不帮我”这种逻辑换算出来的,那就更是天真可笑了。 而别人究竟该不该帮你呢?应该说,一切也都要视具体情形而定,要看别人有没有余力和心情,跟你有没有利益上的冲突,会不会顾忌到其他相关因素,等等。 至少,别人帮你绝不是什么理所应当的事,无论你以前是否帮过对方——你怎么知道,对方从前不是以为,你帮他亦属理所当然,且无须回报?或他又因别的事对你有了成见,不肯再回报你了?或在他的观念中,早就回报过了你,而你却没有觉察? 总之,别人若帮了你,那不是人家的义务,而是你的福气,要有足够的感恩之心。 别人若帮不了你,那也很正常。毕竟你的事情就要靠你自己来解决。其他人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凭什么到你这儿就受不了?很多事做了,纯属情分,不做是应分,提要求则是过分。 面对身边各式各样的同事,先建立起一种正常的相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你帮别人,是塑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别人不帮你,也没什么好埋怨的。如果凡事都能这么想,就能减掉你心头的无数牢骚与怨气。 在有了这种理念的前提下,对待同事,就不要怕吃点儿小亏。虽然不见得总能有人投桃报李,但说不定哪天你跌倒时,有人会扶你一把。 要知道,人类最不喜欢的就是被迫去做一些应当做的事。我愿意做,这完全是我的事;你偏要我勉强去做,那我就不一定愿意配合。 许多职场新人常常还有另一种天真的愿望,认为老员工应该把所有事情都教会自己。这也实在过于单纯了。 不用问,这绝对是19幼从家门到校门,多年养成的毛病,总以为从家长到老师都是求着自己来学习的,一旦有个问题去问问他们,那简直都有点儿给他们面子的感觉。最起码,他们会知无不言,倾囊相授。 但在职场上,显然绝不会这样。尽管,从公司的立场上,自然会希望员工们以老带新,使整体效益最大化,然而哪个老员工会干这种傻事呢? 就算是公司给你指定的师傅,也没义务什么都教你。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为此,那些大公司便试图把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通通文档化,以防止某个人太厉害,把持的资源太多,将公司分割成一块块小型“独立王国”。你不信,就去那些大的外企看看,他们都绝不崇尚个性,而是希望每个人都成为机器运转中的螺丝钉,少了谁都能转,出门到市场上,轻易就能补充到新的备用品。 这显然也是管理科学发展到最后的大趋势。在这一点上,公司老板与好学上进的新员工想法是一致的,希望每个人都从说明书中轻易便学到足以用来工作的本领,最好有没有师傅都不再那么重要。 P19-2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