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品味传奇(名人与美食的前世今生修订版)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作者 周芬娜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品味传奇——名人与美食的前世今生(修订版)》,结合旅游自然是一大特色,其中包括“上海篇”、“浙江篇”、“江苏篇”、“广西篇”。

如果您是旅游业者,这本《品味传奇》会是您最重要的参考书——作者精彩深入的考据,娓娓道出旅游景点与知名人物、风味美食的历史掌故,让山水景物更显生动,美食盛宴的滋味分外富厚。倘若您是文字工作者,《品味传奇》会是您充实旅游风味餐的数据库。

对于读者而言,阅读《品味传奇》则是一次精神的美食飨宴,看见杜月笙和他酷爱的上海本帮菜、扬州盐商吃精吃巧的“三头宴”、巨富沈万三家的万三酥蹄、刘罗锅与荔浦芋的苦心用计,在作者周芬娜生花妙笔下,活灵活现地呈现眼前,让您在看尽天下美味、神游人间美景之余,犹能怀想惊才绝艳、千古风流人物的韵事轶闻,真是多重享受。

内容推荐

张爱玲、徐志摩、鲁迅、乾隆皇帝……都是家喻户晓的名字。可谁曾想过,在这些名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吃些什么呢?

《品味传奇——名人与美食的前世今生(修订版)》是一席穿越时空的盛宴,妙趣横生的饮食掌故、传说中的美馔名点、鲜为人知的名人“食录”、赏心悦目的神州风光。作者周芬娜实地探访名人故乡,品尝当地特产与名菜,加上她自身对于历史与文学热爱,终于完成了这本结合名人、历史、文学、名胜与美食的作品——《品味传奇——名人与美食的前世今生(修订版)》。

透过餐桌上一道道得气四溢的美味佳肴,提供读者一个了解这些古今风流流人物的有趣角度,比起单纯的名人传记或美食评论,更加引人入胜。

目录

【推荐序】山水、饮食、文化

【推荐序】穿针引线的文字巧手

【推荐序】独树一帜的饮食文学

【推荐序】感性的美食

【作者序】人如其食

上海篇

 杜月笙与上海本帮菜

 胡兰成与绍兴鸡

 张爱玲与海派西菜

 阮玲玉与海派粤菜

 徐志摩与上海素斋

 宋美龄与上海点心

浙江篇

 郁达夫与杭帮菜

 鲁迅与绍兴菜

 梁实秋与宁波海鲜

 蒋介石与奉化菜

江苏篇

 汪精卫与南京菜

 吴敬梓与秦淮小吃

 陆文夫与苏州菜

 西施与“西施宴”

 乾隆与“乾隆宴”

 曹雪芹与“红楼宴”

 扬州盐商与“三头宴”

 朱自清与扬州小吃

 沈万三与周庄美食

广西篇

 白先勇与桂林米粉

 刘罗锅与荔浦芋

 袁子才与桂林腐乳

 章亚若与桂花

试读章节

宋美龄与上海点心

近年来台湾曾举行过“宋美龄研究会”,会后学者们所公布的研究成果说:秀雅端丽的蒋夫人最爱吃蟹黄汤包、萝卜丝饼、蟹壳黄、枣泥年糕等上海点心,可见人如其食,原籍广东的她在口味上已相当上海化了!但令我跌破眼镜的是:她不但不嗜鱼虾,连“开阳”(干海米)都厌恶,所以从不吃开阳白菜,我觉得这就不像上海人而像美国人了!而这是其来有自的:她少年时期就到美国留学,并住了好几年,在口味上不免受到畏惧鱼腥的老美的影响。

宋氏三姐妹由于是名门淑女,当年位于陕西北路的宋家豪宅内,平时就有开不完的流水席和狂欢舞会,在外面用餐的机会不多。而宋霭龄和宋庆龄都是在日本结婚的,上海的酒店都无福承办她们的婚宴。只有小妹宋美龄是在上海出阁,据说1927年12月1日,当她和蒋介石缔结连理时,席设戈登路(江宁路)的“大华饭店”,婚宴中冠盖云集,轰动一时,杜月笙当然也参加了。而这家餐馆供应的却是法国菜和意大利菜,大概是因为她喜欢西餐馆的幽雅情调吧!遗憾的是这家饭店开张不久就停业了,现也已无迹可循。城隍庙与“绿波廊”

如今品尝上海点心最好的去处,公推为“绿波廊”,所以我特地到城隍庙跑了一趟,专为瞻仰它的风采。上海城隍庙历史悠久,一向是上海小吃的中心。小吃摊贩多如天上繁星,有一度从庙门外扩张进大门、二门,而延伸到正殿之前,而殿后的花园中还挤满了茶馆和面馆。你只要回想一下台湾新竹城隍庙的盛况,庶乎近之,只是上海城隍庙的规模更大,所卖的吃食也更丰富。所以上海有句俗话说:“未见城隍先吃鱼”,显然这位城隍爷已被喧宾夺主,引不起任何注意了!

但近年来城隍庙经过大幅整修之后,风貌已完全两样。它现以古色古香的明代园林“豫园”为中心,园口是雪白的九曲桥和荷花池,桥上天天都挤满了游客。城隍庙宇本身的建筑几乎已消失而真正地“走进历史”,只剩下几个抬神轿的轿夫在九曲桥前招揽游客乘坐。不过,反正也没人关心这座庙到底长什么样子,因为所有的游客几乎都是为了美食而来的。

“绿波廊”正位于老城隍庙的荷花池畔,是一栋江南园林式的建筑,粉墙黛瓦,和紧邻的“豫园”相映成趣。我坐在酒楼内临窗俯瞰,但见绿波荡漾,风荷摇曳生姿,顿觉心旷神怡。据说它曾接待过访华的英国女王,前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等。我在那里吃饭,算是沾光了!市井点心进入贵族殿堂

“绿波廊”最脍炙人口的上海点心,首推枣泥酥、三丝眉毛酥、蟹黄汤包、香菇素菜包和桂花糯米年糕,制作精巧。这些早年不登大雅之堂的市井点心,经过“绿波廊”的改良和品题后,已正式走进了饮食艺术的殿堂,一跃而成为上海美食的代表了!

其中最具特色的,我认为是三丝眉毛酥。它的形状弯弯的,与其说像眉毛,不如说像中国古典美人那双微微上翘的凤眼。它里面包着猪肉丝、香菇丝和冬笋丝,以油酥面团包裹,并捏出一丝丝螺旋般的细纹,再入油锅酥炸而成。单凭卖相已可打个90分,何况它滋味甜咸适度,酥融甘芬,我吃了后特地再外带一盒,以便好好地大啖一番。

荠菜是江南特有的野菜,有一股特有的鲜味儿。它是野蔬中的报春菜,通常长在向阳的河埂上或树林下,经年常绿,经冬不凋。立春一过它就长出新芽,白花开满枝头,将荠菜花摘下炒蛋,也是一道可口的江南小菜。“绿波廊”将它剁碎,与香菇、竹笋混合做成馅心,上笼蒸成香菇素菜包。它面皮松软而内馅清香鲜美,我不禁连吃了好几个。

时值秋日,正是秋桂飘香的季节。那桂花糯米年糕花香糕软,令人赞叹江南人的隽秀风雅,并不自觉地融人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佳景之中。枣泥酥包得也漂亮,吃来酥香甜美,想必比宋美龄所爱吃的枣泥年糕更胜一筹吧!

用过餐后四处闲逛,我发现这一带的小吃摊大多不见了,触眼所及是一家家现代化的小餐馆,或大型的美食广场。如今在街上兜售的小食摊,几乎只剩卖糖炒栗子和卖水果的了。但那最具代表性的生煎馒头、糟田螺、排骨年糕和奶油五香豆却依然健在,在漫长的岁月里屹立不倒,仍幽幽地逗引着食客们的味蕾。

上海是永远的,城隍庙也是永远的。传奇已矣,美食仍在。我发现在历史的洪流中,美食竟成为主人,才子佳人却被贬为过客了

绿波廊  地址:豫园路131号

电话:(021)6328—0602

平均价位:200元人民币,可用信用卡

名·人·小·传

宋美龄(1897—2003)为宋耀如之女,蒋介石之妻,活跃于中国政坛达50年之久。蒋介石去世后,她移居美国长岛。她与大姐宋霭龄,二姐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宋霭龄嫁给了孔祥熙,都是20世纪30年代的风云人物。

“宋氏三姐妹”因政治理想不同,后来渐行渐远,宋庆龄在孙中山去世后,积极从事救国运动,1949年后留在大陆,并当选为国家副主席,备极尊荣。宋美龄却跟着蒋介石到了台湾,两姐妹数十年未再相见,

宋霭龄则和孔祥熙搬到美国定居终老,她的二女儿孔令伟,就是著名的“孔二小姐”,平时喜作男装打扮,据说是女同性恋者,却备受宋美龄钟爱,当她在1994年因癌症而缠绵病榻时,宋美龄以96岁的高龄还特地搭机回台探望。

P39-43

序言

独树一帜的饮食文学  宇文正

旅游和饮食文学,是20世纪末以来在台湾大放光芒的两种文体。前者有各种文学奖提倡呼应,催生出不少优秀作品;后者则有前辈作家唐鲁孙的食经新版重出、散文大家林文月的《饮膳札记》、美食家韩良露的《美味之恋》等书,引领风潮,蔚成大宗。而周芬娜的作品,极巧合地涵盖了以上两种主题,结合旅游和饮食之作,跨越新世纪的两大文学热潮,这是当年——她突然放弃高薪的电脑程序师的工作,立志专事写作,并选择从自己最感兴趣的旅游和美食文学出发——完全意想不到的吧?

优秀的饮食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份食谱,更不是餐馆简介,我们看到林文月的《饮膳札记》,记录的是一篇篇动人的如烟往事;韩良露的美食作品,写的其实是成长。而周芬娜的美食著作在这些名家之外,却能另辟蹊径,走出一条极具风格的道路。

这本《品味传奇》,结合旅游自然是一大特色,其中包括“上海篇”、“浙江篇”、“江苏篇”、“广西篇”,就我所知,作者为了此书,果真从上海吃到广西,甚为辛苦!在重燃起的一片大陆热,特别是“上海热”里,读者循此书按图索骥固然无妨,然而更使我感兴趣的是,这系列作品还融合了名人、历史。周芬娜原就对人文有浓厚的兴趣,连写美食都不忘她的“考古癖”。为了这些文章,她必须广泛阅读,从名人的相关著作、历史里寻找他们“饮食”上的蛛丝马迹。读美食作品,而能引发人兴亡感慨之思,不得不佩服作者用功之深以及这一构思的创意!

周芬娜告诉我,未来考虑把写作的重点转向小说。初听时,我有几分惋惜,她的知识性美食作品已自成一格!然而转念一想,以她的阅历和对美食的钟爱,在小说创作里岂会不露一丝痕迹呢?假设一篇爱情小说吧!异国(旅游),美食加上爱情,人间还有更美妙的组合吗7我反而觉得拭目以待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