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霸王别姬(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立群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霸王别姬(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是在作者王立群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项羽》的讲稿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修改和补充后完成的。该书为《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王立群读〈史记〉》之一。全书以项羽为什么失败为中心议题,全面阐述了项羽失败的政治因素、军事因素、性格因素。

内容推荐

这是一位破釜沉舟永往直前的灭秦功臣、一位光明磊落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千古义士、一位面临乌江绝境毅然自刎而绝不肯苟且偷生的壮士、一位被中国老百姓两千年来不以成败评价的历史人物、一位襟怀坦荡失败得令人扼腕叹息的本色英雄、一位中国艺术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旷世英雄的千古传奇,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军事天才的凄美爱情,英雄末路的悲怆选择。本书《霸王别姬(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将为你讲述一个一场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一段英雄美人的爱情传奇,以及一个盖世英雄的千古悲剧……

《霸王别姬(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王立群编著。

目录

霸王出世

 1.壮哉少年 英雄梦想

 2.斩杀郡守 闪亮登场

 3.前朝旧代 人心所向

项羽入关

 4.函谷关前 盟主震怒

 5.戏水西岸 剑拔弩张

鸿门宴

 6.巧言令色 暗藏玄机

 7.愧然生悔 傲然显威

 8.阴谋血腥 席间较量

 9.警告威慑 武夫陈词

 10.惧为鱼肉 避祸逃亡

 11.浑然应答 道尽糊涂

西楚霸王

 12.不为帝王 选择霸业

 13.因功论赏 割地封王

 14.所封不当 后患无穷

 15.功臣失封 叛乱蜂起

生死决战

 16.两军对阵 拼死一搏

 17.杀庆救赵 威震楚国

 18.力挽狂澜 灭杀强秦

 19.战神显威 以少胜多

 20.悍将叛楚 屏障丢失

荥阳会战

 21.南北奔波 一失成皋

 22.首尾难顾 再失要地

 23.中分鸿沟 刘项议和

自毁长城

 24.最重自尊 不容逆耳

 25.刚愎自用 失察失人

 26.心胸狭隘 缺乏宽容

霸王别姬

 27.情怀关人 巾帼千秋

 28.宽严失度 袒护亲情

 29.重情念旧 封赏报恩

四面楚歌

 30.张良献计 刘邦结盟

 31.四面楚歌 霸王惊心

 32.廿八壮士 五千追兵

 33.自刎身亡 耻于起兵

 34.琵琶一曲 十面埋伏

附录

 附录一 谁还该为项羽的败亡负责

一、成事不如败事多的范增

二、关键时刻掉链子的龙且

三、未能完成使命的武涉

四、完全不懂政治的韩信

五、危机时刻给项羽致命一击的周殷

 附录二 影响项羽败亡的因素还有哪些

一、别忘了偶然性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残暴导致了项羽的败亡吗

三、“匹夫之勇”是项羽败亡的原因吗

 附录三 咏项羽

一、英雄常使泪满襟

二、千古漫漫说得失

三、卷土重来未可知

试读章节

1.壮哉少年英雄梦想

堂堂男儿伟少年

要说清这个问题,不得不先交代一下项羽的身世。《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战国末年楚国的大将,秦灭楚国时,他被秦国大将王翦带领的大军团团包围,最后自杀身亡。

他的父母史书没有记载,项羽从小是跟着他的叔叔项梁长大的。项羽身高力大,史书记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gang,音“缸”)鼎,才气过人。

秦代一尺约相当今天的23.1厘米,所以,“八尺余”应当是一米八四以上的大个头儿。这是身高。他的力量能“扛鼎”。就是双手能举起一只鼎。在整个《史记》记载中,能够扛鼎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项羽,另一个是刘邦八子中的第八子淮南王刘长(chang,音“常”)。

项羽力能扛鼎,自然是力气极大。

项羽出生于战国末期,青少年时代是秦朝时期,二十四岁就遇上了秦末大起义。在这个充满血与火的时代,人们非常崇尚武力。因此,项羽的力量巨大,刚好符合当时人们对一个男人的评价标准。

他与他的叔叔项梁避难会稽的时候,当地的年轻人都很害怕项羽(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项羽作为一个外乡人,客居他乡,亡命他乡,尚能为人敬畏,主要靠的就是他的这种蛮力。

为学只学万人敌

项羽小时候不愿读书识字,也不愿学击剑(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而且说:读书只要能用来记姓名就足够了(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他的叔叔项梁见他不愿读书,就让他学击剑,但是,项羽对剑术同样不感兴趣(剑,一人敌,不足学),项梁非常恼火。项羽非要学习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学万人敌)。

这个贵族少年从小就立志学习“万人敌”的兵法,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我认为:这和项羽的家世关系密切。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被秦将逼迫自杀的,项羽认为这是家族的耻辱,所以,项羽自小就怀有强烈的仇秦心理。他认为:只有学会行军布阵的兵法,才能有机会为家族雪耻。

少年项羽的这一壮志使他日后成为消灭秦朝的主将。但是,项羽对读书功能的认识,却使他在灭秦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时犯下了一系列错误。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先秦典籍中的历史著作、诸子著作充满了各种人生智慧。项羽没有在少年时期遍渎书籍,为他日后的失败预埋了祸根。

项羽不愿学剑,但是,他的剑术是不是很粗疏呢?

不!项羽非常善于短兵格斗。乌江自刎前,他持剑与汉军步行交战,一个人就杀死汉兵上百人。这说明他的剑术极精。他之所以不愿学剑,并非是他学不好,而是他立志要学“万人敌”的兵法,不愿学一对一的单打独斗。

项梁愿意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十分高兴(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但是,“万人敌”的兵法项羽并没有学完,只是大略地学了学(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那么,他的兵法到底学得怎么样呢?

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平定黥(qing,音“情”)布叛乱吋,看见黥军阵酷似当年项羽的军阵,刘邦马上感到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上恶之)。刘邦在项羽死了六年之后,看见酷似项羽军阵的黥布军阵还心有余悸,可见,项羽并非不能打仗,而是极善布阵作战。他的“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只是不愿死背兵法而已。《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兵法书中有《项王》一篇,虽然这一篇兵法今天已经失传了,但是,至少说明项羽不但懂得兵法,而且有兵书流传于后世。

从以上所引的正史记载我们可以知道:项羽出生在一个世代将门的贵族家庭,对少年项羽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叔叔项梁。项羽不愿读书,也不愿只学剑术,他最钟情的是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因为只有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可以使他成为统帅,完成他灭秦的夙愿。

少年壮志盼灭秦

项羽青年时期,家中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他的叔叔项梁因为触犯秦法被捕入狱(项梁尝有栎阳逮)。这对项氏家族来说是一场大祸。幸亏托蕲县(今安徽宿县)监狱的曹咎,给栎阳(今西安)监狱的司马欣写了一封信,这事才算摆平(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不久,项梁又出了一件大事:杀人(项梁杀人)。秦朝法律极为苛刻,项梁杀人,必有重罚,而且,仇家也不会放过项梁。于是,项梁携带项羽逃亡到了吴中(今苏州)避难(与籍避仇于吴中)。

项梁到吴中是为了逃避秦法制裁,但是,亡命江湖的项梁很快展示出了非凡的才华。当地的贤士论其才干,都在项梁之下(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因此,项梁很快成为当地的大能人,每当遇到大徭役和大型丧事,人们都请项梁来主持(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项梁和项羽一样,有着极为强烈的仇秦和复仇之心。因此,借着承办当地大徭役和大型丧事的机会,每每按照兵法安排他手下的宾客和当地的青年(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通过这类活动项梁熟知了手下宾客和当地青年人的才能(以是知其能),为今后使用这些人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游会稽郡时,项羽和他的叔叔项梁有机会亲眼目睹了秦始皇的威风。这对极端仇视秦王朝的项羽来说更增添了一份动力,因此,他不顾秦法的残酷和亡命江湖的身份,脱口说出:这个人是可以取而代之的(彼可取而代也)!站在项羽身边的项梁吓得赶紧捂住项羽的嘴说:不许胡说!这可是要灭族的(毋妄言,族矣)!话虽这么讲,项梁从此对他这个胆大的侄儿反倒更器重了(梁以此奇籍)。

项梁对项羽的器重。使项羽在项梁起兵反秦后迅速成为项梁的副将,这就使得项羽有了一个与其他军事天才相比较高的起点。一个人在短暂一生中能够有一个很高的起点,对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极为重要。项羽正是凭借着项梁的器重获得了这么一个宝贵的平台。

P3-6

序言

出局依然是英雄

人们常以成败论英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几多豪杰,几多枭雄,就因为功业未竟、身死人手,从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后世得不到应有的评价和历史地位,直至被岁月的尘埃无情湮没。

但有一人,却傲然凌驾于成王败寇的规则之上,虽然昙花一现、兵败身死,却得到了后世万千人的敬仰,出局依然是英雄。非但如此,在他的人格光芒映照之下,他的敌手也即最终的胜利者,反而被许多人骂作流氓无赖。

这个人便是秦汉之际的西楚霸王项羽,他的敌手便是大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

刘邦由一介草根平民,奋起反秦,历经险难,终成一代开国皇帝,必有其过人之处和深层原因。认为刘邦是流氓无赖的看法,未免过于简单化,如果我们研究历史也抱有同样的认识,则会流于肤浅,失去历史的公允。

同样,项羽也是一个复杂的人,不是一句军事天才、政治低能所能概括的。

项羽出身楚国贵族,秦始皇剪灭群雄、一统天下后,项羽沦落为亡命之徒,客居他乡,立志灭秦。反秦起义爆发后,项羽很快成长为反秦义军的中坚力量,巨鹿一战大破秦军,成为名震诸侯的西楚霸王,分封十八位诸侯王,实际掌握了帝国的政权。清人蒲松林赞道:“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然而,短短几年之后,项羽就败于刘邦之手,垓下被围,奏响了霸王别姬的千古悲歌,最终自刎乌江,饮恨而终。

在一个盛行成王败寇观念的国度里,失败的项羽却受到了后人众多的礼赞,反复的评述。他让人叹息,让人感慨,让人伤感,让人敬佩。他的血性,他的柔情,让人挥之不去,咏之不足。他虽然像一颗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闪而过;但他却成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传统诗歌、绘画、戏剧、散文等领域中,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项羽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是项羽既叱咤风云又柔情百转,既神勇无比又重情重义。

为让读者认识一个真实的项羽,领略这位悲剧英雄叱咤风云的传奇经历和传颂千古的人格魅力,我经过数年钩沉考证,依据《史记》等正史资料梳理了项羽的一生事迹,并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作了讲座,之后整理润色而成此书。同时,此书以项羽大起大落的一生经历,尤其是项羽与刘邦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来解读贯穿始终的一大核心命题一项羽为什么会败于刘邦之手。

倘若读者读完此书,能完整而清晰地了解项羽的一生,并体悟出项羽为什么失败、刘邦为什么成功,为自己的用人、做事提供一些有益的镜鉴,则于愿足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4: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