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卡尔·威特的教育精华解读/贝博士名家解读家教经典书系
分类
作者 李利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老卡尔·威特所著的《卡尔·威特的教育》是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奇书,在世界教育史上举世无双。

本书清晰梳理了老卡尔的教育精髓,并且结合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现状,融入了近代教育学及心理学研究成果,是一部更加适合我国家长们的《卡尔·威特的教育精华解读》!

本书由李利主编。

内容推荐

《卡尔·威特的教育》写于1818年,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卡尔·威特的教育》的作者老卡尔·威特54岁时生下一个智商低下的孩子,但他并没有放弃。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小卡尔·威特八九岁时便掌握了6个国家的语言;9岁时考入莱比锡大学;未满14岁便获取博士学位;16岁时被聘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卡尔·威特的教育精华解读》对原著的精华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从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习方法、全面发展等角度全面阐释老卡尔的教育精髓,并引入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手段,方便家长朋友们灵活借鉴老卡尔的教育理念,有效地解决各自的家庭教育问题,从而将孩子成功地培养为杰出的人才!

《卡尔·威特的教育精华解读》由李利主编。

目录

第1章 抓住早期教育关键期/1

 先天还是后天/2

 教育要趁早/7

 抓住关键期/11

 严格约束,培养孩子的自制力/15

 父母不代劳,孩子早独立/21

 责任心来自家庭教育/28

 是不是神童并不重要/33

 性格比知识更重要,德育重于智育/37

第2章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角/41

 找一个好妻子/42

 父母早准备,孩子才优秀/46

 从改造母亲开始/51

 以身作则,尊重孩子/55

 以理服人的严格,是孩子乐意接受的/59

 对待孩子,必须遵守约定/64

 不蒙蔽孩子的理性,不损坏孩子的判断力/69

 不能错误地批评孩子/75

 父母与孩子地位平等/81

 绝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86

第3章 如何教养婴幼儿期的孩子/93

 给孩子吃什么/94

 如何控制孩子的饮食/98

 让孩子拥有好心情/102

 不可纵容孩子哭闹/107

 训练孩子的感觉能力/111

 尽早开始学习语言/117

 尽早开发孩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123

第4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品质/129

 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130

 养成敏捷灵巧的做事习惯/135

 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140

 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145

 具有同情心/151

 认识勇气的价值/157

 磨炼心理承受力/162

 玩游戏,学会控制情绪/166

 尽量争取与果断放弃/170

 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175

 追求真理,摆脱愚昧/181

第5章 规范孩子行为的方法/187

 为孩子做“行为录”/188

 培养孩子的善行,父母要以身作则/191

 保持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权威/195

 诚信正直,从纠正说谎开始/200

 对孩子既不能娇宠也不能严苛/205

 如何应对孩子发脾气/211

 当孩子有了“恶习”时/217

 有效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222

 防止孩子自满/228

第6章 开发智力,让孩子成为天才/235

 家长的热情与热爱,转化为孩子的热情与热爱/236

 培养兴趣/240

 学习语言的规律/244

 太用功会损害神经吗/250

 孩子的天赋是方方面面的/256

 让鼓励成为孩子信心的源泉/262

 夸奖造就天才/268

 教孩子学会面对失败/273

第7章 性格培养,教孩子学会与人相处/279

 情感教育帮助孩子获得幸福/280

 倾听的艺术/283

 相互理解的力量/289

 傲慢是与人和谐相处的最大障碍/294

 教孩子掌握人际交往的尺度/299

 让孩子学会赞美他人/303

第8章 游戏与玩伴/307

 玩出各种能力/308

 在游戏中体验人生/313

 小游戏,大训练/317

 选择玩伴,安全游戏/320

第9章 金钱教育/327

 合理使用金钱激励孩子/328

 教孩子学会慷慨与捐助/333

 教孩子正确花钱/339

试读章节

培养自制力,让孩子从小坚强

法国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卢梭在其早教著作《爱弥尔》中曾有这样的论述:肯定能让孩子感觉痛苦的做法就是对他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培养其自我约束力,看似太严苛,是对孩子自由的剥夺,其实是在呵护孩子一生的快乐与幸福,会让孩子在漫漫人生中体会到真正的自由。

儿童看似脆弱,其实忍耐力远远超过大人的想象。儿童具有很强的忍耐和自我约束力,可是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常常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失去这种能力,或使这种能力变得越来越弱。

在孩子小时候培养其自制力的机会很多,比如打针时鼓励孩子不哭,又如摔跤时让孩子自己站起来,都是让孩子养成自制力的好机会。

很多家长都为孩子打针的问题烦恼过。第一次打针时,孩子即使并不知道打针是怎么回事,但看到其他小孩子哭哭闹闹,便会在心里接受一种暗示——打针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从而不自觉地对打针产生抗拒心理。疼痛经过主观意识的加工,被放大无数倍,孩子也就失去了对疼痛的忍耐力。长此以往,凡是能引发类似回忆的东西都能让孩子唤回疼痛感,孩子便会变得脆弱和敏感。

打针对孩子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再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害怕的心理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正视这件事情,并且信任孩子,把利弊和可能面对的痛苦正确地告诉孩子,让孩子从心里自觉地接受这件事,并提前做好面对痛苦的心理准备,这样他在痛苦面前便会表现出适度的坚强,不哭或者只会适度地哭泣,而绝不会爆发出连大人都需要颇费力气的抵抗力。

具体的做法是,我们可以先让孩子对生病和打针进行选择,生病是正在折磨孩子的一种感受,而打针是可以帮助孩子摆脱疾病折磨的一种办法。明白道理后,孩子是能够接受打针的。在孩子选择打针后,可能会问打针痛不痛,这时我们应如实回答,告诉孩子打针时会有一点疼,但那是可以忍受的疼,就像摔了一跤那样。这样孩子对打针的疼便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再受到期待的鼓励,便会在面对打针时激发出潜在的忍耐力,克制对疼痛的放大反应。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不知不觉中便养成了坚强的品格。

培养自制力,为孩子打下成功的基础

培养自制力的好处,在孩子长大后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拥有自制力的孩子,会懂得控制冲动、节制欲望。这两点,恰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及其同事曾做过一项实验来揭示成功与节制欲望之间的关系。这项实验便是有名的“成长跟踪实验”。他选了一所幼儿园并把孩子们集中到一个教室,分给他们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就只能吃手里这一颗;如果等20分钟他回来后再吃,那就会再给一颗。离开教室后,,米切尔和同事们把在暗处观察到的结果悄悄记下来,并一直跟踪调查这些孩子直到他们上高中。结果发现:在4岁时便能克制自己、吃到两颗糖的孩子,到青春期仍具有较强的忍耐力。他们更独立,表现出了更强的自信心和社会竞争力;而那些只能吃到一颗糖的孩子,到青春期则表现得优柔寡断、缺乏耐性,容易屈从压力、逃避挑战。

米切尔在实验结束后如是说:那些有耐心等待吃第二颗糖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因此,家长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孩子长大后才能为了目标而抵制过程中一切可能的诱惑,正确权衡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并且坚持到底,最终获得成功。

0~3岁,从忍耐中培养自制力

对自制力的培养,应该从教会孩子忍耐做起。这种教育,可以贯穿于生活细节和游戏中。

18个月以前,如果孩子想吃水果,不要马上给他,可以告诉他:等妈妈削完了再绐你吃。让孩子在短暂的等待中培养耐性。如果孩子想出去散步,也不要马上带他出去,可以让他先穿好鞋子等。如果孩子哭闹或表现出不耐烦,更不能顺着他,而应该让他由此培养耐性。

18个月~3岁的孩子,表达能力更强,也非常以自我为中心,会直接表达自己迫切的希望,并期待家长立即给予反应。一旦反应不及时,便会毫不讲理。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通过沟通和游戏来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受挫能力。

我们可以和孩子玩一些“角色互换”的游戏,让孩子与家长交换角色后体会自己在缺乏忍耐力时是多么夸张和滑稽。也可以与孩子一起玩“我们都是木头人”等需要忍耐力与毅力的游戏。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孩子多讲一些培养忍耐力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从故事中体会这种美德的重要性。

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自制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培养孩子自制力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让孩子耳濡目染地培养自制力。老卡尔便是以身作则的典范。他时时告诫自己,上帝与己同在,还通过自身的严谨作风,把这个观念深刻地灌输到小卡尔的脑海中。

逛街时,如果孩子哭闹着要这要那,家长一定不要满足孩子无理的要求,这可以培养孩子抵御诱惑的能力。但如果家长在拒绝孩子之后,却大袋大袋地给自己买东西,孩子刚刚树立的观念便会被家长的这种行为所摧毁。家长的行为没有说服力,孩子也就不会再“听话”了。P18-20

序言

《卡尔·威特的教育》几乎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早教著作了。卡尔·威特的父亲——老卡尔·威特(以下简称老卡尔),倾尽心血,用自己的教育实践有力地回击了“天赋论”这种在当时大行其道的教育观点。他用事实证明了:天赋并非决定孩子将来杰出与否的关键;快乐的童年与天才的诞生也并不矛盾。好的教育,不仅能造就早慧的孩子,还能让孩子受益终生,让孩子超越平凡,走向杰出!他的儿子——卡尔·威特,就是最好的印证!

卡尔·威特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接受父亲及时而正确的教育,从一名先天有些弱智的婴儿成功地成长为19世纪德国的著名天才!

卡尔·威特在八九岁时,除了能够熟练自如地运用母语德语外,还能轻松地驾驭英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及意大利语。小小的卡尔,除了在语言方面展现出惊人的造诣外,还在数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的学习上表现出色。数学,更是卡尔的专长!

卡尔·威特9岁就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学习;12岁公开发表了一篇关于螺旋线的论文,备受国王和民众的赞赏;13岁半撰写了《三角术》一书,并于1815年公开出版;14岁被吉森大学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取法学博士学位,并被聘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发表《但丁的误解》,成为但丁研究领域的权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很多后劲不足的神童相比,卡尔·威特的才华并未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暗淡——他一生都在德国著名的大学里从事教学工作,直至1883年辞世。

卡尔·威特并非生来就是天才。先天有些弱智的他,在出生后确实让父母亲深深地失望了一阵子。可老卡尔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比天赋更重要!他坚持用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儿子,终于使儿子从一个先天条件差强人意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天才。老卡尔将自己堪称传奇的教育经历,浓缩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中,用朴实的语言讲诉卡尔成长的点滴,展现自己的教育理念,传授自己的教育方法。此书堪称家庭教育奇书,在其指导下,后来又培养出了威纳·巴尔、塞德兹等多位天才!经过3个世纪的流传,这本书已成为畅销全球的教育经典!

考虑到《卡尔·威特的教育》成书于200多年前的德国,我们特邀教育名家对原著的精华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从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习方法、全面发展等角度全面阐释老卡尔的教育精髓,并引入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手段,方便家长朋友们灵活借鉴老卡尔的教育理念,有效地解决各自的家庭教育问题,从而将孩子成功地培养为杰出的人才!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1914年出版的英文版《卡尔·威特的教育》,并结合当前国内流行的几种中文翻译版,对原著的精华内容进行了提取和相应的解读。

总之,本书清晰梳理了老卡尔的教育精髓,并且结合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现状,融入了近代教育学及心理学研究成果,是一部更加适合我国家长们的《卡尔·威特的教育精华解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