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日本军曹挥动指挥刀,高昂的炮口喷出火舌,炮管向后微微晃动,炮口飘散着硝烟,炮弹在海面激起高大的水柱。在水柱包围中有急驶的中国运兵船队——“济远”“广乙”和“高升”。“吉野”号舰桥上伊东佑亨指着中国船队,命令“浪速”号攻击“广乙”号,“秋津州”号攻击“高升”号,他们的旗舰进攻“济远”号,并且一定要打沉它们。日本军舰转向,各自扑向目标。
“济远”号舷侧激起高大的水柱,海水直溅到后甲板上。水手们的脸上沾满了海水。炮手和李世茂不时地回头向舰桥张望,等待管带方伯谦下达炮击命令。但是过了许久没有听见任何一个官员应答。王国成感到纳闷,于是他从扶梯跃上舰桥,直接走到了“济远”号的指挥室,向管带方伯谦跪着大声报告:“后炮准备好了,方大人!您下命令,我们开炮!我们能打沉它。”
方伯谦恐惧地看着“广乙”号上腾起熊熊大火,于是向王国成挥挥手:“王国成,‘广乙’起火了。快!快挂白旗!”
王国成站起来,头也不回地转身奔下舰桥。他气愤地从腰里抽出匕首砍断了方伯谦悬挂起的白旗,一把将其扔到海里,任其随着海浪漂泊。然后他站在扶梯上振臂高呼:“弟兄们!当官的怕死,咱们可是好汉,咱们打!”他不顾私自开炮会受到砍头处罚的危险,毅然决定抗击日本军舰的炮火攻击。李世茂抱着一发炮弹,迅速送人炮膛。王国成猛地关上炮栓,紧拉拉火索,大声喊道:“鬼子!看炮!”
一声巨响过后,“吉野”号后舱中弹起火,日本水兵一片慌乱。站在“吉野”号舰桥上的伊东佑亨惊叫一声跌倒在地。少佐舰长扶住跌倒的伊东佑亨,伊东佑亨强挣扎着挺起身子下令撤退。
另一方面,日本战舰“秋津州”号正在向‘高升’号抵近炮击,“高升”号腾起浓烟。这时,被鱼雷击中的“高升”号开始下沉,但是士兵们仍在用步枪射击。甲板淹没了,舰桥上的士兵继续射击,桅杆上剩下最后一个士兵,仍旧在射击。桅杆渐渐消失在波涛里,水面有一支枪刺闪着银光……
战后,卑鄙无耻的方伯谦冒领军功。为了达到独吞朝廷奖赏的两千两银子的目的,他告诉王国成朝廷因为他私自开炮而要问罪,还告诉王国成因为他的父亲曾经参加过太平军,这会导致罪上加罪。他还假惺惺地给了王国成二十两银子,想用钱打发王国成离开。王国成不堪受辱,一气之下,离开了“济远”号战舰。
同僚李世茂非常同情王国成的悲惨遭遇。他好心地将无处可去的王国成安排到自己的家里,让他和父亲妹妹一起捕鱼。“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安逸的捕鱼生活怎么能容下王国成那颗曾经拥抱过大海的壮志雄心?细心的李世英(李世茂的妹妹)看出了他的烦恼,鼓励他去投奔邓世昌大人。她对王国成说邓世昌大人英勇无敌,连日本人都给他敬礼。李大爷(李世茂的父亲)也鼓励他去继续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于是,在李家父女的帮助和鼓励下,王国成去投奔“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了。
“致远”号管带官舱里,王国成站在邓世昌面前诉说着整个事情的经过。邓世昌怒容满面地来回踱着步,舱内空气好像凝结了。但是当王国成恳求邓世昌收留下自己的时候,邓世昌却有些犹豫,因为按照北洋水师的规定,接受被除名的水军士兵是要受处罚的。王国成在地板上跪下央求道:“邓大人您就收下我吧。威海的百姓们都说要是让鬼子打进来,不光是霸占了我们的土地,百姓还得当牛当马一辈子不能翻身。”深受感动的邓世昌一把扶起王国成,吩咐水手带王国成去换“致远”的号衣。王国成高兴地谢过邓世昌之后,就立即去后舱换上了“致远”的军服。
三
威海百姓不甘忍受日本海军的军事威胁,恳请邓世昌向朝廷上一道万民折,请求批准与日本开战。于是邓世昌带着万民折赶到了天津。当时,李鸿章正在宴请各国列强,他仍然寄希望于这些人的中间调停。在二堂的邓世昌看着里面的觥筹交错,耳边听着安逸之声,顿时感到非常气愤。他愤愤地扭转身,一不小心带翻了果盘。李鸿章听到之后非常生气,将邓世昌传唤到客厅。邓世昌义正词严地驳斥了美国外交官罗皮尔颠倒黑白的诡辩。他怒斥罗皮尔所说的北洋舰队首先进攻日本舰队的错误言论,引起了外国列强们的不满。恼羞成怒的外国列强纷纷离席而去。
李鸿章端坐太师椅上,满面怒容地质问邓世昌:“你们不在威海带领兵船,到天津有什么事呀?”
丁汝昌仰面跪禀:“禀告中堂,如今大敌当前,北洋水师官兵托门生面呈这份破敌条陈……”说到这里,邓世昌急忙递上威海百姓请战日本的万民折。
“什么?”李鸿章勃然大怒地站了起来,“你这是煽动百姓,这是谋反!”
邓世昌倔强地说:“中堂!百姓为的是保住大清江山。”
李鸿章拍桌子:“放肆!”
书斋内一瞬间变得异常寂静。李鸿章冷冷地说道:“你们哪里懂得洋务外交!日本人无故向我挑衅,列国自有公论,必然会群起干涉。如今是以夷治夷,才能保持和局!”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