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1个章节,主要对温饱之后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全球粮食危机的警示、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总量、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分析、中国主要粮食进出口分析、以新思维构建中国粮食安全宏观调控体系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前言
第一章 全球粮食危机的警示
第一节 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
第二节 为什么会缺粮
第三节 “粮食武器”与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
第四节 世界粮食危机再次给人们敲了警钟
第五节 立足中国国情实际保障粮食安全
第二章 新中国60年粮食安全分析
第一节 粮食安全概念和目标
第二节 温饱之前的粮食安全(1949年-1982年)
第三节 温饱之后的粮食安全(1983年至今)
第三章 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总量
第一节 粮食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
第二节 影响粮食需求的“非食用”因素
第三节 2020年的中国粮食需求总量测算
第四章 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潜力分析(上)
第一节 根据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变动测算
第二节 根据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潜力测算
第三节 根据近60年粮食生产波动规律测算
第五章 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分析(下)
第一节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第二节 三大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预测
第三节 黑龙江农垦粮食生产能力预测
第六章 2020年国际市场粮食供给能力分析(上)
第一节 1978年-2008年世界粮食生产概况
第二节 影响世界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2020年世界粮食的供给潜力测算
第七章 2020年国际市场粮食供给能力分析(下)
第一节 国际市场粮食的主要流向
第二节 世界主要缺粮国粮食缺口分析
第三节 生物燃料发展对世界粮食供求的影响
第八章 中国主要粮食进出口分析
第一节 中国粮食贸易的总量特点
第二节 中国粮食贸易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 重点粮食产品的进出口分析
第九章 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
第一节 中国粮食安全的突出矛盾
第二节 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趋势
第三节 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
第十章 提升马铃薯在中国粮食安全中的地位
第一节 马铃薯——全球粮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增加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屏障
第三节 政策扶持马铃薯产业加快发展
第十一章 以新思维构建中国粮食安全宏观调控体系
第一节 完善粮农收益保障调控政策
第二节 加强粮食储备调控能力建设
第三节 建立粮食播种面积调控机制
第四节 制定粮食供给调控应急预案
附录一 我国粮食形势的基本估计
一、粮食库存的大幅度增加表明我国粮食总量不足的状况目前已经基本改变
二、我国人均生产的粮食并不多,在此基础上出现的“卖粮难”,属于低收入水平上的相对过剩
三、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
四、九十年代我国粮食生产和食品供给前景
附录二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保障措施
一、美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措施
二、欧盟的粮食安全保障措施
三、日本的粮食安全保障措施
四、澳大利亚的粮食安全保障措施
五、印度的粮食安全保障措施
六、巴西的粮食安全保障措施
七、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