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是与股神巴菲特、索罗斯齐名的投资大师。13年间,他管理的基金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称彼得·林奇是“第一理财家”,更有媒体赞誉他为“股票投资领域中的最成功者、一位超级投资巨星”。
王正涛的这本《彼得·林奇谈投资》结合了更符合中国投资环境的国内具体投资案例来对彼得·林奇的思想进行解读,同时引用了如巴菲特、格雷厄姆、索罗斯、罗杰斯的观点,对彼得·林奇的观点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证和扩展,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林奇的思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彼得·林奇谈投资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王正涛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彼得·林奇是与股神巴菲特、索罗斯齐名的投资大师。13年间,他管理的基金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称彼得·林奇是“第一理财家”,更有媒体赞誉他为“股票投资领域中的最成功者、一位超级投资巨星”。 王正涛的这本《彼得·林奇谈投资》结合了更符合中国投资环境的国内具体投资案例来对彼得·林奇的思想进行解读,同时引用了如巴菲特、格雷厄姆、索罗斯、罗杰斯的观点,对彼得·林奇的观点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证和扩展,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林奇的思想。 内容推荐 王正涛的这本《彼得·林奇谈投资》结合了更符合中国投资环境的国内具体投资案例来对彼得·林奇的思想进行解读,同时引用了如巴菲特、格雷厄姆、索罗斯、罗杰斯的观点,对彼得·林奇的观点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证和扩展,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林奇的思想。 《彼得·林奇谈投资》集启发性、操作性、实用性于一体,即使你是新入股市的菜鸟,不懂股市上的专业术语,也可轻松阅读。同时,彼得·林奇的理论高度对于老股民的实际操作和理论提升,还是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还向读者讲述了投资的底线、原则和实战案例。同时,本书也可作为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对员工和投资者的培训教材。 目录 第1章 不要买入不了解的股票——彼得·林奇论投资理念/1 投资你了解的公司股票/3 投资业务模式简单清晰的公司/4 不要选择被高估的股票/6 关注身边的畅销产品/7 收益:投资价值因素/10 选择增长型股票/12 零售业:“边逛街边选股”/20 延伸阅读一格雷厄姆论投资理念/23 延伸阅读二巴菲特论投资理念/26 第2章 重视公司基本面——彼得·林奇论投资策略/29 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股/31 低迷行业的优秀公司的特征/33 避开“多元恶化”的公司/35 小心过于依赖大客户的供应商公司股票/37 债券下跌警示公司困境/38 高市盈率是上涨的障碍/39 公司越大,涨幅越小/43 延伸阅读一 巴菲特论投资策略/46 延伸阅读二斯坦利·克罗的投资策略/48 延伸阅读三 安东尼·波顿选股的秘诀/50 延伸阅读四 费雪的投资人5不原则/52 第3章 如何利用非理性的股票市场——彼得·林奇论投资心理/53 在恐慌之中保持冷静/55 从利空消息中寻宝/59 坚定对股市的信心/62 股市大跌其实是好事/64 炒股炒的是毅力/66 不注重预测/68 历史并不会重演/70 延伸阅读一 “空中楼阁理论”/74 延伸阅读二 市场理性与非理性的理论撞击/76 第4章 投资前首先要了解其财务状况——彼得·林奇论怎样评估企业价值/79 如何对待市盈率/81 阅读公司年报/82 公司有一个利基/85 如何判断股价是否过高/87 先检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88 延伸阅读一 巴菲特教你读财报/90 延伸阅读二 巴菲特分析损益表的8个指标/93 第5章 什么时候买入股票——彼得·林奇论投资时机/95 当你已拥有一套房子时/97 当你未来不需要用钱时/98 公司从母公司分拆出来时/100 公司内部人士购买股票时/101 公司在回购股票时/102 切莫冲动购买新股/105 注意培养这些素质/107 延伸阅读 费雪:何时买入股票/110 第6章 让自己的花园远离野草——彼得·林奇论如何把握卖出时机/113 远离野草,持有鲜花/115 当股价已经没有上涨空间时/116 当公司基本面已经恶化/118 延伸阅读一欧奈尔:每个投资者都应掌握的卖出原则/121 延伸阅读二帝纳波利的投资经验/126 延伸阅读三 费雪:卖出股票的时机/128 第7章 耐心早晚会得到回报——彼得·林奇论持股策略/131 不要押宝公司会奇迹般起死回生/133 耐心持有终有回报/135 延伸阅读一 欧奈尔:持股原则——机构认同度/140 延伸阅读二 巴式投资方法/143 延伸阅读三 麦基尔对中国股民的建议/146 延伸阅读四 格雷厄姆给个人投资者的持股建议/149 第8章 选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彼得·林奇论怎样构建投资组合/151 “5股原则”/153 选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154 定期重新核查公司分析/157 与“资料源”直接接触/158 延伸阅读一 巴菲特选股的理由和方法/161 延伸阅读二 欧奈尔:选股原贝0的综合运用/164 延伸阅读三 安东尼·波顿的选股秘诀/167 第9章 与风险相关的是投资者,而非公司类型——彼得·林奇论投资误区/169 误区一:低市盈率是好事/171 误区二:依赖于大盘的上涨/172 误区三:冒风险就要忽略风险/173 误区四:买入便宜的股票/175 延伸阅读一 欧奈尔:不要试图成为万能的投资者/177 延伸阅读二 费雪:影响股市的五股力量/179 第10章 永远不要亏损——彼得·林奇论如何控制投资风险/181 “须鲸”投资法/183 一定要控制亏损/185 试探性购买/187 不要把自己想象成逆向投资者/188 是否为赌博取决于参与者/190 延伸阅读 斯坦利·克罗谈投资风险控制/194 第11章 避免过分自信——股圣是如何炼成的/197 勤奋的兔子/199 从错误中学习/200 避免过分自信/202 当心小声耳语的股票/205 延伸阅读 巴菲特投资经典语录/209 附录一:彼得·林奇精彩语录/213 附录二:彼得·林奇个人档案/217 参考文献/219 后记/221 试读章节 投资你了解的公司股票 全球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表示:“投资必须是理智的,如果你不了解这只股票,就不要和它打交道。” 事实上,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小部分投资对象中,他们擅长这些,也只擅长这些。这并不是偶然的。投资大师发展自己的投资哲学的过程决定了他懂什么类型的投资。这划定了他的能力范围,只要他不超出这个范围,他就拥有了一种能让他的表现超出市场总体表现的竞争优势。 彼得·林奇观察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人们总是费力去找一些对自己来说,非常陌生并难以搞懂其经营业务的公司的股票。但就是这种令人费解的行为,却成为很多股票行家里手的不成文的规则。 不懂的公司股票对投资者而言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只会让人们在看报纸行情表或者是电视财经节目时,听从专家的建议随意乱买股票,久而久之,你手中的股票就会越来越多,而且你并不会记得当初自己为什么要购买这些股票。因此,林奇的建议是: 只去专注于自己的了解范围所及的几家上市公司,将自己的买入卖出限制在这几只股票以内,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投资策略。 国际金融大师索罗斯经常对量子基金的员工们说:“投资风险往往来自自己的无知。”由此可以看出,投资者在选择股票前,对其上市公司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是降低风险的重要途径。在素罗斯多年的投资实践中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能够在混乱的市场局势中多次成功获利,主要是因为他在决定、出击之前,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他认为,选择自己所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保证投资者比较容易了解上市公司实际的经营状况。 彼得·林奇、巴菲特和素罗斯是通过思考以下问题划定他们的能力范围的: 我对什么感兴趣? 现在我了解什么? 我愿意去了解什么,学习什么? 投资业务模式简单清晰的公司 在全球企业中,麦当劳可能是最懂得“简单就是力量”的了,它卖的可能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产品。麦当劳的经营理念就是:简单化、标准化、专业化。而这种可大量成功复制的简单化、标准化的经营模式正是麦当劳赖以成功的基石。 简单原则同样是我们在投资过程中所要坚守的原则。许多人都认为,生活中要成功,一定要做出非凡的事情,在投资中也应该如此。然而,彼得·林奇和巴菲特的启蒙大宗师格雷厄姆表示:“在投资中欲成非凡之功,未必需要做非凡之事。”巴菲特也正是遵行了这一简单法则——把最基本的事务做好而且全神贯注,毫不分心。 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一书中指出: 所有人(不论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投资者)都应该严格遵守的一个投资原则就是: 千万不要对无法描述清楚的股票进行投资。 很多投资者都习惯于对那些业务模式简单清晰、容易理解且盈利较好的公司置之不理,反而青睐于那些业务复杂难懂且风险巨大的公司。遵循下面这条原则,肯定会让投资者避开很多垃圾股:投资于业务简单易懂的公司股票。 逆向投资大师安东尼·波顿同样认为:“如果一家企业非常复杂,则很难看出它是否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巴菲特同样认为:公司越简单,经营效率往往越高。“我们努力固守我们相信可以了解的公司这意味着那些公司具有相对简单且稳定的特征。我们偏爱那些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公司和产业。寻找那些我们相信从现在开始的10年或者20年时间里实际上肯定拥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巴菲特认为,在选股时严格要求公司有着长期稳定的经营历史,这样才能够据此分析确信公司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同样能够长期稳定经营,继续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就是:你购买的不是股票,而是企业。也就是说,股票投资其实形同拥有企业的一部分,所以进行投资时必须重视企业的内在本质。巴菲特提醒投资者在做出投资之前需要考虑下面几个原则:1.投资某只股票的前提是该公司的业务经营要容易理解,并不是说该公司的业务经营必须每个人都简单易懂,而是只要作为投资者的你能懂得它究竟做的是什么业务。2.股票投资的成功与否,与投资者对这家公司的业务经营内容是否真正“理解”有很大关系。3.只有你懂得这家公司在做什么,才能对该公司的持续竞争优势进行合理分析,从而判断应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价格买入该股票,以及是否值得投资该股票。P1-3 序言 彼得·林奇是和巴菲特、索罗斯齐名的股市奇才,人称“股圣”。有人这样生动地形容世界三大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太完美,索罗斯太狡黠,彼得·林奇则和蔼可亲。的确,并不像华尔街许多投资家的身上被罩上了层层神秘光环那样,彼得·林奇会不厌其烦地回答任何一个投资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彼得·林奇和巴菲特两人惺惺相惜。巴菲特曾表示:“如果我要送我孙子生日礼物,我就买彼得·林奇的书给他们。” 彼得·林奇是麦哲伦100万共同基金的创始人,是杰出的职业股票投资人。在他数十年的职业股票投资生涯中,特别是他于1977年接管并扩展麦哲伦基金以来,他不仅使该基金成为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共同基金,在他任职的13年间,该基金的资产从18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而且还使公司的投资配额表上原来仅有的40种股票增加到1400种。他是20世纪美国华尔街最具价值、最具代表性、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受聘基金经理人之一,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佳基金经理”,被美国基金评级公司评为“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 巴菲特是很难学的,他不是炒股票,而是购买企业,通过企业自身增值获得投资收益。彼得·林奇不一样,他的投资法则是最能鼓励业余投资者战胜专业投资者信心的福音书。这不仅仅在于他的投资方式成功通过了实践的检验,而且他坚定地认为,个人投资者在运用他的投资方法时,较华尔街和大户投资者更具独特优势,因为个人投资者为不受政府政策及短期行为的影响,其方法运用更加灵活。 彼得·林奇始终认为“业余投资者比专业投资者的优势要大得多”,他的故事因而对散户投资者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彼得·林奇系统讲述了一套简单易学的股票投资策略,分析常见的投资心理误区,帮助投资者避开投资陷阱。很多人认为要在股市中成为大赢家,必须有很高天赋才行。可彼得·林奇第一次上“华尔街一周”节目时却说:“投资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彼得·林奇选股的灵活性只是表象,他的基础是勤奋地考察和研究公司。林奇每年要走访500多家公司。如果没有勤奋,他买卖股票的灵活性将成为他的灾难,而不是他的骄人业绩。林奇的投资没有深奥的理论,让菜鸟级的投资者也能心领神会,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勤奋。 彼得·林奇的投资法则,我们不一定能复制,但可以借鉴,并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 关于如何选股,彼得·林奇指出:从你家附近开始,在那里找不到,就到大型购物中心去找,特别是到工作的地方去找。“你不必成为埃克森公司的副总裁就能够察觉到这家石油公司的业务有多么繁荣,或者是油价格反转上涨。如果你是一个油田的非技术工、地质学者、钻探工、供货商、加油站老板、加油站工人,或者甚至是加油站的客户,都会注意到这些情况。” 彼得·林奇表示,他最怕碰到的是最热门行业中的最热门股票。林奇建议:“避开那些热门行业的热门股。冷门行业和没有增长的行业中的卓越公司股票往往会成为最赚钱的大牛股。” 彼得·林奇并不注重预测股票的走势,他说:“至今我也不曾找到可靠的水晶球,可以告诉我股市会上涨多少,或只要简单地告诉我股市会不会涨也行。每次大涨成大跌,都会让我惊讶不已。” 规避损失而不是发现大赢家,这才是长线制胜的法宝。林奇表示:“当一家公司即将灭亡时,千万不要押宝公司会奇迹般起死回生。”“想要抄底买入一只下跌的股票,就如同想要抓住一把下跌的刀子。” 彼得·林奇是分散投资论的支持者,他表示:“我一贯相信找股票就像在石头下面找金龟片一样,翻开10块石头,可能找到一个,翻开20块石头可能找到两个。” 至于如何对零售业的股票进行调研,林奇的方法是“边逛街边选股”“(购物中心)把许多很有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一排排集合到一起,连在一起,股票投资人可以一家接一家地逛,一家接一家地进行调研。” 《彼得·林奇谈投资》结合了更符合中国投资环境的国内具体投资案例来对彼得·林奇的思想进行解读,同时引用了如巴菲特、格雷厄姆、索罗斯、罗杰斯的观点,对彼得·林奇的观点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证和扩展,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林奇的思想。 《彼得·林奇谈投资》集启发性、操作性、实用性于一体,即使你是新入股市的菜鸟,不懂股市上的专业术语,也可轻松阅读。同时,彼得·林奇的理论高度对于老股民的实际操作和理论提升,还是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还向读者讲述了投资的底线、原则和实战案例。同时,本书也可作为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对员工和投资者的培训教材。 后记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作者查阅、参考了与彼得·林奇有关的大量的文献和作品,并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借鉴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及案例。本书主要参考了台北财讯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彼得·林区选股战略》,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战胜华尔街》。在此,特别向出版上述图书的公司和出版社及相关著译者、责编表示衷心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勤奋与努力,就不会有如上彼得·林奇的精彩著作呈现给中国读者及证券投资者,同时也是国内的众多证券投资爱好与研究者研究彼得·林奇投资思想精华不可或缺的翔实可靠的资料与素材。 由于资料来源广泛,加上时间仓促,还有部分资料未能(正确)注明来源及联系版权拥有者并支付稿酬,希望相关版权拥有者见到本声明后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都将按国家有关规定向版权拥有者支付稿酬。在此,深深表示歉意与感谢。 由于写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另外,感谢麦贤坤、郑英才、周德亮、柯琼林、华广兰、符勇、陈明武、曾尉明等人参与编写此书并付出的辛勤劳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