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蒙田随笔》,由艺术大师达利亲自编选并绘制插图。
蒙田是谁?百分之一百的古典作家,法国16世纪的思想家、散文家。
达利是谁?百分之二百的现代派代表人物,20世纪西班牙艺术大师。
新世纪的艺术似乎从不拒绝任何东西,请看达利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来诠释蒙田的随笔名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蒙田随笔(新版插图本)(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蒙田随笔》,由艺术大师达利亲自编选并绘制插图。 蒙田是谁?百分之一百的古典作家,法国16世纪的思想家、散文家。 达利是谁?百分之二百的现代派代表人物,20世纪西班牙艺术大师。 新世纪的艺术似乎从不拒绝任何东西,请看达利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来诠释蒙田的随笔名篇。 内容推荐 《蒙田随笔(新版插图本)》的译者补译了《谈战马》、《论岁数》、《论悔恨》,这样就保留了达利选本的全部篇目,同时对大多数篇目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删节,保留其精彩的论述与插图相关的部分。 这本由系扮演艺术大师达利亲自编选并绘制插图和选文档《蒙田随笔》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意象、不同的情趣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是一个经达利以其超现实主义风格重新“阐释”了的蒙田。 目录 叛逆、自娱、流行——达利与蒙田跨越时空的超现实神交 致读者 论习惯以及不该轻易改变业已接受的法则 论孩子的教育——献给迪安娜·德·富瓦克斯夫人 命运的安排也常在情理之中 论野蛮人 谈战马 德谟克利特与赫拉克利特 论岁数 论醉酒 论荣誉 论自以为是 我们无法感受纯正 大拇指 论有其父必有其子 论悔恨 论维吉尔的诗 论马车 研究哲学就是在准备死亡 论虚空 论相貌 论想像的魔力 论经验 试读章节 编造出下面这个故事的人,似乎是真正准确地认识到了习惯的力量。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村妇常常逗小牛犊玩,把它抱在自己的怀里,等小牛犊长大以后,她依然每天这样做,这成了一种习惯,直到小牛犊长成一头大公牛,她还是要背着它。其真实原因在于习惯犹如一个暴虐而奸诈的教师。它偷偷摸摸、不被觉察地一点一点从权威的根基起步,开始时它是温和而谦卑的,时间一长就固定下来,树立起了权威。然后,它就卸下了面具,露出暴虐和专制的真面目——在这副嘴脸面前,我们连抬起眼睛看它一眼,都觉得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我们看到它处处压制和违背自然的法则;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说得好,“凡是习惯都成了极为有效的主人”。我把习惯归为柏拉图《理想国》中那个洞穴(人被囚禁在洞穴里,便把火光投射在墙上的影子看作是现实世界,释放后见到光亮后反而以为洞穴里的影子比现在看到的东西更真实)的同类。医生们常常抛开医术的理性而屈从于习惯的权威。有一位国王(本都王国国王米特里达梯六世),据说他怕被人毒死,自服毒药想让肠胃习惯于毒性。据德国人艾伯特的记载,有位少女竟靠食用蜘蛛为生。在新发现的西印度群岛,住在不同地区的许多民族也吃蜘蛛,不仅加以贮藏,而且喂养它们来供应餐桌,他们还吃蚱蜢、鼠类、蜥蜴和蝙蝠,在这类美食短缺时,一只蟾蜍竟能卖到六克朗。他们把这些东西煮熟了,加上多种调味料装盘端上餐桌。在那里,还有人认为我们吃的食物,我们吃的肉是有毒的,吃了要送命的。西塞罗(前106—前43)说:“习惯的力量太大了。猎人可以在雪地里过夜,能忍受山上烈日的曝晒。拳斗士挨了铁皮手套的重击都一声不吭。” 假如我们想想平时的体验,想想习惯是如何使我们的感觉变得麻木不仁,这些奇特的事例也就显得不那么奇特了。比如住在尼罗河大瀑布旁边的人们整天听到的轰鸣声,还有哲学家们相信存在着的所谓星空的音乐(那些转着圈儿运行的星体又结实又光滑,它们互相接触、摩擦,必定会创造出奇特的乐音,这种乐音的转调和节拍引起群星的旋转和舞蹈)。处于星空下面的万物,其听觉全都像生活在大瀑布旁的埃及人那样,因为那喧闹声从不间断而什么都听不到了,不管那声音多么大都觉察不出来。铁匠、磨房主、锡鬣匠、锻工和盔甲匠处于他们的行当整天不息的噪音中,这类噪音简直都要震聋我们的耳朵了,假如他们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那就无法生存下去了。 我那熏了香的紧身上衣,先是让我的嗅觉感到愉悦,可等我穿了三天之后,那香味就只能取悦站在我身边的人了。还有更奇怪的事情:尽管有很长的间歇或长时间的中断,习惯依然有力量对我们的感官施加影响,比如生活在教堂的钟楼附近,会不时听到大钟的轰鸣。我自己就住在一个钟楼里,每个早晨和傍晚一口巨大的钟都要奏响《圣母颂》,那钟声震得我住的钟楼摇晃起来,刚开始我简直待不下去,可如今我已习惯了,听起来不再有受折磨的感觉,这钟声经常都无法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柏拉图训斥玩骰子的男孩。那男孩不服地问:“为这点小事你就责骂我?”柏拉图回答:“习惯可不是什么小事。”我发现我们身上最大的恶习都来自小时候养成的嗜好,而我们最重要的教育取决于保姆。当母亲的看到孩子去拧鸡的脖子或欺负猫狗来取乐时,不仅不阻止还感到非常快活;世界上竟还有这么缺心眼的父亲,当他们听说儿子辱骂贫穷的农夫,或看到儿子盛气凌人地对待一声都不敢吭的奴仆时,竟视其为尚武精神的突出表现,还把儿子用阴险的手段欺瞒和诈骗同伴看作是智慧的显著标志。但这却是在撒下残忍、专制的种子,埋下背信弃义的根子,邪恶在那里生根发芽,然后在习惯的纵容下迅速生长,长成参天大树。因为孩子年幼和不是什么大事就原谅那些不良倾向是非常危险的错误。首先,这是天性的表露,这种宣示虽然微弱和幼稚,却比长大了以后更加坦诚,其内在的想法也更加直露。其次,欺诈的丑恶程度并不因为骗取的是饰针而不是金币会有所不同。我认为对此更公正的结论应该是:既然他能骗取饰针,为什么他就不会骗取金币?我们不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只不过是拿饰针玩玩而已,假如是金钱的话他就不会这样干了:我们应该细心地指导孩子厌恶他们自己身上的恶习。由于能自觉地认识到那些恶习的丑恶,他们就不仅能在行动上加以避免,而且能在心里引起憎恨,不管那些恶习如何进行伪装,心里都会产生不该容忍的想法。P1-3 序言 读者啊,你现在看到的是一本诚实的书。一上来要给你提个醒,对我自己来说写这本书始终是出于家庭的和个人的目的,我丝毫没考虑过它能对你有什么用处,或能为我赢得荣誉做点什么。这类企图都是我力所不能及的。我写这本书就是以我的亲人和朋友的方便为目的:在不久的将来,当我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们可以从中找回我的性格和情绪的某些特征,从而使他们对我的认识保存得更完备、更真切。假如我的用意是要得宠于世人,我当然会借用种种美好的东西装饰自己。可我更想在其中显现我自己那坦诚、简朴和平凡的行为方式,不故作姿态,不弄虚作假,因为我是在描绘我自己。你可以从中活生生地读出我的短处,我的缺陷和稚气的表现手法统统暴露无遗。假如我是生活在那些据称仍处于按大自然原本法则行事的充分自由的国度里,那我向你保证,我会心甘隋愿地把自己非常完整、毫无掩饰地描绘出来。因此,读者啊,我自己就是我的书的素材,你根本没有理由将闲暇时间浪费在如此琐碎、如此空洞的一本书上。所以,让我们说声再见吧。 蒙田 1580年6月12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