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法式彩画研究》从“注释研究”和“理论研究”两方面对《营造法式》中的彩画进行了探讨。在“注释研究,,部分,作者使用了着名的“故宫本”《营造法式》的文本和图样,这是保存宋代图案最近且完整的本子。通过校订、梳理该文本,对其逐项进行考订和注释,可以较正确地掌握其文字和图样,对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极有助益。同时作者李路珂又广泛收集现存的有关实物资料,包括宋金时期珍贵的建筑彩画实例和壁画及石刻中表现的相关图像和纹样,取得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把它们与文本的描述和图样互证,探讨其在图形和用色上的异同,据以充实图样中不甚明晰的图形,解读图样中标注色彩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复原了《营造法式》彩画的图形和色彩。由于作者在文本考订上的细致周密,在实例搜集上的广泛多样,并对二者作了反复的比较和综合归纳,对《营造法式》彩画的解读和据以绘制的复原图较为完整、更接近于宋代原貌,是在目前条件下取得的较有开创性的成果。
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与科技的高峰时期。成书于北宋末年的《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仅存的两部建筑专书之一,图文详尽,是我国古代建筑特征与成就的典型代表。关于《营造法式》的既往研究大多集中在建筑结构方面,对装饰问题涉及不多。然而,在建筑史的层面上,如果对装饰问题没有深入的探讨,就无法了解古代建筑的全貌;在建筑思想的层面上,对装饰问题的关注、反思和争论,也已成为现代建筑理论的重要内容。基于此,蕴涵丰富装饰做法与装饰思想的《营造法式》,既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界标,又可作为思考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坚实起点。
李路珂编著的《营造法式彩画研究》试图通过《营造法式》彩画历史文献的解释与还原,对宋代建筑的全貌达到深入一步的认识,进一步归纳其形式特征,挖掘其形式法则。
《营造法式彩画研究》的研究建立在目前已知最佳的古籍版本(“故宫本”和“永乐大典本”),以及实地调查所收集的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之上,其主要成果可概括为“解释”和“阐发”两方面。
在“解释”的层面,为了更好地贯通文意、更全面地还原文献蕴涵的信息,本书首先在前人注释成果的基础上,补充了图样版本比较、体例格式分析的工作,并对《营造法式》彩画作部分原文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校勘和标点。其次,对《营造法式》中与彩画相关的百余条术语进行了仔细解读,其中除了关于材料和做法的术语之外,还包括“装”、“饰”、“华”等蕴涵丰富设计思想的术语。最后,作出56幅彩色及线描图解,在视觉上还原《营造法式》彩画的历史图景。
在“阐发”的层面,本书首先在《营造法式》彩画的色彩、造型和构图之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营造法式》原文中提取出5个蕴涵重要设计原则的概念:“鲜丽”——色彩原则;“圜和”——造型原则;“匀”、“宜”、”分明”——构图原则。其次,从时代和地域两个维度对这些特征的形成与演变进行了探讨。最后,为了在建筑设计层面对宋式建筑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形成进一步的准确把握,本书以《营造法式》为参照,对同时期的两组典型建筑装饰实例之形式特征和设计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绪论
0.1 本研究的目标
0.2 本研究的意义
0.3 本研究的基础
0.3.1 《营造法式》研究的状况
0.3.2 《营造法式》彩画研究的现有成果及空白点
0.4 本研究的材料
0.4.1 相关史料
0.4.2 相关实物
0.5 本研究的性质与方法
0.5.1 本研究的性质
0.5.2 文本诠释学、注释学、校勘学及其在既往研究中的应用
0.5.3 本书采用的文本诠释方法
0.5.4 图解方法及其在既往研究中的应用
0.5.5 本书采用的图解方法
0.6 研究框架
注释研究篇
第一章 《营造法式》彩画作版本及体例分析
1.1 《营造法式》版本源流概况
1.2 各版本图样质量的比较
1.3 《营造法式》彩画部分的体例格式
1.3.1 《营造法式》的篇章条目体系
1.3.2 《营造法式》的惯用语和术语
1.3.3 《营造法式》彩画图样格式分析
1.3.4 《营造法式》彩画“制度”和“图样”的互补
第二章 《营造法式》彩画作相关部分点校
第三章 《营造法式》彩画作相关术语辨析
第四章 《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图释
理论研究篇
第五章 《营造法式彩画的形式特征与形式法则
第六章 《营造法式彩画的背景、传承及发展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跋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