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香成,1951年生于香港,曾作为《时代》周刊和美联社驻外通讯员、摄影记者先后驻留北京。本书《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收录了刘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间驻留北京时拍摄的照片200余帧,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镜头抓住了社会变革的初现,许多来自日常生活中幽默与感人的画面体现了时尚与保守、舶来品与原生态并存的情景。政界领导人、知识分子、文艺界的个体影像,普通老百姓的特写,也被一一定格在画面中。这些合在一起,展现了中国从“文革”中逐渐复兴的令人震惊的证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刘香成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香成,1951年生于香港,曾作为《时代》周刊和美联社驻外通讯员、摄影记者先后驻留北京。本书《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收录了刘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间驻留北京时拍摄的照片200余帧,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镜头抓住了社会变革的初现,许多来自日常生活中幽默与感人的画面体现了时尚与保守、舶来品与原生态并存的情景。政界领导人、知识分子、文艺界的个体影像,普通老百姓的特写,也被一一定格在画面中。这些合在一起,展现了中国从“文革”中逐渐复兴的令人震惊的证据。 内容推荐 《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收录了刘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间驻留北京时拍摄的照片200余帧,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彼时的中国,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结束了,意识形态不再铁板块;工业化、现代化的时代悄然拉开序幕:西方的物质文化进入中国,人们接受着新鲜的生活方式。 刘香成的镜头抓住了社会变革的初现,许多来自日常生活中幽默与感人的画面体现了时尚与保守、舶来品与原生态并存的情景。政界领导人、知识分子、文艺界的个体影像,普通老百姓的特写,也被一一定格在画画中。这些合在一起,展现了摄影师通过8年的拍摄所显示的中国从“文革”中逐渐复兴的令人震惊的证据。这些照片拍摄的时间距今已将近30年,当时画面中的人们尚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而今改革已不可逆转地将中国推向现代国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最早于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1987午由香港Asia 2000出版社再版,同年由米兰Jaca Book出版意大利文版,第四版于1997年由M.Photo图片社修订再版。本书是在之前几个外文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数量未发表的照片,编辑制作首个中文版——《中国:1976一1983》。因部分读者反映《中国:1976-1983》定价较高,我们又重新制作了小开本的普及版《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订,添加了几幅照片。 目录 序言 正文 自序:毛泽东以后的中国 序一:历史与摄影 序二:以人为本用影像解读历史 第四版序:伟大的照片是思想的呈现 第四版序:真相从事实之中浮现 第四版序: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 第一版自序:实事求是 正文 出版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