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以娓娓道来的叙述语言和逻辑严密的分析方式,在充满趣味的探索中将您引入一个多元而奇妙的空间,使您在对谜题发问、考证、商榷时认识和思考世界,锻炼捕捉疑点、找出突破点的能力,挑战自己的思维极限。在展示谜团的过程中,它还记录’了人们为获得答案而进行的一切努力和尝试,这本身也为进一步攻破谜题提供了线索,使您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能够在阅读中最大限度地感受真相,获取思考和发现的乐趣。我们把同领域的相关谜团大致按时间顺序整理归类,使其在事件和人物关系上相互照应、环环相扣。无论从内容涵盖的广度和时间跨越的纵深度来讲,还是就分析论证的独具匠心而言,各板块所含未解之谜的可读性及其散发的深沉魅力都毋庸置疑。
纵观人类发展史,现有的文明成就无一不是在探索和解答种种未知事物时才得以创造和发展的。昨天的“未解之谜”,今天或许已不再神秘,甚至为人们所改造和利用;今天的“未解之谜”,因其不可思议的现象和不可破解的奇异而成为人们一直关注的命题。
本书汇集了中外最富魅力的大量未解之谜。通过对神秘符号和瑰丽奇观的不断探究和严谨论证,透射出了整个人类对文明兴衰的深思和感悟。同时,本书参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吸收了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和科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期在展示谜团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把残缺、消失的历史往事和古老文明重新整合并再现。这种对自身的反省和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关怀无疑会赋予您无尽的心灵滋养。
中国的金字塔之谜
金字塔,是建筑物的一种类型,一般用做陵墓或者祭祀,距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因为它的外形像中国的汉字“金”,所以人们称之为金字塔。
目前人们所说的金字塔,一般是指埃及金字塔。其他著名的还有玛雅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埃及金字塔享誉全球,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规模宏伟,结构精密,塔内除墓室和通道外都是实心的,顶部呈锥角形,历经多次地震仍岿然不动,完好无损。它是当今最高的古代建筑物。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首,其魅力令无数后人为之倾倒。
但是您知道吗?其实在中国,也有圆锥形的“金字塔”式建筑。
红山文化“金字塔”
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辽宁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在这一遗址中,他们先是发现了远古时代的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几年后,又在此地发现了一座5000年前的圆锥形“金字塔”式建筑和红山文化时期的冶铜遗址。
在距离女神庙1000米的地方,有一座小土山,山上到处散布着带有红山文化特征的“文”字纹彩陶片以及冶铜坩埚片,这个现象引起了考古学家、辽西考古发掘队领队孙守道的注意。之后,他多次到这座土山考察。经过初步发掘证实,这座土山竟是全部用人工夯筑起来的。地上部分夯土堆直径近40米、高16米,外包巨石,内石圈的直径为60米,外石圈的直径约100米。夯土层次分明,估计总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上。金字塔的形状为圆锥形,小抹顶。土山上面用3圈石头围砌起来,每一层石头伸进去10米,高度为1米,山下面亦用3圈石头围砌起来,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最庞大的金字塔。金字塔顶部是冶铜遗址,有1 500个炼红铜的坩埚。坩埚约有40厘米高,锅口直径约30厘米,整个坩埚像现代人用的水桶一般大小。
在大金字塔周围,还有30多座积石冢,活似一座座小金字塔,这些积石冢都是圆锥形、大抹顶。这里的金字塔的布局和古埃及是一样的,都是以大金字塔为中心,周围是小金字塔群。
面对如此庞大的巨型建筑,人们不禁要问: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古人是如何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的呢?而他们修建这座建筑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关于这些疑问,目前学者们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这可能是辽西原始文明古国的祭坛,也有人推测是王者的陵墓,但这些都只是猜测,并没有实际的证据可以证明。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工作者在其中的一座小金字塔中发现了一具男性骨骸,这似乎在告诉人们,中国的这种金字塔建筑与埃及金字塔有着相同的功用——陵墓。
良渚文化“土筑金字塔"
有专家指出,距今四五千年的中国良渚文化,完全可以与以金字塔为代表的埃及古文明相媲美。
目前,经过艰辛的努力,考古工作者在良渚发现了100多座被称为“土筑金字塔”的高台土墩。因为这些金字塔属于土建筑,难以保存,所以历经千余年的风吹雨打之后,如今只留下了一小部分遗迹。但从这些祭坛和墓葬结合的复合遗迹中,仍不难看出它们当年的恢宏和壮观。如1987年发现的瑶山祭坛。瑶山祭坛是由红土台、灰土围沟等围成,高约18米,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实际面积约22000平方米。而目前已知的良渚最大的古城遗址——余杭莫角山遗址,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其中有3万多平方米可能是一座包括宫殿、广场等的巨型建筑。除了人体解剖等少数几个方面以外,良渚古墓丝毫不逊于埃及金字塔。
良渚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最辉煌的时期,在华夏文明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但是目前,我们对于良渚文化的了解还只能“管中窥豹”,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待着我们。
西夏王陵“金字塔"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约30千米的贺兰山东麓,有一座西夏陵园。人们在这个西夏陵园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金字塔。在这个陵区里,约有200多座大小不一的陵墓,全部都是人工夯筑起来的大小山包,被中外游客称为“东方的金字塔”、“梦幻里的中国金字塔”。
同出一源?
随着金字塔在埃及、美洲以及中国逐渐被发现,众多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这些金字塔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呢?它们究竟是同出一源呢,还是仅仅只是巧合呢?这些金字塔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关于这些疑问,科学家们现在还无法给出合理的答案。
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中国的部分金字塔的功用,但已经确认的是,古埃及金字塔是陵墓,是为了让法老的灵魂上天用的;美洲金字塔主要是太阳神庙,是祭祀神灵或祖先用的。那么,为什么在遥远的古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会不约而同地修筑金字塔形状的建筑呢?难道它们那极为神似的外形真的仅仅是巧合?
在埃及的古文献中,曾提到过翠绿牌板,暗示里面记载了金字塔的建筑方法。据说在1925年,美国的神秘学家摩艾利·德利博士在美洲的热带丛林中发现了一块翠绿牌板。根据埃及人的传说,翠绿牌板上的文字是由亚特兰蒂斯岛上的僧侣德斯所著。难道埃及金字塔与美洲金字塔同出一源?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提出曾有中国人的祖先迁移至美洲的说法。如此,埃及金字塔、美洲金字塔和中国金字塔之间的联系,似乎更为紧密了。
P9-10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即使是人类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许多疑团萦绕在我们心里,例如:楼兰古国为什么会消失?雍正暴死的原因是什么?世界上到底有没有UFO7麦田怪圈到底是怎么回事?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人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如其所言,只有那些对神秘怀有好奇,具备发达的想象力和无穷的探索欲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但是现在的我们在试图还原那些源远流长的文明时,却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险象环生的奇闻轶事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以及各个领域。历史、文化、自然、科技、生物等诸多领域均存在着大量不为人知的疑团,这些疑团的背后有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尽管有卷帙浩繁的史料典籍以供查证、追溯,但那些文字记载仍不足以还原事件的全貌。在时间的纵深之中,这些悬而未决的谜题受到国人乃至全世界对东方神秘文明充满好奇的人士的热切关注。这些谜题中,有些已随科技发展和考古学上的发现而得到了相对合理的破译和解释,有些则至今仍令人困惑。对这些谜题的究根寻底使人们更立体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与神奇。可以说,对东方古老文明的发掘、探究、破解、诠释,不仅能够传承中华文明、获取知识,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人们的想象空间,带给人们一窥真相的快感。
在世界的历史长河中,同样存在着许多我们至今都无法解释的秘密。许许多多的神秘现象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好奇之心驱使我们,想要揭开这些谜底,看看这些事情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些什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它们中有的已真相大白,有的则至今未得到合理、科学的解释。甚至,许多奇怪事物和神秘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接二连三地露出端倪,并向人类提出新的挑战。这些未解谜团虽然一直困扰着人们,但是却也着实散发着一种诱人的神秘魅力。智慧的光火也正是在破译未知的活动中才更为耀眼。
纵观人类发展史,现有的文明成就无一不是在探索和解答种种未知事物时才得以创造和发展的。昨天的“未解之谜”,今天或许已不再神秘,甚至为人们所改造和利用;今天的“未解之谜”,因其不可思议的现象和不可破解的奇异而成为人们一直关注的命题。《中国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大全集》正是基于此编排的。
全书以娓娓道来的叙述语言和逻辑严密的分析方式,在充满趣味的探索中将您引入一个多元而奇妙的空间,使您在对谜题发问、考证、商榷时认识和思考世界,锻炼捕捉疑点、找出突破点的能力,挑战自己的思维极限。在展示谜团的过程中,它还记录’了人们为获得答案而进行的一切努力和尝试,这本身也为进一步攻破谜题提供了线索,使您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能够在阅读中最大限度地感受真相,获取思考和发现的乐趣。我们把同领域的相关谜团大致按时间顺序整理归类,使其在事件和人物关系上相互照应、环环相扣。无论从内容涵盖的广度和时间跨越的纵深度来讲,还是就分析论证的独具匠心而言,各板块所含未解之谜的可读性及其散发的深沉魅力都毋庸置疑。
本书参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吸收了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和科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期在展示谜团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把残缺、消失的历史往事和古老文明重新整合并再现。同时,本书汇集了中外最富魅力的未解之谜,通过对神秘符号和瑰丽奇观的不断探究和严谨论证,透射出了整个人类对文明兴衰的深思和感悟。这种对自身的反省和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关怀无疑会赋予您无尽的心灵滋养。
同时,编者尽可能全面地呈现大干世界奇谲怪异、难以捉摸的谜团,也正是希望人们能鼓起对未知世界勇敢探求的勇气并以更广阔的胸怀去了解世界,尊重大自然,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共同努力,从而创造和谐美好的人类家园。
此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媒体报道的相关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读者所喜欢,为广大爱好者所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