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考古世界考古大全集(经典畅销书)/国民人文素养大全集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王屏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着重选取了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的一些重大考古发现,通过较大容量的篇幅、流畅细致的文字,详细地讲述了它们的发掘过程、惊人收获、文明成果及历史轨迹,以此勾勒出古文明的概貌。

本书借助精美独特的插图和设计新颖的版面,为读者带来了最直观的视觉体验。书中还涉及诸多珍贵的考古资料、精湛的考古技术和出人意料的奇闻轶事,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精美的纪实图片、大量的珍贵信息、高品质的印刷质量,对于喜欢收藏经典的读者来说,本书不失为一本真正值得收藏的图书。

内容推荐

有人说,考古的一面是枯燥和沉闷,但另一面是浪漫和神秘,因为世上还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考古这样充满了诡谲、刺激,并令人神往;也只有考古学才能够最终揭示奇妙无比的历史。

本书着重选取了中外考古史上的一些重大考古发现,通过较大容量的篇幅、流畅细致的文字,详细地讲述了它们的发掘过程、惊人收获、文明成果及历史轨迹,以此勾勒出古文明的概貌。

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我们尽量列出多种观点,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继续探究的兴趣。

我们还在最大限度上摒弃了考古报告的沉闷繁琐,以科学严谨又不失轻松活泼的语言展示那些鲜为人知的真相,驱散笼罩在这些失落文明上的迷雾,让读者循着考古学家的足迹去探险。

目录

中华考古

溯源中华祖先

“元谋人”——最古老的祖先

 地质调查的意外发现

 由两颗牙齿得来的证据

 “元谋人”到底有多古老

“蓝田人”——黄土高原上的先祖

 大雨带来的古人牙齿

 “蓝田女人”的头骨

 粗糙石器的使用者

 较早的直立人

“北京人”——举世瞩目的祖先

 “龙骨”中的牙齿

 寻访“北京人”

 发现头盖骨

 人类进化的重要证据

 神秘失踪的头盖骨

 新中国建立后的发掘

 研究古人类生活的宝库

山顶洞人——高度智慧的“新人”

 龙骨山山顶上的居室

 高度智慧的山顶洞人

 追求美的祖先

 山顶洞人的葬礼

 惊人的发现

追寻文化源流

河姆渡文化——江南水乡的文明源头

 排涝挖出的文明

 早期的水稻种植

 最早的干栏式建筑

 繁荣的南方制造业

 骤然消失的古文明

仰韶文化——中原文化的摇篮

 收集石器发现的文明

 中原先民的定居生活

 兴盛的陶器制作

 中华文明的曙光

 半坡遗址

红山文化——神秘的女神崇拜文化

 长期沉默的独特文化

 山顶的积石冢和大型祭坛

 神秘的女神崇拜

 繁荣的北方玉文化

大汶口文化——典型的父系氏族文化

 打破成见的偶然发现

 贫富分化的父系氏族文化

 两大文化的中间阶段

良渚文化——精美的玉石文化

 盗掘玉石引出的文化

 接连现世的精美玉琮

 神秘大墓的主人

 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

龙山文化——质朴的黑陶文化

 震惊中外的城子崖

 蛋壳黑陶的千古谜题

 发达的史前文化

解密玄奥“天书”

贺兰山岩画群——游牧文化的艺术长廊

 岩壁上的图画

 岩画中的游牧文化

 屡遭破坏的黑石峁岩画

殷墟甲骨文——汉字的源头

 “龙骨”上的文字

 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甲骨上的历史震惊世界

大盂鼎铭——周代禁酒的证据

 辗转人手的宝鼎

 战火中幸免于难

 享誉史册的西周铭文

毛公鼎铭——铜铭中的至尊

 颠沛流离的宝鼎

 沦为香炉的国宝

 最长的青铜器铭文

睡虎地秦简——完善的法典

 水渠边的大发现

 保存困难的竹简

 完备的秦代法典

居延汉简——命运多舛的简牍

 钢笔带来的大发现

 无奈的“监守自盗”与长年“漂泊”

 3万余枚惊世汉简

 居延汉简的珍贵价值

银雀山汉墓竹简——兵家典籍的新证

 被忽视的汉墓“乱草”

 “乱草”原来是珍贵竹简

 轰动世界的兵法

走马楼三国吴简——刻在简牍上的地方史

 抢救古井的丰厚报酬

 重要的孙吴文献

 官方的档案文书

叩问神秘墓寝

罗布泊小河墓地——死亡沙漠的亡灵城

 有一千口棺材的地方

 “微笑的公主”的面世

 66年后的惊世再现

 持久而全面的发掘

 夸张的生殖崇拜

 没有底的船棺

 草编的美丽文明

 墓葬中无尽的谜题

晋侯墓地——西周华丽的王族墓地

 盗贼打开的考古之门

 惊心动魄的持久发掘

 文物诉说的悠悠往事

 2800年前的“装甲车”

 羊舌村再现国君墓

 被毁古墓见证的历史

 不可小觑的殓葬之美

三门峡虢国墓地——假途伐虢的史诗

 黄河第一坝下的太子墓

 千古难觅的虢国公墓

 逃脱盗墓者魔爪的1号墓

 玉器满目的木棺

 更胜一筹的9号墓

 庞大的贵族墓葬区

 中华瑰宝,光照千秋

中山国王陵——鲜虞人的神秘王陵

 整修农田引发的考古

 庞大的陪葬坑群

 一脚踩出的宝库

 积蓄两年的大墓发掘

 青铜酒壶上的历史

曾侯乙墓——重闻悠悠编钟声

 险遭炮轰的古墓

 打响擂鼓墩“攻坚战”

 积水中的奢华寝宫

 恢弘的音乐圣殿

 不朽的乐律绝响

 被“孤立”的镩钟

 精美的青铜器

 巧夺天工的手工制品

江陵楚墓——卧薪尝胆空留剑

 踏破铁鞋觅古迹

 突破性的重大发掘

 横空出世的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的不解之谜

 探寻望山1号墓的主人

 纪南考古大会战

 包山2号墓的发掘

石寨山滇人墓地——失落世界的重现

 滇池侧畔的古墓

 破土而出的滇王印

 挖出来的王国

 用青铜书写历史

秦始皇陵——千军万马守王陵

 一镢头敲醒沉睡千年的军团

 中国最大的皇帝陵园

 气势磅礴的兵马俑坑

 难解的俑坑建造之谜

 制陶史上的创举

 俑坑中的科技之最

 稀世珍宝铜车马

 谜团重重的幽深地宫

 地宫是否安然无恙

南越王墓——岭南异乡人

 象岗上的大洞

 深夜的初次探墓

 千古难觅的赵佗墓

 前室中会动的木车

 东耳室里的青铜器

 岭南重宝“铜虎节”

 墓主的庐山真面目

 独一无二的丝缕玉衣

 南越王墓文物之最

马王堆汉墓——千年不腐的女尸

 会喷“鬼火”的洞穴

 地下宝库的女主人

 “千呼万唤始出来”

 惊现千古娇容

 中国最早的“神曲”

 古籍的盛大集合——帛书

 2号墓的墓主原来是他

 考古学上的奇迹

西汉帝陵及附葬陵——阳陵安刘附列侯

 阳陵侧畔的亡魂

 西汉帝陵初探

 阳陵的大规模发掘

 惊现阳陵陪葬墓园

 逐渐清晰的阳陵全貌

 情况不明的武帝茂陵地宫

满城汉墓——金缕玉衣殓王侯

 一炮炸出来的古墓

 初步勘察的惊人发现

 军事警戒下的秘密发掘

 金缕玉衣话传奇

 眷眷之情,生死已相隔

 解开刘胜尸身下落之谜

 非凡的考古成就

雷台汉墓——惊现马踏飞燕

 雷台下的“金库”

 雄伟壮观的仪仗队

 绝世珍宝“马踏飞燕”

 经久不息的天马文化热

西夏王陵——东方的金字塔

 贺兰山下的土冢

 在摸索中发掘

 神奇的东方金字塔

 独特的宝物

明定陵——艰苦条件下的大发掘

 十三陵试掘的突破口

 紧锣密鼓的发掘活动

 进入神秘的地宫

 世所罕见的丰富陪葬品

开启绝世宝库

三星堆祭祀坑——青铜器的宝库

 月亮湾里的美玉

 一波三折的发掘

 珠光宝气的祭祀坑

 风格独特的青铜器

 三星堆的不解之谜

庄白一号青铜窖藏——微氏家族的秘宝

 黄土地里的青铜器

 蕴藏丰富的宝库

 声名赫赫的史墙盘

 微氏家族的故事

法门寺地宫——供奉佛祖佛指舍利的宝库

 千年古刹话传奇

 开启地宫之门

 金碧辉煌的藏宝

 失传千年的佛指舍利

龙兴寺窖藏——众佛同窟

 “东方维纳斯”的破土而出

 石破天惊龙兴寺

 接踵而至的谜题

 独特的造像艺术

敦煌莫高窟——遭逢浩劫的宝库

 戈壁滩上的千佛洞

 重见天日的藏经洞

 罪恶的劫掠

 价值连城的经典

 永远的艺术宝库

 “墙上美术馆”

 佛教彩塑博物馆

重现神秘都城

偃师二里头——华夏第一都

 寻找夏王朝

 偃师古都的发现

 中国最早的宫城

 发达的手工业

 华夏第一都

郑州商城——中原防御第一城

 二里岗的商代遗址

 初步的发掘

 三千年城垣的重现

 全面发掘

 千秋永载的商魂

安阳殷墟——中华考古圣都

 甲骨引出殷墟

 安阳考古进行曲

 司母戊鼎传奇

 女将军妇好墓

 还原商都

周原——礼乐文明的源头

 青铜器之乡

 周原的首次大规模考古

 辉煌的西周文明

 周公庙的惊世发现

琉璃河——周王族在北方的封居之地

 寻找北京第一城

 向墓葬群进军

 意义重大的东区墓葬

 发现董家林都城遗址

东周王城——洛水河畔的帝王之都

 金村的贵族墓地

 复原东周王城

 捷报频传的发掘

 楼兰——沙海迷城

 沙海中的古老文明

 唤醒沙海古城

 中国楼兰考古工程

 楼兰消失之谜

 古格故城——高原秘境

 离太阳最近的城堡

 走进古格遗址

 与佛教息息相关的古格

 藏传佛教圣地托林寺

 古格未解之谜

世界考古

第一部分 亚洲

美索不达米亚:人类文明朝阳初升之地

 苏美尔文明重见天日

 列国纷争与政权更替

 灿烂辉煌的城邦文明

 充满悬念的起源与衰落

亚述文明:血腥的狮穴

 亚述帝国的兴衰

 强大而残暴的亚述军队

 尼尼微的毁灭与重现

哈拉帕文明:被遗忘在印度河谷的明珠

 重现忘却的繁华

 哈拉帕文明的出现与扩张

 规范的城市规划

 生活在“清洁时代”

 “史前核爆炸”般的消亡

赫梯文明:消失3000年的铁血帝国

 70年的探索,秘密大门终开启

 王者的国度,征战的历史

 独特而辉煌的文化印记

 突然而至的覆灭之灾

波斯文明:第一帝国的真相

 古都波斯波利斯

 居鲁士大帝的风采

 波斯帝国的败落

巴比伦文明:“冒犯上帝的城市”

 汉谟拉比与古巴比伦

 尼布甲尼撒二世的新巴比伦

 巴比伦城的“空中花园”

 巴别通天塔

 巴比伦人的数学成就

特洛伊遗址:传说中的美丽地方

 美丽神话引发的发掘

 “特洛伊宝藏”的风雨沧桑

 哪一层才是特洛伊

吴哥文化:柬埔寨丛林的最后舞蹈

 生物学家揭开神秘面纱

 柬埔寨王国的昔日辉煌

 吴哥王朝恢弘博大的建筑艺术

第二部分 欧洲

克里特文明:爱琴文明的源头

 与米诺斯结缘的考古学家

 设计绝妙的“迷宫”

 欧洲文明的先行者

 迷宫、活祭与消亡之谜

迈锡尼文明:《荷马史诗》的历史回响

 谢里曼印证迈锡尼

 遗迹中的文明烙印

 破译文字,破译历史

 爱琴海霸主的崛起

 迈锡尼湮灭之谜

伊特鲁里亚文化:立足于现世生活

 记忆碎片中的古老民族

 伊特鲁里亚人的盛世王朝

 湮灭的文字,无解的“天书”

 照亮西方的文明火炬

庞贝古城:历史在瞬间凝固

 从掠夺开始的发掘

 火山灰保存下的城市遗迹

 终结一切的18小时

 庞贝人,在毁灭中获得永生

第三部分 非洲

古埃及:神秘莫测的文明古国

 一次失败远征带来的伟大发现

 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来世艺术”

 让人肃然起敬的“金字塔之国”

 生者与死者同享的圣地——底比斯

库施王国:位于尼罗河中游的发达文明

 库施人的兴起

 独立发展的麦罗埃时期

 库施文明的衰微与失落

 “圣山”博尔戈尔和纳帕塔遗址

阿克苏姆王国:“构筑”方尖碑的文明基石

 所罗门王与示巴女王的国度

 “万王之王”埃扎纳

 见证历史的方尖碑

津巴布韦:隐藏于丛林深处的“石头城

 石头城引起的百年争论

 撒哈拉以南非洲文明的见证

 历经改朝换代,文明依旧灿烂

第四部分 北美洲

玛雅文明:戛然而止的文明音符

 玛雅文明的毁灭与重现

 几千年间的兴盛与衰落

 令人惊叹的玛雅历法

 高度的文明与费解的谜团

 弃城之谜何时能解

奥尔梅克文明:遗落在森林中的远古记忆

 丛林深处的巨石头像

 面貌模糊的历史

 艺术和文化成就

 奥尔梅克人来自哪里

特奥蒂瓦坎:“众神之城”的迷离消亡

 “圣城”建造者的不解之谜

 走人黄泉大道

 金字塔和神庙

 绚烂归于沉寂,留下千古之谜

阿兹特克文明:辉煌而血腥的奇特文化

 从记忆中复苏的伟大帝国

 从蛮荒部落到繁华之都

 人祭与战争

 石刻艺术与文明成就

 阿兹特克的毁灭

第五部分 南美洲

查文文化:安第斯的文明渊源

 一座王室墓葬掀开一段远古文明

 查文文化的发端

 查文神庙,古老的宗教圣地

 滋养南美诸多文明的文化根基

纳斯卡文化:创造荒原巨画的奇异民族

 从高空俯瞰神秘地画

 探寻地画的绘制者

 巨大地画的绘制之谜

 巨画用途众说纷纭

孤岛巨石人像:与世隔绝的失落文化

 发现荒岛上的巨石人像

 探寻石像建造的秘密

 谁是石像的建造者

 “会说话”的木板

印加文明:“太阳的子孙”创造的璀璨文化

 “美洲罗马”的扩张

 “云雾中的城市”——马丘比丘

 发达的社会文化

 奇普——绳结中的印加“文字”

试读章节

大雨带来的古人牙齿

早在20世纪初,周口店发现古人类化石后,专家们就开始向外找寻与“北京人”一脉相承的其他人类遗迹。经过多学科探察,60年代时,人们逐渐把视线落到了陕西蓝田地区。

位于西安东南的蓝田盆地自始新世(始新世在地质年代体系中位于新生代第三纪之下,介于古新世与渐新世之间,持续时间约为距今5500万年前到3370万年前)起,就堆积了大量从秦岭和骊山上冲刷下来的泥沙、石块,形成了几千米深的巨厚堆积层,加之季风从西北吹来黄土,形成了厚厚的覆盖层。地壳运动和河流的切割作用,使这一带林立着沉积地层的剖面,成为一个天然的地质博物馆,许多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化石和遗物,是古地质学和古人类学家注目的焦点。

1963年夏天,一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同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组织的考察队到达了蓝田地区。专家张玉萍、黄万波带着这支考察队在蓝田泄湖镇陈家窝村开始了搜寻。终于,他们在大约30米厚的红土层中发现了一枚古老人类的下颌骨化石,这使蓝田盆地成了中国大地上又一处重要的早期人类遗迹发现地。

消息传出以后,举国振奋,中国科学院很快又组织了一次“蓝田大会战”活动,全国多家科研机构的几十名专家组成了多支野外考察队,由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带领,奔赴蓝田进行大规模的综合考察,以期获得更大、更有力的发现。

考察队到达蓝田盆地后,得知蓝田北岭的三官庙地区有很多龙骨,也就是专业所称的化石,就打算到那里去勘察。走至公王岭附近,大雨滂沱而至,考察队被拦了下来。正好附近有个小村子,队员们就到村中避雨。在与当地老乡攀谈中,他们说出了来意,一听到是来挖龙骨作研究的,热心的老乡立刻告诉他们,公王岭上就有很多龙骨。听说有龙骨,考察队的专家们都很高兴,当即决定改变原来的计划,先到身边的公王岭去考察。

第二天一早,考察队员就来到公王岭上。刚开始考察,公王岭完整的地层、蕴含的丰富的古动物化石就令他们震惊不已,他们立刻开始着手挖掘。5月22日,经验丰富的技工武英发现了一颗藏在钙质结核中的牙齿化石,半露半掩的化石让他精神一振,随即开始挖掘。但是,因为钙质结核太过坚硬,化石在发掘时断裂,剩下的一半还留在结核里,不能判断到底是否属于古人类化石。

天色已晚,但考察队员们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挑灯奋战,硬是一点点地把剩下的半颗牙齿清理了出来。破裂的牙齿合成了一颗完好的人牙,队员们都沸腾了。等他们冒雨将这颗宝贵的牙齿送到总负责人贾兰坡那里时,这位著名的考古学家竟然激动地大叫了一声:“人牙!”

这颗因一场大雨而被人们找到的人牙化石还只是个开始,公王岭还有更大的发现在等待着考察队。

“蓝田女人”的头骨

考察队在公王岭的初期发掘并不顺利。这是因为,公王岭的地层中各种动物的骨骼及碎片、牙齿都互相叠压在一起,很难梳理开来,其各自的具体数目更难弄清楚;这里到处都是黄土,这种土透水性极差,里面的化石经常处在潮湿的环境中,脆弱得不堪碰触;而且,公王岭的许多化石还都被包裹在坚硬的钙质结核中,要想敲破坚硬的结核层而不伤及里面脆弱的化石,困难很大。考察队刚开始挖掘时,尽管都非常小心,但由于经验不足,还是损失了许多化石。

这种情况被汇报到了贾兰坡老先生那里,贾老立刻指导考察队改用套箱法采集化石。套箱法是在野外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处理不易剥离化石的一种极好方法。考察队员遵照贾老的指示,将化石连同堆积物整块采集下来,根据化石块的大小制作出箱子的四面,然后将化石块套入箱中,先封上顶,再翻过来封上底,打算把这些箱子运回北京再慢慢清理。

制作了40多个箱子后,考古队的工作就要告一段落了。因为箱子里是比较坚固的化石堆积块,不会轻易受到损坏,队员们就把这些箱子用火车托运回了北京。

1964年秋季,考察队的专家们在北京开始清理从公王岭带回来的化石套箱。在这些套箱中,有块重达800千克的超级套箱,是在发现古人类牙齿的地方挖掘出来的,因此受到了大家的特别关注,富有经验的柴凤岐师傅亲自指导青年技工李功卓整理这个套箱。套箱慢慢缩小,剑齿虎、熊、三门马、大角鹿等化石一个个被剥离出来,可古人类化石却迟迟不露面。人们在焦急中等待着,当化石被剥到脸盆那么大时,终于发现了一颗人牙,大家的心这才稍微安定了一点。

10月12日,一枚人头骨终于在人们的热烈期盼中从化石块中现出了身影。这枚人头骨有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及一大片上颌骨,颌骨上面还有两颗牙齿,这是世界上发现为数不多的猿人头骨化石之一。经鉴定发现,这是一名女性。新出现的人种,按照其出土地被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亦可俗称为“蓝田人”。

粗糙石器的使用者

伴随着“蓝田人”骨骼化石出土的,还有200多件粗糙石器。这些石器主要分为大尖状器、大小各种多边砍斫器和单边砍斫器、刮削器等。此外,还有一些不知用途的石球。制造石器所使用的材料大多是脉石英、石英岩、砾石,其加工制作技术十分粗糙,只是用锤击方式打出使用面来,很少对石器进行第二步加工,带有相当大的原始性。

但是,这批粗糙石器中也有一些制作得比较精细,有一种脉石英打制而成的盘状器,直径有10厘米,中心凸起,周围打出刃,可用于割裂、刮削,即使到了旧石器晚期,也有人类继续使用。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蓝田人”使用的手斧,这种石器一般都出自欧洲旧石器早期遗址,在东方的出现还是独例,这是远古人互相交流的作品,还是“蓝田人”的神来之笔?至今仍是难解之谜。

P7-8

序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难以计数的辉煌成就。可以说我们这些后人是幸运的,因为许多文明成就得以保存并流传至今,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借助那些洋洋洒洒的文字,我们能够窥探到众多古文明的身影。但我们又是不幸的,因为自然环境的演变、战争的破坏以及人类生存的需要,许多灿烂的文明成就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化作一曲曲绝响,凝结成了一个个未解的谜团。但是,逝去的文明不可能就此销声匿迹,它们在广袤的大地上留下了内涵丰富的遗迹和遗物,或尘封在荒城古冢的残垣断壁中,或埋藏在古堡废墟的碎石破瓦间,它们和古老的传说一起,讲述着曾经的灿烂与辉煌,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探究。于是,人类找到了还原历史的新途径——考古,考古学由此应运而生。

中国的考古学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但其成就却令人瞩目:“元谋人”和“北京人”的发现,展现了华夏始祖与猿类揖别的早期历程;良渚的美玉,见证了远古手工业的发达;殷墟的发掘,使商王朝不再只是美丽的传说;莫高窟的壁画,再现了中国佛教艺术的繁盛;马王堆汉墓的揭秘,诉说着“肉体不灭”的神话;秦陵地宫,让人在无限神往的同时感慨万千;楼兰的复苏,再现了沙海里的奇迹……在这些宝贵遗产之中,有傲立于世的宏伟建筑,有栩栩如生的绘画雕刻,有工艺绝伦的精巧器物,有高度精确的历法成果——人类的智慧几乎被发挥到了极致!

当然,这种人类智慧的发挥并非仅仅局限于中国,而是遍布全世界。在亚洲,《汉谟拉比法典》被发现于汉谟拉比从太阳神手中接过权杖的浮雕上,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在欧洲,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巍然耸立,它昭示着古希腊高超的建筑艺术;在非洲,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堪称鬼斧神工,闪耀着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在美洲,玛雅文明中的帕伦克金字塔可谓是石头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当历史的尘埃被吹散,文明的面貌展露出来,虽然早已不如当时那般光彩照人,但其中蕴含的非凡生命力与历史价值,足以让后人仰视并连连称奇。

在享受这些古文明杰作的同时,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些在考古发掘现场奋战的英雄们。由于理论、技术的局限和情况的复杂性等原因,考古学家时刻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他们从不退缩,为了心中崇高的信念,他们行进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寂寞和孤独。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考古学家的奉献,我们才得以领略那些来自废墟的辉煌。这些被挖掘出来的历史宝物,是人类辉煌成就的见证。

为了使读者更全面地领略考古的魅力,我们编纂了这部《中华考古·世界考古大全集》。本书着重选取了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的一些重大考古发现,通过较大容量的篇幅、流畅细致的文字,详细地讲述了它们的发掘过程、惊人收获、文明成果及历史轨迹,以此勾勒出古文明的概貌。

在此次编著过程中,我们站在客观理性的立场上,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尽量列出多种观点,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继续探究的兴趣。而且,在最大限度上摒弃了考古报告的沉闷繁琐,以科学严谨又不失轻松活泼的语言再现这些重大发现,提示那些鲜为人知的真相,驱散笼罩在这些失落文明上的迷雾,让读者循着考古学家的足迹一起去探险。

本书借助精美独特的插图和设计新颖的版面,为读者带来了最直观的视觉体验。书中还涉及诸多珍贵的考古资料、精湛的考古技术和出人意料的奇闻轶事,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精美的纪实图片、大量的珍贵信息、高品质的印刷质量,对于喜欢收藏经典的读者来说,本书不失为一本真正值得收藏的图书。

有人说,考古的一面是枯燥和沉闷,但另一面是浪漫和神秘。因为世上还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考古这样充满了谲诡、刺激,并令人神往;也只有考古学才能够最终揭示奇妙无比的过去。打开本书,仿佛打开了通往古文明的大门,它将引领你沿着历史的河流探本逐源,与遥远的年代对接,感悟人类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与久别的逝者对话,倾听他们的慷慨悲歌。相信这必将是一次收获丰富的探秘历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