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谋国巨商吕不韦全传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毛塘柳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人,古今中外第一风险投资商。他以投机商业的手段投机政治,由经商而经国,曾辅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国,其气魄之大、眼光之远、心计之深、创意之妙、谋划之周、收效之丰……都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内容推荐

吕不韦,既是富可敌国的商人,也是把持朝政的宰相。他不是红顶商人,他是商人红顶。他亦官亦商,先经商,后谋国。

本书主要介绍了吕不韦从小商贩起家,成为富可敌国的大商人,更成了秦国丞相的传奇经历。

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了解吕不韦的人生故事,更能从吕不韦的身上看到其经商和为官方面的智慧,有所裨益。还能从吕不韦的失败中学到些许教训,有所感悟。

目录

第一章 战国留给吕不韦什么

 第一节 变革浪潮风起云涌

 第二节 拜金主义席卷而来

 第三节 前吕不韦时代的秦国

 第四节 经商在别处

第二章 白手起家累千金

 第一节 他不是“富二代”

 第二节 从第一桶金到富甲一方

 第三节 致富箴言之“贩贱卖贵”与“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第三章 发现“奇货”

 第一节 邯郸街头邂逅落魄公子

 第二节 吕不韦看到了异人的投资价值

 第三节 “奇货可居”的经济学原理

第四章 重金助推

 第一节 吕不韦PK子楚

 第二节 吕不韦西游记之“金元政策”

 第三节 吕不韦、华阳夫人姐妹与秦国未来

 第四节 子楚的继承人资格证书到手

 第五节 说人策之打蛇打七寸

 第六节 吕不韦,史上第一投机商

 第七节 女人还是男人,这是个问题

第五章 多条路线

 第一节 子楚难过美人关

 第二节 赵姬,献与被献事件簿

 第三节 赵姬的神秘身份

 第四节 赢政的身世之谜

 第五节 欲擒故纵之策的妙用

第六章 保全奇货

 第一节 十面埋伏

 第二节 子楚回秦

 第三节 用最恰当的手段巧解危机

 第四节 子楚回秦的谜团

第七章 投资的巨大回报

 第一节 子楚继位,“包装”而来的一代秦王

 第二节 “商人宰相”吕不韦

 第三节 赢政继位,吕不韦迎来“仲父”时代

第八章 攀比出一个经典

 第一节 盛行的结交宾客风

 第二节 粗人不服,招来门客三千

 第三节 成功的文化传播经纪人

 第四节 成功的宣传炒作

 第五节 《吕氏春秋》中蕴涵的商道

第九章 吕不韦的时代

 第一节 终结一个天朝

 第二节 解体“战国四公子”

 第三节 继续向东进军

 第四节 “疲秦计”变“利秦计”

 第五节 门客里的双子星

 第六节 吕不韦的人才观

第十章 秦宫丑闻

 第一节 深宫寂寞难耐,情人旧情复燃

 第二节 金蝉脱壳难,引狼入室易

 第三节 赢政平定嫪毒政变

 第四节 茅焦冒死说赢政

 第五节 男权下的女人悲剧

第十一章 悲剧收场

 第一节 秦王赢政何许人也

 第二节 吕不韦出居河南

 第三节 死亡之谜

 第四节 “逐客”风波

第十二章 悲剧启示录

 第一节 犬臣难当

 第二节 错误的投资对象

后记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一个社会的全面转变,并非一两个在智商、情商方面具有极高女赋且深具学识的人能左右,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当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员开始转变观念,并付诸实践。那么,谁也无法阻挡浩浩荡荡前进的历史大势。

三驾马车领跑变革

纵观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其发展都有着三驾马车的身影。生产力有了新突破,带动科技发展,社会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开始不安稳起来,想要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一杯羹。于是,人们就产生了改变社会结构的冲动,里面包含了合理的诉求,也有过分的要求。

战国时代仍旧是农耕时代,所以取得突破的首先是农业领域。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则是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畜耕的推广,正是铁这种不起眼的东西,引发了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可以说,没有铁器的出现,就没有吕不韦发家致富的可能。

有了它,种地就容易多了。这就直接导致了统治者们鼓励开荒的政策的出台。俗话说,占山为王,落草为寇。要是能占有大量良田,则意味着同时占领了土地上的一切生物,当然也包括人。战国争雄经常打仗,当然需要补给兵力,占地开荒就是各个统治者眼里最有经济效益的选择。不但增加了战场上的“炮灰”,而且这些“炮灰”在平时还能满足后勤补给部门的需要。给军队提供生活资料。

此外,铁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一一打造兵器。在当时,这玩意出来以后可了不得,相当于现在的大杀器——核武器的威力。民间有这么一个说法,“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光是听着就挺吓人。也许这种说法就是从那个年代流传下来的,这个说法同时宣告那个时代又多了一种死法。

P2

序言

那是人类历史上无比璀璨的时代,那个时代因这颗星球上的杰出人才而光芒四射。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各个领域内的天才如井喷般飞射而出。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斯论述道:“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所发生的精神过程,似乎建立了这样一个轴心。在这时候,我们今日生活中的人开始出现。让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之为‘轴心的时代’。”

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一系列非比寻常的事件如雨后春笋,扎根于这个星球,并拔地而起。在东方,孔子和老子在中国诞生,中国学说的各种派别蜂拥而上,这是墨子、庄子以及无数其他人的时代,这是诸子百家的时代。优波尼沙和佛陀诞生在印度。在西方,希腊迎来了荷马、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这些人的出现就像宇宙大爆炸,给地球带来了勃勃生机。

然而,这个时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距今两千二百多年的这个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国后期。天子威严摇摇欲坠,“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周王朝的各路诸侯互相攻伐绵延数百年。这会儿,已然到了战国七雄的历史路口。

在称霸者的眼里,一山不容二虎,哪还容得下七雄?每一个野心家都想成为唯一雄霸天下的主。哪里有野心家,哪里就有战争。七雄割据并没有改变周王朝式微以来的混战局面,相反,他们集中精力试图各个击破对手。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个“英雄”的双手都沾满了淋漓的鲜血。

秦国“英雄”尤甚,也因此,七国之中秦国最强悍。

秦国是残忍的,也是幸运的。他们有一个强国专家商鞅,他以身试法,取得全国上下的信任,展开轰轰烈烈的改革,“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工”等,还有一条对中国之后的历史产生不可估量影响的“重农抑商”政策。通过这些手段,秦国实现了初步的富国强兵的计划。富国强兵的目的当然只有一个——战争,国库若不富得流油,哪有足够的钱来收买贫苦的老百姓让其冒着被杀死的危险,替野心家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呢?

野心家信奉丛林法则,优胜劣汰。秦国的野心家认为时机已到,便挥军一路向东边杀了过去,一时人间变成了地狱。

秦国如狼似虎,六国反而成了待宰的羔羊。这时候,弱小者想联合起来,准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击秦国的统一战线。纵横家苏秦窥见其中的历史机会,以其铁齿铜牙撮合六国组成六国联军。苏秦还有个师兄叫张仪,既然其师弟已经抢了“合纵”的饭碗,这条路他就走不通了。不过,世事相反相成,还有“连横”这座独木桥可以走一走。于是,这师兄弟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演了一出那个历史时期最经典的故事。

待这些风流人物被雨打风吹去,繁花落尽时,眼看天下尽在秦国之手,却突然杀出来一个吕不韦。吕不韦何许人也?

一个富可敌国的商人,一个把持朝政的宰相。他不是红顶商人,他是商人红顶。他亦官亦商,先经商,后谋国。他就是吕不韦。

也许你还记得前面的强国专家商鞅,他的变革里有一项很重要的东西——重农抑商,影响了中国历史数千年。可是,就在他推行该律的秦国,竟然出了这么一个奇商巨贾。吕不韦是如何办到这一点的呢?

闻一多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中说:“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忽然这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约当纪元前一千年左右,在这四个国度里,人们都歌唱起来,并将他们的歌记录在文字里,流传到后代。”

中国的先贤们载歌载舞,诉说着理想。而这一幅美丽的图景随着秦国一统天下而画上历史的句号。吕不韦有幸成为最后一位歌者,而这也成了他的不幸。他冲破重重阻挠,成为非同一般的商人,之后又亲手给这条路贴上封条。也许有心,也许无意。

百花齐放的时代,吕不韦搭上了这趟最后的夜班车,花开一朵,独占一方。

吕不韦是出生在韩国故都阳翟的大商人。贩贱卖贵,积累千金之富。他往来贸易的主要地区,是在赵国的邯郸。那里有不少活跃的投机商人,吕不韦是个“暴利主义”者,他贩贱卖贵,做的到底是什么生意?

在周赧王四十八年,也就是秦昭王四十年(公元前261年),秦国的太子死于魏国。隔了两年,秦昭王立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这个消息传到邯郸,吕不韦灵机一动,看出苗头来了。

别具只眼的吕不韦,偏偏认为在境况清苦的异人身上,可以大大投资。他是到过关中的,了解秦国王室的情况。安国君最宠的是一个楚国美人,他被立为太子后,这位“湘女”被立为正夫人,并被称做“华阳夫人”。美中不足的是,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这就是吕不韦看出来的苗头!他跑去见穷愁潦倒的异人,一开口就说:“我有办法能叫阁下光大门楣。”

之后的吕不韦展开了全面的计划,帮助子楚登上了王位。子楚就是秦庄襄王,他即位后,吕不韦做了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十万户农民所缴的赋税,都归他所有。

庄襄王即位三年后,竟然病死了。十三岁的赢政即位,国事都由太皇太后及太后做主,于是吕不韦受到更上层楼的尊敬,以王命尊他为“相国”,又仿齐桓公尊管仲的前例,号称“仲父”。

吕不韦成了秦国的实际统治者,从此大贵大富,光是其家童就有万人之多。为了把“战国四公子”比下去,他广招食客,待遇极其优厚,短短的时间内,就聚集了三千人之多。又因为那时诸侯的食客中,饱食终日,相互质疑,著书立说,布行天下,不但自己扬名,连带为他的居停也增添了光彩,所以吕不韦亦请他的食客著书——该书就是《吕氏春秋》,所谓“一字千金”的美谈就出自其手。

吕不韦的相业,并不逊于管仲,有两点明显的事实可以证明。一是秦国连年用兵,而经济力量足以支持军事;二是四方人才,纷纷入秦,当吕不韦罢相,赢政要下“逐客令”,而李斯上书,以为“秦成帝业,皆以客之功”,足见吕不韦的开放关禁,招致人才为秦之用,是一种非常正确的做法。

他虽有天才,但进身致贵,不以其正,善于投机,而终死于投机。

就政治而言,吕不韦是个别具一格的投机政客,他的最后失败简直无可避免。但就另一角度来看,又不能不替他可惜。如果当时的大商人能有今日的社会地位,他可能不会去从事那种异想天开的政治投机。他雄伟的魄力、独到的眼光、精确的市场调查,与现代一般的大企业家相比较,毫不逊色。

作者

2010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4: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