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民国时代的军阀像冯玉祥的名头这么多:基督将军,布衣将军,反戈将军,模范军阀,这些繁杂的称号后面,是冯玉祥的多变,利益与理念,是考察冯玉祥多变的两个指标。
国民军系将领徐永昌曾批评冯玉祥历来是“论变不论常”,“显得多少有点时髦肤浅”。而冯氏的追随者们认为,这正是他思想进步的表现,“是主张正义,不得不尔:是顺应潮流,跟着时代前行”。
他确实区别于一般的军阀,好学不倦、总希望跟上时代潮流。对于只受过一年零三个月正规教育的半文盲男子来说,他读书之多是惊人的。美国学者薛立敦曾评价说:“他可能是比其同时代的军阀更易受西方思想影响的人。然而,教育上的缺陷让他总是落后一拍。
这本《冯玉祥回忆录(上下)》,将为大家介绍冯玉祥其人其事。
冯玉祥(1882-1948),原名基善,字焕章。清末入淮军当兵,后投北洋车。1914年任北洋陆军第十混成旅旅长、第一十一师师长,后升任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曾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参加讨伐张勋复辟,推翻贿选总统曾锟和驱逐溥仪出宫。1926年8月加入网民党,9月在五原誓师,响应北伐。1928—1930年先后两次出兵反蒋,均为蒋所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5年与共产党合作在张家门组织察哈尔民众抗门同盟军。1936午任网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战胜利后,与李济深等发起组织中園围民党革命委员会。1946年赴美考察水利。在美則间激烈抨击蒋介石,反对美同政府支持蒋打内战。1948年9月在回阅途中因轮船失火遇难。
这本《冯玉祥回忆录(上下)》,将为大家介绍冯玉祥其人其事。
这本《冯玉祥回忆录(上下)》由冯玉祥编著。
第一卷 我的生活
第一章 我的家世
第二章 康格庄
第三章 入伍前后
第四章 河边的眼泪
第五章 光绪二十六年
第六章 从淮军的教习到武右军的兵
第七章 副目哨长队官
第八章 两次秋操
第九章 新民府
第十章 山东道上
第十一章 武学研究会
第十二章 从二月到八月
第十三章 第一次的失败
第十四章 正月十二日
第十五章 左路备补军(一)
第十六章 左路备补军(二)
第十七章 剿白狼
第十八章 汉中道上
第十九章 蜀道难(一)
第二十章 蜀道难(二)
第二十一章 倒袁之役
第二十二章 从四川到廊坊
第二十三章 讨伐复辟
第二十四章 武穴停兵
第二十五章 在常德(一)
第二十六章 在常德(二)
第二十七章 饥困线上
第二十八章 督陕
第二十九章 督豫
第三十章 穷困的陆军检阅使
第三十一章 首都革命
第三十二章 首都革命以后
第三十三章 赴俄途中
第三十四章 在莫斯科
第三十五章 五原誓师
第三十六章 平甘援陕
第三十七章 郑州会师前后
第三十八章 豫东大战
第三十九章 豫北大战
第四十章 完成北伐
第二卷 我的抗日生活
第一章 卢沟炮火
第二章 淞沪抗战
第三章 津浦前线
第四章 西迁武汉
第五章 鄂豫视察
第六章 回到武汉
第七章 湘黔检阅
第八章 四川检阅
第九章 督练新军
第十章 重庆见闻
第十一章 青峨记游
第十二章 发起献金
第十三章 献金琐记(一)
第十四章 献金琐记(二)
第十五章 献金琐记(三)
第十六章 抗战胜利
跋
第三卷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绪言
第一章 第一次听说“蒋介石”这三个字
第二章 第一次同蒋介石见面
第三章 我请蒋介石回来
第四章 我在郑州见蒋介石
第五章 在南京会议见蒋介石
第六章 消灭异己的蒋介石
第七章 “九一八”的蒋介石
第八章 为“九一八”在南京会议的蒋介石
第九章 “一·二八”上海大战的蒋介石
第十章 迁都到洛阳的蒋介石
第十一章 我在泰山时的蒋介石
第十二章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时代的蒋介石
第十三章 何梅协定以后的蒋介石
第十四章 福建抗日人民政府时代的蒋介石
第十五章 约我到南京开会的蒋介石
第十六章 出卖福建安溪矿产给日本人的蒋介石
第十七章 把救国会七君子下狱的蒋介石
第十八章 西安事变“双十二”的蒋介石
第十九章 故意违背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蒋介石
第二十章 “七七”抗战的蒋介石
第二十一章 “八一三”的蒋介石
第二十二章 调我到第六战区的蒋介石
第二十三章 在南京要投降的蒋介石
第二十四章 撤出南京跑到武汉的蒋介石
第二十五章 堵塞长江交通的蒋介石
第二十六章 言行不一致的蒋介石
第二十七章 找我到河南查看阵地的蒋介石
第二十八章 找我检阅湘黔川军队的蒋介石
第二十九章 武汉失守后的蒋介石
第三十章 忽然说出焦土抗战的蒋介石
第三十一章 把装备齐整的军队藏起来的蒋介石
第三十二章 压迫苗族同胞的蒋介石
第三十三章 利用特务毁害文武官吏的蒋介石
第三十四章 鼓励贪污的蒋介石
第三十五章 放走汉奸汪精卫的蒋介石
第三十六章 随便杀人的蒋介石
第三十七章 在天气很冷时脱下士兵棉衣的蒋介石
第三十八章 到处遍设收税机关的蒋介石
第三十九章 对于病兵不闻不问的蒋介石
第四十章 兵死了用两块破席头埋葬的蒋介石
第四十一章 办中央训练团最糟糕的蒋介石
第四十二章 在四川綦江县附近大杀青年的蒋介石
第四十三章 决心不守法的蒋介石
第四十四章 不知道民主是什么的蒋介石
第四十五章 血口喷人硬说史迪威将军是共产党的蒋介石
第四十六章 使人制造九鼎预备做皇帝的蒋介石
第四十七章 谁说真话就枪决谁的蒋介石
第四十八章 对于士兵吃不饱知道还装不知道的蒋介石
第四十九章 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的蒋介石
第五十章 大骂呈报河南旱灾的蒋介石
第五十一章 阻碍献金救国增加抗战力量的蒋介石
第五十二章 用种种阴谋破坏献金大会的蒋介石
第五十三章 制造谣言说陈嘉庚是共产党的蒋介石
第五十四章 把军队弄成纸老虎式的蒋介石
第五十五章 派特务监视各界民众慰劳团的蒋介石
第五十六章 朝朝夕夕都在算计着打共产党的蒋介石
第五十七章 拿着新生活欺骗世人的蒋介石
第五十八章 原子弹响了之后的蒋介石
第五十九章 收买领袖不成功的蒋介石
第六十章 食言而肥的蒋介石
第六十一章 派出许多接收强盗的蒋介石
第六十二章 说体面话不做体面事的蒋介石
第六十三章 有时也像傀儡似的蒋介石
第六十四章 主使特务流氓各处打人的蒋介石
第六十五章 把三民主义变成三我主义的蒋介石
第六十六章 背叛孙总理中山先生遗教的蒋介石
第六十七章 杀大学教授的蒋介石
第六十八章 随便乱杀公务员的蒋介石
第六十九章 用黑名单杀陶行知的蒋介石
第七十章 挥金如土的蒋介石
第七十一章 用种种诡计阴谋拉美国人下水的蒋介石
第七十二章 拿着人民当仇敌的蒋介石
第七十三章 用三征害死大多数人民的蒋介石
第七十四章 把许多忠实将领挤走的蒋介石
第七十五章 屠杀大学生的蒋介石
第七十六章 逼着人民抢米大杀民主分子的蒋介石
第七十七章 一心一意要做袁世凯的蒋介石
跋一
跋二
编辑手记
“我们这里哪有土匪呀?”
士兵不由分说,蜂拥着向庄子里跑去。搜得了细软,就随手望腰里掖.看见成缸的蜂蜜和腊肉,好像八百年没吃饱的一样,一碗一碗盛了往外端,一边走着,一边用舌头舐吃。后来索性连橱柜也给撬开来,贵重的衣服携取一空。弄得全院子里乱七八糟,零乱不堪。
土匪没打着,倒把人家的庄子抢了。事后人家怎么也不肯干休。原来这是肃亲王的一所庄院(听说现在肃亲王已住到日本去了),那时一共有十几顷地。庄主着人追究此事。帮带说,路上遇到一个状似农民的人来报告,说车轮标正在庄子里,所以才来打。并说那人穿的什么衣服,什么样子。这才知道那人是几天前庄子里被革去的一个长工,特意挟嫌捏报的。但庄主终不肯就此罢休。说无论如何,军队也不应该藉端劫掠。帮带无可奈何,允许赔偿损失,途中并将那谎报的长工抓获,枪决了事。以后听说慈禧太后回銮,肃亲王又把此事告到太后那里,太后也答应赔偿,此案始行了结。带兵的人听着什么就信什么,率尔从事,漫无纪律,闹出这样的乱子,真是太荒唐了。
从这里队伍即未再前行,重复回到望都。这时我听到一个最痛心的消息,那就是这次订立的《辛丑条约》中有拆除大沽口炮台的一项规定。这个消息在旁人听了或者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然而在我,却如同火山爆裂一样的肝胆欲碎。当初修建这大沽口炮台,我是亲身参加的。那时我还抬不动土,白天帮着大家扫土,晚上随父亲出去巡营。同营的弟兄们辛辛苦苦一天到晚在那里工作,经过长久时期,好容易修建成功,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海防工程!如今忽然宣布拆毁,而且叫中国人自己拆毁。这在我如何能不感到刺心的悲楚呢?
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的血泪缔结成《辛丑条约》,虽然眼前瓜分之祸暂时幸免,然而巨额的赔款,却种下了中国人民日后永难逃脱的经济厄运。关税盐税都作为赔款的抵押品,致使清廷不得不加倍地在人民身上榨取.以支持其摇摇欲坠的政权。条约缔结以前,李鸿章即已病故。他从广东回北京时,路上曾晕了几次船。到了北京,在强敌压境的情势之下,缔结这样的城下之盟,经过长期的折冲,交涉处处掣肘,因此外感内伤,一位晚清最负盛名的外交家,就轻轻殂谢了。李鸿章一死,算是感动了洋大人的心肠,才允许签订他生前所拟的最低限度不能再让步的和约草稿。这就是后来的《辛丑条约》。继李鸿章任直隶总督的便是袁世凯。
和约既成,慈禧太后方从西安动身回北京。回驾的路程是由西安绕道河南,由河南起旱到保定。十一月二十一日驾到保定。这显然是慈禧要避让联军的锋芒的缘故。因为当她起身时,条约刚刚缔结,京津一带的联军还没有完全撤退。可怜这位西太后,由北京逃到宣化,由宣化逃到大同,再由大同逃到西安,由西安又绕道河南回京,这沿途风尘之苦,也尽够她消受的了。可是听说她这次从河南到保定.沿途上县官因办差不力,被太监王公们打跑了的很不在少数。官府尚且如此倒霉,我们老百姓所遭的灾殃更可想知了。
慈禧还没有到,保定府已忙得不可开交。我们保定练军奉派担任“卡轮”的工作。所谓“卡轮”,就是护卫的意思。挑选的都是大个子,我自然也在被挑之列。我们身上都穿着蓝布开衩袍,手里拿着红漆柳条小笸箩,净水泼街,黄土垫路。慈禧的行宫就设在总督衙门内。我在衙门口“卡轮”,向里面一张看,只见灯笼、火把、旗锣、宝扇、斧钺、红毡,等等,辉煌夺目,摆成行列,极尽富丽堂皇的能事。国家快要亡了,仍然这样穷奢极华,作威作福,百姓怎么不遭殃呢?我一面洒水泼街,一面心里这样地想着。
“两宫”到站的时候,我正在车站站岗,因此得瞻仰到这位西太后娘娘的尊容。太后下车时,身上穿着青花缎的大坎肩,头上梳着满装“两把头”,脚上穿着一双三寸高的木底鞋,走起路来安详缓慢,十分娇贵。看她样子已有六十多,满脸皱纹。脸上没有抹红,可是涂着一层很厚的宫粉。当她进站后袁世凯叩见的时候,我听见她说:
“我们娘儿们不要紧了,到了家了,什么事也没有了。”
“两宫”在保定没有久留,即转回北京。
我们的队伍由望都回来,共计一营四哨,住在保定府西大寺,后来又移住西边的丰备仓。这时我已正式升任本哨的小教习。小教习又名副教习,因为军队中会喊操的长官不多,每哨里都设有喊操的正副教习。教习还有一个名号,叫做“靠把”,恐怕是可靠或有把握的意思。那时喊操的教习,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管带李洙熙正在营部里坐着,何哨官去见他说道:“请管带给冯教习加三钱银子。”声音很是卑谦。李管带一听,回答说:“这办不到。”干脆地回绝了。这时我正在隔壁房间里,所以他们的话我都听得清清楚楚。当时管带的薪俸,每月连同吃空名字在内,可以有四百两银子。当哨官的至多也不过四十两银子,如今这位哨官要求加给三钱银子,竟碰了这样一个钉子,可见此时的武官是怎样的视财如命了!
营里的伙食,是每天发给小米。我向来是不惯吃米的,而且那种小米沙子极多。怎么也吃不下去。勉强吃到肚子里,一天到晚咕噜作响,一点也不能消化。不得已只有自己买两个烧饼充饥,可是每天只能吃两个,多了便没钱,于是整天饿得肚子发慌。实在饿得没办法,便弄点水把小米向嘴里吞,虽然勉强咽了下去,但终是很难过的。P38-39
我有一位好朋友是加拿大的文幼章教授。他是蒋介石的顾问,他也是教会里的一位忠实的牧师。文幼章教授本来是拥蒋的,因为看见蒋用特务乱杀人,因此他是一天天地反对蒋了。现在他反蒋最烈,大学教授不当了,牧师也不当了。他说:“主持正义,认识真理,替中国老百姓打抱不平,就是真正的基督徒。”
我还有一位美国朋友拉铁摩尔先生,他是一位大学院长,他是蒋介石的顾问,原来是拥蒋的,后来因蒋用特务杀大学教授闻一多、李公朴,就变成美国反蒋的大旗。我问拉铁摩尔:“你是怎样由拥蒋变为反蒋的呢?”他说:“这是科学的,他是,我说他是;他非,我说他非;他爱民实行民主我就拥护他,他害民独裁我就反对他。这不仅我一个如此,大多数的美国人都有这种追求真理的知识。”
有一天我同蒋介石的亲戚,在哈得孙河华盛顿大桥的西边一个小餐馆里吃饭,我对那位先生说文幼章先生反蒋与拉铁摩尔反蒋的事,多么光明正大呀!对就说对,不对就说不对,不像我们中国人,一个无论多么坏。只要这个人是我的亲戚,或是我的长官就不能说半个不字,这种奴隶的病根若不拔除净尽,我们中国没有个好,没有个进步。蒋的亲戚,笑着说:“别说了!……我知道是说我了。”
没有一个民国时代的军阀像冯玉祥的名头这么多:基督将军,布衣将军,反戈将军,模范军阀,这些繁杂的称号后面,是冯玉祥的多变,利益与理念,是考察冯玉祥多变的两个指标。
国民军系将领徐永昌曾批评冯玉祥历来是“论变不论常”,“显得多少有点时髦肤浅”。而冯氏的追随者们认为,这正是他思想进步的表现,“是主张正义,不得不尔:是顺应潮流,跟着时代前行”。
他确实区别于一般的军阀,好学不倦、总希望跟上时代潮流。对于只受过一年零三个月正规教育的半文盲男子来说,他读书之多是惊人的。美国学者薛立敦曾评价说:“他可能是比其同时代的军阀更易受西方思想影响的人。然而,教育上的缺陷让他总是落后一拍。”
——《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