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生活遇见经济学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美)马克·史库森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房价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拐点?”,“人类都已经让卫星上天了,为什么交通拥堵问题还得不到解决?”,“我们每天朝九晚五、疲于奔命地工作,为什么还要为自己的养老问题操心?”。

没有人被苹果砸到了,会埋怨物理学家。可是一涉及经济问题,经济学家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经济学家是游走于数字和模型中的天才?还是利益集团的傀儡?

透过马克·史库森的举证,你会认识庞大经济帝国的构造者。此书描绘了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人”,而非“经济学家”。献给每一位热爱并关心经济生活的“经济人”!

内容推荐

在1930年大萧条开始之初,凯恩斯就曾倡导,经济学家们应该从他们的象牙塔中走出来,成为一个更有价值、更合格的经济学人,“就像那些牙科医生一样”。但是,就算是凯恩斯自己当时没意识到这些经济领域里的年轻开拓者能走多远,他们也已经在一点点地改变我们生活的维度。

基于行为经济学家的突破性研究,本书提供了诸如储蓄、投资、养老和赚钱等方面的实用建议,并展示了经济学家在解决国际、国内社会问题方面的能力,从交通阻塞、医疗保健、公共教育、犯罪、拍卖等领域,再到贫穷、不平等、污染、全球变暖、人口增长、全球化、军事冲突以及宗教战争等问题,不一而足。

史库森让我们知道,经济学家是如何从撰写抽象的学术论文和书籍中摆脱出来,转而将经济理论应用到现实世界中的,他们有的自己经营公司,有的为公司提供顾问服务,有的在政府任职。史库森说,经济学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可以影响一国的财富,究竟是好是坏,要看其遵守或者违反基本经济准则的程度。书中提到这些基本的经济准则包括责任、成本收益分析、投资以及企业家精神等。如果能理解并很好地融合这些经济准则,个人、公司以及政府就能做出更好的决策。为了证明这一点,融合对国内和国际上热门议题的探讨,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多位顶级经济学家的例子。

不管经济学家是否屡遭诟病,也不管是否应该将他们置于神坛之上,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的都是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人。

目录

前言

绪论 探索的黄金时代

第一部分 个人理财:赚钱、储蓄、投资和养老

 第1章 一个可以让你轻松拥有三倍于现在储蓄率的方法:900亿美元的机会

 第2章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你能战胜股市吗?

 第3章 是的,你可以打败市场 只要承担很小的风险

 第4章 高回报率的投资:耶鲁捐赠基金的经验之谈

 第5章 智利如何实现劳资变革

 第6章 社会保障制度亟待改革

 第7章 从社会保障账户中每月拿到4000美元?

 第8章 私人部门是如何解决养老金问题的?

 第9章 幸福的四大源泉:金钱是其中之一吗?

第二部分 经济学家进入公司董事会

 第10章 用EVA提高投资回报

 第11章 路德维希·冯·米瑟斯如何协助创造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公司

第三部分 解决国内的问题

 第12章 看呐,夫人,没有堵车!

 第13章 病人的权利: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新医疗计划

 第14章 回到最基本的问题:竞争进入教室

 第15章 芝加哥枪械秀

 第16章 经济学家的拍卖发烧症

 第17章 如果你用私有化的方式建立它……他们就来了:体育场的经济学

 第18章 谁是亨利·斯皮尔曼:侦探小说的经济学

第四部分 解决国际性问题

 第19章 生态经济学讨论:是愤怒的星球还是美丽的世界?

 第20章 人口爆炸:经济学家参与马尔萨斯大讨论

 第21章 私人部门解决极度贫困的办法

 第22章 贫穷和富裕:印度与中国香港

 第23章 亚洲经济奇迹的真相

 第24章 埃及人到底怎么了?

 第25章 爱尔兰的经济奇迹:我们能发展得更快吗?

 第26章 边际税收革命:拉弗曲线走向全球

 第27章 关于经济不平等的讨论: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

 第28章 一图知分晓:经济自由指数

 第29章 让人吃惊的图表:经济学家进入神圣的领地

 第30章 平安处世,善意待人:宗教的竞争

第五部分 预测未来

 第31章 新耶鲁预测模型:欧文·费雪的诅咒解除了吗?

 第32章 预测选举:经济学家做得更好!

 第33章 什么才是经济和股票背后的动力:消费者支出还是商业投资?

 第34章 迈达斯的金属:王者归来

 第35章 还会发生大萧条吗?

 第36章 谁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第37章 21世纪的经济学

致谢

试读章节

第2章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你能战胜股市吗?

把一个猴子蒙上双眼后让它向报纸的金融版掷飞镖而选中的投资组合,和那些专家小心谨慎选择的投资组合相比,盈利性可能一样好。

——伯顿·麦基尔(Burton Malkiel)

《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 Waft Street,1973年)

接下来的三章将会告诉你,健全的经济理论将如何帮助你提高投资技能。你一定注意到了,学院派经济学家一直对那些声称能让你在风云莫测的股票市场上快速致富的股票经纪人、资金管理人、共同基金以及金融时事分析的写手抱有怀疑态度。不过,不管怎样,这些人也确实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绩。

接下来,我们就从经济学家所说的投资的“有效市场理论”说起吧!

有一段时间,华尔街的分析师和资金管理人对经济学家恨之入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院派教授们来到了华尔街,并公然将股票市场分析批判得一文不值。通过众所周知的“有效市场理论”和“随机漫步”模型,这些学院派经济学家告诉世人,那些昂贵的、辛苦的证券分析和看似积极的货币管理,其实都是“没用的”,也许甚至比“没用”还糟糕。因为个人持股者比起那些购买并长期持有多种股票的大客户来说,大多数时候都表现欠佳。一些经济学家甚至宣称,猴子的选择甚至都比那些专业分析人士和资金管理人的选择要好。

这场类似恶作剧的斗争的始作俑者就是学院派经济学家尤金·法默(Eugene Fama),一位美国经济学者,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MBA及经济学和金融学博士。毕业后他一直留在芝加哥大学执教,他的博士论文《股票市场的价格行为》,发表在1965年1月的《商业杂志》(Journal of Business)上,占据了一整版的篇幅。他在论文中总结说,“股票市场的价格是不可预测、随机变动的。”

法默的论文后来成为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以及微观经济学中“完全竞争模型”的雏形。盲目的竞争及奋斗精神使得战胜股市几乎是不可能的,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伯顿·麦基尔说。他于1973年出版了《漫步华尔街》一书,正是这本书使得“有效市场理论”广为流传。白出版以来,这本书已经出了第9版。伯顿·麦基尔对于有效市场理论或说随机漫步模型做出了如下解释:

股票价格的短期变化是不可预测的,投资咨询服务、盈利预期以及复杂的股市分析图表实际上都是毫无用处的……极端一点儿说,这就意味着“把一个猴子蒙上双眼后让它向报纸的金融版掷飞镖而选中的投资组合,和那些专家小心谨慎选择的

投资组合相比,盈利性可能一样好。”

有人称有效市场理论的支持者为“随机漫步者”,因为他们认为股票市场短期内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随机的,就像一个醉酒的水手沿着华尔街曲折地前进一样。基于这种分析,证券分析师和基金经理是不可能战胜股市的。

受麦基尔《漫步华尔街》一书的启发,《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们和专业分析师之间开展了一场竞赛。编辑通过扔飞镖的方式随机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而专业分析师基于基础性分析或技术分析,小心翼翼地选择他们最钟爱的股票。这场比赛每6个月进行一次,一直持续了14年,从1988年开始直到2002年。有意思的是,专业分析师们以平均10.2%的回报率胜过了平均回报率只有3.5%的扔飞镖的人。

但是,麦基尔说这场比赛的结果是不足为证的。“有媒体宣传的效果。”他解释说。通过对专家们选择的股票的宣传,《华尔街日报》影响了市场。“因为《华尔街日报》先是讨论专家何以如此选择,之后就是专家们兴致勃勃地解释选择这些股票的理由,这些股票无形中就得到了更多公众的支持。”麦基尔说。他还补充道,“如果用《华尔街日报》关于专家选择股票的文章发表之前的回报率重新计算的话,恐怕他们的表现并不见得比掷飞镖的人要好。”

经济学家创造了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有许多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华尔街一直以来被人操控着压榨那些普通的投资者,麦基尔和其他一些人把矛头指向了积极管理证券投资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例如佣金、表现费、买卖差价还有税费。因为每个人都在寻找被低估了价值的股票并进行投资,这也使得想要获得比其他众多证券分析师更高的回报率变得异常困难。

如果你也发觉果真不大可能战胜股市,那么法默、麦基尔和其他持有效市场理论观点的经济学家对此又有何建议呢?难道就只能远离股票市场,将希望寄托在银行储蓄账户和定期存单上吗?恰恰相反,他们想出了一个非常有创意而且很简单的方法:做一个被动的投资者。购买一大笔个人投资组合或者股票指数基金,并且长期持有,在熊市到来的时候,依然能安之若素。这种投资策略就是你一直渴望的,非常轻松就可以让你在50年之后获得高额回报,根据标准普尔500指数,这个投资回报率大约是每年12%(包括股利)。

在刚开始的时候,学院派的有效市场理论在华尔街激起一阵狂怒,报酬颇丰的证券分析师和基金管理人感到他们的职业岌岌可危,那些证明他们的表现甚至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证据,像大山一样让他们压抑难安。更让人头疼的是,这些证据又很难驳倒,经济学家开展了许多研究来证实麦基尔的论断(参见图2.1,一项由《经济学家》杂志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研究),几乎没有哪个专业投资人或者共同基金的表现能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相媲美。

P32-35

序言

在不久之前,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忧心忡忡,但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却是个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他就表示对下一代经济学家充满了信心,称他们会将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他在写给朋友的一段话中说道:据我估计,1920~1970年之后的一千年将会成为历史学家最为活跃的时代,你大可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而当1930年大萧条来临之初,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最得意的门生——撰写了一篇小论文,指责他的同行们过度夸大了经济萧条的负面影响,在这篇题为“我们子孙后代的经济可能性”(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 Children)的文章中,凯恩斯痛斥了这些人的消极和悲观,指出他们对未来的判断犯了“荒谬的错误”。依凯恩斯之见,大萧条属于“暂时的失调”,不过是“人类在解决长期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而已。(你认为我接下来就要引用凯恩斯的名言“长期而言,我们都死了”,是吗?)根据凯恩斯的预测,一个比我们曾经想过的任何一种进步都“更大的进步”将会出现,在一百年之内,人类会在经济上取得非常大的进步,以至于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可能会是“如何利用关注自身经济问题之外的自由,如何消磨空闲时光,也许关注一下科学和其他一些学科会比较好,这样可以让人更明智、快活、健康”。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乐观预言被证明是正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们之后的一代经济学人,他们利用改良的政策和令人兴奋的实证研究理论改变了世界运转的方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世界经济开始繁荣,企业家们开始大展拳脚,新发明和新技术进步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整个世界虽然还会不时地在个别地方出现经济不景气或者小危机,但我们毕竟成功地避免了另一场危机和世界大战。

马克·史库森(Mark Skousen)的著作《当生活遇见经济学》(Econopower)非常值得一读,在书中他向人们阐述了经济学家在战后世界经济繁荣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新一代具有号召力的人是怎样成功实现变革的。即便是我也不得不惊讶于当今这些经济学家在做的事情——使储蓄更便捷,避免债务困扰,谨慎投资;通过私人银行的小额贷款,使千百万人免受贫穷的煎熬;减少犯罪,改善公共教育;帮助政府节约开支,通过更有效率的拍卖方式使公司的经营活动更加公开;通过峰值定价法,缓减交通拥堵;使公司在奖励员工、回报股东的同时盈利更多;帮助国家实现经济腾飞,并且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国际冲突。

看到马克在本书中提到的一些经济学家是包括许多知名人士在内的芝加哥大学的教员和毕业生,我感到无比骄傲。比如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相比前人,他更明确地告诉我们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体(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减少税收、限制政府部门的膨胀等措施);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公共选择学派之父,他将经济研究的重点从“市场失灵”转向“政府失灵”,并由此提出应当限制政府权力的主张;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他首次将经济理论应用于社会学和其他学科;另外还有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供给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在探索自由贸易、削减关税以及撤销管制的领域勇往直前。

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这些芝加哥学派的人被称为“另类经济学家”,即使他们自己也认为,从知识角度上说,他们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传承者。这个小团体提倡限制政府,健全通货,减少管制,投资股市,指数化证券投资基金,削减税收。那时候有些人称他们是“疯子”,而今天他们却被人尊为诺贝尔奖得主。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我正好是芝加哥学派团体中的一员,直接参与了供给经济学派的形成过程。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美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是要继续高税收的政策,提高通货膨胀率,减缓经济发展速度?还是改变路径,削减税收,消除管制,刺激增长,减少通货膨胀,增加储蓄?正是在这个时候,拉弗曲线(Laffer Curve,本书第26章中将会重点阐述)诞生了。这是一条解释税收收入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大幅削减高额边际税率可以大大刺激储蓄、生产力以及经济发展,政府由此得到的税收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大大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支出型项目也会小于经济扩张的幅度。事实上,社会保障最好的而且永远最好的形式就是:高报酬的工作。总之,削减税收的成本不仅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少,还最大限度地帮助了穷人。可以说,削减税收可以治愈一切形式的经济病症。

供给经济学派的革命性主张还促生了“撒切尔·里根革命”,这是经济领域里的又一典范。里根时代的削减税收政策不仅极大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还造就了大量的储蓄。只需要看看那些有供给学派参与的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就知道了。我还没见过哪个主要经济体的规模可以赶得上美国,我甚至从不曾知道古往今天的哪个经济体可以与今日的美国相媲美。美国并不完美,但可以说迄今为止,它确确实实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星球所创造的最接近完美的经济体。

今天,美国的经济依然在增长,它被称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成熟的经济体,我相信这种说法,因为在过去的25年中,我们的经济政策都运用得恰到好处:这期间,财政政策大幅度放宽——较低的边际税率刺激着就业和投资,货币政策也调整了不少,使得现在的经济运行更加稳健,通货膨胀率低,贷款人享受了低利率的优惠。另外,更加自由的贸易在为美国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也惠及了她的贸易伙伴。总之,经济限制越来越少,保护主义渐渐变弱,市场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了。

如果你想看到这些改变在现实中的表现,那就来关注一下股票市场吧!根据标准普尔500指数显示,从1966年1月到1982年7月,组合投资的年平均回报率为负6.1%。仔细想想这个数字你就会知道,因为糟糕的经济政策,股票市场仅仅维持了表面繁荣的假象,实际回报率却是负数,这一切都源自价格水平的大幅度上涨。1982年7月至今,因为罗纳德·里根总统实行了有利经济成长的政策,标准普尔500指数显示,在这期间,组合投资的年平均回报率是8.1%。总之,供给经济学派为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理论也让世界其他国家受益匪浅。

此外,基于芝加哥学派及其他区域经济学家的创造性工作,新一代经济学家开始进入一个探索新知的黄金时代,在众多领域进行尝试——法律和犯罪学领域,行为金融学和股票市场,甚至宗教、幸福议题和运动经济学——这些都在他们的探索之列。经济学家们甚至提高了他们的预测能力!我很高兴看到马克·史库森总结了来自各个领域的不同经济学家的成功之处。我们应该支持那些优秀的经济理论,无论是由凯恩斯主义者还是奥地利学派提出来的。是的,同样,我们也应该批判那些拙劣的经济理论,无论提出这个理论的人是共和党人士还是民主党人士。

时至今日,仍然有一些怀疑主义者预言我们的经济前景不妙,不过我并不是其中的一员。但是,此种思想导致的一些错误结果已然发生,比如在加利福尼亚,家庭和事业从加利福尼亚转移到田纳西,在田纳西,我不用缴纳所得税)。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承认,在进入21世纪之时,我们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如果美利坚合众国能够继续执行这种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包括低水平的均一税、社会保障私有化、学校选择、不断增加对外贸易、尽量避免军事干预等措施。那样的话,凯恩斯对经济的预言会更加乐观。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还有很多新的领域等着我们去探索。不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也在发挥着它巨大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不可逆转的。  马克·史库森在本书中汇聚了如此多经济专家对未来经济的预测,将他们的智慧传播到更多更远的地方。正像马克所说,经济学从此不再是一门悲观的、沉闷的学问,而是一个乐观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学科,它能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而且,我很高兴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

阿瑟·拉弗(Arthur B.Laffer)

拉弗经济顾问公司(Laffer Associates)创始人兼董事长

书评(媒体评论)

“马克·史库森是位有才华、富于想象力、精力充沛的经济学家。”

——米尔顿·弗里德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科斯(Ronald Coase)指出经济学不应纸上谈兵,而史库森(Mark Skousen)则为经济学大显身手开出了方案。这些方案既充满想象,又扎根于经济逻辑哪怕只有部分得到实施和推广,世界也会改头换面。

——薛兆丰,新锐经济学家,中国十大青年领袖之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6: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