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作者 (美)威廉·恩道尔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该书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入手,以作者独有的新闻敏感、超强的思维能力和多年从事调查研究所积累的翔实史料,全面而深刻地剖析了美国精英阶层如何利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等种种手段,保持其对世界的控制,维系美国全方位主导世界的地位。书中涉及众多近期国际热点,包括西藏、新疆等美国对中国战略中极其重要的地缘遏制问题。

内容推荐

本书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入手,通过无与伦比的超强思维和无可置疑的翔实史料,以辛辣的笔触,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美国精英阶层利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等种种手段,来保持其对世界的控制,维系美国全方位主导世界的地位。

本书详细描述了美国怎样运用秘密经济战争、人权、民主等各种方法,来弱化和孤立以中国为代表的其他国家,揭开了美国运用原始的军事力量对付其惟一的战略核对手俄罗斯的真相。

本书还阐释了我国新疆和西藏、缅甸和苏丹达尔富尔在对美国进行地缘政治遏制战略中的真正作用。

目录

中文版前言

中文版序言

中文版译者序

英文版前言

第一章 格鲁吉亚之战——普京扔了颗炸弹

 八月的炮火与古怪的数字

 冷战的结束,新冷战的种子

 铁幕的根源

 历史的“地理枢纽”

 美国的“天定命运”:控制欧亚大陆

 麦金德为美国提供的冷战蓝图

 新冷战——包围俄罗斯和中国

 “用右手摸左耳”

 莫斯科的反应

 1999年美国导弹防御法案

第二章 控制欧亚大陆:颜色革命和蜂拥行动

 华盛顿策动颠覆活动的新利器

 中情局早期的粗暴手段

 杜鲁门创造了一个“国家安全国度”

 从塔维斯托克到兰德公司

 加德满都的摇滚录像

 从塞尔维亚、格鲁吉亚到乌克兰的蜂拥行动……

 乌克兰的橙色革命

 颜色革命和石油管道地缘政治

 欧亚大陆管线战争

 美国一阿塞拜疆之间的纽带

 欧亚大陆政治地理

 新冷战围绕石油开始

 华盛顿的新石油地缘政治

 中国寻求能源安全

 切尼的能源战略

 “最有价值的地区”

 肢解俄罗斯:“最终的奖赏”

 尤科斯事件的真正含义

 俄罗斯的能源地缘政治

 库页岛:俄罗斯对石油巨头的控制

 俄罗斯一土耳其天然气项目

 莫斯科的军事地位

第三章 新鸦片战争:通过合成的“民主”控制中国

 美军非洲司令部:五角大楼的资源战争战略

 资源战争:2008年陆军现代化战略

 美国夺取资源的“永久战争”计划

 作为战争武器的“人权”

 美国式民主和原材料市场

 缅甸:袈裟革命

 印度输了,中国赢了

 印度危险地转换联盟

 苏丹:达尔富尔种族灭绝游戏

 北京有效的经济外交

 苏丹丰富的石油

 采取将苏丹产油地区军事化的行动

 死亡批发商

 种族灭绝,还是石油

 雪佛龙公司1974年的苏丹工程

 乍得石油和输油管政治

 乍得的代比也寄望于中国

 西藏:中央情报局动用家底

 西藏的地缘政治游戏

 达赖喇嘛的老朋友

 又是国家民主基金会……

 美国制造的“西藏人民起义”

 西藏的矿产财富

 华盛顿采用“非暴力战争方式”

 目标:控制中国

 包围中国战略的背后

第四章 新疆暴力事件的幕后推手

 华盛顿和北京玩的游戏更难识破

 维吾尔流亡组织、中国和地缘政治

 新疆暴力犯罪事件的可疑时机

 新疆对于欧亚能源设施的战略意义

第五章 基地帝国——帝国的基础

 包围俄罗斯的美国基地

 美国的新军事基地是在保卫“民主”吗?

 保卫鸦片种植田

 冷战后美国基地的扩张

 帝国的衰落

 “更精干更灵活”的核打击力量

 美国核轰炸机处于经常性的警戒状态

第六章 星球大战的奇怪历史

 美国导弹防御的起源

 美国航天局与军事秘密

 拉姆斯菲尔德支持导弹防御

 五角大楼的欧洲和北约战略报告

 为何现在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第七章 华盛顿的核困惑

 秘密谋求核主导地位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首次核打击的失落环节”

 为首次核打击做准备

 全方位主导

第八章 “核战争狂博士”还活着

 投弹完毕……

 拉姆斯菲尔德的“8022号作战计划”

第九章 永恒战争状态的游说者

 军事-工业复合体来到华盛顿

 美国安全委员会

 新军事-工业复合体

第十章 “尤达”的“军事领域革命”

 秘密地终结“相互确保摧毁”时代

 拉姆斯菲尔德的马歇尔计划:最棒的技术

 马歇尔的“绝地武士”

 马歇尔的高技术战争构想

 “网络中心战”

 假想敌和秘密行动“9·11”

 “新珍珠港”事件

第十一章 军事工业——巴比伦之窗

 以“国家安全”之名,行主宰国家之实

 “巴比伦之窗”

第十二章 创建“末日决战”军队

 越南综合症和黑暗的政治

 为洛克菲勒们向美洲传福音

 中央情报局和暑期语言学院

 大背叛:中央情报局和洛克菲勒信教了

 “支配主义”进入军队

 “神迹与奇迹”

 “多伦多赐福”

 支配主义和“基督教帝国主义”的兴起

 约耳的军队

 信守支配主义者的承诺

 国家政策委员会

 国家政策委员会、黎曦庭和文鲜明

 神圣的十字新军

 圣战中的触摸屏幕投票机

 “重生派”拉丁美洲暗杀队

 危地马拉的里奥斯·蒙特和中央情报局

 一份奇怪的圣塔菲文件

 圣灵的礼物

 中央情报局也信宗教……

 家族简史:洛克菲勒栽培了布什家族

 文鲜明、老布什和共和党宫廷政变

 老布什帮助文鲜明的拉美独裁者

 老布什、诺思和中情局毒品

第十三章 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奇怪世界里的士兵

 为世界末日善恶大决战祈祷

 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的根源

 在美国的利库德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

 上帝“选民”的“狂喜”

 重建所罗门神殿

 1967年的分水岭战争

 基督教犹太人搞定了小布什

 布什、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和共济会

 一轮“错误的明月升起”

 “泰德牧师”的忏悔

第十四章 奇怪的鹰派

 拼凑起来的美国新保守主义

 兰博共和党人

 “黑暗王子”

 道格拉斯·费思,两种忠诚和假情报

 操纵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实

 新美国防务主导地位的蓝图

 利库德背景与双重忠诚

 一个不那么干脆的告别

第十五章 全方位主导还是丧心病狂

 欧亚大陆地缘政治

 科索沃:巴尔干地区的华盛顿黑手党国家

 格鲁吉亚疯狂的军事闹剧

 非洲司令部、中国和资源战争

 离奇的辞职

 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的种族灭绝:美国的角色

 是大猩猩保护区还是游击队

 目标:中国

 奥巴马的国家安全议程

 奥巴马和阿富汗:“地缘政治大奖”

 美国本土的军事化

后记

附录A “盘根错节的理事会”:新保守主义智库

附录B 私人基金会——资金踪影

附录C 媒体的战争宣传机器

附录D 国家民主基金会:按国别的捐赠

中文版跋 为本书的读者写的几句话

试读章节

八月的炮火与古怪的数字

像666或911一样,888是众多古怪数字之一。有些人将这些数字与某种特别的神秘意义联系起来。由此看来,前苏联遥远的高加索山区的一个小地方选择在新世纪的第8个年头的8月8日,派出其乌合之众式的军队进入一块像卢森堡大小的地区,以证明这个地区属于大格鲁吉亚共和国,这个事件似乎是某种不祥之兆。

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北京,因为中国将在这一天举行2008年夏季奥运会精彩的开幕式。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领导人都来到北京,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理普京,普京在奥运会开幕几周前还是总统。

格鲁吉亚军队侵入叛离的南奥塞梯省这个突如其来的新闻,起初并没有引起多大关注。西方很少有人听说过南奥塞梯。这是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能有多大政治意义呢。

然而,小小的格鲁吉亚共和国对南奥塞梯的入侵,却可能是自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以来世界局势再次进入最危险阶段的标志。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冷战对手狭路相逢,核大战一触即发。

有些人开始担心,21世纪将再现“八月的炮火”。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其导火索同样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事件,一个塞尔维亚人在撒拉热窝暗杀了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

另外一些人谈起了新冷战,认为世界将再次陷入从1946年到1989~1990年柏林墙倒塌、前苏联解体期间那种相互对抗的恐怖状态。

回顾1962年古巴危机,有些人认为这场危机是因为美国侦察机发现了在古巴的前苏联导弹阵地引发的。这些阵地距美国佛罗里达约90英里'前苏联能够在几分钟之内对美国本土实施核打击,而美国的核轰炸机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

处在五角大楼和美国与北约最高决策圈之外的西方人,很少有谁了解,前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并不是没有来由的单纯挑衅,而是对早些时候美国决定在北约成员国土耳其部署“雷神”和“木星”核导弹的反应。美国设置在土耳其的导弹阵地危险地靠近前苏联的战略核部署区。正如1962年的古巴危机,2008年格鲁吉亚共和国所发生的危机,同样是华盛顿政治军事决策圈所采取的侵略性挑衅政策的直接后果。冷战的结束,新冷战的种子

显然,伴随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1989年11月决定不派前苏联坦克人东德镇压不断扩大的反政府非暴力烛光抗议运动,听任象征分隔东西欧“铁幕”的柏林墙倒塌,冷战结束了。前苏联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破产了。

冷战结束了。对世界上许多地方尤其是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来说,西方,尤其是美利坚合众国这个自由、民主和经济繁荣的象征,胜利了。

对此,世界大多数人都欢欣鼓舞。在柏林,前民主德国与前联邦德国的人们演奏着贝多芬的《欢乐颂》,在柏林墙上载歌载舞。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以及那些自1946年以来处在前苏联铁幕一侧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庆他们所认为的美好生活的开始,这将是自由和繁荣的生活,即“美国生活方式”。他们相信了自由欧洲电台及其他美国和西方政府媒体灌输给他们的宣传。他们的人间天堂美梦正在变为现实,或者说他们以为这个美梦真的快实现了。

随着华盛顿和西方将所谓的“休克疗法”经济政策强加给前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央计划经济,人们的兴奋没能维持多久。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为将整个经济进行转型这样复杂的任务做好准备,更何况此次转型涉及像华沙条约国家和前苏联这样内部相互联系的复杂经济区域,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立即进行“市场改革”,其技术官僚们遵照美国财政部长、前华尔街银行家罗伯特·鲁宾的指令,要求马上对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国营工业实施私有化,将卢布和其他相关国家的货币贬值。

毫不夸张地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谓的“休克疗法”,为持有美元的西方投机家,如美国对冲基金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逃亡在外的金属交易商马克‘里奇以及瑞士信托或大通等这些贪婪的银行,打开了以相当于实际价值一个零头的价格掠夺俄罗斯王冠上的明珠——从石油到镍、从铝到铂——的大门。

在腐败的叶利钦时代,一小撮掌握了价值连城的国家原材料资产的俄罗斯商人,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他们被媒体准确地称为俄罗斯寡头,财富使这些人变成俄罗斯的新主人——金钱的主人。但他们的新财富主要以美元持有。因此华盛顿认为,他们被绑定在西方尤其是美国身上。华盛顿的战略是通过控制新亿万富翁金融寡头来控制俄罗斯。

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休克疗法”强加给俄罗斯的后果是:失业剧增,生活水平下降。为数众多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或足够的医疗保障,学校关门,住房破败不堪,俄罗斯青年中开始出现吸毒和染上艾滋病的现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包括大幅度削减国家补贴,而在原来的俄罗斯经济中,从幼儿园到医疗的所有必要的社会服务都由国家提供。在俄罗斯人民付出2300万年轻人的代价,用战斗把英国、法国和西方从希特勒主宰的恐怖中拯救出来之后,俄罗斯再次被推入地狱。许多上了年纪的俄国人见证了这样的怪事,这就是西方对华约解体表达感激的奇特方式。

前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通过“公开性”和“改革”的“新思维”从内部恢复前苏联活力的尝试失败了。作为允许西方通过充满争议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向“资本主义乐园”转型的回报,他至少获得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的郑重承诺:美国不会将北约东扩,不会将北约扩展到刚刚得到自由的前华沙条约国家。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

作为对美国这项庄严承诺的回应,昔日强大的前苏联、如今风光不再的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达成协议,系统地解除俄罗斯庞大的核军备。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与美国老布什政府签署了双边反弹道导弹条约,双方同意不署反弹道导弹系统。

筋疲力尽的俄罗斯解散了北约的对立组织华约,从东欧和其他地区撤出了俄军部队。在西方的承诺下,在可能被吸收加入不久前成立的欧盟的引诱下,前苏联卫星国和前苏联自身的一些地区纷纷宣布从前苏联独立,建立自由的共和国。格鲁吉亚共和国就是这样一个新国家,虽然早在1917年革命之前的沙皇时代,格鲁吉亚就是俄罗斯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尽管华盛顿做出承诺、签署协议,但老布什总统和后来的克林顿总统却违背了诺言。他们逐个引诱前华沙条约成员国加入不断向东扩展的新北约。老布什,一个富裕家族的后代(这个家族通过数十年来与显赫的洛克菲勒家族所属的石油和军事工业利益集团的联盟获得了财富),宣称“我们赢了”。这似乎中一场大满贯全国橄榄球联赛,而不是事关人类命运的政治军事竞赛。

20世纪90年代初,一位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曾这样描述美国的傲慢,“美国总统到国外旅行摆出帝王出巡的排场,在规模和保安要求上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领导人……”这位华盛顿战略家认为,“美国自封为世界领导者,在某些方面会让人联想到拿破仑加冕自己为法国皇帝。”

写出上述批评意见的人并不是美国权势集团的外人或反对者,而是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他是美国前总统杰米·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其他几位美国总统(包括巴拉克·奥巴马在内)的高级战略顾问。

布热津斯基是英美地缘政治大师哈尔福德·麦金德爵士的优秀学生。他非常清楚在帝国处于巅峰时那种目中无人的自负的危险。在他看来,这种自负导致大英帝国在19世纪末至一战之前无可争议的巅峰状态的分崩离析。布热津斯基警告说,一个世纪之后,华盛顿无处不在的类似自负,可能导致美国霸权及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遭遇与英帝国分崩离析命运类似的危机,这种地位,美国新保守主义鹰派喜欢咄咄逼人地称之为“美帝国”。布热津斯基是20世纪70年代阿富汗反苏战争的设计师之一。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政府用先进的非正规战争和破坏技能,训练了奥沙马·本·拉登和其他激进伊斯兰分子。在二战后的美国战略家中,除了亨利·基辛格之外,布热津斯基对扩展美国势力的贡献最大。

布热津斯基并不软弱。他是华盛顿的所谓“现实主义者”。他知道美国的帝国主导地位,无论是否戴着民主的面具,都需要精心地对待盟国,以控制他所谓的“大棋盘”——欧亚大陆。布热津斯基并不是反对布什一切尼政策的最手段。

布热津斯基注意到,“美国优势地位头15年的表现,是美军在世界范围内的存在,并越来越频繁地实施作战和高压行动。美军部署在每个大洲,主宰着每个大洋,美国没有势均力敌的政治或军事对手”。

美国正在部署的一个区域是位于中亚的小国,曾隶属于前苏联的格鲁吉亚共和国。

如果不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将北约扩展到莫斯科大门口说起,就不可能理解2008年8月在格鲁吉亚发生的事件。华盛顿违背了自己做出的不进行北约东扩的承诺。2008年,布什政府向不情愿的欧盟和欧洲各国施加压力,将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一并纳入北约。

就在这一轮北约东扩之前,美国政府在2007年初悍然宣布,计划在现已加入北约的两个前华约国家部署先进的导弹基地和雷达站。

“弹道导弹系统设施”是带有欺骗性的名称,布什政府声称在波兰和捷克共和国部署这些设施的决定,是为了防御“像伊朗这样的无赖国家”。此举激起了克里姆林宫最强烈的抗议。

几天之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2007年2月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国际安全会议,即以前的世界防务大会。用任何标准来衡量,他的讲话都非同凡响,这个讲话让许多西方人大吃一惊。在2007年2月慕尼黑会议上俄罗斯总统坦率的言语,引发了西方媒体和政客的抗议声浪。

自1991年前苏联解体以来,西方媒体首次谈论起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新冷战。事实上,俄罗斯总统的讲话,只不过是将美国自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以来从未停止的进程公之于众罢了。

……

P2-7

序言

20年前,两极格局解体,从此美国独步世界、为所欲为。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其《历史的终结》一书中断言:“除了自由民主制度和资本主义,人类没有别的进化可能,这就是历史的终结。”由此推论美国有义务借助武力优势将美国的价值观推向全世界。唯美国马首是瞻的精英们,鼓吹美国模式就是世界模式,就是普世价值。某些国家政府接受其误导,跌人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和激进的自由市场政策的陷阱。随着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没有结局的结局,外部的战争危机和内部的经济危机交织在一起,使美国模式受到质疑。如今这个“自罗马帝国以来唯一真正的全球帝国”已经风光不再了。武力征服,征而不服,靠印刷美元换取别国的劳动产品,用债券对外国进行金融绑架,把隐患推给未来或转移到别国的把戏很难再得心应手地玩下去。

世界人民对美国新领导人调整国家政策的希望和无望是同时存在的。霸权主义的历史惯性不会戛然而止。美国的石油、金融权势集团和军事一工业复合体主导的国家机器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正如本书作者威廉·恩道尔先生指出的:“数十年来美国政治的严酷现实始终是,没有任何一位总统候选人能够在违背美国权势集团意愿和利益的情况下当上总统……试图追求自己独立的政策,而不执行在幕后控制美国政策的强势家族的议程的人,其结局简单明了,就是被暗杀。”正因为如此,人们无法确知美国新领导人除了延续其前任既定的路线之外,是否还有别的路可走和能够走多远。

霸权主义以军事力量为核心,并使民主、人权、金融、货币、石油、宗教、媒体、投票箱、转基因等全都武器化,异化成为霸权主义的衍生品。从这个意义上说,霸权的背后是武器,民主、人权等的背后是霸权。

布什主义的最大政治遗产是反恐战争。按严格的军事学术意义讲,反恐行动不能称之为战争。战争的对手应该是敌国或敌对势力的军事集团,而恐怖活动是分散的个别行为,用一场投入几十万兵力的战争来对付个别的恐怖活动是不得要领的,那只能是针对每一个村庄、每一块土地、每一个被认为是潜在敌人的盲目杀戮。据国外媒体统计,伊拉克战争已造成数十万平民非正常死亡,制造数百万难民和孤儿。至今,“9·11”的真正策划者仍是个谜,而伊拉克根本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萨达姆与拉登也不是同伙却是事实。霸权主义揣着明白装糊涂,冒然发动这两场师出无名、违背战争道德又在兵法艺术上讲不通的反恐战争,其背后当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说穿了:反恐是假,服务于地缘政治、控制欧亚大陆和石油资源及其通道是真。

军事暴力和颜色革命是霸权主义战车的两轮。从科索沃战争到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以及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战争,霸权主义及其同伙把军事政治活动的所有卑劣手段着实地表演了一番——摧毁民用设施,轰炸外国使馆,虐待战俘,杀害平民,非法拘押,严刑逼供,不一而足。如果用审判米洛舍维奇甚至萨达姆的标准来衡量美国和以色列的战争决策者,后者显然有过之而无不及。问题是谁来审判霸权主义的战争罪行?一个国家缺乏道义,尽管能逃避审判,也必然失去世界的普遍信任,依靠信任建立的国家形象和各种体系关联也会随之动摇。

作为正直的美国学者,威廉·恩道尔先生在他的书中发问:“曾经因对外国人开放的态度和轻松的生活方式受世界各地羡慕的美国人民,怎么能允许自己的国家变成邪恶的强权,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很少得到报道的世界其他地区实施残忍无情的暴行和酷刑。”他的回答是:“通过规模之巨大难以想象的社会工程,美国完成了国内社会转型,从根本上把美国变成一个斯巴达国家,处于永恒的战争状态。”这是何等沉重的警世之言!

中国人民一贯对美国人民抱有友好的态度。同时通过美国制造的搜查银河号、轰炸中国使馆、南海撞机、对台军售、策动所谓“西藏人民起义”等一系列事件中,深切感受霸权主义的蛮横与无理。据说杀人越货者有一种心态:只要被害人活着,他就感到受威胁。制造“中国威胁论’’者想必也是如此。这是帝国主义统治世界两个世纪造就的自我中心和民族利己观念在作祟。过去几十年,世界发展中国家都在适应美国和西方大国,如今美国和西方大国也应该对适应发展中国家做些努力,至少表现出应有的理智和善意。

我们身处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时代。为了无数革命先烈和广大劳动者用生命、鲜血、汗水和智慧造就的江山社稷,中国人民有决心、有权力、有能力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与安全。

李际均

2009年5月25日于北京

后记

为本书的读者写的几句话

人类在前行的时候,总是在追求一条光明的坦途,而在更多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在迷雾中穿行。

一本好书,就是那盏悬挂在幽暗大地上的灯盏,或者是透过乌云的一缕光明,它让人们知道,我们居于何地,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和正在发生什么。

东欧解体之后,很多人认为意识形态的对立不复存在,代之的应该是和解与发展的时代,但是和这些人善良的愿望相反,人们看到的是战争、动乱和更多潜在的危险。1991~2008年17年时间,美国共参加了全球12场较大规模的战争,平均每1.4年卷入或发动一场战争,已经大大超过了它在冷战时期(1945~1991年)平均2.6年发动一场战争的频率。

与此同时,战争的意义正在泛化,它涉及的领域不再是人们理解的军事对抗,粮食、能源、基因……只要和人类生存有关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威胁和毁灭对方的手段。在这样一个时代,没有一个人或者民族可以独善其身。

于是,人们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那些隐藏的真相是什么?

我们探索真相,是为了防止发生人类最终毁灭自己的悲剧!

在这种探索中,不但需要智慧,更需要良知和勇气,要把那些谎言、伪善、成见、利益等如同灰尘般轻蔑地拂去。恩道尔不再是孤独的思想者,而是勇敢的践行者。

作者揭开了掩盖真相的所有面纱。对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他写道:美国采取的是鲜为人知的武器,利用“人权”、“民主”作为21世纪版的鸦片战争的武器,迫使中国敞开自己,接受美国的超级大国统治。

这样确切的比喻,也许只有“黄钟大吕”几个字可以形容。

我们希望和平,但必须有直面真实的勇气。

2000多年前,一位中国诗人这样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漫长的历史中,那些先贤和先哲们一直在追求真理,并且把这种追求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这是我们和世界其他民族能够走出迷雾的动力,也是我喜欢这本书并且推荐给中国读者的缘由。

云 杉

2009年5月19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霸权的背后是武器,民主、人权的背后是霸权。通过美国制造的所谓“西藏人民起义”等一系列事件,中国人民深刻感受到霸权主义的蛮横与无理。

——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 李际均中将

世界历史表明,落后就要挨打。霸权国家依靠超强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恃强凌弱,对此我们应该警钟长鸣。

——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姜鲁鸣

作者揭开了掩盖真相的所有面纱。对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他写道:美国采取的是鲜为人知的武器,利用“人权”、“民主”作为21世纪版的鸦片战争的武器,迫使中国敞开自己,接受美国的超级大国统治。

——新华社高级记者 云杉

恩道尔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论述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或美国主导势力对中国的用意多么险恶,而是向广大读者提供新闻背后的真相,揭示美国全方位主导世界的新帝国主义政策。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部主任 吕德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