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静注解的《三字经》对后世的影响,从它的注释、订补本和翻译、摹仿之作中可见一斑。现存《三字经》的最早版本是明刻赵南星《三字经注》,流传较广的则系清人王相的《三字经训诂》,另外,清潘子声与贺兴思、朗轩氏的《三字经针度》与《三字经注解备要》,亦属对《三字经》的注释之作,而清车鼎贲、许印芳、蕉轩氏、王晋之、张谐之、周保璋,民国章太炎、刘松龄等人,不但注释过《三字经》,对原经文也有所订补。从汉语《三字经》被译为满文、蒙文,到英文本、法文本的出现,及1990年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新译英文本《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人《儿童道德丛书》予以推广,可见不同民族、不同国度对此书的重视。而摹仿《三字经》形式的读物,如《女三字经》、《述史三字经》、《地理三字经》、《道教三字经》、《佛教三字经》、《医学三字经》、《西学三字经》、《工农三字经》、《军人三字经》等,自《三字经》问世以来,更是层出不穷,乃至现今又有《新三字经》风靡全国。如此庞大的《三字经》系列,足以证明原书所具的绝大原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