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谓“百年”,原则上是指自1900年以来亦即20世纪已经过去的岁月。全书分作5卷,每卷约涵盖20年,是皆取其大体时限,而非以精确之年月日为断。
本卷为第四卷,收文范围以在中国大陆公开发表(出版)者为主,对最近50年的取材尤其如此。这除了有其众所周知的原因外,主要还是为了主题突出,视点集中,亦有容量、体例和现实等方面的考虑。
一、怎样的道路?——现实主义的演进
中国文学中从古典现实主义到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续完)
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对于现实主义的再认识
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
文艺放出卫星来
掀起文艺创作的高潮!建设共产主义的文艺!(社论)
答《文艺报》问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民文学》编者问
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重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现实主义——艰苦的道路
“两结合”能成为独立的创作方法吗?
现实主义的选择
论新现实主义
重新认识现实主义
二、从“翻案”开始……——历史人物评价问题讨论
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
替曹操翻案
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从《赤壁之战》说到曹操
论历史人物评价
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几个理论问题
历史剧是艺术,不是历史
论历史剧
怎样更好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剧——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关于“清官”、“好官”讨论中的若干问题
三、是“合”,还是要“分”?——关于“合二而一”与“一分为二”的争论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学习毛主席唯物辩证法思想体会
“合二而一”不是辩证法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是矛盾规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与艾恒武、林青山、项晴同志商榷
就“合二而一”问题和杨献珍同志商榷
“合二而一”是辩证法的矛盾的同一性,不是形而上学的同一性——与王中、郭佩衡等同志商榷
矛盾规律应当是“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辩证统一
再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
哲学战线上的新论战——关于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的讨论报道
关于“合二而一”的问题
四、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到底是什么?——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问题的论战
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
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
论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
试论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的统一
……
五、形象、思想及其他——形象思维讨论
六、疯狂年代的人文“恶果”——“文革文艺”与“影射史学”
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大讨论
八、回到马克思历史主义去
九、一触勾起千般痛——“伤痕文学”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