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分析了平原河流防洪、供水、景观、环境、纳污、生态、发电等各项功能及其排序,从河流生态现状以及未来河流生态修复的可能性角度对平原河流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与定位;选择典型平原河道,根据不同生态功能类别(包括实现河道景观环境、防治沙尘暴、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等)确定其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提出平原河道生态需水量,其结果更接近流域生态需水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了管理保护、生境恢复、水质改善、强化净化、直接补水、水量—生境改善、水量—水质改善、复合型修复、以绿代水修复等9种生态修复模式;重点研究了生态护岸结构选择与生物栖息地恢复关系、常年干涸河道的生态修复技术和严重污染型河道治理模式,对于指导海河流域河流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北运河、永定河、滦河、卫河4条代表性河流生态修复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对平原河流生态水源配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用水价格政策、加强水库生态用水调度以及生态修复投资经营管理与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