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里,顾准先生大德大爱的崇高形象跃然纸上:顾准自幼自学成才,很快成为立信会计事业的台柱,深得杰出的会计专家、教育家潘序伦的信任;顾准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领导了地下党的职委、文委工作,立信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顾准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财政局首任局长,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顾准后来在令人难以想象的逆境中,从事学术研究,他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哲学、政治、经济的探索,具有里程碑式的贡献,真正做到了究天人之际、明内外之势、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本书可谓是顾准研究资料的集大成之作,分量颇重,意义深远。书中所收文章之来源,既有顾准先生的亲人,也有与顾准先生共事多年的战友;既有政府官员,也有理论界的名儒宿彦,以及来自顾准先生母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研究者。本书的出版,不但对研究中国当代思想史和杰出的思想家顾准,带来极大的便利,更期望能激发起如顾准般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那份敢于对国家、对社会例出反思、自审的精神。
谨以此书作为心香一瓣,祭奠顾准先生的在天之灵。
序(陈敏之)
辑一 顾准其人其事
怀顾准(王元化)
我与顾准(陈敏之)
关于顾准的一件重要史实(张劲夫)
我眼中的顾准(王 蒙)
中国需要这样的思想家——纪念顾准诞辰80周年(吴敬琏)
从一些片断看顾准的学术生涯和感情世界(赵人伟)
追思顾准(陈瑞铭)
面影和命运——顾准先生二三事(楼肇明)
竺可桢日记里的顾准(樊洪业)
感悟顾准在会计领域的成就与影响(董付君、罗 旭)
顾准的非凡人生(罗银胜)
新知识分子——顾准(罗银胜)
孙冶方与顾准的友情(罗银胜)
两位真正的思想家——记王元化与顾准(罗银胜)
听吴敬琏先生谈顾准(罗银胜)
辑二 顾准思想研究
重读顾准笔记: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陈敏之)
顾准的道德实践(许纪霖)
顾准与韦伯:不容忽视的遗产(罗 岗)
研究顾准的意义所在(丁 东)
由顾准的一封信想到王芸生(谢泳)
夜读顾准(吴中杰)
思想者顾准(骆玉明)
鲁迅与顾准(钱理群)
文化英雄、文学想象与身份焦虑(李 勇)
顾准论:人类是否真正需要理想主义?(张远山)
论权力的分化和私人占有(周铁水)
解读顾准对民主制度产生的论述(周铁水)
痛苦的顾准(周铁水)
只因顾准的思想变成铅字(邵燕祥)
顾准的“雅努斯”现象(李国文)
顾准和李贽(吴远鹏)
1970年代中国的异端思想:以顾准和王申酉为例(蒋贤斌)
辑三 探求与争鸣
把顾准还给顾准(旷为荣旷新年)
顾准与卢森堡(靳树鹏)
还是要把顾准还给顾准(旷新年)
顾准是想象出来的吗?(靳树鹏)
顾准著作刊布考(罗银胜)
答罗银胜君有关顾准著作的书信(承公侠)
民主:不是结婚,而是谈恋爱(伍立杨)
把顾准还给历史——顾准的诞生与争论(蒋贤斌)
有很多顾准(黄一龙)
谈顾准的《会计原理》(潘序伦李鸿寿等)
后革命与中国传统政治——再读《顾准文集》(俞可平)
从近年出版的两部史著看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危机(何新)
专制主义的学理依据与人性根源——从顾准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说开去(陶东风)
温故之思——《希腊城邦制度》读后(张国擎)
求真之道——读顾心解(张志忠)
义无反顾地探索——读《顾准日记》(高光)
《顾准笔记》引发的思考(李一蠡)
思想的碰撞与对话才是最好的纪念(河西)
愧对顾准(朱学勤)
请尊重本民族的思想家——纪念顾准诞辰90周年(傅国涌)
国学热中话顾准——纪念顾准诞辰90周年(袁伟时)
顾准思想的继承和研究(徐友渔)
从虔诚的朝圣者到批判的勇士:论顾准的思想成因及转变(周铁水)
顾准的悲哀(杨植峰)
附录
赖有斯人慰寂寥——顾准诞辰90周年的回忆(林蔚)
三十六年寻梦路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团寻访息县东岳纪实(李 玉)
后记(罗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