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的年会论文集,全书共收录论文六十余篇,分为全球化与产业升级、现代产业体系,产业与环境、市场行为、反垄断与公共政策以及学科建设综述六部分,具体在分析产业生态与产业生态化内涵的基础上,指出改善产业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生态化导向的产业转型,并对产业转型路径提出建议。
全球化与产业升级
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与外向型经济产业转型
——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经济周期、结构调整与危机应对
——“长短协调,内外兼顾”:应对危机的“八字箴言”
全球价值链中的收益分配与权力配置
——非合作联盟的视角
FDI集聚区内产业网络的动态演变:影响因素与演变路径
贸易创造还是贸易替代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边际产业战略检验
国际贸易、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
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和出口退税政策有效性研究
——基于2002~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钢铁行业的出口贸易是协调发展的吗
——基于APEC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船舶产业安全状况及问题研究
我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与技术外溢效应测度
产业国际竞争力互动模型研究
——基于产业生态系统视角
我国机床制造企业海外并购成功模式及其关键因素研究
我国经济外向度与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国内区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广东省内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十省市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转型的政策组合研究
——劳动及人口管理政策、财税刺激政策和产业竞争政策综合效果的CGE模拟
现代产业俸系
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动力研究
试论产业体系结构形态的历史演进和现代创新形态
集群形成中集群剩余的来源研究
——基于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剩余的实证分析
民营中小企业集群生产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以安徽桐城市为例
技术创新的动力:过程竞争的视角
创意产业区的共生系统研究
——以北京798创意产业区为例
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
——基于珠三角代工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效应的关系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检验
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基于行业及地区差异的二维视角
非正式服务创新组织的比较制度分析
技术标准下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分析
产业与环境
环境政策传导机制与中国环保产业发展
——基于政府、排污企业与环保企业的博弈研究
环境管制下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分析
中国中部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与产业转型研究
产业生态化导向的产业转型路径研究
产业的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现代产业组织演进的两条基本路径
产业动态能力与地方税收能力关系初探
——以浙江省为例
环境约束与中国火电行业绿色生产率增长
——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分析
市场行为
纵向交易理论与纵向交易效率
——以中国煤电关系为例
自主创新、技术模仿与制度绩效
——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检验
部分所有权安排与跨国公司纵向势力的圈定效应
——基于轿车产业的模型分析和案例考察
社会资本构成与产业集群演化
——以“长汀现象”为例
中国制造业资本积累特性与产业结构升级分析
嵌入性与中介服务业的市场绩效
——中国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外部选择、讨价还价和纵向关联市场的效率
——以电煤价格形成机制为例
产量竞争、信号博弈与国际市场上游产品价格谈判
产业集群演进的竞争机制探析
——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
反垄断与公共政策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
——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1998~2007年省域面板数据的DEA分析
治理机制、行业聚集与国有工业部门绩效变动模式:1978~2007
地区性行政垄断、要素市场分割与行业成本低效
行政垄断、生产效率与市场主体多元化改革
——以转型期的中国铁路运输业为例
我国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政治经济分析
我国煤炭消费与影响因素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公交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反思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协整分析
竞争、产权改革与产业绩效
——来自中国电信部门的经验证据
转型期国内产品市场整合进程的影响机制分析
学科建设与综述
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
产业经济学科体系建设新领域
——产业生态问题探索
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综述
新中国60年企业理论的演化研究
我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控制力:概念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