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三十六计是学问,是文章,更是一种事业。学习和运用三十六计,不仅是一种智慧的提升,更是一种人生的体悟和升华。阅读韩冬编写的《控心术(2读懂<三十六计>,看透身边人)》,你将获得:帮助您更清楚地认识人之本性、世之真相,掌握人与人相处的规则;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从现在开始,掌控自己的命运;规避风险,最大利益地获得成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控心术(2读懂三十六计看透身边人) |
分类 | |
作者 | 韩冬 |
出版社 | 大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三十六计是学问,是文章,更是一种事业。学习和运用三十六计,不仅是一种智慧的提升,更是一种人生的体悟和升华。阅读韩冬编写的《控心术(2读懂<三十六计>,看透身边人)》,你将获得:帮助您更清楚地认识人之本性、世之真相,掌握人与人相处的规则;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从现在开始,掌控自己的命运;规避风险,最大利益地获得成功。 内容推荐 《三十六计》流传久远,是我国古人在前人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基础之上总结而成的兵书,它集历代兵家“韬略”、“诡道”之大成,精练概括了中国谋略的精华,自成书以来,一直为历代兵家所重视。在古代,《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是并称双璧的军事杰作,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的说法,可见它的重要。 《三十六计》精练通俗,蕴含着辩证的易学思想,堪称中华民族的智慧宝库,书中的不少谋略、成语今天人们依然能耳熟能详,吸引着人们不断从中汲取新的智慧和力量。《控心术(2读懂<三十六计>,看透身边人)》的作者韩冬结合现代博弈论与行为学知识,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全新演绎了这部谋略经典,可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人生、管理、商界等领域,你所遇见的一切难题都能在《三十六计》中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目录 总 说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一条大河波浪宽,薛仁贵瞒天过海/ 五张羊皮换一个谋士,计谋还是投机?/ 古今中外最爽的卧底——花天酒地楚庄王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孙膑围魏救赵,庞涓含泪自尽 李秀成兄弟与肉夹馍 第三计 借刀杀人 子贡一人借三刀,终保鲁国安全 为二枚桃子而死的三名壮士 黄门借刀杀人反被刀割 第四计 以逸待劳 老生姜王翦嚣张的以逸待劳之计 荀萤的三班倒工作制度 曹刿论持久战 第五计 趁火打劫 老男人勾践卧薪尝胆 败家子二袁与趁火打劫的曹操 暗号“反清复明”的由来 第六计 声东击西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触龙成功送出人质 大船的威慑力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夜幕下的草人 张仪空手套白狼 贾南风设计废太子 第八计 暗渡陈仓 暗渡陈仓的模范——韩信 裴行俭平定叛军 第九计 隔岸观火 人头是这样被砍下来的 苏代点“火”,保住赵国 第十计 笑里藏刀 我的哥哥公孙鞅 为了您的生命安全,请勿随便捂住鼻子 下了血本的“笑里藏刀”之计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牺牲我一人,幸福千万家 李牧牺牲小肥羊,大败来犯之匈奴 凄凉的司务长 深明大义的田完子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谢石顺手牵羊大败秦军 死在石榴裙下的齐庄公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秦穆公翻船记 让女人说真话的最好方法 七种武器之首——凤阳花鼓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一条被动了手术的鱼/ 冤大头张石庆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孙策调虎离山尽得卢江郡 三名奥运健儿的人生 古代的消防队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耐心的诸葛亮与厚脸的孟获 楚国打败仗的用处/ 冒顿厚积薄发的故事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那车大山似的柴薪 鲁班与墨子斗智斗勇 五个大力士与五头大铁牛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秸秆的妙用 那一夜的浪漫 美酒加香蕉,一坨接一坨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我能想到最惨烈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没有饭吃 八十名美女与孔子之间的浪漫故事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老王悔在契丹的破坏 饭是怎样蹭到口中的? 带着救生圈的男人们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死诸葛亮吓退活司马懿 敲鼓能手 姜维的反面教材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纸上谈兵的赵括 黄巢关门捉唐军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范雎的发家史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晋献公假道伐虢成经典 郑庄公首都之行 刘邦的表彰大会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赵高偷换密诏,胡亥坐上龙椅 高科技产品——多彩狼牙棒 打劫归来被反打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孙武操练美女记 中指一竖,噩梦自然来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狄青妙手抛硬币 曹操煮酒论英雄 殷纣王的好日子 砍还是不砍?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上屋抽梯的由来 诸葛亮计败司马懿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有勇有谋的张飞哥哥 七月七的喜鹊 张良用计保太子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袁绍反客为主夺取冀州 郭子仪平叛记 造反广告做得好,不如打仗计谋好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董卓是这样挂掉的 黄歇之死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城计战例 射雕英雄传 诸葛亮与太上老君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蒋干盗书被下套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义气·胳膊·妻子 李穆智救宇文泰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败事有余的蒋干 慎子计保五百里土地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晋文公的体面撤退 鸡鸣狗盗的故事 檀道济的撤退之道 试读章节 【案例】 一条大河波浪宽,薛仁贵瞒天过海 唐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驾驭宝马,亲自带领部队出征,后面跟的是一路小跑的浩浩荡荡的三十万大军,他们这是去平定东土。有一天,浩荡的大军走到了一处大海边,放眼望去,浪高八尺,一望无际。也就是说,出征前既没有做好路情勘察工作,也忘了带向导带路,而且也没有拉几条帆船出来。老大于是召集管事的头头问他们怎么过海,头头们呈现出与往常被问到问题之时一模一样的表情——大眼瞪小眼,小眼瞪瞎子。 就在郁闷之时,来了一个一直居住在这片海边的有钱人,请求面见老大。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那个有钱人老远就踏歌而来。老大和诸位头头仔细一听,歌词是这样的:“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长大,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歌声抑扬顿挫,甚是好听。老大一听歌词这么质朴和憨厚,没有临检就让那人进来了。有钱人一进来,便说三十万人的饭都已经准备好了,而且有酒有肉。风尘仆仆的老大一听大喜,也不管是不是埋伏就跟着去了。走到这户人家外面一看,好大好大的房子,都是用顶呱呱的彩棉内衣遮围起来的,遮围得密不透风。有钱人领着老大走到东边的房间,房间里面更是装潢得华丽无比,用足球场上的绿茵草铺地。老大也没管草里面会不会有螨虫就躺了下去,带领众官开始饮酒作乐,也不管酒里面是不是放了奇淫合欢散。不知道这些人真的就是这么豪迈大度,还是《永乐大典》的作者为了赶进度,才这么写的。 不久之后风声四起,波涛的声音大得跟打雷似的,房间里面的杯杯碗碗都掉到了地上,人也禁不住摇摇晃晃,怎么都停不下来(地震?)。老大被摇醒了,以为是中了敌人的计谋(要真是敌人的计谋,不知道这位老大死了多少遍了),于是赶快命令一个头头揭开彩棉用肉眼察看。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放眼望去,依旧是那片海水,依旧是茫茫无际、海天一色,不同的是,回头望时,发现早已离开了岸边,原来大家都已经到了海中央了。 大家正要找救生衣准备跳水的时候(其实救生衣也忘了带了),那个有钱人出来了。他把西装一脱,头发随意一揉,将垫在肚子里面的枕头拿出来,然后把手上的玩具大哥大丢掉,笑着说:“看看我是谁……”众人定睛一看,这不是薛仁贵么。原来这“瞒天过海”之计就是他丫策划的!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无聊?薛仁贵既然有船,干吗不直接把船拿出来,直接上船渡海呢?还要搞得那么神秘,难道是找机会让大家胡吃海喝一顿,抑或是老大本身晕船,不敢上船,所以用这个方法骗他上船? 要搞阴谋,应该大摇大摆地搞,而不是偷偷摸摸地来弄。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都是愚人和俗人的作为,而不是谋士这样的高级人才之举。 五张羊皮换一个谋士,计谋还是投机?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登基上台之后,从政治、经济到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秦国国富民强,很快就成了春秋时期的强国之一。 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曾经力劝国君应该拨开云雾,看清晋国意图吞并虞国的大阴谋。国君不听他的,结果虞国被晋国所灭,百里奚也成了晋国的俘虏。 被俘之后,百里奚非但不能尽一个俘虏的本分,反而咒骂晋献公卑鄙无耻,用下流计策灭了虞国。百里奚岁数很大了,晋献公也不好意思对他用刑,于是就把他当作自己女儿的陪嫁奴仆送去秦国。在去秦国的路上,百里奚逃跑成功,偷偷逃到了楚国的宛县,却被楚国的安全部门当成别国的奸细给抓了起来。主要是因为他岁数那么大了,跑起路来却飞快,所以引起了楚国国家安全局的怀疑。后来经过检测,确信他的年龄真的是那么大。这个检测的主要方法是:用力拽他的胡子,看看是不是粘上去的;用碱水洗他的头发,看看是不是染成的白色;让他从一楼爬上五十楼,看看是不是有骨质疏松症等等。在检测过程中,他们发现百里奚是一个老实人,一点都不知道偷懒,而且确信他年龄就是非常大了,所以就派了他去放牛牧马。 秦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女儿之后,细细地检查陪嫁品,怕晋献公缺斤短两什么的,结果就真发现陪嫁奴仆名单里面少了一个叫百里奚的人,于是便追问起来。有人说,一个老头嘛,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丢了就丢了呗。秦穆公却说:“即便是一片手纸一条内裤,也有它本身的用处,何况是一个人呢?至少可以看个大门吧!”这时就有人告诉秦穆公,这百里奚其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谋士,只是因为虞国国君昏庸无道,所以百里奚都六十多岁了还没能施展出他的才能。秦穆公听后十分惋惜,立刻派人打听百里奚的下落,很快就知道了他原来在楚国做牧马翁,便想用重金去楚国为其赎身。 这时就有人说了:“楚国让百里奚放马,是因为不知道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您现在用那么多金子去赎一个放马的老头,这肯定会让楚国人怀疑百里奚身上有藏宝图或者武功秘籍什么的,反而不会放他回来!”秦穆公一听,十分有道理,便按照当时普通奴隶的价格,派人拿了五张公羊皮去楚王那儿说:“你们国家有个叫百里奚的奴隶,那是从我们国家偷跑出来的,请让我们赎回他,好治他的罪,我们多出一张公羊皮。”楚王痛快地答应了。 这个时候百里奚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到了秦国后,秦穆公亲自为百里奚解开绳索(合着百里奚是被一路绑过来的啊),请入宫中,奉为上宾,并向他请教治国之道。百里奚百般推辞,说:“我是一个亡国之奴,身价五只羊皮还带打折的,怎么配与国君谈论国家大事呢!”秦穆公诚恳地说:“出名要趁早……虽然先生你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岁数是大了点,但是还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再说虞君不重用你,所以亡国,这是他的问题,不是你的过错!”背不住秦穆公再三恳请,百里奚深为感动,一下子说出了他所有的知识和思考,和秦穆公畅谈了三天。秦穆公大喜,见其果然有思想、有见地,于是任命百里奚为上大夫。 百里奚知恩图报,看秦穆公这么重视贤才,便又举荐了自己的兄弟蹇叔。百里奚绝不是利用职务之便给自己兄弟发饭碗的主,这蹇叔也是一个治国的贤才。此后百里奚和蹇叔一起辅佐秦穆公,提出了不少治国兴邦的谋略,为秦国的兴旺发展出了不少力,使得秦国更加强大兴盛,成为称雄一方的霸主。 古今中外最爽的卧底——花天酒地楚庄王 楚庄王即位时正值青春期,他并不像其他新君上任那样雷厉风行地干一些事情,而是不问国政,整天纵情纵欲。要么带着卫士和美女去打猎,要么就是在宫里面喝酒观舞,没日没夜地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每逢大臣们进宫汇报国家大事,他总是不耐烦地回绝,让他们自己处理。庄王顶多像个富家的纨绔子弟,一点国君的样子都没有,整个朝野都拿他当昏君看,大臣们也为自己摊上这么个老大而暗自流泪。 看到这种情况,朝中正直的大臣都感到十分焦急,许多人跑到后宫去劝谏楚庄王,可是他不但不听劝告反而殴打大臣,觉得这些大臣妨碍了他的享乐。对于他们那些老掉牙的虚头八脑的劝告,庄王十分反感,后来干脆修宪,在宪法里面加入了一条:哪个再来进谏,杀无赦。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朝中的事情乱作一团:水利部的事情推给了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的事情推给了信息产业部;最要命的就是妇联的事情推给了外交部,使得外交部网站上到处都是妇联的图片和文章。见老大这个样子,大臣们都不按时上下班了,也学着头儿整日在家饮酒享乐。而楚庄王却依旧过着他醉生梦死的生活。 大夫苏从实在忍不下去了,就闯进宫去指着楚庄王的鼻子说:“大王身为楚国国君,即位三年,却从来不问朝政,只知道寻欢作乐,如此下去只会像商纣一样招致亡国灭身之祸啊!”庄王一听,立刻抬高鼻孔显出一幅桀骜不驯的样子,抽出长剑指着苏从的心窝说:“难道你不知道我的命令?竟敢辱骂我,你死定了!” 苏从面不改色地说:“我既然来了,就是不怕死的。我死了还能落个忠臣的美名,大王杀了我,却只能落个暴君的恶名。如果我的死能让大王振作起来,能让楚国强盛,那我死一千次也是值得的!你杀我吧!” 楚庄王的长剑就抵在苏从的胸口,剑尖已经刺破衣服,渗出殷红的鲜血,苏从就那样坚定地不屑地看着楚庄王,楚庄王也直勾勾地盯着苏从的眼睛。大殿里面那些惊恐的歌姬正躲在墙角瑟瑟发抖,一阵阴风吹来,幕帘翻动,整个大殿里面的空气好像凝固了一般。他们就这样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就像言情片里面的男女主角一样。忽然楚庄王扔掉长剑,紧紧地将苏从搂在怀里,苏从心中一惊:莫非他想……那我宁愿死!却听楚庄王激动地说:“哇!苏大夫,我等你等了好久了,你正是我寻找多年的社稷栋梁啊!” 庄王说完,立刻斥退那些惊恐莫名的舞姬妃子,拉着苏从的手谈起天来。两人越谈越投机,连吃饭睡觉都忘了。苏从这才发现,楚庄王虽然三年不理朝政,但是对朝廷里面发生的事情全都了如指掌。谁是贪官,谁是忠臣,谁比较好色,谁喜欢偷懒……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原来庄王一直都在韬光养晦,暗中观察。他这个无间道,玩得太大了,卧底都卧到自己的朝廷了! 第二天,楚庄王就召集文武百官召开了全体扩大会议,清除奸臣,任用忠臣,并宣布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从此,他励精图治,绞尽乳汁地建设楚国,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P4-9 序言 六六三十六, 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六六不但大顺,还等于三十六。数的变易之中包含着术法变易,而术法之中又包括着数的变易。事物交替运作,过程中产生天然的机变。而所有这些都不是人为所能设计的,人为的设计是无法运作成功的。所以我们说:天然的,才是最好的! 看完上面这段称为“总说”的文字,你一定跟看到“道可道,非常道”、“般若波罗蜜”一样的迷惘和困惑。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古人说话向来喜欢简练和装酷。如果您不是乘着时空机器飞到现代的古人的话,就请您接着往下看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