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千年的志气(永不衰竭的企业竞争力)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日)野村进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百年老店,商界领袖柳传志、马云、张瑞敏、冯仑、王石、潘石屹、孙正义一致关注!

日本百年老店全球最多,高达家!金刚组,长达余年,是全球寿命最长的企业!

《一千年的志气(永不衰竭的企业竞争力)》是作者野村进对19家日本百年老店企业进行实地采访的真实记录。作者用饶富趣味的故事,以及老店蜕变的过程与惊人业绩,带领你思考如何顺应时代变化,同时保有不变的核心价值。

内容推荐

《一千年的志气(永不衰竭的企业竞争力)》是作者野村进对19家日本百年老店企业进行实地采访的真实记录。他认为,老店长青的共同理由在于,“绝不任人唯亲”,“灵活地顺应时代的嬗变,不断创造新产品”,“对于理所当然的事,耿直又充满自信地努力不懈”……这是每个人面对未来不可或缺的信念!

透过《一千年的志气(永不衰竭的企业竞争力)》,你将发现,酱油厂以酿造技术为灵感,研发出让羊毛自动脱落的药剂;一百年前以钱庄起家的公司,如今是手机来电振动功能的关键零件商;矿业没落后,炼铜公司改从汽车、手机“垃圾山”中提取贵金属……

作者用饶富趣味的故事,以及老店蜕变的过程与惊人业绩,带领你思考如何顺应时代变化,同时保有不变的核心价值。

目录

引言 从我们手中的手机说起

第一章 老字号企业集中于日本

 老字号企业集中于日本

 亚洲的老店企业

 殖民地培育不出百年老店

 东南亚华人企业百年老店不多

 “工匠达人的亚洲”与“商人的亚洲”

 日本人尊尚工匠达人

 “削减文化”与“添加文化”

第二章 手机与老店企业的智慧结晶

 金砖的两副面孔

 珍贵的矿物资源

 驱动马达的超细金属线

 手机折叠开闭中箔技术的应用

 核心使命不可偏离

 把金属当人看待

 揠苗助长的可怕后果

第三章 败者复活之战

 诞生于铜矿的资源回收

 从手机垃圾中提取黄金

 与黑矿拼搏催生出的冶炼方法

 被污染土壤的净化

 山坳里的终端处理厂

 傲居日本首位的废物处理公司

 穷人的智慧

第四章 日本式生物科技的发明创造

 三方满意的生意经

 过敏性皮炎的救世主

 走出酿造业的低谷

 “不发不义之财”的思想

 促成《药事法》修订的米能精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怪圈

 “搞技术的”与“搞原料的”相遇

 天然蜡的进口救济了贫困地区

 私欲生,则家业毁

 从“杀生”到“放生”的观念转换

 对万物生灵的敬意

第五章 “日本特色”的漫长旅程

 诞生在桔农之家的盘式蚊香

 制墨技术1400年经久不变

 “喜新厌旧”引出的自来墨毛笔

 液体墨制作技术的意外用途

 墨是一种匪夷所思的媒介

 第三代入赘女婿为老字号企业奠基

 有的事,要做成非外人莫属

 跟工匠师傅签订终身合同

 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金箔技术

 传统就是不断革新

 付款讲诚信,东西自然便宜

 汽车后视镜制造业巨头的成长过程

 传统与时代的调和

 在文化大循环中谋生存

第六章 微米世界中街道工厂的奋斗

 铁铲与棒球天才铃木一郎的意外关联

 发自内心的声音

 铸造乃制造业的原点

 工匠达人的饭碗要被电脑抢走?

 把技术转让给中国的分寸与尺度

 充当手机心脏的人造水晶

 创造出更加小巧玲珑,更加稳定的产品

 生产红色颜料引起的公害

 告别公害,反败为胜

 日本人的技术专长在于“浓缩”

 活在数字化世界中的“精益求精”

第七章 为地方“撑门面”的老字号企业

 昆虫世界终结者的秘密

 制造业独具匠心的原点

 十年方出成果的研究

 家族经营,非上市企业的强项

 海藻糖是聚宝盆/卓别林的手杖

 女人说不好的东西绝对滞销

 双系社会培育出老字号企业

 老字号企业的五个共同点

 尾声 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司长生不死

 大阪人的义气

 日本最古老的企业面临倒闭危机

 寺庙建造方法一成不变

 得到理解需要漫长的时间

 神话的迷失——老字号招牌不再是诚信的代名词

 让金刚组倒闭是大阪的耻辱

 无用的老店必定关门

后记

附录 老店企业相关年表

试读章节

老店的智慧还以另一种形式被应用在手机中。应该这样说才对,如果没有老店企业的产品,手机不但不能发挥手机的功用,甚至形状也不会像现在这种样子。

例如,手机的心脏部位嵌有一个用人造水晶制成的“石英晶体振荡器”。没有这个振荡器,手机都不能用来通话。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制造商诺基亚买下专利生产的石英晶体振荡器,殊不知它的集成电路的开发者,就是拥有创业150年历史的日本老店企业。关于这个话题,留到本书第六章再说吧。

可以折叠起来使之变成小巧玲珑的手机,在它的机身弯曲部位使用了铜箔。铜箔一般是先将铜镀在什么上面,然后将它剥离下来制成箔的那种东西,但这里采用的铜箔却是用铜板压延成的超薄的箔。跟镀铜制成的箔相比,具有耐弯曲耐折叠的特点。

回顾箔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日本贴金箔工艺的传统。这种技术,就是金箔工匠首先将金粒包在狸猫的皮毛里,然后用木槌仔细地耐心地敲击捶打,使之延展开来。只不过现在改为用机械压延的方式罢了。

如果将手机拆开来,排线复杂的电路主板就会即刻跃人我们的眼帘。这里面也采用了铜箔。

遍及全世界的手机中所用到的电镀铜箔(亦称“电解铜箔”),大约四分之一都是日本京都的一家叫“福田金属箔粉工业”(以下简称“福田金属”)的公司生产的。如果专指手机用于折叠弯曲部位的铜箔,该公司产品跟日本国内另一家竞争对手的产品加起来,竟占到全球市场的90%!

人们常说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过30年。然而,福田金属已经活过了这个年数10倍的寿命。它创业于日本的元禄时代(1688~1703年),比著名的赤穗浪人为主报仇还要早两年,可算是老字号中的老字号了。

福田金属的创始人福田鞭石是一位颇具知名度的俳谐诗人,尽管名气当时在大作家井原西鹤之下。也不知怎样一种机缘,后来竟做起了金银箔粉生意。当时,屏风和金线银线都要用到箔,而粉则用于日本传统漆器上的金粉画。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天下由江户改为明治,而福田金属的生意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从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的飞跃,往往以一种人们始料未及的形态出现。福田金属的箔粉就曾经用在香烟的包装纸上。当时“金蝠”牌香烟人气很旺,这种香烟的包装就用了锡箔,而香烟盒上的金蝙蝠,就是用黄铜粉加在油墨中印出来的。从此,幸运女神开始向福田金属招手。

后来福田金属在昭和时期还曾经一度拓宽业务,生产过一段时期的工业用铜粉和铝粉,但到了日本“二战”战败以后,生意急转直下,竟然完全断了销路。在那个食品严重短缺的年代,为了勉强维持生计,福田金属将制造金属粉的机器都用来磨面粉和玉米粉了。

福田金属在“二战”前就开发出了用在瓦上的电解铜箔(即给瓦镀铜)。战后虽然并没有放弃电解铜箔的研发,但整个公司的发展依然没有太大的起色。

时光荏苒,到了1964年举办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时候,让福田金属崭露头角的转机突然来临。当时彩色电视机简直卖疯了,电视机上必不可缺的印刷线路板成了市面上的抢手货,而印刷线路板上必须使用电解铜箔。于是,订单开始像雪片一般飞来。P29-31

序言

从我们手中的手机说起

有手机的读者,请您先别急着关机,也不必急着设定为静音震动模式。

请您把手机放在手上仔细瞧瞧。

怎么看,这也是一台走在时代最前沿的产品吧?就这样一部小小的不起眼的机器,它的本事不仅已经远远超越了普通电话,而是集家用电脑、数码相机和电视多种功能于一身,近来它甚至开始被用来代替现金或信用卡了。人们都在说,年复一年,手机不但变得越来越薄,而且越来越轻巧。在不远的将来的某一天,手机肯定会变得跟名片一般大小。

如果我告诉您,在这样一部手机里面,凝聚着许多创业100年以上可称之为“老字号”日本企业的智慧,您会怎么想?坦率地说,如果没有日本这些“老字号”企业的零部件和技术,我们现在根本无法用手机接打电话。而且,手机的外形款式也会跟现在截然不同。

例如,手机折叠弯曲的部位,就应用了日本京都一家公司的技术。这家公司本来是专门制造金箔的,有着长达300年的悠久历史。除此之外,这家公司还成功地研发出屏蔽手机电磁波,防止外泄辐射的银涂料和实现手机内部配线主板小型化的零部件。

您的手机一定有来电振动提示的功能,对吧?那是因为手机里面有一个必不可缺的特殊微型电刷。制造它的技术则来自位于东京日本桥的一家公司,而该公司100多年前创业时只是一家银号。

手机液晶板里嵌有很多微型反光镜,它的制作技术来自日本静冈县一家公司,而这家公司在明治时代(1868~1911年)只是一家从事生产销售灯具和梳妆台的公司。

手机的心脏是石英晶体振荡器。一台手机,无论在极度严寒的冰天雪地或者炙热灼人的沙漠地带,若想都能照常使用,就离不开日本神奈川某家老店企业开发并拥有世界专利的石英晶体振荡器。甚至连世界最大的手机制造商诺基亚的产品里面,采用的也是同一种震荡器。如果没有该公司生产的石英晶体振荡器,全世界所有的手机都无法使用。这样说其实一点也不夸张。顺便提一句,二战中日本军舰和战斗机所载无线通话机,也是由这家公司生产制造的。

类似事例,远远不止这些。

由于手机不断的更新换代,大批废弃不用的手机堆积如山。坐落在日本东北秋田县山里的一家公司,专门从这些“垃圾山”中提取回收金银一类的贵金属。该公司自明治时代起一直经营铜矿,后来受到时代浪潮的冲击,山区铜矿关闭以后,将从铜矿中提炼铜的技术应用到贵金属的回收事业上来了。废弃成堆的手机垃圾,现在只要有3.5吨,就可以提炼出1公斤重的金条。

以上列举的日本企业,无一例外都是有着百年创业史的名副其实的“老字号”企业。

也许这样说并不过分:正是那些容易被人误认为“老朽”的老字号企业,在背后坚实地支撑着手机这样一个集现代“新”的精髓于一身的产品。

创业百年以上的日本老字号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其实不仅限于手机,日常生活中可谓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只是我们没有留意到这一点罢了。

那么,前言就到此为止。接下来,我将带领您去破解未知的日本老字号企业的秘密。

后记

亲爱的读者,当您结束巡访日本老店企业之旅时,您感觉如何?

恕我冒昧,里面不少事情您都是头一次听说吧?

至于我本人,在采访之前完全没想到日本老店企业的隐秘竟如此多彩和深不可测。

“为什么日本除外的亚洲国家里面,老店和老字号公司很少呢?”

这是我在日本以外的其他亚洲国家旅游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一个小小的疑问。这个疑问在胸中逐渐膨胀,转变成了对日本老店企业的关注。关于这一点,我在本书第一章里已经做了详细叙述。然而,其实我的关心并非局限于日本这一个国家的老店企业。

例如,被视为“世界最古老的企业”的大阪金刚组,最早是靠从朝鲜半岛东渡日本的外国人之手创建起来的。此外,即便是本书中所提到的自来墨毛笔、汽车后视镜以及蚊香等商品,追溯其源,也是从中国大陆或者朝鲜半岛传来的。

使用在手机各个部位的“箔”的技术,也是从装饰佛像佛具的金箔发展演变而来。可谓如出一辙。

在采访过程中,日本列岛的模样,不止一次地在我眼中映现为一个年代久远的酒瓶。位于亚洲最东端的这个岛国,大胆撷取外来文化,并加以混合、使之成熟和发酵,常常将之改变成不留其原型的、极端富有魅力的东西。

然而,事情不仅仅如此。他们还将历经上述阶段成熟之后的东西,不断推向日本岛国以外的世界并使之发扬光大。我认为,貌似闭关自守其实门户开放这一点尤其关键。正如本书在第五章言及的那样,在“文化大循环”中一直发挥着“触媒”作用的,不正是老店企业吗?

处在这样的文化大循环中,我们其实深受其恩泽。我想,作为个人,去实际感受这种难能可贵,也就是这次巡访日本老店企业之旅的最大收获。

老店企业的入选标准(此话听上去虽然有些显得傲慢)是这样的。第一步先列出600家创业百年以上的公司,然后按业种遴选出100多家。然后再通过报纸、杂志(包括业界刊物)、书籍以及互联网等对各公司的资料进行调查,进而筛选出近30家,接下来再对答应接待的21家公司进行实地采访,并亲临其生产车间现场参观。最后,在这21家公司里面,有19家的事迹被写进了本书。

在迄今为止的一个多世纪里,作为制造业,不但要灵活地适应时代瞬息万变,同时还要不断地创造出时代需要的产品。这就是我决定前往采访最重要的标准。其结果,我才知道手机里面秘藏着很多很多各种各样老字号企业的技术结晶。要知道,这么多的老店企业与手机制造有关,这一点对当初的我来说,是始料未及的。在提纲挈领地总结采访对象的事迹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从中品尝到了纪实性采访的个中三昧。

这篇《后记》,是我在旅途中的土耳其写下的。

土耳其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祥地之一,包括后来的波斯和罗马帝国时代,古代遗迹比比皆是。我参观过罗马和雅典的遗迹,相比之下,土耳其绝不逊色。不仅不会逊色,留在土耳其的古代圆型剧场和格斗场,据说保存的比任何地方都要好。看上去似乎可以随时重新投入使用似的。

当我来到当地博物馆参观,了解到金、银的铸造技术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接近成型的时候,由衷地为古代人叫绝。一种“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的感慨油然而生,甚至产生了一种轻微的无可奈何的感觉。创业1400余年的金刚组的历史,这一刻在我看来,又显得那么短暂。

然而,在土耳其这个国度里,却似乎不存在经营持续100年以上的老店。土耳其常被喻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但这也意味着来自东西方的统治者交替在土耳其出现。即便到了20世纪,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跟德意志联盟吃了败仗之后,土耳其这个国家一直濒临四分五裂的危机。这也许是由于土耳其没有致力于经商和产品制造的环境的缘故吧。这一点非常遗憾。其实,不仅仅是土耳其,对于那些长年累月出于被侵略和内战之中的国家,其老店企业不能残存下来这一点,可以说是全世界共通的现象(顺便提一下,建国以来既受到过侵略,南北战争以后再无内战的美国,创业100年以上的老店企业之多颇让人觉得意外)。

一方面,四五千年前的黄金工艺品在眼前闪烁着金光,而另一方面,创业100年以上的老店企业却接近全无。在从地中海刮来的轻柔的微风中,古代遗迹依然挺拔着伟岸矫健的身姿。此时此刻,我有了一种纵横时空般不可思议的感觉。

伫立在这些古代遗址面前,我思绪驰骋,思考着日本。

在日本,不用说四五千年以前了,就是1000多年前的遗迹,也几乎没有任何东西留下。然而,另一方面,老店企业这样一种文化,却以惊人的品质和数量得到了保存。

忽然间,我竟沉浸在这样的思维活动中。土耳其的大地上,耸立着好几根古代神殿的石柱。我在想,日本不也是并排耸立着无数叫做老店企业文化的“透明支柱”吗?亲爱的读者,当您闭上眼帘的时候,眼前一定会浮现出日本列岛四处林立的透明柱子,对吗?

通过这本小书,兴许这些“透明支柱”的一端,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在读者朋友们的眼前。

野村进

于伊斯坦布尔

书评(媒体评论)

金刚组正由于是于社会有用的老店企业,才躲过了破产这一劫得以幸存。所以,我希望把公司办得更好,更多地建造些几百年之后仍然屹立不倒的建筑。

——全世界最长寿企业1400年的金刚组新任总裁 小川完二

好像贵金属在向我们一个劲儿地呼吁似的,要我们将它们这些特性用于社会。而不是我们想到要把这些特性找出来。我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努力做好贵金属渴望我们做的事情。

——130年老店田中贵金属集团公司 本乡主任

与喜欢投机冒险之人为伍必害己,交友应择木讷心诚之士。

——300年老店福田金属创始人 福田鞭石

我们有时还是会在工作中对微生物说话,比如会对那些小家伙们打招呼,说“好嘞!今儿在这儿给你们加点儿空气,给你们搅拌搅拌怎么样啊?”什么的。我们不仅重视微生物,而且对它们充满了敬意。

——400年老店HIGETA酱油公司常务董事 山下启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31:57